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对SAA、SOD、SA、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魏海 马沛 +1 位作者 罗彬 刘甫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3期213-219,共7页
目的 研究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Lap-LAR)治疗直肠癌(RC)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唾液酸(SA)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的RC患者12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 目的 研究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Lap-LAR)治疗直肠癌(RC)及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唾液酸(SA)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的RC患者126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行Lap-LAR,对照组行开腹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远端切缘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量、术后恢复通气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7d血清SAA、SOD、SA水平,血清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等免疫因子水平,术后1、6个月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等肛门动力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及3年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远端切缘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恢复通气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血清SAA、SOD、SA及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等肛门动力学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复发率、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p-LAR治疗低位RC可有效切除病灶,解除免疫抑制,改善血清SAA、SOD、SA水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低位切除术 直肠癌 淀粉样蛋白A 超氧化物歧化酶 唾液酸 免疫因子
下载PDF
直肠癌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包光鑑 陈建军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海杨思医院普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8例接受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手术...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海杨思医院普外科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8例接受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其中观察组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照组术中不保留左结肠动脉。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回肠造口率、游离脾曲率、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前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回肠造口率、游离脾曲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胃肠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术后GAS、MLT水平均低于术前(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行1年院外随访,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相比,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术后恢复较快,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低位切除术 左结肠动脉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肛门外翻全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会力 孔伟博 常勇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肛门外翻全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20-01—2022-03收治的8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遵循TME原则行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分为经肛门外翻肠吻合组(A组)和通过... 目的 探讨经肛门外翻全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许昌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20-01—2022-03收治的8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遵循TME原则行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分为经肛门外翻肠吻合组(A组)和通过腹壁辅助切口行肠吻合组(B组),各44例。记录2组围术期指标,检测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B组,术后血清IL-1、TNF-α、IL-10、CRP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门外翻全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有助于缩短术后康复进程,减轻机体的创伤应激反应,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低位切除术 创伤应激反应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联合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后早期关闭造瘘口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卫平 李金利 +1 位作者 程杰 宋炎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6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联合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后早期关闭造瘘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16例,将术后14 d行早期造瘘口还纳术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术后...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联合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后早期关闭造瘘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16例,将术后14 d行早期造瘘口还纳术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术后3个月行造瘘口还纳术进行瘘口关闭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L)、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造口相关并发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重度LAR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6个月LARS严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AL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均高于术前,疼痛感觉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感觉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联合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后早期关闭造瘘口能够降低LARS及造口脱垂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切除术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 吻合口瘘 低位切除综合征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肛拖出式直肠癌前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肛肠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玲利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10期1686-168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拖出式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肛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3例行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其中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肛拖出式直肠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拖出式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肛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53例行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其中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肛拖出式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及出血量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而术后3天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均无差异(P>0.05),而术后3天研究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比较均无差异(P>0.05),而术后半年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肛拖出式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更为显著,同时对机体的肛肠功能影响较小,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 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切除术 肛肠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比较及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景巍 赵继波 +3 位作者 赵燕红 刘璇 毕仁杰 张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1555-1560,共6页
目的:比较早期肠外营养、早期肠内营养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低位直肠癌患者216例,均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比较早期肠外营养、早期肠内营养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低位直肠癌患者216例,均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早期肠外营养)和研究组(早期肠内营养),各为108例。观察对照组、研究组临床指标、营养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分为吻合口瘘组和无吻合口瘘组,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术后排气、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两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两组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糖尿病、体质量指数、与肛缘距离、术后腹泻、术前存在肠梗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有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为男性、与肛缘距离<5 cm、术后腹泻、糖尿病、术前存在肠梗阻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术中腹腔灌注化疗、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则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早期接受肠内营养,可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改善营养状况,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吻合口瘘是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受到性别、与肛缘距离、术后腹泻、糖尿病、术前存在肠梗阻、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术中腹腔灌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切除术 吻合口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超 张继业 雷彬花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6期990-992,共3页
