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术后硬膜外瘢痕的形成机制及其防治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锦洪 曹晓建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6期533-536,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内肿瘤等疾病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脊柱疾病,椎板切除术是治疗此类疾病常规的手术步骤和常用的减压方式,能够明显缓解腰部和下肢疼痛症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然而。
关键词 硬膜外瘢痕 腰椎术后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防治 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疾病 腰椎管内肿瘤
下载PDF
腰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汉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9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内肿瘤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症状完全消失10例,轻度腰痛4例,遗留感觉减退1例,本组肿瘤均无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腰椎管内肿瘤是生长于脊髓、神... 目的探讨腰椎管内肿瘤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症状完全消失10例,轻度腰痛4例,遗留感觉减退1例,本组肿瘤均无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腰椎管内肿瘤是生长于脊髓、神经及其附属组织的肿瘤,因肿瘤刺激压迫可产生根性痛,早期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易误诊漏诊。临床应做到详细采集病史,认真体格检查,结合CT及MRI检查综合分析,做到早期诊断并积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内肿瘤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误诊 原因
下载PDF
腰椎及椎管内肿瘤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分析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卫彦 王兆坚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4期56-57,共2页
目的分析腰椎及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运用X线影像学诊断对腰椎管内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鉴别诊断。结果3例行腰椎管造影,1例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确诊。结论在MRI的医院,对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及椎管内肿瘤... 目的分析腰椎及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运用X线影像学诊断对腰椎管内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鉴别诊断。结果3例行腰椎管造影,1例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确诊。结论在MRI的医院,对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及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腰椎管造影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分析报告 X线影像学诊断 腰椎管造影 腰椎管内肿瘤 鉴别诊断 X线片检查 腰椎正侧位 重要意义 误诊为 MRI
下载PDF
术中持续生理盐水冲洗对腰椎后路术后患者切口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家祥 董连峰 +2 位作者 高欣 刘铁龙 肖建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手术采用高频电刀暴露腰椎椎板过程中持续生理盐水冲洗降温对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8月-2018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因腰椎管内肿瘤接受后路腰椎管内肿瘤切除重建内固定术治疗的34例成年患者,...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手术采用高频电刀暴露腰椎椎板过程中持续生理盐水冲洗降温对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8月-2018年7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因腰椎管内肿瘤接受后路腰椎管内肿瘤切除重建内固定术治疗的34例成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接受持续生理盐水冲洗)与对照组(未接受持续生理盐水冲洗),每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暴露出双侧椎板所需的时间,电刀周围组织的温度,肌肉组织热损伤程度,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术后第1、2、3天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止痛药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暴露出双侧椎板所需时间为(29.12±4.68)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4.94±3.23)min,电刀周围组织温度为(62.96±4.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01±5.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观察组肌肉组织热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的VAS评分及止痛药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第2、3天两组VAS评分及止痛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持续生理盐水冲洗降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腰椎后路手术高频电刀暴露腰椎椎板时的肌肉组织热损伤,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内肿瘤 术中冲洗 手术后疼痛 肌肉热损伤
下载PDF
腰椎管内炎性占位误诊为椎管内肿瘤一例报告
5
作者 张运兴 于秀淳 张永兵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9年第2期121-122,共2页
