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尺度自成因机制与自成因地层学
1
作者 王俊辉 Tetsuji MUTO 鲜本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77-2000,共24页
在海平面升降、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等外部驱动作用下,沉积地层的叠置受自成因和他成因两种机制的控制。近年的认识表明,自成因机制可发生在沉积过程的各个时空尺度。不同于小尺度自成因机制仅发生在沉积系统的局部,大尺度自成因机制... 在海平面升降、构造活动、沉积物供给等外部驱动作用下,沉积地层的叠置受自成因和他成因两种机制的控制。近年的认识表明,自成因机制可发生在沉积过程的各个时空尺度。不同于小尺度自成因机制仅发生在沉积系统的局部,大尺度自成因机制可在盆地范围内系统性地控制地层的发育,能够修饰甚至改变他成因过程。要想准确地探究地层的叠置样式与外部驱动条件之间的关系,必须有效地鉴别大尺度自成因与他成因过程。基于对大尺度自成因过程的认识,逐渐建立与发展了自成因地层学。它提出的自成因与他成因观、平衡响应与非平衡响应观为解析地层叠置样式与外部驱动条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自成因地层学一方面对外部驱动条件分为稳定的(速率等作用方式保持不变)与不稳定的(速率等作用方式发生改变),由前者形成的地层叠加样式(或过程)称为自成因的,后者形成的地层叠加样式(或过程)称为他成因的。另一方面也将地层叠置样式分为稳定的(加积速率与进积速率的比值R_(agg)/R_(pro)保持不变)与不稳定的(R_(agg)/R_(pro)发生改变)。若稳定的外部驱动条件形成稳定的地层叠加样式,称为平衡响应,是自成因过程;稳定的外部驱动条件形成不稳定的地层叠加样式称为自成因的非平衡响应。此外,不稳定的外部驱动条件也可能形成稳定的地层叠加样式,称为他成因的非平衡响应。自成因地层学认为,由于自成因非平衡响应机制的普遍存在,地层的叠加过程通常表现得不稳定。相比而言,稳定的地层叠加样式仅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发生。传统成因地层学应当重视大尺度的自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成地层学 自成成因 平衡响应非平衡响应 海岸线自动后退 三角洲海侵非三角洲海侵 基准面
下载PDF
冲积河流平衡的再认识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俊辉 鲜本忠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11-1031,共21页
河流平衡是指河流在输送沉积物的过程中达到了无净沉积、无净侵蚀、沉积物过路不留的平衡状态。它代表了沉积物加积与侵蚀的临界状态,因此是地貌学、地质学和地层学的基本概念。传统观点认为,在基准面、物源供给等外部条件保持不变的情... 河流平衡是指河流在输送沉积物的过程中达到了无净沉积、无净侵蚀、沉积物过路不留的平衡状态。它代表了沉积物加积与侵蚀的临界状态,因此是地貌学、地质学和地层学的基本概念。传统观点认为,在基准面、物源供给等外部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河流总会自发地向理论平衡剖面去逼近,最终达到平衡状态。这种传统观点适用于河流的局部平衡,并不适用于冲积河流的整体平衡。这是因为传统观点并未充分考虑源汇系统尺度下的冲积河流整体具有自由边界的特性(河流上游与下游端可以自由延长)。如在冲积河流系统的末端,三角洲的进积使得河流剖面延长,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河流的加积。这表明在自由边界条件下,冲积河流实现整体平衡的必要条件是基准面下降,而非稳定。物理与数值模拟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冲积河流达到系统整体平衡的3种情形:(1)强制平衡。发生于河流末端无法延长的固定边界条件下(如蓄水盆地坡度很陡、水深很大等情形),河流平衡于稳定基准面。(2)自成因平衡。发生于自由边界条件、河流剖面的坡度与河流末端下超面坡度(盆地坡度)相等的条件下,河流平衡于稳定下降的基准面。(3)他成因平衡。发生于自由边界条件、河流剖面的坡度小于河流末端下超面坡度的条件下,河流平衡于以特定方式减速下降的基准面。注重地层叠置过程的成因地层学理论应当充分考虑这3种河流平衡的方式,才能更为准确解释地层叠置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平衡 基准面 自成成因 层序地层学 成因地层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