目的分析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采用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和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均显著优于对... 目的分析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采用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和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相关的胃肠动力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P<0.05);术后两组肛门功能及预后情况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切除术 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肛门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对胃肠蠕动恢复时间的影响
8
作者 张战坡 张超 +4 位作者 白军伟 苏宁亚 谢磊 白雪峰 张晓娜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蠕动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34例。开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AR)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胃肠蠕动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34例。开腹组采用开腹LAR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LAR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肛肠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进食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6、12、24 h,腹腔镜组VAS评分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6个月,腹腔镜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2.94%,1/34)低于开腹组(23.53%,8/34),P<0.05。结论腹腔镜LAR应用于直肠癌患者中可减少出血量,减轻疼痛症状,促进肛门排气和胃肠蠕动,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影响肛肠动力学,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直肠低位切除术 胃肠蠕动恢复时间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
9
作者 王文浩 张耀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 目的:分析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经预防性回肠造口部位取标本的可行性及对造口还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前者术中经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后者另做切口取标本,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延迟还纳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造口还纳时间、还纳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还纳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造口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肛门功能总分与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36(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通过预防性回肠造口取标本具有可行性,相比另做切口可缩短手术时间及还纳间隔时间,便于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切除术 预防性回肠造口 采集标本 造口还纳
下载PDF
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对直肠癌患者壁外血管侵犯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坤生 郭新 +1 位作者 陈芳 彭泽标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3年第5期474-478,490,共6页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对直肠癌患者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EMVI)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对直肠癌患者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EMVI)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观察组(EMVI阳性,n=38)与对照组(EMVI阴性,n=58),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DCE-MRI影像数据及直方图参数等,分析直肠癌患者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对EMVI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Ktrans、Kep及Ve的中位数、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均高于对照组,且Kep的第10百分位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第10百分位数和Ve第90百分位数的评估效能较差(0.5<AUC≤0.7);Ktrans中位数、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Kep中位数、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Ve中位数、平均值的评估效能良好(0.7<AUC≤0.9),其中Kep中位数、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的评估效能相对较好(AUC≥0.8)。结论DCE-MRI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Kep中位数、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对直肠癌患者EMVI状态的评估效能相对较好,可为直肠癌术前评估EMVI状态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切除术 壁外血管侵犯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定量灌注直方图参数
下载PDF
盆底腹膜重建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炎症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修会 蒋骥霖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33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盆底腹膜重建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炎症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128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研究盆底腹膜重建对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炎症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128例采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实施盆底腹膜重建)和对照组(未实施盆底腹膜重建),各64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炎症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瘘、腹腔感染、C级吻合口瘘、盆腔感染、肠梗阻、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5 d,两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腹膜重建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应用可抑制体内炎症状态,提升生活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切除术 盆底腹膜重建 并发症 炎症反应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和低位结扎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骆洋 何承祥 +8 位作者 敬然 杨智岗 俞旻皓 盛春晓 秦绍岚 方洪生 贡婷月 谢荟 钟鸣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0-325,共6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和低位结扎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28... 目的分析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和低位结扎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28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分为低位结扎组(n=126)和高位结扎组(n=156),比较两组术后LARS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LARS的危险因素。结果对126例低位结扎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影像学随访发现,117例(92.86%)病人术后左结肠动脉通畅,仅9例(7.14%)病人术后左结肠动脉闭塞。282例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ARS总发生率为:57.44%(162/282),42.91%(121/282),34.04%(96/282);术后3个月后无新发LARS病例。低位结扎组的术后3个月、6个月LAR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位结扎组(46.83%vs.66.03%,P=0.00;35.71%vs.48.72%,P=0.03)。而术后12个月低位结扎组和高位结扎组LAR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40%vs.34.62%,P=0.09)。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3.5 cm(P=0.01)、非专业化水平(P=0.01)、高位结扎(P=0.03)、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2 cm(P=0.01)是LARS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高位结扎(P=0.02)、非专业化水平(P=0.01)、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2 cm(P=0.01)是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以降低术后LARS的发生率,尤其是轻度LARS病人,其近期疗效较满意,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 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 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 低位切除综合征
原文传递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安全性及疗效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洪伟 王凤力 闫永鑫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安全性及疗效评估。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纳入的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100例,根据腹腔灌注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安全性及疗效评估。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纳入的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100例,根据腹腔灌注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关腹,试验组50例患者采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评估两组血常规指标、肝肾功能、不良反应、术后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RBC、PLT明显降低,WBC明显升高,但术后两组WBC、PLT、R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血尿素(BUN)、血肌酐(C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BUN、Cr、AST、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14.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而试验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 <0.05)。结论 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应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安全性较高,不易增加不良反应,对血常规指标及肝肾功能影响小,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替曲塞腹腔灌注 腹腔镜低位直肠切除术 化疗安全性 肝肾功能
下载PDF
直肠癌常见微创术式及ICD编码分析
14
