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全子宫及次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盆底功能改变及性生活满意度比较 被引量:34
1
作者 金世华 金万里 《安徽医学》 2018年第6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与次全子宫切除术(SLH)后,子宫肌瘤患者盆底功能及性生活满意度的改变。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因子宫肌瘤在黄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LH组(25例)与SLH组(25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与次全子宫切除术(SLH)后,子宫肌瘤患者盆底功能及性生活满意度的改变。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因子宫肌瘤在黄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LH组(25例)与SLH组(25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排尿排便时间、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FIQ-7)评分、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评分,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TLH组患者PFDI-20评分平均为(46.18±6.38)分,术后6个月TLH组患者PFDI-20评分平均为(50.12±7.98)分,均高于SL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H与SLH对患者盆底功能恢复及术后性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切除 腹腔镜子宫切除 盆底脏器功能 性生活满意度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麻醉深度及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刚 刘彦涛 +1 位作者 吕小静 刘印华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8期2799-2801,共3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麻醉深度及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1组)、右美托咪定2组(D2)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1组(D1组,n=...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麻醉深度及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1组)、右美托咪定2组(D2)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1组(D1组,n=30)于麻醉诱导前15min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持续泵注维持量0.2μg/kg/h至手术结束前40 min停药;右美托咪定2组(D2组,n=30)于麻醉诱导前15 min泵注负荷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持续泵注维持量0.4μg/kg/h至手术结束前40 min停药;对照组(C组,n=30)泵注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全身麻醉,术中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记录用药前T0,用药15 min后T1,气腹完成时T2,停药后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观察记录苏醒期不良反应(拔管呛咳、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寒战、苏醒时间延长等)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1、T2、T3及T4四个时间点,D1及D2组的BIS值均比C组降低(P<0.05);D1及D2组的拔管呛咳、恶心呕吐、躁动及寒战的发生率比C组明显降低(P<0.05),但D2组术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比其他两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静注右美托咪定可使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BIS值降低,术中持续泵注0.2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子宫切除 脑电双频指数 苏醒期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德龙 凡小庆 +3 位作者 贺克强 冯博 张雪兵 王瑞婷 《安徽医学》 2020年第5期537-540,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择期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腰方肌阻滞...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择期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LB组)和常规镇痛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QLB组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阻滞完善后,在全麻下手术;C组患者在常规全麻后手术,术毕均使用舒芬太尼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维持术后48 h内咳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PCIA累计用量及术后补救镇痛发生率,术后4、8、12、24、48小时的咳嗽VAS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PCIA相关并发症,包括瘙痒、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及QLB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QLB组和C组的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在性别构成、身高、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在瑞芬太尼用量、48 h内PCIA累计用量、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QLB组在瘙痒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未见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可以提供有效镇痛,明显减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降低明显镇痛相关并发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方肌阻滞 腹腔镜子宫切除 镇痛
下载PDF
利多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四七 刘宁 +3 位作者 胡胜红 居霞 余析桐 王胜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75-1279,共5页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60例,年龄36~64岁,BMI 20.0~26.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60例,年龄36~64岁,BMI 20.0~26.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利多卡因+右美托咪定组(LD组)与对照组(C组),每组30例。L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2%利多卡因1.5 mg/kg和右美托咪定0.5μg/kg,随后分别泵注2%利多卡因1.5 mg·kg-1·h-1和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输注。C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围麻醉期持续输注瑞芬太尼。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总用量、手术结束前30 min内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2、6、12、24 h的VAS疼痛评分和术后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前1 d与术后1 d QoR-40量表总分。记录术后24 h恶心、呕吐、口干和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LD组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总用量、手术结束前30 min内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术后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6、12、24 h的VAS疼痛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 QoR-40量表总分和口干、嗜睡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可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质量,降低术后VAS疼痛评分与恶心、呕吐发生率,但口干和嗜睡发生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右美托咪定 腹腔镜子宫切除 恢复质量
下载PDF
基于心理干预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敏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2年第12期3404-3405,共2页
目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已成为子宫疾患常用的治疗方法,这一术式也因其微创特点而为病人所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所有步骤在腹腔镜下完成,因而其具有微创、方便、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等优势。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抑郁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后路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应用于全身麻醉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朱海彬 谭艺平 +1 位作者 邓秋红 吴耀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4期1778-177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应用于全身麻醉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63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对照组术后予以静脉... 目的探讨后路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应用于全身麻醉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63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对照组术后予以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组予以后路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镇痛泵使用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较对照组晚,24 h镇痛泵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镇痛应用于全身麻醉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可通过减轻术后疼痛,减少镇痛泵使用情况且不会增加术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方肌阻滞 静脉镇痛 身麻醉 腹腔镜子宫切除
下载PDF
