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海军 王举 +4 位作者 姜洪伟 王永强 齐鸣 苏秀兰 欧阳晓晖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对比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4-07~2016-12期间行手术治疗的右半结肠癌病人51例,其中腹腔镜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6例,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5例,观察两组手...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对比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4-07~2016-12期间行手术治疗的右半结肠癌病人51例,其中腹腔镜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6例,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2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22.7±12.4min长于开腹组114.6±10.4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6.8±5.0h小于开腹组的60.3±5.8h,术后住院时间8.0±0.96d短于开腹组的11.0±0.87d,两组病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腹腔镜组为87.3±22.9m L,开腹组为86.6±18.2m L、腔镜组清除淋巴结数17.9±3.9枚,开腹组清除淋巴结数18.4±3.0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住院时间短、肠道功能恢复快、创伤小的优点,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完整系膜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主刀中间站位改良五孔法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效果
2
作者 汪艮亮 钟礼顺 +3 位作者 钟玉春 彭源明 胡小云 徐维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42-48,共7页
目的研究主刀中间站位改良五孔法对比常规五孔法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72例接受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3例)采用主刀中间... 目的研究主刀中间站位改良五孔法对比常规五孔法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72例接受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3例)采用主刀中间站位改良五孔法腹腔镜手术,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五孔法腹腔镜手术,均为同一主刀医师手术。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首次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2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肺部感染)及术后1年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7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后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数多于对照组(P<0.05);2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和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排外术后病理分期为Ⅳ期患者后,观察组病例数29例,对照组32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出现肝转移1例[3.45%(1/29)],对照组出现转移3例[9.38%(3/32),其中肝转移2例,网膜/腹壁种植转移1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相比常规五孔法,改良五孔法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主刀中间站位 改良五孔法 常规五孔法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结合艾灸对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宇虹 田微 +3 位作者 李佳 王世聪 张瑜倩 刘琦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结合艾灸对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热奄包组、艾灸组和结合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热奄包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奄包干预,艾灸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结合艾灸对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热奄包组、艾灸组和结合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热奄包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奄包干预,艾灸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艾灸干预,结合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热奄包结合艾灸干预。观察4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结合组、热奄包组、艾灸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合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合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艾灸组、热奄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8.13%(25/32)、艾灸组的81.25%(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中药热奄包结合艾灸干预,可有效缩短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中药热奄包 艾灸
下载PDF
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三步法回肠结肠吻合术治疗大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段军 杨军 +1 位作者 邓少华 罗娟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6期152-154,共3页
目的对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三步法体内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体外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比较。方法对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80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n=30)通过腹腔镜下右半结... 目的对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三步法体内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体外吻合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比较。方法对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80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n=30)通过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三步法体内吻合术进行治疗,对照组(n=50)通过体外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23.9±34.6)min、淋巴结清扫数目(18.96±0.31)个、住院时间(11.98±0.29)min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5、1.283、1.122,P>0.05),观察组患者的回肠结肠吻合时间(13.65±0.21)min、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43±0.06)d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19、51.091,P<0.05),术中出血量(83.16±1.20)mL、术后疼痛评分(4.65±0.12)分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29、62.252,P<0.05),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4,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三步法体内吻合术进行治疗,疼痛明显缓解、加速肠道功能的恢复以及回肠结肠吻合,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三步法体内吻合 体外吻合 安全性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杨绪亮 张跃 《保健文汇》 2021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6例结肠癌患者展开调查,患者为徐州市肿瘤医院在2018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奇偶数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比较两... 