作者 许萍 张宝珍 江丽凤 《现代医院》 2023年第10期1535-1537,共3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以腹腔镜为主的直肠癌微创手术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拓展出一些新的微创术式,如经肛门内镜微创切除术(TEM)、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手术、腹腔镜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以腹腔镜为主的直肠癌微创手术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拓展出一些新的微创术式,如经肛门内镜微创切除术(TEM)、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手术、腹腔镜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等。原有的手术操作代码国家临床版2.0手术编码已经不能精准表达这些新术式,2020年发布的手术操作代码国家临床版3.0在手术分类相应亚目下拓展了直肠癌新微创术式的手术编码。通过学习各种直肠癌微创术式的手术方法和技术特点,了解临床手术名称填写与编码之间的差异,结合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版的手术分类规则,梳理总结临床常用的几种直肠癌微创根治术ICD编码,为手术操作分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微创 腹腔镜低位直肠切除术 taTME ICD-9-CM3编码
下载PDF
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预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志慧 杜金林 +1 位作者 王建平 金晰函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700-703,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预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行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且符合保护性肠造口指征的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中加行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术(预造口组)34例,传统保护性... 目的探讨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预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4例行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且符合保护性肠造口指征的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中加行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术(预造口组)34例,传统保护性横结肠造口术(传统造口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肠保护性肠造口率、永久性肠造口率,两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间隔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手术,且无死亡。预造口组保护性肠造口率低于传统造口组(P<0.05);两组患者永久性肠造口率、两次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两期手术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造口组总并发症(包括一、二期手术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期间)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传统造口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加行部分横结肠皮下潜行(预造口)是安全可行的。与加行传统保护性肠造口术式相比,能明显降低肠造口率,减少二次手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 横结肠潜行 横结肠造口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选择能量平台与超声刀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茂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9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手术时能量平台与超声刀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9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使用能量平台4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而使用超声刀5例,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能...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手术时能量平台与超声刀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9例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使用能量平台4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而使用超声刀5例,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能量平台的侧方热损伤效应明显高于超声刀,在行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时应选用超声刀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平台 超声刀 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切除术
下载PDF
益气通腑汤对保护性肠造口术后患者康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明明 杨会举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分析益气通腑汤对保护性肠造口术后患者康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12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联合横结肠/末端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 目的:分析益气通腑汤对保护性肠造口术后患者康复及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12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联合横结肠/末端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益气通腑汤。对两组患者术后各康复指标、术后7 d时各营养指标及各免疫指标、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各项康复指标水平均降低,观察组的术后7 d时各营养指标及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IgG、IgM、CD_(4)^(+)、CD_(4)^(+)/CD_(8)^(+)水平均升高,CD_(8)^(+)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恶心呕吐、造口旁疝、伤口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性肠造口术联合益气通腑汤能够有效改善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促进术后恢复,且可降低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益气通腑汤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 保护性肠造口 营养状况
下载PDF
腹腔镜下Dixon手术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田井文 段军 +1 位作者 邓少华 杨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5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为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Comparison组(60例)和Discussion组(60例)。为Comparison组患... 目的:探讨为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Comparison组(60例)和Discussion组(60例)。为Comparison组患者采用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为Discussion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Dixon手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Discussion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Comparison组患者,P<0.05;其实施手术的时间、术毕至导尿管留置、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Comparison组患者,P<0.05;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Comparison组患者,P<0.05。结论:为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Dixon手术进行治疗,可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其身体较快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切除术 开腹直肠全系膜切除术
下载PDF
末段回肠外置术(不切开)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意义
19
作者 李俊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1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末段回肠外置术(不切开)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LAR)治疗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观察组实施L-LAR+末段回肠外置术治... 目的分析末段回肠外置术(不切开)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LAR)治疗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观察组实施L-LAR+末段回肠外置术治疗,对对照组实施L-LAR+保护性肠造瘘治疗,分析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吻合口漏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以及术后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血常规中红细胞计数(4.31±0.38)×1012、白细胞计数(10.06±0.98)×109、血红蛋白(115.52±4.26)g/L,CRP(99.96±12.11)μg/L,P(73.34±3.90)次/min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t=7.155、4.314、7.269、7.971、3.354,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自主排气排便时间(2.04±0.19)d、首次进食时间(24.38±3.72)h、首次下床时间(2.67±0.38)d、引流管拔除时间(2.28±0.44)d及住院时间(9.89±1.14)d短于对照组(t=13.192、7.193、4.832、4.488、7.227,P<0.05)。结论末段回肠外置术(不切开)在L-LAR中的应用,能够发挥与保护造口相同的吻合口漏控制效果,且不会增加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风险,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段回肠外置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切除术 吻合口漏
下载PDF
L-LAR术后吻合口瘘发生诱导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旭强 温红旭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7期2942-2944,共3页
目的:探讨传统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LAR)患者术后吻合口瘘(AL)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2022年5月334例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接受L-LAR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 目的:探讨传统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L-LAR)患者术后吻合口瘘(AL)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2022年5月334例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接受L-LAR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L-LAR患者术后AL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生组中男性患者、有糖尿病、有术前肠梗阻、有术后贫血、有血管浸润、术前血清Alb<30g/L、术中出血量≥100ml、手术时间≥180min、术后血清Alb<30g/L的患者占比高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有术前肠梗阻、有血管浸润、术前血清Alb<30g/L、手术时间≥180min、术后血清Alb<30g/L均为行L-LAR术患者术后AL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L-LAR术后吻合口瘘发生诱导因素较多,临床上可采取相应干预策略来预防,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切除术 吻合口瘘 诱导因素 方程构建 干预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