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配伍对三七总皂苷生物药剂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曾昭征 刘建平 李素春 《药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0期466-472,共7页
目的:研究复方配伍对三七总皂苷(PNS)的胃肠道稳定性、膜渗透性及脂溶性的影响。方法:建立PNS中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和Rb1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考察PNS单方和PNS+丹参醇提物+冰片三联复方在人工胃肠液中孵育后两成分的稳定性;采用大鼠在... 目的:研究复方配伍对三七总皂苷(PNS)的胃肠道稳定性、膜渗透性及脂溶性的影响。方法:建立PNS中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和Rb1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考察PNS单方和PNS+丹参醇提物+冰片三联复方在人工胃肠液中孵育后两成分的稳定性;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测定PNS单方、PNS+冰片二联方、PNS+丹参醇提物二联方和三联复方中两成分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并测定各方中两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P)。结果:在人工胃液中孵育3小时后,单方和三联复方中Rg1和Rb1含量均下降80%以上,且与单方相比,复方中Rg1和Rb1的降解半衰期分别有所缩短和延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人工肠液中孵育24小时后,单方和复方中两成分的相对含量均维持在90%以上。PNS与冰片配伍后,Rg1和Rb1的Papp值显著提高,分别为单方的2.56和1.58倍(P<0.05);而与丹参醇提物配伍后,两成分的Papp值也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联复方中两成分的Papp值则分别为单方的4.87和2.33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单方相比,PNS的任何二联和三联复方中两成分的P值均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配伍可提高PNS的膜渗透性和脂溶性,促进其口服吸收,但并不能改善其胃肠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B1 复方配伍 稳定 渗透性 脂溶
下载PDF
头孢克肟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红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1年第4期158-160,共3页
头孢克肟是第一个口服有效的第三代头孢菌素 ,从分子学角度阐述了头孢克肟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力抗菌活性的作用机制。尽管头孢克肟对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渗透性不如头孢氨苄和头孢克洛 ,但由于头孢克肟对包括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在内... 头孢克肟是第一个口服有效的第三代头孢菌素 ,从分子学角度阐述了头孢克肟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力抗菌活性的作用机制。尽管头孢克肟对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渗透性不如头孢氨苄和头孢克洛 ,但由于头孢克肟对包括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在内的 β-内酰胺酶极端稳定 ,使其比头孢菌素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头孢克肟对大肠埃希氏菌中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主要结合位点青霉素结合蛋白 3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杀菌位点青霉素结合蛋白 1具有更高的亲和力 ,使头孢克肟比其它头孢菌素的杀菌活性更强。由于头孢克肟对细菌靶酶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以及对β-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稳定性 ,所以它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极好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肟 作用机制 渗透性 Β-内酰胺酶 青霉素结合蛋白 亲和力
下载PDF
细胞膜电穿孔及其肿瘤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姚陈果 孙才新 +2 位作者 米彦 王士彬 熊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7,51,共4页
电穿孔是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膜暂时出现微孔的物理过程 ,其结果是细胞内外分子交换显著增加 ,有利于细胞吸收各种药物、基因物质、蛋白质和其它大分子等。电场取消后微孔关闭而不会对细胞造成任何影响。电穿孔对于研究脉冲电场作用下... 电穿孔是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膜暂时出现微孔的物理过程 ,其结果是细胞内外分子交换显著增加 ,有利于细胞吸收各种药物、基因物质、蛋白质和其它大分子等。电场取消后微孔关闭而不会对细胞造成任何影响。电穿孔对于研究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重大意义 ,这种瞬时可逆的膜渗透性增强大大促进了化疗药物的跨膜运送 ,有效地提高了其杀伤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 细胞电穿孔 渗透性 化疗药物 脉冲电场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与Nisin对蜡状芽孢杆菌的协同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史文艳 孙震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19,103,共6页
