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行胸腔镜锥式肺段切除术146例 被引量:26
1
作者 吴卫兵 朱全 +5 位作者 闻伟 王俊 许晶 徐心峰 潘相龙 陈亮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517-521,共5页
目的 应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交界,探索按照锥形结构原理自肺叶中完整分离肺段的方法,并评价技术可行性.方法 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146例周围型肺结节患者行胸腔镜锥式肺段切除术,男52例,女94例,年龄(57±23)岁.在3D-CTBA... 目的 应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交界,探索按照锥形结构原理自肺叶中完整分离肺段的方法,并评价技术可行性.方法 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146例周围型肺结节患者行胸腔镜锥式肺段切除术,男52例,女94例,年龄(57±23)岁.在3D-CTBA(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导航下切断靶段支气管、动脉后,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交界,沿段间静脉由段门向远端解剖分离膨胀萎陷交界面,当剩余段间肺实质厚度在1~2 cm时,使用腔镜切割缝合器切开段间肺实质.术后平均随访20.4个月.结果 实施单肺段切除术62例、联合肺段切除术38例、亚段切除术43例、次亚段切除术3例.病理为良性12例,腺瘤样不典型增生15例,转移癌6例,原发性肺癌113例.应用改良膨胀萎陷法出现清晰可辨的膨胀萎陷交界线的时间(12.5±6.4)min.准确切断靶段支气管、动脉,段间静脉均予保留,保留肺段膨胀后接近原始几何形状.肺结节直径(1.4±0.7)cm,切缘宽度(2.5±1.6)cm,分离肺段间交界的深度(4.2±1.7) cm,宽度(6.5±2.2)cm.平均手术时间(158.5 ±42.6) min,术中出血(25.2±15.7)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2±2.2)天,并发症发生率5.5% (8/146),无术后30天死亡.113例原发性肺癌中35例原位腺癌(0期),78例T1aNoMo(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随访期间1例局部复发,无死亡.结论 改良膨胀萎陷法界定的段间交界线清晰可辨,胸腔镜锥式肺段切除术可实现精准的完全解剖性肺段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膨胀萎陷 胸腔镜检查 肺切除术
原文传递
荧光法与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界定段间平面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邵丰 孙云刚 +4 位作者 王朝 刘政呈 曹珲 侍晔 杨如松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9期899-904,共6页
目的比较荧光法与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界定段间平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 2~10 月在我院胸外科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6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28 例、女 32 例,年龄 25~82 岁。术前均采用三维CT支气管... 目的比较荧光法与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界定段间平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 2~10 月在我院胸外科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6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28 例、女 32 例,年龄 25~82 岁。术前均采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技术重建肺血管、支气管以及虚拟的段间平面。其中 20 例采用荧光法界定段间平面(荧光组),另 40 例患者采用传统的膨胀萎陷法界定段间平面(膨胀萎陷组)。结果荧光法注射吲哚菁绿(ICG)可显示清晰的段间线,持续时间足够完成标记。与传统的膨胀萎陷法相比,段间平面显示所需时间明显缩短[(10.75±3.78)s vs.(988.00±314.24 )s,P<0.001)],界定段间平面更为迅速,可重复性强,且肺无需膨胀,手术操作便利;手术时间缩短[(108.75±31.28) min vs.(138.00±32.47) min, P=0.002)],未见明显 ICG 注射相关并发症。结论相比传统的膨胀萎陷法,荧光法术中可以快速、准确、清晰地显示段间线,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术 肺肿瘤 单孔胸腔镜 荧光 膨胀萎陷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膨胀萎陷联合立体降维法处理肺段间平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雷 李小军 +3 位作者 王伟 宋超 耿阳 陈鹏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平面,将立体段间平面进行降维后裁剪的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微创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应用膨胀萎陷立体降维法处理段间平面的28例病人临床资...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平面,将立体段间平面进行降维后裁剪的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微创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应用膨胀萎陷立体降维法处理段间平面的28例病人临床资料。全部病人术前胸部薄层CT明确肺部病变,在胸腔镜三维重建引导下完成肺段切除,部分多发结节病人联合肺楔形切除;肺段动、静脉及气管处理完成后,应用膨胀萎陷法显示出段间交界后,通过超声刀或者电钩等能量器械对立体的段间平面进行分离,降低段间平面的立体维度,段间静脉作为重要的段间平面标志引导降低维度,将降维后的段间平面应用切割缝合器处理。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病例,胸腔镜下解剖清晰,操作顺利;单肺段切除9例,联合肺段或肺亚段切除11例,肺段联合肺楔形切除8例;共切除病变数37个。膨胀萎陷等待约15 min段间交界清晰可见;超声刀或者电钩分离段间平面无明显出血,保留段间静脉,术毕膨肺,余肺舒展度良好,无严重压榨。术后肺轻度漏气5例经引流愈合,复查胸片肺复张良好;总引流量(494.64±332.45)mL;引流时间(4.04±1.50)d;住院时间(6.79±2.46)d。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微创胸腔镜下可安全施行肺段切除,膨胀萎陷法可以清晰显示肺段间平面,立体的段间平面进行降维后裁剪更简单易操作,减轻压榨,术后余肺舒展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 膨胀萎陷 立体降维 胸腔镜
下载PDF
荧光反染法与膨胀萎陷法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曹珲 侍晔 +2 位作者 董长青 奚雷 刘政呈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荧光反染法与膨胀萎陷法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接受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肺癌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荧光反染法组和膨胀... 目的比较分析荧光反染法与膨胀萎陷法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接受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肺癌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荧光反染法组和膨胀萎陷法组,每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荧光反染法组手术时间短于膨胀萎陷法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低于膨胀萎陷法组,术后1、3、5d的VAS评分也明显低于膨胀萎陷法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荧光反染法组术后6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89.8%)明显高于膨胀萎陷法组(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应用荧光反染法显示肺段间交界面可明显改善肺癌的治疗效果,缓解疼痛,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肺肿瘤 荧光反染 膨胀萎陷
下载PDF
