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近年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的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膝内侧UKA的FEA研究文献,从假体排列和术后关节线对膝关节应力分布...目的对近年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的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膝内侧UKA的FEA研究文献,从假体排列和术后关节线对膝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以及假体改进、不同类型假体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目前,学者们对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UKA进行了大量FEA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膝内侧固定平台假体UKA中,推荐胫骨假体冠状面排列为0°、后倾角为5°~7°;活动平台假体UKA中,胫骨假体冠状面排列为内翻4°~外翻4°、后倾角为5°~7°。股骨假体排列为股骨远端中心旋转中立位;关节线推荐为原关节线高度。解剖型假体UKA后膝关节生物力学接近正常。结论根据FEA研究力学分布结果可明确膝内侧UKA假体最佳排列和关节线,指导设计更适合患者的UKA假体。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开放胫骨高位截骨(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术后截骨区新生骨以及临床疗效的具体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开放胫骨高位截骨(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术后截骨区新生骨以及临床疗效的具体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19例(20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PRP治疗组9例(10膝),男4例(5膝),女5例(5膝);年龄44~65岁,平均(52.2±7.3)岁;空白对照组10例(10膝),男5例(5膝),女5例(5膝);年龄33~68岁,平均(50.8±8.7)岁。所有患者均进行OWHTO,PRP治疗组于术中制备PRP凝胶并填充在胫骨开放截骨区域。术后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radiation therapy planning system,TPS)monaco5.11进行胫骨开放截骨区域三维勾画并测量计算该区域平均CT值。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前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术前和术后12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的骨关节炎指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以及术后1周、6周和12周胫骨开放截骨区域平均骨密度(CT值)。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及术前MP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2周VAS评分、WOMAC指数及HS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PRP治疗组VAS评分、WOMAC指数及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胫骨开放截骨区域平均骨密度(CT值)随时间呈提升优化趋势,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周时PRP治疗组胫骨截骨区域平均骨密度(CT值)较空白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初次单侧膝关节单髁置换(UKA)患者18例,男性5例,女性13例。术前将患者膝关节的CT及MRI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混合配准重建膝...目的:研究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初次单侧膝关节单髁置换(UKA)患者18例,男性5例,女性13例。术前将患者膝关节的CT及MRI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混合配准重建膝关节骨与软骨复合结构,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测量及模拟截骨,设计并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并应用在术中指导手术。术后对比两组患者之间髋膝踝角(hip and knee,HKA)、平均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结果:18例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均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术后患肢力线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较术前评分明显改善。结论:基于CT和MRI混合配准的PSI-UKA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术前计划与手术精度,术后下肢力线满意,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早期术后膝关节功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该技术的远期疗效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近年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的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膝内侧UKA的FEA研究文献,从假体排列和术后关节线对膝关节应力分布的影响以及假体改进、不同类型假体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目前,学者们对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UKA进行了大量FEA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膝内侧固定平台假体UKA中,推荐胫骨假体冠状面排列为0°、后倾角为5°~7°;活动平台假体UKA中,胫骨假体冠状面排列为内翻4°~外翻4°、后倾角为5°~7°。股骨假体排列为股骨远端中心旋转中立位;关节线推荐为原关节线高度。解剖型假体UKA后膝关节生物力学接近正常。结论根据FEA研究力学分布结果可明确膝内侧UKA假体最佳排列和关节线,指导设计更适合患者的UKA假体。
文摘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开放胫骨高位截骨(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OWHTO)术后截骨区新生骨以及临床疗效的具体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19例(20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PRP治疗组9例(10膝),男4例(5膝),女5例(5膝);年龄44~65岁,平均(52.2±7.3)岁;空白对照组10例(10膝),男5例(5膝),女5例(5膝);年龄33~68岁,平均(50.8±8.7)岁。所有患者均进行OWHTO,PRP治疗组于术中制备PRP凝胶并填充在胫骨开放截骨区域。术后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radiation therapy planning system,TPS)monaco5.11进行胫骨开放截骨区域三维勾画并测量计算该区域平均CT值。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前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术前和术后12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的骨关节炎指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以及术后1周、6周和12周胫骨开放截骨区域平均骨密度(CT值)。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及术前MP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2周VAS评分、WOMAC指数及HS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PRP治疗组VAS评分、WOMAC指数及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胫骨开放截骨区域平均骨密度(CT值)随时间呈提升优化趋势,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2周时PRP治疗组胫骨截骨区域平均骨密度(CT值)较空白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OW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
文摘目的:研究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初次单侧膝关节单髁置换(UKA)患者18例,男性5例,女性13例。术前将患者膝关节的CT及MRI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混合配准重建膝关节骨与软骨复合结构,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测量及模拟截骨,设计并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并应用在术中指导手术。术后对比两组患者之间髋膝踝角(hip and knee,HKA)、平均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术后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结果:18例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均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术后患肢力线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膝关节HSS评分较术前评分明显改善。结论:基于CT和MRI混合配准的PSI-UKA技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术前计划与手术精度,术后下肢力线满意,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早期术后膝关节功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该技术的远期疗效尚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