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证人保护制度浅探
1
作者 原军 许晓蕊 《人大建设》 2012年第8期32-33,共2页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增加了证人保护的内容,对于消除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不愿意作证的司法"顽疾",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现状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增加了证人保护的内容,对于消除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不愿意作证的司法"顽疾",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现状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庭审制度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证人不出庭作证,特别是关键证人不出庭作证,将直接影响案件的审判质量。但证人普遍存在害怕打击报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得罪他人(尤其是邻居、同事、上级领导等)的自我保护心理,通常不愿、不敢、不能作证。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可行的证人保护制度予以保障。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分工明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保护制度 证人不出庭作证 证人出庭作证 刑事诉讼法 十一届全国人大 自我保护心理 司法公正 证人出庭率
下载PDF
论私密空间与半私密空间的转换
2
作者 安新妹 陈大瑞 《缤纷》 2015年第6期342-343,共2页
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吗?作品名称为什么叫《隐约》呢? 我的作品主要是针对私密与公共的矛盾点而设计的,人天生都有一种自我保护心理不单单指空间上的也是心理上的,这种行为就像刚刚生下小孩就会吃奶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人们... 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你的作品吗?作品名称为什么叫《隐约》呢? 我的作品主要是针对私密与公共的矛盾点而设计的,人天生都有一种自我保护心理不单单指空间上的也是心理上的,这种行为就像刚刚生下小孩就会吃奶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人们也是会寻觅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而我们要生活在公共空间里,要生活要交流。这个矛盾点是共存的不可取其重的。产品灌注了空间的设计概念。通过圆形构建出归属感和私密感的空间。内圆的旋转也可达到私密空间和半私密空间的空间转换。通过藤编的经纬相编本身形成在空间以外的人是不会发现你的存在的因为格式塔视觉,人眼将其进行统一.在外面看来产品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自我保护心理 作品名称 设计概念 空间转换 归属感 安全感 格式塔
原文传递
超声检查时如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3
作者 张文莲 《健康之家》 2023年第17期48-48,共1页
人在生病时会产生自我保护心理,对医院的一些检查产生抵触情绪.对此,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患者在超声检查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疏导. 超声检查原理.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文献资料 心理疏导 抵触情绪 自我保护心理 患者
原文传递
小学生“撒谎”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方法
4
作者 张建玲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7-67,共1页
中国家喻户晓的《狼来了》的寓言故事,讲的是孩子撒谎最后被狼吃了的事。可见,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一向把孩子撒谎视为大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说谎是家长和老师最不能容忍的坏习气。据国内心理调查显示:大约有50%的孩子从3岁起... 中国家喻户晓的《狼来了》的寓言故事,讲的是孩子撒谎最后被狼吃了的事。可见,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一向把孩子撒谎视为大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说谎是家长和老师最不能容忍的坏习气。据国内心理调查显示:大约有50%的孩子从3岁起就有了撒谎的陋习。在9岁的孩子中70%的孩子撒过谎。撒谎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一旦形成,很难改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谎”心理 心理形成 小学生 自我保护心理 自尊虚荣心理 惩戒措施
下载PDF
谈心艺术的运用
5
作者 高宝清 周尧 《政工导刊》 2010年第10期62-62,共1页
一、平等交流,语气暖人。谈心应该建立在双方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若干部居高临下,以权力压人,借职务训1人,谈心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干部和战士虽然在职务、年龄、阅历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如果干部在谈心时总表现... 一、平等交流,语气暖人。谈心应该建立在双方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若干部居高临下,以权力压人,借职务训1人,谈心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干部和战士虽然在职务、年龄、阅历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如果干部在谈心时总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战士往往会撑起一把自我保护伞,形成畏惧和自我保护心理,在讲话时就会谨小慎微。这样,干部就会听不到战士的真实想法,无法获知战士的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心艺术 平等交流 自我保护心理 内心世界 干部 战士 保护 职务
下载PDF
孩子过度自我保护怎么办
6
作者 昭禾 《药物与人》 2005年第3期42-42,共1页
如今的孩子,从小过于娇纵,生活上对父母过度依赖,自我保护心理强。有时候家长善意的劝导,也会受到他们各种方式的抵制或反击。作为家长,应注意孩子这种过度的"保护心理",因为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害的。
关键词 孩子 过度 自我保护心理 依赖 心理 健康成长 家长 抵制 父母 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