以碱性磷酸酶、紫外吸收物、丙酮酸含量以及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等为指标,通过单独及联合使用ε-聚赖氨酸盐酸盐、乳酸链球菌素(Nisin),综合评价了ε-聚赖氨酸盐酸盐、Nisin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与Nisi... 以碱性磷酸酶、紫外吸收物、丙酮酸含量以及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等为指标,通过单独及联合使用ε-聚赖氨酸盐酸盐、乳酸链球菌素(Nisin),综合评价了ε-聚赖氨酸盐酸盐、Nisin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与Nisin对蜡状芽孢杆菌具有协同抑制作用,Nisin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壁膜结构以增加细胞壁膜的通透性,而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主要是通过影响ATP酶活性、蛋白质合成与表达及能量代谢过程来影响菌体的生长代谢活动。二者联合使用,可在较低浓度下达到更好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乳酸链球菌素 蜡状芽孢杆菌 渗透性 蛋白表达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大肠杆菌细胞外膜渗透性与脂多糖结构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8
5
作者 马鹏 胡晓清 +1 位作者 陈久洲 王小元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07-1315,共9页
细胞外膜是大肠杆菌的半透膜屏障,其主要成分是脂多糖。选取并构造共9种具有不同脂多糖结构的大肠杆菌,用于考察脂多糖结构对细胞外膜渗透性的影响。从9种菌株中提取出脂多糖和类脂A,并且用薄层层析色谱和离子源质谱来鉴定其结构。用N-... 细胞外膜是大肠杆菌的半透膜屏障,其主要成分是脂多糖。选取并构造共9种具有不同脂多糖结构的大肠杆菌,用于考察脂多糖结构对细胞外膜渗透性的影响。从9种菌株中提取出脂多糖和类脂A,并且用薄层层析色谱和离子源质谱来鉴定其结构。用N-苯基-1-萘胺作为荧光探针来测定细胞外膜渗透性大小。野生型大肠杆菌表现出最小的渗透性,因敲除或表达某些基因而导致脂多糖结构改变的突变株均表现出较高的渗透性。脂多糖上的磷酸基团、脂肪酸链和多糖链的改变都影响了大肠杆菌的渗透性,其中多糖链长度的改变对渗透性影响最大,其次是脂肪酸链的数目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渗透性和脂多糖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类脂A 渗透性 大肠杆菌
原文传递
电穿孔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孝军 李均 胡丽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电穿孔技术 细胞结构 大分子物质 电化学治疗 渗透性 脉冲电场 80年代 化疗药物 强电脉冲 博来霉素 可逆 一过 亲水 外源 细胞内
下载PDF
改善葛根素肠道吸收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林 张琼 +1 位作者 杨志建 陆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65-2269,共5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肠道吸收的机制,探讨提高其肠道吸收的方法。方法改变实验时间、温度及药物质量浓度,考察葛根素在Caco-2细胞中的转运特性,并考察不同的吸收促进剂对其跨膜转运的影响。结果葛根素的膜渗透性低,被动扩散是其跨膜转运的主... 目的研究葛根素肠道吸收的机制,探讨提高其肠道吸收的方法。方法改变实验时间、温度及药物质量浓度,考察葛根素在Caco-2细胞中的转运特性,并考察不同的吸收促进剂对其跨膜转运的影响。结果葛根素的膜渗透性低,被动扩散是其跨膜转运的主要机制;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破坏Caco-2单细胞层的完整性,提高葛根素转运;聚氧乙烯月桂基醚(Brij 35)、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分离乳清蛋白对葛根素转运有促进作用,但不影响Caco-2细胞的跨膜电阻(TEER);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壳聚糖通过可逆性地降低TEER,促进细胞间转运,提高葛根素的膜渗透性。结论葛根素的膜渗透性低是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主要原因,不同吸收促进剂可通过不同机制改善其膜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肠道吸收 生物利用度 CACO-2细胞 渗透性
原文传递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梅 李荣 黎金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3期2987-2989,共3页
鲍曼不动杆菌是主要引起肺部感染、血流感染、尿路感染和插管相关感染等。由于有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所以该菌的致死率高,是重症感染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复杂且有多种机制并存,主要包括整合子介导的耐药基因... 鲍曼不动杆菌是主要引起肺部感染、血流感染、尿路感染和插管相关感染等。由于有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所以该菌的致死率高,是重症感染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复杂且有多种机制并存,主要包括整合子介导的耐药基因的产生,产生多种灭活酶和钝化酶,膜蛋白改变导致外膜通透性下降,药物主动泵出系统。现就以上机制作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机制 整合子 灭活酶 钝化酶 渗透性
下载PDF
荷电有机超滤膜处理金属离子溶液过程中离子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曾坚贤 叶红齐 谢辉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52,共4页
以KCl溶液为代表,考察了压差对电位差的影响;测定了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6k)在KCl、NaCl、MgCl2、CaCl2和AlCl3背景电解质液中的等电点;研究了不同性质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流动电位、膜渗透性、离子截留率及ΔpH值的影响。结果... 以KCl溶液为代表,考察了压差对电位差的影响;测定了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截留分子量为6k)在KCl、NaCl、MgCl2、CaCl2和AlCl3背景电解质液中的等电点;研究了不同性质溶液的离子强度对流动电位、膜渗透性、离子截留率及Δ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电位差随压差呈线性递增;膜等电点仅与金属离子价态有关;离子强度影响着流动电位,进而与膜渗透性、离子截留率及ΔpH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离子强度 流动电位 渗透性 离子截留
下载PDF
不同厚度PE袋对冷链物流过程中荔枝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淋靓 刘帅民 +4 位作者 冯春梅 朱毅 黎新荣 檀业维 陈蕊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14-320,共7页