患者,男,51岁。因“下腰部及双下肢疼痛3个月”入院。患者16年前曾因外伤致L3椎体压缩性骨折。3个月前因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退行性变”,行两次椎管内注射药物治疗。初次治疗后腰痛减轻,再次治疗后,腰部及... 患者,男,51岁。因“下腰部及双下肢疼痛3个月”入院。患者16年前曾因外伤致L3椎体压缩性骨折。3个月前因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退行性变”,行两次椎管内注射药物治疗。初次治疗后腰痛减轻,再次治疗后,腰部及双下肢疼痛加重,需服止痛药物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内占位性病变 腰椎管内肿瘤 椎体压缩性骨折 双下肢疼痛 误诊 腰椎退行性变 医院诊断 下肢放射痛
原文传递
腰椎管内肿瘤的误诊原因分析
6
作者 杜竑磊 宋佳男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6期1914-1915,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误诊原因以及降低误诊率的措施。方法对6例早期误诊但是后期经过病理证实的腰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误诊患者确诊后全部行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摘除术。6例患者经平均时间为6个月... 目的探讨腰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误诊原因以及降低误诊率的措施。方法对6例早期误诊但是后期经过病理证实的腰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误诊患者确诊后全部行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摘除术。6例患者经平均时间为6个月的随访肿瘤无复发情况,除1例有轻微腰痛外其余患者症状均完全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相似程度较高、诊断方法不当和医师自身认识水平不足等是造成腰椎管内肿瘤的主要原因。重视对患者病史的询问和体格检查,对两种疾病临床表现上的不同有足够的认识,同时结合CT扫描和MRI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可以减少误诊。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是提高腰椎管内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内肿瘤 误诊
下载PDF
13例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误诊原因探讨
7
作者 覃辉 《肇庆医药》 1998年第3期24-26,共3页
本文经手术病检证实的13例原发腰椎管内肿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原发腰椎管内肿瘤起病隐袭,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早期确诊有赖于重视病史及体征,选择合理影响像学检查,对原发腰椎管内肿瘤缺乏充分认识,不重视体格检查,... 本文经手术病检证实的13例原发腰椎管内肿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原发腰椎管内肿瘤起病隐袭,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早期确诊有赖于重视病史及体征,选择合理影响像学检查,对原发腰椎管内肿瘤缺乏充分认识,不重视体格检查,满足于常见病的诊断,是误衣的主要原因。首选脊髓造影和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内肿瘤 误诊 原发性 治疗
下载PDF
静脉高营养对腰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高嵩涛 郑琰 +4 位作者 蔡启卿 姚伟涛 刘新 张鹏 王家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管内肿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行肠内营养(EN)及肠内+肠外营养(EN+PN)对营养代谢、切口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30例腰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随机分为2组(EN组、EN+PN组),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直至脑... 目的观察腰椎管内肿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行肠内营养(EN)及肠内+肠外营养(EN+PN)对营养代谢、切口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30例腰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随机分为2组(EN组、EN+PN组),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直至脑脊液漏发生后第7天。观察各组患者术后营养代谢指标、消化道反应、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营养代谢指标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EN+PN组少于EN组(P<0.05)。结论早期禁食及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腰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腰椎管内肿瘤 脑脊液漏 并发症
下载PDF
棘突椎板复合体揭盖式回植在治疗原发性腰椎管内良性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谢垒 陶勇 +3 位作者 邱勇钢 俞国成 赵建峰 侯铁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73-874,共2页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一旦诊断明确,手术切除是唯一选择。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后路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手术暴露充分,但易导致术后脊柱不稳^[1-2]、瘢痕粘连,并引起医源性椎管狭窄,影响远期疗效。我院从2005年1月-2010年1月采用棘突椎...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一旦诊断明确,手术切除是唯一选择。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后路全椎板切除肿瘤摘除术,手术暴露充分,但易导致术后脊柱不稳^[1-2]、瘢痕粘连,并引起医源性椎管狭窄,影响远期疗效。我院从2005年1月-2010年1月采用棘突椎板复合体揭盖式掀起、肿瘤切除后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1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内良性肿瘤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 椎板复合体 棘突 治疗 回植 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 后路全椎板切除
下载PDF
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早期诊治之管见
10
作者 覃辉 李文基 +1 位作者 吕秦飞 马凤仪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第5期323-324,共2页
