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动物模型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柯嵩 徐钢 李忠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29-633,共5页
慢性腰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每年治疗慢性腰痛的医疗花费十分巨大。在慢性腰痛中,非特异性慢性腰痛占绝大部分且它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动物模型的制备对于了解非特异性腰痛的产生机制及作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基于腰椎的... 慢性腰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每年治疗慢性腰痛的医疗花费十分巨大。在慢性腰痛中,非特异性慢性腰痛占绝大部分且它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动物模型的制备对于了解非特异性腰痛的产生机制及作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基于腰椎的解剖结构及疾病的发展机制,将非特异性腰痛动物模型分为了以下四大类: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性、炎症反应性以及基因相关性。同时,还部分阐述了非特异性腰痛动物模型的疼痛评估方法即反射行为学变化测试法和自发行为学变化测试法。希望通过这些动物模型的制备及研究,能深入了解非特异性腰痛的发病机理,以求在不远的将来开发出更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腰痛 动物模型 反射行为学变化 自发行为学变化 综述
原文传递
柴胡疏肝散调节围绝经期肝郁证大鼠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的机制 被引量:13
2
作者 梁文娜 阮璐薇 +2 位作者 张鹏横 沈建英 黄睿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47-3152,共6页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调节围绝经期肝郁证大鼠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去势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围绝经期肝郁证大鼠模型,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围绝组(去势+0.9%氯...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调节围绝经期肝郁证大鼠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去势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建立围绝经期肝郁证大鼠模型,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围绝组(去势+0.9%氯化钠溶液)、围绝肝郁组(去势+CUMS+0.9%氯化钠溶液)和柴胡疏肝散组(去势+CUMS+柴胡疏肝散),每天1次,连续干预21 d。检测强迫游泳不动时间、1%蔗糖水偏好率的行为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E、ACTH、CORT、5-HT、DA、NE含量变化。Real-time PCR检测海马ERK1/2、CREB、BDNF、Trk B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ERK1/2、CREB、BDNF、TrkB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围绝肝郁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1%蔗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与围绝组比较,围绝肝郁组1%蔗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与围绝肝郁组比较,柴胡疏肝散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缩短(P<0.01),1%蔗糖水偏好率显著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血清E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和围绝组比较,围绝肝郁组血清ACTH、COR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5-HT、DA、NE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柴胡疏肝散组较围绝肝郁组血清ACTH、CORT含量显著降低(P<0.01),5-HT、DA、NE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围绝肝郁组海马ERK1/2、BDNF、TrkB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围绝组比较,围绝肝郁组海马ERK1/2、GREB、BDNF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柴胡疏肝散组较围绝肝郁组海马ERK1/2、CREB、BDNF、TrkB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围绝肝郁组海马BDNF、TrkB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P<0.05);与围绝组比较,围绝肝郁组海马CREB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柴胡疏肝散组较围绝肝郁组海马CREB、BDNF、Trk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通过调节神经递质5-HT、DA、NE表达紊乱与ERK1/2-CRE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肝郁证 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 柴胡疏肝散 机制 神经递质 动物模型 行为学变化
原文传递
miRNA-195在小鼠早发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昉 梅蕊 +2 位作者 彭樊 吕路 王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411-3412,共2页