本研究采用厚度为10、20、30μm的聚乙烯袋包装‘鸡嘴荔’荔枝,结合冰袋模拟物流包装,研究在当前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情况下对荔枝果皮褐变、细胞膜透性、花青素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通过对果皮褐变、适销果比率及果实色差... 本研究采用厚度为10、20、30μm的聚乙烯袋包装‘鸡嘴荔’荔枝,结合冰袋模拟物流包装,研究在当前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情况下对荔枝果皮褐变、细胞膜透性、花青素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通过对果皮褐变、适销果比率及果实色差分量变化分析发现20μm聚乙烯袋包装效果较好,其次是10μm厚度,最差是30μm。并且20μm厚度聚乙烯袋显著抑制细胞膜透性上升,这体现为贮藏期间果实组织更低的相对电导率(P<0.05)。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袋(20μm)能通过抑制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延缓花青素分解,并结合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延缓荔枝果皮褐变。综上,20μm聚乙烯袋相对于其它厚度可明显抑制荔枝褐变,有效保持果实品质,延长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袋 气调包装 荔枝 果皮褐变 渗透性
下载PDF
α-亚麻酸对赤潮异弯藻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钰妹 孙雪 +1 位作者 徐年军 钱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0-885,共6页
探讨了α-亚麻酸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从细胞膜渗透性、抗氧化酶系和光合放氧量等方面研究了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α-亚麻酸对赤潮异弯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第7d的IC50为2.4μL/L.在-亚麻酸作用下,细胞... 探讨了α-亚麻酸对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从细胞膜渗透性、抗氧化酶系和光合放氧量等方面研究了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α-亚麻酸对赤潮异弯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第7d的IC50为2.4μL/L.在-亚麻酸作用下,细胞内Na+、K+、Mg2+和Ca2+浓度随着实验的进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36h后都出现明显的下降;藻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在8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之后逐渐下降,到36h时低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MDA)表征了脂质过氧化强度和膜系统受损程度,其在12h时明显高于对照组,之后慢慢下降;藻细胞的光合放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结果表明,α-亚麻酸通过改变细胞膜透性和自由基反应,从而破坏藻细胞的结构,进而达到抑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亚麻酸 赤潮异弯藻 渗透性 抗氧化酶 光合放氧量
下载PDF
污泥浓缩过程下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特性与膜渗透性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朝朝 李思敏 +1 位作者 郑照明 李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67-2374,共8页
采用中试规模的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考查了在浓缩过程下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特性对膜渗透性及渗透性恢复的的影响.在试验中通过投加蔗糖溶液使系统维持恒定污泥负荷(food to microorganisms,F/M)在0.13,测定了活... 采用中试规模的好氧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考查了在浓缩过程下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特性对膜渗透性及渗透性恢复的的影响.在试验中通过投加蔗糖溶液使系统维持恒定污泥负荷(food to microorganisms,F/M)在0.13,测定了活性污泥的一系列的生化与理化参数,并通过SPSS软件对污泥性质与动态变化的膜渗透性及渗透性恢复水平的相关性做了进一步的评估.结果表明,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浓度对膜渗透性的影响最大(rp=-0.958,P=0.000);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浓度、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 COD)浓度、污泥粒径(PSD)及毛细吸水时间(CST)对膜渗透性的影响属于同一个水平(|rp|=0.82~0.85,P=0.000);而污泥沉降性能与丝状菌指数对膜渗透性的影响不大.并且发现随着MLSS浓度的增大,膜丝廊道内积累的堵塞固体(ACS)的质量以及膜渗透性的绝对恢复量(ΔL)也有增加的趋势,表明MLSS浓度直接影响着膜生物反应器的堵塞性能,也进一步证明了膜堵塞是除膜污染之外影响膜渗透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低通量[5~6L/(m2·h)]的操作条件下离线清堵联合强化化学反洗(CEB)的方式可以保证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高MLSS浓度运行下实现膜渗透性的可持续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污泥浓缩 生物特 渗透性 堵塞
下载PDF
口服药物膜渗透性评价方法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毕肖林 马世堂 +2 位作者 狄留庆 陈志鹏 刘陶世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591-5596,共6页