目的:分析腹腔镜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86例结肠癌患者展开调查,患者为徐州市肿瘤医院在2018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奇偶数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预后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1年存活率95.35%(41例),较高,远处转移率6.98%(3例),局部复发率4.65%(2例),较低,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好,手术操作时间短,创伤小,患者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建议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 临床效果 预后 创伤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治疗直肠癌合并尿毒症的研究
6
作者 万焱华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19年第1期26-27,32,共3页
目的研究直肠癌合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方法56例直肠癌患者,依据合并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情况分为合并组(n=28)、未合并组(n=28)两组,均接受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研究直肠癌合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方法56例直肠癌患者,依据合并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情况分为合并组(n=28)、未合并组(n=28)两组,均接受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合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未合并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合并组和未合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直肠癌合并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改良中间入路与传统中间入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郑波波 王楠 +7 位作者 吴涛 乔庆 周帅 张波 杨莹 谢爽 王珂 何显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2-816,共5页
目的:对比改良中间入路与传统中间入路在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实施改良中间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采用从胰头前区域为中心的“耳型”... 目的:对比改良中间入路与传统中间入路在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实施改良中间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采用从胰头前区域为中心的“耳型”改良中间入路,改良入路组)的52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实施的传统中间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传统入路组)的47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位置、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入路组相比,改良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38.4±12.4) ml比(87.2±24.6) ml, P<0.05],手术时间显著缩短[(105.6±38.8) min比(138.2±39.5) min, P<0.05],术中血管损伤率降低[5.8%(3/52)比25.5%(12/47),P<0.05];两组在手术标本质量评价、淋巴结清扫数量、中转开腹率、吻合口并发症、术后肠梗阻及切口、肺、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根治性或扩大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中采用改良中间入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改良中间入路
原文传递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腹腔内与腹腔外吻合术后腹腔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孙曦羽 邱辉忠 +4 位作者 费凯伦 徐徕 陆君阳 张冠南 肖毅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91-895,共5页
目的 比较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30 d内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结直肠专业组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不能行根治性... 目的 比较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30 d内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结直肠专业组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不能行根治性手术的Ⅳ期结肠癌、急诊手术和中转开腹手术的患者。通过手术时间、术后感染情况和术后住院日等指标,比较腹腔内和腹腔外两种吻合方式的差异。 结果 入选的194例患者中,73例行腹腔内吻合(腹腔内吻合组),121例行腹腔外吻合(腹腔外吻合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既往腹部手术史以及肿瘤部位、肿瘤T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腹腔内吻合组和腹腔外吻合组的手术时间(平均162.4 min比167.7 min,P= 0.257)、术后排气时间(平均3.3 d比3.4 d,P= 0.744)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平均30.3枚比33.8枚,P= 0.071)、术后住院日(中位数均为7 d,P= 0.0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内吻合组患者术后腹腔感染(含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高于腹腔外吻合组[13.7%(10/73)比1.7%(2/121),P= 0.001],但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1.4%(1/73)比3.3%(4/121),P= 0.652]、呼吸系统感染[1.4%(1/73)比3.3%(4/121),P= 0.652]及泌尿系统感染[2.7%(2/73)比0.8%(1/121),P= 0.55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腹腔内吻合相比腹腔外吻合,可能会增加患者腹腔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内吻合 腹腔外吻合 腹腔感染
原文传递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晓平 曾祥福 +1 位作者 邓伟 李剑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7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的相关筋膜和间隙的局部解剖特点。方法采用尸体解剖和活体观察的方法描述和总结相关系膜、筋膜、间隙的解剖学特点。结果肠系膜上静脉是实施腹腔镜中间入路CME法的右半结肠切除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的相关筋膜和间隙的局部解剖特点。方法采用尸体解剖和活体观察的方法描述和总结相关系膜、筋膜、间隙的解剖学特点。结果肠系膜上静脉是实施腹腔镜中间入路CME法的右半结肠切除术的解剖标志。其中主要的系膜为右半结肠系膜和回肠系膜,筋膜包括肾前筋膜及胰前筋膜,筋膜之间构成重要的解剖间隙为右结肠后间隙和横结肠后间隙,二者之间的融合筋膜间隙为手术的天然平面。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CME的腹腔系膜、筋膜和间隙组成的天然外科平面统一于结肠系膜与肾前筋膜之间,该术式临床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筋膜 解剖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12
