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丽玉 张惠芳 林玉婵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实施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中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癌采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方案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行常规医护,...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实施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中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癌采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方案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行常规医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操作用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TBIL、ALB、ALT、CR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的TBIL、ALB、ALT、CRP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肝癌采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在护理中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加速术后康复进程,节约医疗费用,促进肝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保障临床安全,具非常重要实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快速康复 情况 功能指标 炎性指标
原文传递
心理干预联合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书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65-0168,共4页
探讨和分析心理干预联合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实验要求,选取与本次研究相关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了心理干预(情绪疗法)和循证护理,并通过对比护理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经对相... 探讨和分析心理干预联合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实验要求,选取与本次研究相关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了心理干预(情绪疗法)和循证护理,并通过对比护理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经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次护理后,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SAS、SDS等方面的改善都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联合循证护理,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情绪等方面均显示出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循证护理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生活质量 情绪改善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钟雪娇 郑腊梅 魏闯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C组即开始手术,N组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N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C组即开始手术,N组在超声引导下双侧胸8、胸9、胸10肋间神经阻滞后开始手术,术后均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术中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后、切皮、拔管时血压及心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等。记录术后24~48 h静息和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拔管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镇痛泵内药物用量等。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手术开始5 min后、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血皮质醇、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水平等。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N组患者术后24~48 h静息和活动VAS、镇痛泵中药物用量均更低,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较少,拔管时间较短,首次使用镇痛泵的时间较晚,吗啡总消耗量较少,首次排气、排便、进食、离床时间均较早,术后24 h皮质醇、儿茶酚胺、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应用,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引起的炎症应激反应,加速了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后镇痛 炎症应激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杨彦伟 郑又侨 朱立峰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2期2500-2503,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2)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102)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肽(PⅢP)、透明质酸(HA)、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ⅠCP)]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天,两组患者IL-2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IL-6、TNF-α、PⅢP、HA、PⅠCP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IL-6、TNF-α、PⅢP、HA、PⅠ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ALT、AST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抑制炎症反应,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有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传统开腹手 炎性因子 功能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雪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6期259-26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90例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结合随机数字表法给予分组,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满意程度...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90例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结合随机数字表法给予分组,对照组施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满意程度;患者对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认知、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配合度、术中舒适度、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心理异常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肝创面出血、胆瘘等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认知、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配合度、术中舒适度、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异常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异常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肝创面出血、胆瘘等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有极大意义,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认知,提高其舒适度和配合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满意程度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围手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小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病人出血量及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翟荣华 佘勇军 邢春花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12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病人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并评估该通气策略对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病人120例。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病人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并评估该通气策略对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病人120例。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机械通气方式设置为小潮气量联合低PEEP;对照组采用常规容量控制通气。记录病人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注人数、红细胞输注量等血液制品输注情况。记录住院期间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手术前1天(T0)、手术结束即刻(T1)、术后3天(T3)、术后7天(T7)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上述各时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结果试验组病人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红细胞输注量、红细胞输注人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3时点CR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时点Cor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院期间术后再次插管、低氧血症、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联合低PEEP有助于减少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病人术中出血量,并抑制机体围术期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通气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出血量 应激反应