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秦中华 单一波 +1 位作者 黄晓锋 虞桂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6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对肺部解剖结构进行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90例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者术... 目的探讨术前对肺部解剖结构进行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90例进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患者术前行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将其设为观察组,术中采取改良膨胀萎陷法;另外45例直接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术中采取常规膨胀萎陷法。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转开胸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有1例中转开胸,两组患者均恢复出院。结论三维重建技术联合改良膨胀萎陷法能够帮助术者清晰、准确地辨别肺段结构,安全、有效地开展精准肺段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膨胀萎陷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荧光法在胸腔镜老年人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起奎 刘亮亮 +4 位作者 徐先全 简俊岭 章恒 陈海 马冬春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8期943-945,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法在老年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安徽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的5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8例(采用荧光法行胸腔镜下... 目的探讨荧光法在老年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安徽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的5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8例(采用荧光法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膨胀萎陷法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段间交界面显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置管时间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显影持续时间足够使用电刀等设备标记相应的肺段分界线;对照组自段间交界面后出现可以一直维持;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荧光法标记段间线较传统膨胀萎陷法更快,在老年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中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胸腔镜 膨胀萎陷 肺段切除术 吲哚菁绿
下载PDF
不同膨胀萎陷法在锥式肺深部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7
作者 张小康 余忠林 朱亚男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2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与对比不同膨胀萎陷法在锥式肺深部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锥式肺深部结节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与对比不同膨胀萎陷法在锥式肺深部结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2年5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锥式肺深部结节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1∶1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膨胀萎陷法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研究组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记录与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 d的肺漏、肺部感染、肺不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都明显高于术前1 d(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活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膨胀萎陷法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锥式肺深部结节手术中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促进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萎陷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锥式肺深部结节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肺段切除术中改良膨胀萎陷法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翟荣 徐心峰 +2 位作者 王俊 朱全 陈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探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利用改良膨胀-萎陷法形成段间平面的有效性和影响其形成快慢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6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的161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各类辅助... 目的:探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利用改良膨胀-萎陷法形成段间平面的有效性和影响其形成快慢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6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的161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各类辅助检查的结果和手术信息,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即79例肺膨胀-萎陷时间>15 min的患者(慢组)和82例肺膨胀-萎陷时间<15 min的患者(快组),寻找影响两组患者段间平面形成快慢的因素及证实改良膨胀-萎陷法的有效性。结果:年龄、肺功能指标中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残气量(residual volume,RV)/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胸腔是否有粘连方面在两组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改良膨胀-萎陷法是一种有效的确定段间平面的方法,但对于一些肺气肿较严重或有胸腔粘连的老年患者,术中采用膨胀-萎陷法形成的段间平面相对较差或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段间平面 改良膨胀萎陷 肺功能
下载PDF
改良膨胀萎陷法界定肺段间交界面的精确性评估 被引量:18
9
作者 魏海星 朱燚宁 +2 位作者 王琦 陈亮 吴卫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6-531,共6页