10
作者 姚宏伟 高加勒 +2 位作者 庞凯 安勇博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5-259,共5页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腹腔内吻合正逐渐成为结直肠手术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者发现: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比较,前者在促进病人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潜在优势。且腹腔内吻合较腹腔外吻合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腹腔内吻合正逐渐成为结直肠手术领域中的热点。研究者发现:腹腔内吻合与腹腔外吻合比较,前者在促进病人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潜在优势。且腹腔内吻合较腹腔外吻合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术后疼痛评分更低。但对于腹腔内吻合的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重要指标吻合口漏的比较,尚缺乏足够证据。而手术技术不统一、吻合口漏定义不明确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困难。多项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对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的客观评价仍需要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验证。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阐述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研究现状及前景,旨在为我国结直肠外科临床研究探索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内吻合 腹腔外吻合
原文传递
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应用改良中间入路和传统中间入路的近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关宁 杨振淮 《中国综合临床》 2019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结肠癌患者行改良中间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right hemicolectomy,LRHC)与经传统中间入路LRHC近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普外科实施LRHC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4例,应用随... 目的比较分析结肠癌患者行改良中间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right hemicolectomy,LRHC)与经传统中间入路LRHC近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普外科实施LRHC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中间入路,改良组采用以胰头前区域为中心进行改良的中间入路,每组各42例。对两组手术情况及相关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术中出血量[(39.5±11.6)ml与(86.3±13.7)ml,t=11.124,P<0.05]显著下降、手术时间[(104.5±20.5)min与(139.3±25.9)min,t=6.094,P<0.05]明显缩短、术中血管损伤率[7.1%(3/42)与23.8%(10/42),χ^2=7.406,P<0.05]亦明显下降;而在中转开腹、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标本质量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行改良中间入路LRHC,不仅使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还明显降低术中血管损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改良中间入路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胃肠功能、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传奇 韩冬 +1 位作者 赵志浩 倪怀亮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期218-220,224,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胃肠功能、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07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2),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胃肠功能、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07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2),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复发转移情况、生存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1、3、5年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结肠 胃肠功能 复发转移 生存
下载PDF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尾侧入路与头侧入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肖荷芳 陈子文 +4 位作者 刘红权 方传发 刘传渊 赖承治 钟武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1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比较尾侧入路与头侧入路在右半结肠癌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7月,将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3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前瞻性随机分为两组(各19例),分别行尾侧入路和头侧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 目的比较尾侧入路与头侧入路在右半结肠癌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7月,将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3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前瞻性随机分为两组(各19例),分别行尾侧入路和头侧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尾侧入路与头侧入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21. 4±25. 2)及(152. 1±31. 7)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2. 4±25. 2)及(82. 4±30. 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7. 8±4. 1)和(17. 3±3. 8)枚,术中并发症各有1例,术后并发症有2例及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尾侧入路较头侧入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简便、安全和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入路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应用门静脉增强CT静脉成像观察胃结肠静脉干及相关血管解剖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江晓锋 朱冬云 +8 位作者 孔德灿 邹嘉欣 蔡嘉伟 李雯莉 邱建平 吴小剑 兰平 周智洋 柯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0-996,共7页