下载PDF
纳布啡超前镇痛模式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究
7
作者 翁方泽 吴维 +1 位作者 朱岭 李凯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5期69-74,共6页
目的探究纳布啡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其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之间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 目的探究纳布啡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为其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武汉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之间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常规全身麻醉,在手术开始前,实验组予0.2 mg/kg的剂量静脉滴注纳布啡(湖北宜昌人福药业,2 mL∶20 mg),对照组滴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48 h时的NRS(numeric rating scales)数字量表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追加的镇痛次数和药物剂量,术后恶心呕吐、头晕、腹胀、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2、4、8、12、24 h时的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时追加镇痛次数及药物剂量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纳布啡可明显缓解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的疼痛,临床应用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超前镇痛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RAMSAY镇静评分 NRS疼痛评分
下载PDF
探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
8
作者 李苹 文长洪 +1 位作者 冉菲菲 余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89-92,共4页
探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将确诊的2020年6月-2021年12月70例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普通护理组35例进行常规护理,围手术期组35例实施围手术期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 探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将确诊的2020年6月-2021年12月70例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普通护理组35例进行常规护理,围手术期组35例实施围手术期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身心应激的程度、满意率、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地活动时间、住院的时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率。结果:围手术期组身心应激的程度、满意率、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下地活动时间、住院的时间、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率和普通护理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全方位护理可改善患者手术情况,减轻应激,有利于加速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护理 围手期全方位护理 价值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陈飞 贺露露 +1 位作者 王闪 杜太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3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和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肝切除术,...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和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肝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近期疗效和手术前后免疫细胞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的TNF-α、IL-6、CD8+、CD4+和CD3+水平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NF-α和IL-6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8+、CD4+和CD3+水平较术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且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传统开腹切除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对中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探究
10
作者 易鹏 朱永 李兴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4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安徽省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6例中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 目的:探讨对中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安徽省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6例中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毕至进食的时间、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P<0.05),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P<0.05),其手术切口更小(P<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中接受镇痛患者所占的比例和接受输血患者所占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中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可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术后恢复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胆管结石 中老年患者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3D打印模型或CT三维重建指导下的肿瘤四点定位法在完全内生型肾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振龙 李晓会 +4 位作者 李和程 张鹏 李洪亮 李钊伦 种铁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5-739,共5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型或CT三维重建指导下的肿瘤四点定位法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癌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例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49~ 75岁...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型或CT三维重建指导下的肿瘤四点定位法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癌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例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49~ 75岁,平均(61.0±9.7)岁.左肾肿瘤3例,右肾肿瘤2例.肿瘤直径2.7~4.7 cm,平均(3.4±0.8)cm.临床分期均为T1aN0 M0期.R.E.N.A.L评分8~10分,平均(9.2±0.8)分.术前血肌酐49.6~101.0μmol/L,平均(67.2±22.2)μmol/L.eGFR为64.5~117.0 ml/(min&#183;1.73 m2),平均(88.1±25.3)ml/(min&#183;1.73 m2).术前4例采用CT三维重建图片,1例采用3D打印患肾模型,测量并定位肿瘤的上下极及肿瘤横径左右极点在肾脏表面的4个投影点,指导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肿瘤的定位及切除,记录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肿瘤切缘情况、肾功能、肿瘤复发及转移等指标.结果 本组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根据术前3D打印患肾模型或CT三维重建图片测量定位的肿瘤上、下、左、右极点四点位置,术中均一次性准确找到肿瘤.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29.0±19.5)min,热缺血时间(19.6±5.4) min.术中失血量(100±83)ml.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透明细胞癌,肿瘤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未出现出血、漏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时,术前采用CT三维重建或3D打印模型指导下的四点定位法,具有肿瘤定位准确、切除完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内生型肾肿瘤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CT三维重建 3D打印