背景与目的对于早期肺癌,肺段切除术可以获得和肺叶切除术相同的肿瘤学疗效。肺段间交界面的精准界定是肺段手术的关键。本研究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行扩大肺段、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间、亚段间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 背景与目的对于早期肺癌,肺段切除术可以获得和肺叶切除术相同的肿瘤学疗效。肺段间交界面的精准界定是肺段手术的关键。本研究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行扩大肺段、亚段切除术治疗肺段间、亚段间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s,GGN),评价“改良膨胀萎陷法”界定肺段交界面的精确性,和对扩大切除确保安全切缘宽度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采用扩大肺段、亚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3例。术前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显示结节累及段间静脉。根据三维重建设计手术,扩大切除结节所属的优势肺段或亚段,无法确定优势肺段、亚段时,选择较为简单的肺段、亚段切除方式。术中切断靶段血管、支气管后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或亚段间交界面,应用切割缝合器距离膨胀萎陷交界线2 cm-3 cm扩大切除部分相邻肺段或亚段肺组织。观察标本中膨胀萎陷交界线与结节的关系,测量切缘宽度,收集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实施扩大肺段切除术56例,扩大肺亚段切除术27例,肺结节平均直径(0.9±0.3)cm。出现清晰可辨膨胀萎陷交界线79例,交界线形成时间(13.6±6.5)min。解剖标本观察发现,结节累及膨胀萎陷交界线55例,其余24例结节距交界线的最小距离(0.6±0.3)cm,平均切缘宽度(2.1±0.3)cm。无术后30 d死亡和重大并发症。结论改良膨胀萎陷法可有效界定肺段间、亚段间交界面,以此为标准可确保扩大肺段、亚段切除术治疗段间、亚段间小肺癌的安全切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改良膨胀萎陷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 肺段切除术 扩大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荧光染色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判定段间平面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彤 马永富 +5 位作者 石渊博 孙天宇 李云婧 冯长江 潘俊伊 刘阳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356-360,共5页
目的相较于目前常用的改良膨胀萎陷法,探讨荧光染色法判定段间平面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157例临床资料,其中荧... 目的相较于目前常用的改良膨胀萎陷法,探讨荧光染色法判定段间平面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157例临床资料,其中荧光染色组60例,女41例、男19例,年龄36~76岁;改良膨胀萎陷组97组,女62例、男35例,年龄27~85岁。荧光染色组采用反向染色法,分离出预切除肺段的肺动脉分支并切断,经外周静脉快速推注吲哚菁绿25 mg行保留肺脏部分的荧光显影从而判定段间平面。改良膨胀萎陷法,在分离出预切除肺段的支气管分支并切断后,双肺通气使肺脏完全膨胀后恢复单肺通气,一段时间后可形成较明显的段间平面。记录两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改良膨胀萎陷组相比,荧光染色组的段间平面形成时间更早、手术时间缩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 s(8~25 s)比1008 s(884~1200 s),P=0.031;(103.3±7.3)min比(132.8±10.4)min,P=0.021];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较于目前常用的改良膨胀萎陷法,荧光染色法术中不需反复膨肺,同样符合肿瘤学要求,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荧光 吲哚菁绿 改良膨胀萎陷
原文传递
荧光法在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处理段间交界面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云刚 邵丰 +5 位作者 王朝 张强 曹珲 刘政呈 侍晔 杨如松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1153-1157,1162,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EDDA软件设计三维气管血管成像导航单孔胸腔镜联合吲哚菁绿荧光法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处理段间交界面,并与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改良膨胀萎陷法相比较,评价其可行性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在南京胸科医院... 目的探讨使用EDDA软件设计三维气管血管成像导航单孔胸腔镜联合吲哚菁绿荧光法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处理段间交界面,并与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改良膨胀萎陷法相比较,评价其可行性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在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进行荧光法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00例患者(荧光法组)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23~78岁;另选取同期行改良膨胀萎陷法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100例,作为改良膨胀萎陷法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龄38~76岁。术前将所有患者的CT扫描数据导入三维智能交互式定性和定量分析(IQQA-3D)图像分析系统,对结节位置进行识别,并对支气管、动脉、静脉等肺部结构进行三维重建,模拟肺段切除所涉及的靶段支气管、动脉和静脉,并确定保留的段间静脉及虚拟的段间交界面。荧光法组患者术中离断靶段肺血管和支气管后,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随后打开PINPOINT荧光胸腔镜的荧光模式,显示明显段间交界面后用电凝烧灼标记。改良膨胀萎陷法组则在精准离断靶段结构后,重新使全肺完全复张,而后恢复健侧单肺通气,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一清晰的分界线并予以电凝烧灼标记。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早期临床结果。结果荧光法组除6例右上肺尖段的交界面相对较模糊外,94%(94/100)均可显示清晰的段间交界面,持续时间(179.75±48.81)s,足以完成交界面的标记;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组相比,段间交界面清晰出现时间明显提早[(23.59±4.47)s vs(1 026.80±318.34)s,P<0.01],手术时间缩短[(89.28±31.57)min vs(112.80±32.96) min,P<0.01];两组切缘宽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53±0.52)cm vs(2.44±0.48)cm,P=0.237],均符合≥2 cm的肿瘤学要求;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术 段间交界面 单孔胸腔镜 荧光 吲哚菁绿 改良膨胀萎陷
原文传递
荧光法在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识别段间交界线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孙云刚 张强 +1 位作者 王朝 邵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56-763,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肺段切除术逐渐成为影像学上表现为早期肺癌的肺部小结节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比单孔胸腔镜下荧光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在界定段间交界线的围手术期结果,评估荧光法应用于肺段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 背景与目的肺段切除术逐渐成为影像学上表现为早期肺癌的肺部小结节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比单孔胸腔镜下荧光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在界定段间交界线的围手术期结果,评估荧光法应用于肺段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8月期间在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连续198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数据。在三维智能交互式定性和定量分析(intelligent/interactiv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three dimensional,IQQA-3D)图像分析系统的指导下,精确识别和解剖离断靶段结构,继而通过荧光法或改良膨胀萎陷法确认段间交界线。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荧光法组有98%的患者呈现出清晰的段间交界线,甚至部分患者使用了较低剂量的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相比改良膨胀萎陷法,荧光法的段间交界线的清晰呈现时间[(23.59±4.47)s vs(1,026.80±318.34)s,P<0.01]和手术时间[(89.3±31.6)min vs(112.9±33.3)min,P<0.01]明显缩短。改良膨胀萎陷法术后长时间漏气的发生率高于荧光法组(8.0%vs 26.5%,P=0.025)。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胸管持续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缘宽度及其他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荧光法可以高度准确地识别段间交界线,使得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更加简单、更加快速,因此荧光法有可能成为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技术,以提高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段间交界线 荧光 改良膨胀萎陷