目的 通过门静脉增强CT静脉成像(CTV)分析右半结肠血管、特别是胃结肠静脉干(Henle干)的解剖结构分型,了解Henle干解剖变异情况,从而探讨其对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血管处理指导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的方法,收集2018年... 目的 通过门静脉增强CT静脉成像(CTV)分析右半结肠血管、特别是胃结肠静脉干(Henle干)的解剖结构分型,了解Henle干解剖变异情况,从而探讨其对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血管处理指导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的方法,收集2018年3—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全腹部多层螺旋增强CT检查且年龄>18岁的患者,排除既往腹部手术史者、碘对比剂过敏者以及严重肠梗阻或伪影等影响观察的病例后,以Henle干根部[无Henle干则取胃网膜右静脉(RGEV)根部]CT值210 Hu为界,剔除<210 Hu的病例,最终纳入153例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入组患者腹部多层螺旋增强CT扫描结果采用容积再现技术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技术(MIP)进行重建,观察记录Henle干、肠系膜上血管及其各属支之间的位置关系,并测量Henle干与其他重要血管及解剖结构的距离.结果 全组153例(100%)均存在RGEV、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ASPDV)、中结肠静脉(MCV)和回结肠静脉(ICV),副右结肠静脉(ARCV)出现率为76.5%(117/153),右结肠静脉(RCV)出现率为17.0%(26/153).根据Henle干属支的类型及数量分为:(1)胃胰干29例(19.0%):RGEV+ASPDV.(2)胃胰结肠干120例(78.4%):按结肠静脉数量分为3种类型:RGEV+ASPDV+1支结肠静脉[ARCV(57.5%,88/153)或MCV(2.0%,3/153)];RGEV+ASPDV+2支结肠静脉[ARCV+MCV(17.6%,27/153)或ARCV+ICV(0.7%,1/153)];RGEV+ASPDV+3支结肠静脉[ARCV+MCV+ICV(0.7%,1/153)].(3)无Henle干4例(2.6%,4/153),即RGEV、ASPDV以及各个结肠静脉分别汇入肠系膜上静脉(SMV).在149例具有Henle干的患者中,Henle干长度为(7.76±3.91)mm,直径为(6.01±1.15)mm,距离十二指肠下缘的距离为(43.96±10.03)mm,距离胰头下缘为(21.04±8.06)mm.149例中2例ICV汇入Henle干,余147例外科干长度为(34.96±11.84)mm.全组患者均观察到MCV,同时MCV的汇入点变异较大,主要汇入SMV(64.7%,99/153).全组63例患者(41.2%)存在右结肠动脉(RCA),90例(58.8%)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右半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CT血管成像 结肠静脉干 血管解剖
原文传递
腹腔内与腹腔外吻合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珂璇 吴斌 +8 位作者 林国乐 邱辉忠 陆君阳 周皎琳 孙曦羽 牛备战 丛林 徐徕 肖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行腹腔内与腹腔外吻合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01至2021-01-07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收治的294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行腹腔内吻合86例(腹...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行腹腔内与腹腔外吻合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01至2021-01-07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收治的294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行腹腔内吻合86例(腹腔内吻合组),行腹腔外吻合208例(腹腔外吻合组)。使用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排除分层因素的混杂作用后,分析吻合位置对腹腔感染、吻合口漏、手术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腹腔内吻合组和腹腔外吻合组在淋巴结清扫范围和吻合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内吻合组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病人比例更高(59.5%vs. 41.8%,P=0.007),且全部行侧侧吻合。两组获取淋巴结数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8.9%(85/294),共115例次。将所有行侧侧吻合的病人(155例)纳入并发症分析,并经分层分析排除淋巴结清扫范围和吻合方式的可能混杂作用后,腹腔内吻合组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高于腹腔外吻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例(20.9%)vs. 3例(4.3%),P=0.012],而在腹腔感染(含或不含吻合口漏)、吻合口漏、呼吸系统感染、术后肠梗阻、乳糜漏方面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病人中行腹腔内吻合者可能更易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应谨慎选择行腹腔内吻合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内吻合 腹腔外吻合 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改良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50例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戴文涛 胡妮娜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年第1期9-11,共3页
为观察改良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LRHC)治疗结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将结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中间入路LRHC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中间入路LRHC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近... 为观察改良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LRHC)治疗结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将结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中间入路LRHC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中间入路LRHC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近期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均少于传统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传统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近期临床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治疗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值高于传统组(P<0.05)。结果表明,改良中间入路LRHC手术可提高结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及机体免疫能力,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改良 中间入路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同期行肝方叶转移癌切除1例
17
作者 汪圣毅 闫强 +1 位作者 张俊义 佘贤忠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7-8,共2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同期治疗结肠癌及其肝转移的过程,探讨腹腔镜同期手术在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结肠癌伴肝方叶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行混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Glisso...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同期治疗结肠癌及其肝转移的过程,探讨腹腔镜同期手术在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结肠癌伴肝方叶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行混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Glisson蒂横断法肝方叶转移癌切除。结果RO切除右半结肠及肝转移癌,术中出血量约50 mL,第4天拔引流管,无并发症,顺利出院。病理结果:结肠溃疡型低分化腺癌,肠周(12/21)个淋巴结有癌转移,低分化肝转移癌。结论腹腔镜同期行右半结肠切除和肝转移癌切除的治疗安全可行,采用新的手术路径和操作模式可保证手术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癌肝转移 腹腔镜切除术 Glisson蒂横断法
下载PDF