目的 :探讨原发腰椎管内肿瘤早期诊治的方法。方法 :对经手术病检证实的 17例原发腰椎管内肿瘤病例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 ,且通过病检证实。术后随访 3~ 7年。优 :11例 ,良 :6例。结论 :注重病史的采... 目的 :探讨原发腰椎管内肿瘤早期诊治的方法。方法 :对经手术病检证实的 17例原发腰椎管内肿瘤病例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 ,且通过病检证实。术后随访 3~ 7年。优 :11例 ,良 :6例。结论 :注重病史的采集和常规检查 ,有针对性的进行影像学检查 ,有助于早期诊治。对于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 ,手术切除是积极而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 诊断 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21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董小雄 戴守达 +4 位作者 栾修荣 张洪师 王永宏 张耘 周正顺 《现代实用医学》 2004年第3期159-159,151,共2页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 1992年 2月~ 2 0 0 2年 5月行手术治疗的 2 1例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2 1例均为良性肿瘤 ,2 0例完整切除 ,1例部分切除。 1例脊膜瘤术...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 1992年 2月~ 2 0 0 2年 5月行手术治疗的 2 1例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2 1例均为良性肿瘤 ,2 0例完整切除 ,1例部分切除。 1例脊膜瘤术后 7年复发 ,再次手术后 2年未复发。 2 0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满意 ;4例会阴部和下肢轻度麻木。 结论 腰椎管内原发性肿瘤易漏诊 ,早期诊断要详细问病史、细致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 ,MRI可作为首选。肿瘤完整切除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马尾神经鞘瘤16例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飞 王绍武 宋清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11期820-822,共3页
目的评价MRI对马尾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马尾神经鞘瘤均行 1.5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 ;回顾分析肿瘤的MRI平扫和增强后的形态及信号特点及受累马尾神经的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16例马尾神经鞘瘤中 1... 目的评价MRI对马尾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马尾神经鞘瘤均行 1.5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 ;回顾分析肿瘤的MRI平扫和增强后的形态及信号特点及受累马尾神经的形态及信号特点。结果16例马尾神经鞘瘤中 14例为单发 ,2例为多发 ;14例位于硬膜内 ,1例位于硬膜外 ,1例位于硬膜内外呈哑铃形。 18个病灶信号在T1WI上等于或低于脊髓的信号 ,在T2 WI上等于或高于脊髓的信号。 9例有囊变 ,1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 ,增强扫描除囊变部分无强化外 ,其余部分呈明显强化。冠状面图像上 4例可见肿瘤一侧相伴行马尾神经 ;横断面T1WI增强扫描上 13例可见肿瘤上、下方或侧方有明显增粗强化的马尾神经 ;1例马尾神经被肿瘤包绕。结论MRI显示马尾神经鞘瘤瘤体本身及其受累的马尾神经的形态及信号特点具有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神经鞘瘤 MRI检查 诊断 磁共振成像 腰椎管内良性肿瘤
下载PDF
腰椎管内肿瘤的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红雨 樊建勋 +2 位作者 王冠军 刘清志 包改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3期127-127,共1页
目的:分析腰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对8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检,采集X线片、CT、椎管内造... 目的:分析腰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对8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检,采集X线片、CT、椎管内造影及MRI影像学检查资料并综合分析病情后,病理检查为神经鞘膜瘤5例,脊膜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8例均行椎板切除椎管内肿瘤摘除术,全部完整切除肿瘤。随访1~7年,平均5年。肿瘤无复发,无死亡病例,其中6例症状完全消失,已恢复原工作;1例轻度腰痛;1例残存小腿外侧及足部轻度麻木感。结论:腰椎管内肿瘤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近似,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早期诊断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并结合影像学检查;MRI所见为诊断主要依据,可作为首选。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肿瘤,可使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内肿瘤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误诊 原因
下载PDF
腰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志毅 王华 +2 位作者 刘榆 朱伏生 胡中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4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腰椎管内肿瘤 手术治疗 信号 生理弯曲
下载PDF
腰椎管内巨大副神经节瘤一例报告
15
作者 罗旭耀 严力生 宫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59-859,共1页
关键词 腰椎管内肿瘤 副神经节瘤 双下肢疼痛 行走困难 MR检查
原文传递
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误诊5例报告
16
作者 张勇胜 《中医正骨》 2000年第3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 腰椎管内肿瘤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原发性腰椎管内肿瘤18例在基层医院误诊原因的探讨
17
作者 陈云龙 《综合临床医学》 1991年第3期160-160,共1页
腰椎管内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很易误诊。我院近几年收治18例,都有误诊史。现将误诊原因分析讨论。
关键词 腰椎管内肿瘤 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