原文传递
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安琪 王中玉 +6 位作者 王朝阳 邢飞 孙诗语 袁静静 邢娜 张卫 杨建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2期1281-128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84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27例,低剂量组28例,高剂量组29例。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舒芬太尼...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84例择期行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27例,低剂量组28例,高剂量组29例。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术中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4~12mg/(kg·h)静脉泵注,低剂量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1mg/(kg·h)复合丙泊酚2.5~5mg/(kg·h)静脉泵注,高剂量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2mg/(kg·h)复合丙泊酚2.5~5mg/(kg·h)静脉泵注。记录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改良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及苏醒期躁动、谵妄、恶心呕吐、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拔管后1min(T_(1))、5min(T_(2))、10min(T_(3))时Riker镇静-躁动评分(Riker 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及术前、术后24h血清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水平。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丙泊酚用量[540.0(350.5,600.0)、650.0(430.8,920.5)mg]均少于丙泊酚组[980.0(650.0,1280.5)mg](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瑞马唑仑用量[41.5(30.0,56.0)mg]多于低剂量组[19.0(14.0,27.0)mg](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苏醒时间[22.0(17.0,29.5)、24.0(18.5,30.5)min]、拔管时间[25.0(21.0,38.5)、29.0(18.5,34.5)min]及改良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27.0(19.0,38.5)、27.0(22.5,41.0)min]均长于丙泊酚组[10.0(8.0,15.5)、16.0(13.0,20.5)、17.0(9.0,25.0)min](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苏醒期躁动、谵妄、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T_(1)、T_(2)、T_(3)时SAS评分[(3.2±1.0)、(3.4±0.9)、(3.5±0.8)分]均低于低剂量组[(3.9±1.1)、(4.2±0.9)、(4.2±0.8)]、丙泊酚组[(4.9±0.8)、(4.6±0.8)、(4.3±0.7)分](P<0.05);低剂量组T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瑞马唑仑 丙泊酚 苏醒期恢复质量 麻醉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对局限性肾癌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少杰 杜泉 +2 位作者 徐晓峰 李楠 凡振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11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对局限性肾癌(LRCC)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LR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采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OPN)治疗的5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对局限性肾癌(LRCC)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LR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采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OPN)治疗的5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RLPN治疗的51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患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肌酐(Cr)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下床活动、肠鸣音恢复及术后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低于对照组的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患侧肾脏GFR均低于手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Cr水平均高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RLPN治疗LRCC,能减少患者术中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且在保护患侧肾脏GFR方面有一定优势,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性肾肿瘤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肾小球滤过率 血清肌酐
原文传递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胆囊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秦光远 黄桂林 +1 位作者 郭清江 邵建强 《当代医学》 2008年第11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3~2008年实施的60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切除方法、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57例病人恢复顺利,术后胆漏3例,均经保守...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3~2008年实施的60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切除方法、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57例病人恢复顺利,术后胆漏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在困难胆囊手术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以简化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可以收到胆囊造瘘和标准胆囊切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 胆囊手
下载PDF
腹膜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0
15
作者 沈宏峰 康璇 +3 位作者 李威 余书勇 何耿 黄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小肾癌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腹膜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组)20例和B组(腹膜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组)15例。结果两组小肾癌患者... 目的探讨腹膜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小肾癌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腹膜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组)20例和B组(腹膜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组)15例。结果两组小肾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24h肌酐、1年、2年、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无明显差异,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肾切除术 小肾癌
原文传递