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右半/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25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邓建中 张梓朗 +4 位作者 林义办 郭校锡 李朝阳 王维春 余思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2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右半/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右半/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2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右半/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阴道取标本的完全腹腔镜右半/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2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术后24 h疼痛程度(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病理分期、辅助治疗情况,术后性功能情况及术后转移、复发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8例为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或改经腹取标本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03.3±26.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8.4±26.3)mL,平均切除肠管长度为(36.4±4.5)cm,平均标本环周直径为(5.4±1.6)cm,平均淋巴结检出数目为(25.4±5.3)枚。患者术后常规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泵镇痛48 h,均未再使用其他镇痛药物,术后24 h平均VAS疼痛评分为(3.2±0.9)分,术后第1天均可下床活动。平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3±0.9)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2±1.8)d。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2例肠梗阻、1例尿路感染。术后3个月内,无腹腔出血、盆腔感染、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未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也未出现与阴道切开相关的并发症。术后TNM分期:Ⅰ期5例,Ⅱ期11例,Ⅲ期9例。9例患者术后常规进行XELOX方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术前有规律性生活的8例患者于术后3~6个月均逐渐恢复性生活,术前、术后7个月、术后12个月这三个时间点的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个月、术后12个月的总评分均高于术前总评分,术后12个月的总评分高于术后7个月的总评分。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无失访病例,均未发现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经阴道取标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 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 经阴道取标本手
下载PDF
头侧混合入路与尾侧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围术期指标的观察
19
作者 苏石 何志鹏 +5 位作者 梅相煌 张珂 关小奇 杨靖承 吕佳科 郭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头侧混合入路与尾侧入路的围手术期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2月—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7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其中男34例、女33例,年...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头侧混合入路与尾侧入路的围手术期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9年12月—2022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7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右半结肠癌患者,其中男34例、女33例,年龄27~81(60.4±12.7)岁。按手术入路分为2组:头侧混合入路组35例,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7~68(59.3±12.0)岁,尾侧入路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0~81(61.7±13.5)岁。比较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TNM分期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头侧混合入路组手术时间为(155±27)min,短于尾侧入路组的(245±31)min,头侧混合入路组的术中出血量为(53±6)mL,少于尾侧入路组的(90±10)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8、3.32,P值均<0.05)。头侧混合入路组和尾侧入路组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6±2)枚和(20±3)枚,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5.2±0.8)d和(5.5±1.3)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6.7±0.8)d和(7.2±1.7)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3±1.9)d和(12.0±3.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4%(4/35)和18.8%(6/3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尾侧入路相比,头侧混合入路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于患者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头侧混合入路 尾侧入路 期指标
原文传递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腹腔内吻合技术改良对短期结局影响研究
20
作者 李珂璇 荆琼优 +9 位作者 厉弘博 吴斌 林国乐 陆君阳 邱辉忠 孙曦羽 牛备战 徐徕 张冠南 肖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804,809,共8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病人采用不同取标本位置对腹腔内和腹腔外吻合术后短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收治的728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外吻合474...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病人采用不同取标本位置对腹腔内和腹腔外吻合术后短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结直肠专业组收治的728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外吻合474例,腹腔内吻合254例。2021年8月前,采用延长左上腹主操作孔取标本,行腹腔外吻合359例,腹腔内吻合154例;2021年8月后,采用延长中下腹观察孔取标本,行腹腔外吻合115例,腹腔内吻合100例。采用倾向性评分逆概率加权法(IPTW)对同期组间基线特征进行平衡,比较标本取出部位改变前后不同吻合方式病人术后短期结局情况。结果(1)采用延长左上腹主操作孔取标本期间,与腹腔外吻合组比较,腹腔内吻合组病人手术时间延长,总并发症、腹腔感染、腹腔感染(不含吻合口漏)、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采用延长中下腹观察孔取标本期间,与腹腔外吻合组比较,腹腔内吻合组病人清扫淋巴结数目增多、手术时间延长、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并发症、Clavien-DindoⅢ~Ⅳ级并发症、腹腔感染(含或不含吻合口漏)、吻合口漏、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腹腔内吻合病人中,与取标本位置改良前相比,改良后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总并发症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取标本位置由左上腹主操作孔改为中下腹观察孔,腹腔内吻合病人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故应避免经主操作孔取标本,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内吻合 腹腔外吻合 标本 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