中药多以口服途径给药,药物的生物膜(如细胞膜等)通透性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转运能力,采用适当的药物渗透模型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膜渗透性评价,对明确中药活性成分吸收转运机制,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中药的剂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 中药多以口服途径给药,药物的生物膜(如细胞膜等)通透性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转运能力,采用适当的药物渗透模型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膜渗透性评价,对明确中药活性成分吸收转运机制,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中药的剂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结了口服药物膜渗透性评价方法,并对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和归纳,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性 中药 口服吸收 吸收转运机制 药效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pH对荷电有机超滤膜处理金属离子溶液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坚贤 叶红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53,共4页
分别以NaCl、KCl、MgCl2、CaCl2和AlCl3溶液为背景电解质液,测定了聚砜中空纤维超率膜(截留分子量为6k)的流动电位、膜渗透性、离子截留率及pH值差(pH渗透液-pH截留液),并考察pH值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pH环境中离子混... 分别以NaCl、KCl、MgCl2、CaCl2和AlCl3溶液为背景电解质液,测定了聚砜中空纤维超率膜(截留分子量为6k)的流动电位、膜渗透性、离子截留率及pH值差(pH渗透液-pH截留液),并考察pH值对这些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pH环境中离子混合溶液的超滤行为,并与单一溶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膜渗透性、离子截留率及pH差均与膜的流动电位有关,混合溶液较单一溶液的离子传递特性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流动电位 渗透性 离子传递
下载PDF
一种猪溶菌酶来源的抗菌六肽的分离鉴定及其性质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德伟 蔡国林 陆健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6-1056,共11页
为提高猪溶菌酶(Sus scrofa lysozyme,SSL)的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将其进行了不同蛋白酶的水解,选择抗革兰氏阴性菌效果最好的水解产物,利用凝胶过滤色谱和反相制备色谱进行分离,对其功能成分进行液质联用鉴定。对分离得到的物质进行抗... 为提高猪溶菌酶(Sus scrofa lysozyme,SSL)的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将其进行了不同蛋白酶的水解,选择抗革兰氏阴性菌效果最好的水解产物,利用凝胶过滤色谱和反相制备色谱进行分离,对其功能成分进行液质联用鉴定。对分离得到的物质进行抗菌活性验证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抗菌物质的杀菌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胰蛋白酶的水解产物具有较高的杀灭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了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活性的六肽A-W-V-A-W-K。经化学合成验证,该六肽既保留了SSL的部分抗菌活性,也具备杀灭多种革兰氏阴性菌的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其位于SSL分子C端的一个螺旋-回环-螺旋的结构中,并由此推测其杀菌机理是通过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进而使细胞内溶物流出而造成细胞死亡,而抗菌实验也验证了这一推测。该抗菌肽的发现为后续提高SSL的抗菌活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溶菌酶 大肠杆菌 抗菌肽 抗生素 渗透性
原文传递
平板膜污泥浓缩临界通量与膜渗透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燕 马金星 +3 位作者 王志伟 吴志超 王巧英 王旭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9-63,67,共6页
研究了不同浸泡条件、污泥含量、曝气量和膜龄对平板膜污泥浓缩(MST)临界通量和膜渗透性的影响,并通过环境扫描电镜检测分析长期运行平板膜的表面损伤情况。结果显示,良好贮存条件及低污泥含量的操作条件有助于提升临界膜通量与起始膜... 研究了不同浸泡条件、污泥含量、曝气量和膜龄对平板膜污泥浓缩(MST)临界通量和膜渗透性的影响,并通过环境扫描电镜检测分析长期运行平板膜的表面损伤情况。结果显示,良好贮存条件及低污泥含量的操作条件有助于提升临界膜通量与起始膜渗透性;曝气量升高,膜渗透性提升且稳定性增强;随着膜龄增加,膜渗透性能变差;无机颗粒摩擦与清洗会增加平板膜表面粗糙度,降低膜渗透性能,NaClO清洗对膜面损伤甚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污泥浓缩 临界通量 渗透性
下载PDF
Disruption of colonic barrier function and induction of mediator release by strains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that invade epithelial cells 被引量:1
17
作者 Johannes Beltinger Jo del Buono +4 位作者 Maeve M Skelly John Thornley Robin C Spiller William A Stack Christopher J Hawke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8期7345-7352,共8页