三维智能定性定量分析系统在双肾肿瘤精准手术规划、模拟及实施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吕建敏 潘秀武 +8 位作者 干思舜 曲发军 叶剑青 储传敏 褚建 曹建伟 张向民 王林辉 崔心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智能定性定量分析(IQQA)系统在双肾肿瘤精准手术规划、模拟及实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例双肾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平均为(54.6±6.0)岁(47.0~63.0岁)。体质指数... 目的探讨三维智能定性定量分析(IQQA)系统在双肾肿瘤精准手术规划、模拟及实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例双肾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平均为(54.6±6.0)岁(47.0~63.0岁)。体质指数平均为(23.4±2.4)kg/m2(21.2~28.0kg/m2)。7例共14枚肾肿瘤,直径平均为(3.8±1.1) cm(1.9~5.3cm);R.E.N.A.L.评分平均为(6.6±1.2)分(5.0~9.0分);肿瘤分期均为T1N0M0期。术前血红蛋白平均为(138.6±17.0)g/L(118.0~164.0 g/L),白蛋白平均为(47.3±2.5)g/L(44.0~52.0 g/L),肌酐水平平均为(51.6±19.1)μmol/L(24.0~80.0μmol/L)。术前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平均为(56.9±6.7)ml/min(44.6~67.3 ml/min)。术前将患者CT检查的原始数据导入IQQA系统平台,对肾脏、血管、集合系统、肿瘤进行三维重建,直接可视化肾脏、肿瘤以及脉管结构,在电脑终端进行各角度的系统化分析,开展手术切除、缝合模拟,规划肾部分切除术的方案,计算切除面积、肾脏剩余面积等,构建个体化、精准的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方案。按照术前预定的方案实施手术,11枚肿瘤行腹腔镜标准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2枚肿瘤行腹腔镜选择性肾动脉阻断肾部分切除术,1枚肿瘤行腹腔镜无阻断肾部分切除术。记录7例的手术成功率、中转开放率、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术后3个月随访患肾eGFR、肌酐等指标,术后6个月复查肾脏CT和肺部CT评估肿瘤学预后指标。结果本组7例的14枚肾肿瘤在IQQA系统重建以及手术规划、模拟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改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为(68.9±9.2)min(50.0~80.0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平均为(20.7±4.1)min(15.0~29.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70.7±29.7)ml(30.0~120.0 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为(5.5±0.7)d(5.0~7.0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肾肿瘤 三维智能定性定量分析系统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规划
原文传递
3D空间测量与传统CT规划在肾肿瘤微创手术中的对比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正飞 吕世栋 +6 位作者 黄建锋 张林 黄婵桃 黎依文 黄文华 叶建平 魏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6-611,共6页
目的探讨3D空间测量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影像中心37例肾脏肿瘤的增强CT薄层数据,利用自主开发的"Uromedix-3D"系统进行3D重建,测量和分析肾脏及肿瘤的解剖参数,并指导腹... 目的探讨3D空间测量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影像中心37例肾脏肿瘤的增强CT薄层数据,利用自主开发的"Uromedix-3D"系统进行3D重建,测量和分析肾脏及肿瘤的解剖参数,并指导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A组)。同期38例患者仅在传统CT图像指导下完成手术(B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3D重建用时(29.3±9.7)min,3D空间测量肾脏缺损的长、宽、深分别为(3.2±1.1)cm、(2.6±0.9)cm、(1.7±0.7)cm,肿瘤与集合系统距离为(3.8±2.2)mm;R.E.N.A.L评分(7±1.5)分;存在3例副肾动脉及2例肾动脉过早分支。AB两组手术均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6.7±6.4)min、(31.9±7.0)min,肿瘤切除时间分别为(8.4±2.6)min、(10.4±2.8)min,肾脏缺损缝合时间分别为(18.3±3.9)min、(21.5±3.4)min,术后24 h腹膜后引流量分别为(88.6±40.2)m L、(134.3±58.3)m L,术后48 h腹膜后引流量分别为(127.9±54.5)m L、(198.1±86.3)m 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人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romedix-3D"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肾脏及肿瘤的3D重建,而肾脏结构的3D空间测量比传统CT的平面测量更具优势,能够指导腹腔镜下精准化的血管处理、肿瘤切除和缺损修补等手术操作,并显著减少热缺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3D重建 空间测量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前规划
下载PDF
术中荧光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承宗 时佳子 +5 位作者 吴震杰 徐红 张宗勤 鲍一 刘冰 王林辉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总结术中荧光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PN)的初步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8月我院单一术者完成的15例RPN,术中均应用了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辅助手术操作:术中经静脉注射3.75mg... 目的:总结术中荧光应用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PN)的初步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8月我院单一术者完成的15例RPN,术中均应用了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辅助手术操作:术中经静脉注射3.75mg(1.5ml)吲哚菁绿水溶液至患者体内,1min内可在近红外光激发下对手术部位进行显影。肾动脉主干阻断的病例中,术中荧光主要用以区分肿瘤边界,而选择性阻断的病例中,主要用以评估肾脏缺血范围,明确分支阻断效果。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围手术期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均成功实施,无中转开放,所有肿瘤均被完整移除(主干阻断7例、分支阻断7例、无阻断1例),未见切缘阳性;肿瘤的最大径均未超过4cm,R.E.N.A.L.评分4~10分,平均(6.9±1.9)分;手术时间95~230min,平均(173.7±32.7)min;主干及分支肾动脉阻断手术中的热缺血时间为14~27min,平均(20.23±4.04)min;失血量约为50~1000ml,平均(152.67±227.73)ml。其中1例患者原定行分支阻断因术中出血后转为主干阻断,术中出血量约为1000ml,未输血。术后1周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率约为-9.82%。结论:术中应用荧光显影技术行RPN治疗肾肿瘤是安全可行的,有进一步推广价值,其优势在于术中荧光有助于区分肿瘤边界,辅助选择性动脉阻断手术实施。然而,限于本研究为单术者、小样本报道,其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
原文传递
自制腹膜反折悬吊装置在腹侧肾肿瘤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磊 储传敏 +7 位作者 干思舜 叶剑青 曲发军 杨炜 田毅君 潘秀武 杨启维 崔心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应用自制腹膜反折悬吊装置行腹侧肾肿瘤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验证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泌尿外科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腹侧肾肿瘤患者15例,术中应用... 目的应用自制腹膜反折悬吊装置行腹侧肾肿瘤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验证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泌尿外科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腹侧肾肿瘤患者15例,术中应用自制简易腹膜反折悬吊装置(由Hem-o-lok夹和与之连接的穿刺器、固定装置及施夹钳组成)。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62.5±9.2)岁,平均肿瘤最大径为(2.9±1.0)cm,均为位于肾脏腹侧的单发肿瘤。统计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肾热缺血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88.9±24.5)min,平均肾热缺血时间为(21.4±4.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2.0±16.6)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9±1.2)d,术中、术后均未输血,也均未发生重大手术并发症。结论应用自制腹膜反折悬吊装置行腹侧肾肿瘤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便于手术操作,同时具有经济简便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腹膜悬吊 肾脏热缺血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肾癌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天喜 汪永清 +1 位作者 冀强 卢建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老年肾癌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行肾部分切除术的74例老年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以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行RLPN的3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近期治疗...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老年肾癌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行肾部分切除术的74例老年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以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以行RLPN的38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肾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0.05),两组1年生存率均为100%,生存情况理想。结论 RLPN治疗老年肾癌创伤小、出血少、患者康复快、并发症风险低,生存情况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腹腔镜部分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