下载PDF
肺叶切除术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斌 王姗 郭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电视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电视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86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肺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统计段间平面出现时间及交界面清晰显示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53.14±69.87)ml]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1.29±2.06)d]短于对照组,术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80.53±6.5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82.74±6.2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生活治疗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F-36评分[(75.91±5.4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段间平面出现时间为(985.16±126.79)s,交界面清晰显示率为93.02%(40/43)。结论改良膨胀萎陷法中能够清晰、快速显示段间平面,降低手术难度,在Ⅰ期NSCLC患者中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手术损伤小,可减轻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安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改良膨胀萎陷 电视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下载PDF
两种确定肺段间平面的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14
作者 陈大庆 詹必成 +1 位作者 周新涛 陈剑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 比较单纯动脉结扎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中确定肺段间平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行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 目的 比较单纯动脉结扎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中确定肺段间平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于本院行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纯动脉结扎法确定肺段间平面,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平面。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短/少于对照组(P<0.05);而2组患者段间平面显现时间、术后总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肺段切除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FVC%pred、FEV1%pre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死亡、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情况。结论 在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中应用单纯动脉结扎法确定段间平面较改良膨胀萎陷法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对患者肺功能影响小等显著优势,安全性较高,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间平面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改良膨胀萎陷 单纯动脉结扎
下载PDF
肺段切除术期间采用荧光法对患者心肺功能、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单良 杨光 孔德迁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3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探讨肺段切除术期间分别采用荧光法、改良膨胀萎陷法对患者心肺功能、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禹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56例肺段切除术患者,78例患者术中采用荧光法确定段间平面(观察组),78例患... 目的探讨肺段切除术期间分别采用荧光法、改良膨胀萎陷法对患者心肺功能、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禹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56例肺段切除术患者,78例患者术中采用荧光法确定段间平面(观察组),78例患者术中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确定段间平面(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术后1和7 d的免疫功能、心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段间平面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105.33±10.62)min比(139.46±12.58)min、(15.46±1.13)s比(724.56±65.6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7 d 6 min步行距离、呼气峰值流速、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 d:(475.36±10.29)m比(412.11±13.33)m、(284.52±10.33)L/min比(251.13±12.89)L/min、(85.65±3.21)%比(81.13±1.43)%、(83.25±2.55)%比(74.49±2.53)%;术后7 d:(510.23±16.66)m比(488.33±15.42)m、(302.13±15.58)L/min比(285.12±10.22)L/min、(93.46±5.79)%比(88.44±5.44)%、(92.25±2.32)%比(85.54±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7 d CD4+/CD8+、CD8+、CD4+高于对照组(术后1 d:0.85±0.10比0.52±0.04、0.305±0.025比0.285±0.012、0.325±0.021比0.304±0.025;术后7 d:1.13±0.10比1.02±0.07、0.324±0.029比0.306±0.023、0.359±0.024比0.332±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6%(2/78)比11.54%(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29)。结论荧光法、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肺段切除术中均具有一定效果,但配合荧光法更能够提供可靠技术保障,减轻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外科手术 肺通气量 荧光 改良膨胀萎陷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复杂肺段切除术吲哚菁绿荧光反染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许德新 陈新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5-331,共7页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反染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中段间平面显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我院108例胸腔镜下复杂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采用ICG反向染色法(荧光染...