AIM: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Campylobacter jejuni (C. jejuni) causes inflammation and diarrhea. In particular, direct interactions with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and effects on barrier function are poorly u... AIM: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Campylobacter jejuni (C. jejuni) causes inflammation and diarrhea. In particular, direct interactions with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and effects on barrier function are poorly under- stood. METHODS: To model the initial pathogenic effects of C. jejuni on intestinal epithelium, polarized human colonic HCA-7 monolayers were grown on permeabilized filters and infected apically with clinical isolates of C. jejuni. Integrity of the monolayer was monitored by changes in monolayer resistance, release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mannitol fluxes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Invasion of HCA-7 cells was assessed by a modified gentamicin protection assay, translocation by counting colony forming units in the basal chamber, stimulation of mediator release by immunoassays and secretory responses in monolayers stimulated by bradykinin in an Ussing chamber. RESULTS: All strains translocated across monolayers but only a minority invaded HCA-7 cells. Strains that invaded HCA-7 cells destroyed monolayer resistance over 6 h, accompanied by increased release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 a four-fold increase in permeability to [3H] mannitol, and ultrastructural disruption of tight junctions, with rounding and lifting of cells off the filter membrane. Synthesis of interleukin (IL)-8 and prostaglandin E2 was increased with strains that invaded the monolayer but not with those that did not. CONCLUSION: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wo distinct effects of C. jejuni on colonic epithelial cells and provide an informative model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initial host cell responses to C. jeju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ylobacter jejuni Cell invasion CELLCULTURE Chloride secretion Colonocyte HCA-7 cells Membrane permeability MONOLAYER Mucosal barrier Ussing chamber
下载PDF
试题与答案
18
作者 亓雨禾 江睿 褚仁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4期346-346,325,335,共3页
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有关中干性玻璃疣的主要产生原因,下列正确的是:A.各种原因所致的bruch膜渗透性下降以及间接导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改变;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成所致脉络膜新生血管;C.任何年龄段人群嗜烟酒;D.缺乏维生素。2.外... 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有关中干性玻璃疣的主要产生原因,下列正确的是:A.各种原因所致的bruch膜渗透性下降以及间接导致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改变;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成所致脉络膜新生血管;C.任何年龄段人群嗜烟酒;D.缺乏维生素。2.外伤所致眼眶骨折可能出现的最严重并发症:A.颅内出血;B.眼球破裂;C.玻璃体积血;D.眼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黄斑变 玻璃体积血 眼眶骨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眼球破裂 颅内出血 渗透性
下载PDF
口服药物释放新兴技术开发应用最新进展
19
作者 齐继成(译) 《中国制药信息》 2018年第9期7-9,共3页
口服药物释放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给药的首选途径,多年来,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在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限制有效口服药物释放的障碍包括溶解性差,膜渗透性,胃肠(GI)道中的水解或酶促降解,前系统代谢和活性物质的排泄等等。
关键词 药物释放 技术开发 口服 应用 渗透性 酶促降解 物质 溶解
原文传递
采用磁共振技术检测不同配方滴眼液角膜渗透性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毛晓春 李贵刚 +1 位作者 李斌 张虹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8,共3页
眼部疾病需要有效的药物浓度到达局部治疗部位,滴眼液是常用的眼药剂型,但许多药物的眼内通透性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1].有研究表明促渗剂和增黏剂可提高亲水性药物的眼内通透性[2-3].透明质酸钠是滴眼液中广泛应用的增黏剂,氮酮则是常... 眼部疾病需要有效的药物浓度到达局部治疗部位,滴眼液是常用的眼药剂型,但许多药物的眼内通透性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1].有研究表明促渗剂和增黏剂可提高亲水性药物的眼内通透性[2-3].透明质酸钠是滴眼液中广泛应用的增黏剂,氮酮则是常用的促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眼液 实验研究 渗透性 技术检测 磁共振 眼内通透 配方 药物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