目的探究miRNA-195在小鼠早发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LNA-miR195抑制内源性miR-195,Morris水迷宫观测小鼠行为学的变化。给小鼠注射10、20和40 mg/kg氯胺酮,检测miRNA-195的蛋白表达变化以及行为变化。结果 LNA-miR195能... 目的探究miRNA-195在小鼠早发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LNA-miR195抑制内源性miR-195,Morris水迷宫观测小鼠行为学的变化。给小鼠注射10、20和40 mg/kg氯胺酮,检测miRNA-195的蛋白表达变化以及行为变化。结果 LNA-miR195能够高效抑制内源性miR-195的表达,miR-195的表达被抑制后小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潜伏期延长,记忆检测时穿越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72 h时从电跳台平台上跳下的时间显著降低(P<0.05)。不同浓度氯胺酮处理的小鼠miR-195蛋白表达上调,显著影响小鼠体重的增加,雄性和雌性小鼠在Morris水迷宫的空间探索实验期没有明显的差异,在电跳台阶段40 mg/kg处理的雄性小鼠和20 mg/kg和40 mg/kg处理组的雌性大鼠与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195在早发精神分裂症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95 精神分裂症 行为学变化
下载PDF
高功率毫米波辐照对秀丽线虫行为学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任长虹 袁广江 +6 位作者 高艳 吴永红 徐志伟 徐寿喜 粟亦农 刘濮鲲 张成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49-2954,共6页
采用角锥喇叭天线,使用不同输出平均功率的毫米波激光辐照秀丽线虫,采用实时显微摄像系统记录线虫行为学变化,并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线虫细胞形态学变化。受照射后自由活动的秀丽线虫能够快速逃离高功率毫米波的辐照区域。当受输出平均... 采用角锥喇叭天线,使用不同输出平均功率的毫米波激光辐照秀丽线虫,采用实时显微摄像系统记录线虫行为学变化,并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线虫细胞形态学变化。受照射后自由活动的秀丽线虫能够快速逃离高功率毫米波的辐照区域。当受输出平均功率为10 W和12 W辐照后,线虫先后出现运动速度增加、运动速度减慢直至身体僵直不动的变化过程。当输出平均功率为5 W时,线虫出现热耐受现象。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辐照后的线虫腹中卵细胞核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高功率毫米波辐照可显著影响线虫的行为学特征及细胞形态学,同时说明秀丽线虫是可适用于高功率毫米波生物效应研究的模式生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毫米波 激光辐照 秀丽线虫 行为学特征 细胞形态 millimeter wave high power CAENORHABDITIS elegans changes 平均功率 运动速度 显微摄像系统 输出 角锥喇叭天线 形态变化 行为学变化 显微镜观察 效应研究 模式生物 观察结果
下载PDF
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建伟 许予明 +1 位作者 刘强 张松坡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制作过程简单、创伤小的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方法。方法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立体定向下注入右侧侧脑室建立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观察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制作过程简单、创伤小的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的方法。方法取大鼠自体动脉血立体定向下注入右侧侧脑室建立大鼠脑室系统出血模型,对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观察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本方法模型成功率为88.9%(16/18),注血后6h大鼠出现行为异常,7d后行为异常好转;光镜下观察发现注血后24h模型组大鼠室管膜连续性遭到破坏.细胞间隙增宽,室周脑组织轻度水肿及出现红色坏死神经元。结论本研究采用的造模方法模型稳定.制作创伤小,病理变化接近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动物模型 病理变化 行为学变化
原文传递
银杏提取物改善小鼠因社会隔离引起的行为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冯雷 董而博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38-1840,共3页
目的:利用社会隔离小鼠模型,研究银杏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GBE)对其行为学变化的改善作用。方法:取成年雄性小鼠经社会隔离(1只单独饲养)导致其行为学改变,如攻击性增强、焦虑等。然后,将小鼠分为空白组(非给药)和给药组,经口... 目的:利用社会隔离小鼠模型,研究银杏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GBE)对其行为学变化的改善作用。方法:取成年雄性小鼠经社会隔离(1只单独饲养)导致其行为学改变,如攻击性增强、焦虑等。然后,将小鼠分为空白组(非给药)和给药组,经口给与银杏提取物(0.1-0.6g/kg,每日2次)。同时,以群养小鼠(5只饲养)作为随行对照,给与同剂量的银杏提取物。1周后,观察银杏提取物的对各组小鼠行为的影响。为探讨药理作用,利用RT-PCR分析了银杏提取物对小鼠前脑中5α-还原酶的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群养组比较,银杏提取物能显著改善小鼠因社会隔离而缩短的戊巴比妥诱导的睡眠时间;降低社会隔离小鼠的攻击行为。PCR结果显示银杏提取物能提高隔离小鼠前脑5α-还原酶的基因表达水平(为非给药隔离小鼠组的1.5倍)。而同剂量的银杏提取物对群养小鼠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银杏提取物可以改善社会隔离小鼠行为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部分的通过恢复5α-还原酶基因表达水平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提取物 社会性隔离小鼠 行为学变化
