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冯利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3期18-19,共2页
目的:探究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固...
目的:探究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术,研究组行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胫骨平台角度(内翻角、后倾角)。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有助于维持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膝
内外侧
双
切口
双
钢板
内
固定术
膝
前
正中
直
切口
双
钢板
固定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膝内外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通宝
司文腾
《交通医学》
2022年第2期137-139,142,共4页
目的:分析膝内外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SchatzkerⅤ型、Ⅵ型CTPF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术,观察组行膝内外侧双...
目的:分析膝内外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SchatzkerⅤ型、Ⅵ型CTPF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术,观察组行膝内外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时间),膝关节功能HSS和Rasmussen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影像学指标(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患肢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0.12±10.64 min、4.72±0.98周和9.12±0.53周,分别短于对照组的63.14±10.31 min、6.23±0.90周和11.94±0.89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中失血量221.73±21.90 mL,少于对照组的261.04±20.2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Rasmussen评分分别为18.96±2.10分和21.04±1.03分,高于对照组的16.75±1.47分和19.58±0.96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HSS评分分别为67.94±4.02分和79.32±3.59分,高于对照组的58.80±3.82分和72.15±3.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后倾角分别为(6.21±1.12)°和(9.72±1.42)°,大于对照组的(5.27±1.08)°和(7.16±1.2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内翻角分别为(85.92±2.12)°和(93.42±1.92)°,大于对照组的(81.45±1.98)°和(87.72±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对照组为1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内外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缩短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后倾角、内翻角角度,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膝
内外侧
双
切口
钢板
内
固定术
膝
前
正中
直
切口
双
钢板
固定术
安全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伟
吴锦华
龙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0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贵州省职工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REF组(n=40)和OBS组(n=40).对REF组患者使用膝前...
目的:探讨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贵州省职工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REF组(n=40)和OBS组(n=40).对REF组患者使用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OBS组患者使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骨折端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其膝关节功能的评分.结果:接受治疗后,OBS组患者骨折端愈合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REF组患者,P<0.05;OBS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评分高于REF组患者,P<0.05.结论: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恢复其膝关节的功能,促使其较快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
内外侧
双
切口
双
钢板
内
固定术
膝
前
正中
直
切口
双
钢板
内
固定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冯利君
机构
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
出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13期18-19,共2页
文摘
目的:探究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术,研究组行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胫骨平台角度(内翻角、后倾角)。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其膝关节功能,有助于维持解剖结构。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膝
内外侧
双
切口
双
钢板
内
固定术
膝
前
正中
直
切口
双
钢板
固定术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膝内外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通宝
司文腾
机构
郑州市骨科医院微创骨科
出处
《交通医学》
2022年第2期137-139,142,共4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LHGJ20191147)。
文摘
目的:分析膝内外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CTP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SchatzkerⅤ型、Ⅵ型CTPF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固定术,观察组行膝内外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时间),膝关节功能HSS和Rasmussen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影像学指标(胫骨平台内翻角、后倾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患肢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0.12±10.64 min、4.72±0.98周和9.12±0.53周,分别短于对照组的63.14±10.31 min、6.23±0.90周和11.94±0.89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中失血量221.73±21.90 mL,少于对照组的261.04±20.2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Rasmussen评分分别为18.96±2.10分和21.04±1.03分,高于对照组的16.75±1.47分和19.58±0.96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HSS评分分别为67.94±4.02分和79.32±3.59分,高于对照组的58.80±3.82分和72.15±3.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后倾角分别为(6.21±1.12)°和(9.72±1.42)°,大于对照组的(5.27±1.08)°和(7.16±1.2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内翻角分别为(85.92±2.12)°和(93.42±1.92)°,大于对照组的(81.45±1.98)°和(87.72±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对照组为1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内外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可缩短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后倾角、内翻角角度,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膝
内外侧
双
切口
钢板
内
固定术
膝
前
正中
直
切口
双
钢板
固定术
安全性
分类号
R683.42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黄伟
吴锦华
龙丽
机构
贵州省职工医院骨科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0期67-68,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贵州省职工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REF组(n=40)和OBS组(n=40).对REF组患者使用膝前正中直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OBS组患者使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骨折端愈合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其膝关节功能的评分.结果:接受治疗后,OBS组患者骨折端愈合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REF组患者,P<0.05;OBS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评分高于REF组患者,P<0.05.结论: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恢复其膝关节的功能,促使其较快地康复.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
内外侧
双
切口
双
钢板
内
固定术
膝
前
正中
直
切口
双
钢板
内
固定术
分类号
R68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冯利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膝内外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杨通宝
司文腾
《交通医学》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使用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黄伟
吴锦华
龙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