有效护理干预降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意义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陈秀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9期340-341,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并评价有效护理干预后在其术后降低并发症的意义。方法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56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后的有效护理,记录其具体护理措施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有恶心呕吐症状...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并评价有效护理干预后在其术后降低并发症的意义。方法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56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后的有效护理,记录其具体护理措施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有恶心呕吐症状者26例,肩背部不适疼痛患者13例,腹部疼痛6例,穿刺孔出血4例,3例患者出现皮下气肿,腹壁皮下瘀斑1例,高碳酸血症3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损伤小、手术出血较少、疗效快,在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有效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护理干预 腹腔镜子宫切除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康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9期1650-1651,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 0 1 2年2月至2 0 1 6年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8 8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 4例。对照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联合盆...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 0 1 2年2月至2 0 1 6年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8 8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 4例。对照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18.2%)(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恶性肿瘤 腹腔镜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疗法临床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吴琼 孙静莉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2年第6期455-456,46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行盆底康复的患者女性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情况及女性性功能,分析盆底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根据门诊号先后顺序分为3组,每...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行盆底康复的患者女性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情况及女性性功能,分析盆底康复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根据门诊号先后顺序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不给予药物、器械干预;B组、C组患者给予盆底康复疗法,其中,B组患者行盆底肌锻炼(PFMT),C组患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辅助阴道哑铃训练。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采用盆底肌肉肌电评估参数评估盆底肌肉功能,并通过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性生活问卷(PISQ-12)评估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评分越高,性生活质量越高,评分<30分为性功能障碍。结果术前,3组患者Ⅰ型、Ⅱ型肌纤维肌力≤3级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C组患者Ⅰ型、Ⅱ型肌纤维肌力≤3级患者比例均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3组患者PISQ-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B组、C组患者PISQ-12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及时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辅助阴道哑铃训练可有效提高盆底肌力,防止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出现,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 盆底肌肉功能 腹腔镜子宫切除
下载PDF
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在全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知晓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娜 王妙亮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80-138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在全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对知晓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高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研... 目的探讨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在全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对知晓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高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研究给予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麻醉,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患者的知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ACU停留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更少(P<0.05);研究组的舒芬太尼、丙泊酚与咪达唑仑用量更少(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P<0.05);研究组术后1 d与术后7 d的MMSE知晓评分更高(P<0.05)。结论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在全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能降低知晓发生率,降低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促进患者康复,还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腹腔镜子宫切除 宫颈癌 知晓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的舒适护理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芳 张曼 张玲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17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结合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皖北总院400例妇科腹腔镜下全子宫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快速康复理念下的舒适护理...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结合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皖北总院400例妇科腹腔镜下全子宫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快速康复理念下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身心舒适度,术后疼痛例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的例数明显下降,舒适度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康复理念下结合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能显著降低疼痛的发生,减轻不适症状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延伸护理学科内涵,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快速康复 疼痛 舒适护理 满意度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张黎 许会芳 《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与讨论治疗子宫腺肌症(AM)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AM患者作为对象,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组,研究组(n=43)以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传统组(n=43)对患者实施... 目的分析与讨论治疗子宫腺肌症(AM)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AM患者作为对象,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组,研究组(n=43)以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传统组(n=43)对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手术情况、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性激素水平[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_(2))]、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H、FSH低于传统组,E_(2)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传统组(1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改善患者机体性激素水平,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并且住院时间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腹腔镜子宫切除 并发症 性激素 传统开腹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对比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玲 刘志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7年第9期48-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TLH)与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子宫全切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行TLH者(120例)纳入研究组,行LAVH者(12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 目的探讨完全性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TLH)与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子宫全切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行TLH者(120例)纳入研究组,行LAVH者(12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留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TLH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腹腔镜辅助子宫切除 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莹莹 《系统医学》 2021年第1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5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8)。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5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8)。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性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2、18.872、6.567、9.802,P<0.001);术后14 d,两组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低于术前,雌二醇(E2)水平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62、6.562、7.961,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略低于对照组(13.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4,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手术失血量,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性激素水平,且并发症略低,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转归,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腹腔镜子宫切除 开腹子宫切除 性激素水平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氢吗啡酮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影响