原文传递
慢性强迫游泳对大鼠行为学及脑内GK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亮生 林贤浩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对大鼠脑组织内鸟苷酸激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游泳应激组、游泳应激+MK801组,每组10只,建立动物模型,将游泳应激组、游泳应激+MK801组大鼠... 目的探讨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对大鼠脑组织内鸟苷酸激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游泳应激组、游泳应激+MK801组,每组10只,建立动物模型,将游泳应激组、游泳应激+MK801组大鼠置于(100X80×80)cm^3方型容器中进行强迫游泳,每次1只,每只每天游10min,持续14d,游泳应激+MK801组大鼠每天游泳之前皮下注射MK801(1g·kg·d^-1)。观察3组不动时间、体重增长情况、液体消耗量。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各组大鼠海马、前额皮质、基底结的鸟苷酸激酶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后,与对照组及游泳应激+MK801组相比,游泳应激组体重增长量、糖水消耗量、糖水偏爱百分比均显著减少(P〈O.05)。游泳应激组大鼠在第14d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较第1d显著增加(P〈0.05),而游泳应激+MK801组则无显著变化。游泳应激组海马鸟苷酸激酶相关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游泳应激4-MK801组(P〈O.01),前额皮质及基底结的鸟苷酸激酶相关蛋白量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强迫应激对大鼠的心理行为和生理成长均产生影响,鸟苷酸激酶相关蛋白可能是慢性应激反应的相关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强迫游泳 鸟苷酸激酶相关蛋白 动物模型 脑组织 海马 应激反应 行为学变化
下载PDF
电针刺天井、清冷渊配合至阴点刺放血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IL-4、IFN-γ表达水平影响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启秀 张杨 +1 位作者 赵宏亮 陈以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天井、清冷渊配合至阴点刺放血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IL-4、IFN-γ表达水平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只健康雌雄各半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10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 [目的]观察电针刺天井、清冷渊配合至阴点刺放血对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大鼠IL-4、IFN-γ表达水平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只健康雌雄各半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10只/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阳性药物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模型组按10mL/Kg.d予生理盐水灌胃。第6d开始,阳性药物组予等体积顺尔宁悬浊液灌胃干预,电针组针刺天井、清冷渊配合至阴点刺放血,连续灌胃及电针刺14d。药物与电针干预14d后,用手术剪取下以激发注射部位为中心的1cm×1cm皮肤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皮肤组织中IL-4、IFN-γ表达水平,通过录像回放统计大鼠搔抓次数。[结果]电针可减少大鼠搔抓次数(P<0.01),同时具有上调INF-γ表达水平从而抑制IL-4表达的作用(P<0.01),对比顺尔宁片在缓解瘙痒症状、恢复细胞因子分泌平衡方面有相似治疗作用(P>0.05)。[结论]电针能够有效干预造模大鼠Ⅰ型超敏反应,改善瘙痒症状,上调INF-γ表达水平从而抑制IL-4表达,与顺尔宁片比较在改善Ⅰ型超敏反应症状方面有相似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上调INF-γ表达水平从而抑制IL-4表达,恢复细胞因子分泌平衡,从而治疗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点刺放血 Ⅰ型超敏反应 大鼠 行为学变化 IL-4、IFN-γ表达水平 顺尔宁 卵蛋白配制 天井 清冷渊 至阴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iNOS的表达时程及行为学变化
9
作者 童秋玲 许国英 +1 位作者 夏炎火 吴秀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9期18-20,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iNOS表达及行为学变化。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动态检测iNOS活性变化。结果缺血后6h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严重,iNOS表达在...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iNOS表达及行为学变化。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动态检测iNOS活性变化。结果缺血后6h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最严重,iNOS表达在缺血后6h开始出现,缺血后48h达峰,7d时基本降至基线水平。结论由iNOS产生的NO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迟发性病理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行为学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