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反染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中段间平面显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我院108例胸腔镜下复杂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采用ICG反向染色法(荧光染色组),65例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改良膨胀萎陷组),比较2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与改良膨胀萎陷组相比,ICG荧光染色组段间平面形成时间[(9.1±1.4)s vs.(1724.3±309.1)s,t=44.736,P=0.000]、手术时间[(147.5±32.2)min vs.(174.2±57.7)min,t=3.077,P=0.003]、术后胸管留置时间[2(1,2)d vs.3(2,3)d,Z=-3.829,P=0.000]和术后住院时间[6.0(4.0,7.0)d vs.7.0(5.5,10.0)d,Z=-2.644,P=0.008]明显缩短。2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采样数目、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胸腔镜下复杂肺段切除术的段间平面显露,相比改良膨胀萎陷法,ICG荧光染色法是安全、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荧光反染 改良膨胀萎陷 复杂肺段切除术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静脉注射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形成的段间平面界线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佳良 陈少慕 +3 位作者 潘良彬 陈科 毛国才 黄海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形成的段间平面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11月进行的20例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术中离断靶段动静脉和支气管后应用静脉注射ICG荧光显影,显示并标记段间平面界...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影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形成的段间平面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11月进行的20例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术中离断靶段动静脉和支气管后应用静脉注射ICG荧光显影,显示并标记段间平面界线,再使用改良膨胀萎陷法形成段间平面界线,判断两者显示的段间平面界线是否一致。结果20例手术中,静脉注射ICG荧光显影法显示的段间平面界线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形成的段间平面界线基本重合。结论静脉注射ICG荧光显影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显示的段间平面界线基本重合,两种方法均能指导肺段切除术中的段间平面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肺段切除术 改良膨胀萎陷
下载PDF
ICG荧光染色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发德 郭晓彤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11-1214,共4页
本文对吲哚菁绿(ICG)荧光染色法及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选取75例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癌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吲哚菁绿... 本文对吲哚菁绿(ICG)荧光染色法及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选取75例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癌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法。对比2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引流时间、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最大呼气流量(PEF)、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呼气量(FVC)均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段间平面形成时间更早、手术时间更短(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71%)高于研究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荧光染色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中均会对患者肺功能产生影响,但ICG荧光染色法对肺功能影响较轻,并发症发生情况也较低,能够高度准确地识别段间交界线,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荧光染色 改良膨胀萎陷 胸腔镜肺段切除
下载PDF
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阮自强 刘建 詹必成 《医学信息》 2021年第8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染色法界定段间平面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5月在安庆市立医院胸外科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66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界定段间平面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 目的探讨荧光染色法界定段间平面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5月在安庆市立医院胸外科进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66例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界定段间平面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26例),对照组采用改良膨胀萎陷界定段间平面,实验组采用荧光染色法界定段间平面;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段平面出现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85.77±45.58)min vs(213.13±45.7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段间平面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10.62±1.88)s vs(953.58±295.2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改良膨胀萎陷法,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法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可快速、直观显示段间平面,且有效完成段间标记,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改良膨胀萎陷 吲哚菁绿
下载PDF
肺膨胀-萎陷法在肺段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世雄 陈胜家 +3 位作者 刘贤丰 许家君 邹国稳 陈恺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探讨肺膨胀-萎陷法在肺段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29例肺部病变行肺段切除的患者,术中采用肺膨胀-萎陷法判断肺段间平面后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结果其中28例患者术中均明显显示... 目的探讨肺膨胀-萎陷法在肺段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29例肺部病变行肺段切除的患者,术中采用肺膨胀-萎陷法判断肺段间平面后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结果其中28例患者术中均明显显示段间平面并完成肺段切除术,其中一例因血管变异、段间平面显示不清改行肺叶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肺膨胀-萎陷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段间平面的判断方法,值得在肺段手术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萎陷 肺段手术 段间平面 胸腔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