15
作者 翁洪亮 李兴达 +3 位作者 王克胜 李玉见 陈本法 马玉峰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2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氢吗啡酮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C组,3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布啡联合氢吗啡酮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C组,35例)与试验组(N1组、N2组和N3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C组)只加氢吗啡酮80μg/kg,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纳布啡,其中,N1组联合0.2 mg/kg纳布啡,N2组联合0.4 mg/kg纳布啡,N3组联合0.6 mg/kg纳布啡,均稀释至150 mL,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组间术后4、8、12、24、48 h各时间点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检测患者各时间点血浆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的水平。结果:术后12、24、48 h,N1组、N2组、N3组患者的静息VAS评分、运动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2组、N3组患者的静息VAS评分、运动VAS评分均低于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2组、N3组两组患者的静息VAS评分、运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N1组、N2组、N3组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2、N3组的镇痛泵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少于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24、48 h,N1组、N2组、N3三组的E、COR水平均低于C组;N2、N3组的E、COR水平均低于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四组患者的嗜睡、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3组的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4 mg/kg纳布啡与氢吗啡酮联合应用至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患者的舒适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纳布啡 氢吗啡酮 术后镇痛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经腹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雪芳 陈艳 +1 位作者 廖妮虹 江燕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6期105-10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腹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子宫病变患者120例。通过随机分组形式,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 目的:研究分析经腹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子宫病变患者120例。通过随机分组形式,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给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长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68.50±10.12)mL,出血时长(70.40±10.33)min,对照组患者出血量(150.52±12.12)mL,出血时长(130.25±30.25)min,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与时长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子宫病变患者,临床给予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治疗效果更优,出血量更少,出血时间更短,更利于保护女性患者盆底功能,提高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子宫切除 腹腔镜子宫切除 盆底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64例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红梅 王亚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0期74-75,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的6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31例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33例进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的6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31例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33例进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补液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补液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的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的比较上,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7%,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补液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住院天数短,可安全微创地解除患者的病痛,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开腹子宫切除 术后恢复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勤俭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1-62,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LTH)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及机体应激反应的程度。方法:随机选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8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42例...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LTH)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total 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及机体应激反应的程度。方法:随机选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8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42例,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及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临床观察,并取术前、术后12 h、48 h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LTH组与TAH组比较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费用高,但术后疼痛轻、肛门排气早,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H皮质醇水平于术后12 h明显高于术前,腹腔镜组升高不明显。结论:LTH较TAH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机体应激的程度轻的特点,但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费用高,因此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开腹子宫切除 机体应激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合并输卵管切除术对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骨代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思敏 吴土连 邱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22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将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合并输卵管切除术应用于子宫良性疾病治疗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合并输卵管切除术,对手术前后患者骨密度(BMD)... 目的探讨将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合并输卵管切除术应用于子宫良性疾病治疗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合并输卵管切除术,对手术前后患者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雌激素进行比较,分析其与卵巢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在BMD上,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明显下降(P<0.05);在血清钙(Ca)、血清磷(P)上,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明显降低(P<0,05);在总碱性磷酸酶(ALP)上,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明显提高(P<0.05);在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上,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明显升高(P<0.05);在雌二醇(E2)水平上,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6个月BMD与FSH、LH、E2无相关性(P>0.05),术后12个月BMD与FSH、LH呈正相关(r=0.596、0.625,P<0.05),与E2呈负相关(r=-0.479,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合并输卵管切除术可降低子宫良性疾病患者骨密度,影响骨代谢水平及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输卵管切除 子宫良性疾病 骨代谢 骨密度
原文传递
ERAS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瞿凡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9期1459-1460,1512,共3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ERAS护理干预)各35例。比较...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于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ERAS护理干预)各35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早,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较短,住院费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ERAS 围术期指标 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