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章瑛 周锦财 张晔 《颈腰痛杂志》 200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了解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 根据腰大肌间隙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特点 ,分析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治疗中所出现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结论 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在治疗腰腿痛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虽存... 目的 了解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方法 根据腰大肌间隙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特点 ,分析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治疗中所出现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结论 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在治疗腰腿痛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虽存在着一些潜在危险 ,但只要认真掌握操作要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操作方法 临床应用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腰丛联合三种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昌明 肖少华 +1 位作者 周玉 王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18-819,共2页
关键词 坐骨神经阻滞 丛阻滞 下肢手术 临床效果 间隙 入路 麻醉效果 临床实践
下载PDF
髂腰肌间隙前路腰丛在强迫体位患者股骨近端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泽伟 邹彩霞 +2 位作者 钟岳 殷俊 吕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评估髂腰肌间隙前路腰丛在强迫体位患者股骨近端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7月本院因单侧股骨近端骨折拟行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髂腰肌间隙前... 目的评估髂腰肌间隙前路腰丛在强迫体位患者股骨近端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7月本院因单侧股骨近端骨折拟行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髂腰肌间隙前路腰丛阻滞复合骶骨旁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选择可耐受侧卧位,采用腰大肌间隙后路腰丛阻滞复合骶骨旁后路坐骨神经阻滞。两组阻滞成功后采用喉罩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的准备时间、操作时间、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阻滞成功率及起效时间;手术切皮时、切皮后1 min、切皮后10 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停麻醉药物到清醒拔除喉罩时间,阻滞后6 h、12 h、16 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统计两组并发症及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准备及操作时间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明显短于对照组;而阻滞成功率及起效时间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切皮后1 min、10 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清醒拔除喉罩时间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阻滞后6 h、12 h、16 h视觉模拟评分(VAS)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发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相似,对照组发生局麻药中毒1例。结论髂腰肌间隙前路腰丛阻滞应用于股骨近端手术在麻醉、术后镇痛效果与腰大肌间隙后路腰丛无明显差异,操作难度低且安全性高,特别适合强迫体位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间隙 股骨近端手术 强迫体位
下载PDF
腰大肌间隙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4
作者 程辉龙 罗建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3-74,共2页
在40具儿童和成人尸体上,进行了腰大肌间隙墨汁注射。明确了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引起双侧阻滞的扩散途径。测量了腰丛神经,腰大肌外缘在 L_4—L_5间隙距后正中点距离,皮肤至腰大肌间隙深度。对穿刺部位等有关应用解剖的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间隙 神经阻滞 解剖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和腰大肌间隙阻滞镇痛效果的比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敦元莉 王宁 +1 位作者 周雁 徐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0-393,398,共5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的镇痛效果。方法2014年3~10月,选择60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FICB组和腰大肌间隙阻滞(psoas compartment block,PCB)组。PCB组1例疑似出...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的镇痛效果。方法2014年3~10月,选择60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FICB组和腰大肌间隙阻滞(psoas compartment block,PCB)组。PCB组1例疑似出现硬膜外扩撒中途退出,PCB组29例,FICB组30例。全麻前分别行髂筋膜或腰大肌间隙阻滞,给予0.4%罗哌卡因35 ml。术后采用持续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至术后48 h。记录阻滞完成后0~4,4~8,8~12,12~24,24~36,36~48 h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0~100分),追加PCA的次数及感觉阻滞范围,术后首次使用PCA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尿潴留和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与PCB组相比,FICB组12 h内PCA用量多[中位数15(P_(10)=10,P_(90)=20)次vs.12(8,18)次,Z=-2.370,P=0.018],12~24h PCA用量少[4(3,5)次vs.6(5,8)次,Z=-4.649,P=0.000]。FICB组操作时疼痛VAS评分明显小于PCB组[30(25,40)vs.50(40,60),Z=-6.397,P=0.000)]。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CB与PCB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FICB操作简便、安全、迅速,患者更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间隙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和神经刺激仪引导腰大肌间隙阻滞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许莉 袁嫕 +2 位作者 周雁 林惠华 王庚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法和神经刺激仪引导法腰大肌间隙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在腰大肌间隙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修复、异体肌腱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组(n=20)采用经典神经刺激仪引导法腰大肌间隙阻...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法和神经刺激仪引导法腰大肌间隙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在腰大肌间隙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下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修复、异体肌腱移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组(n=20)采用经典神经刺激仪引导法腰大肌间隙阻滞,U组(n=20)采用超声引导下腰大肌间隙阻滞。分别记录两组麻醉操作时间、穿刺次数、感觉和运动阻滞完善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间麻醉操作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完善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差异均无显著性,但穿刺次数U组少于N组(P<0.001)。结论使用超声引导可明显减少穿刺次数,但不缩短麻醉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阻滞 超声 神经刺激
下载PDF
腰大肌间隙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 被引量:2
7
作者 谢伦雄 《深圳医学》 1997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坐骨神经痛 间隙阻滞 治疗
下载PDF
腰大肌间隙病变的CT诊断 被引量:1
8
作者 蒋碧虎 葛祖峰 《河北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531-532,共2页
关键词 影像学 间隙病变 CT 诊断
下载PDF
腰大肌间隙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9
作者 解宗全 《大医生》 2018年第4期52-52,70,共2页
目的观察腰大肌间隙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腰大肌间隙阻滞治疗,观察对比两组... 目的观察腰大肌间隙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腰大肌间隙阻滞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腰椎活动能力。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腰椎活动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大肌间隙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阻滞 椎间盘突出症 椎活动能力
下载PDF
外周神经刺激器在外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体会
10
作者 李连云 王敏贤 《中国水电医学》 2005年第2期81-83,共3页
外周神经刺激定位仪具有指标客观、明确、提高了麻醉成功率;不直接刺激神经,减少了神经损伤,从而减少了医疗纠纷等特点。进地阻滞时适当的镇静,减少了病人的紧张感,恐惧感,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麻醉,而无不适的感觉符合当今病人的要求... 外周神经刺激定位仪具有指标客观、明确、提高了麻醉成功率;不直接刺激神经,减少了神经损伤,从而减少了医疗纠纷等特点。进地阻滞时适当的镇静,减少了病人的紧张感,恐惧感,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麻醉,而无不适的感觉符合当今病人的要求;传统的外周神经阻滞依赖于病人的配合,准确地述说针刺异感的性质、程度、传导的部位而取得麻醉的成功。而此法指标客观明确,适用于无法准确表达针剌异感的病人,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到来,老年病人日益增多,且多伴有心、脑、肺、肝、肾等疾病,给麻醉和手术带来诸多风险,此法全身生理变化轻微,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尤其适用于高龄患者及重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区域阻滞 间隙神经丛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间沟神经阻滞 腋路臂丛阻滞
原文传递
腰大肌间隙疾病的CT诊断
11
作者 冯翼飞 吴淑玲 殷庆龙 《中国疗养医学》 2008年第12期752-752,共1页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1例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6~45岁,平均29.5岁。患者均有腰痛、发热等症状。所有病例均做CT平扫,其中19例摄X光片。
关键词 间隙 CT诊断 疾病 CT平扫 X光片
下载PDF
《读者来信》
12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10年第1期78-78,共1页
尊敬的薛张纲教授:您好!我提一个经常困扰我的临床问题,希望得到帮助!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是一门非常实用的临床技术,2008年我在上海瑞金及华山医院学习了这门技术后已做了300余例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联合近端坐骨神经... 尊敬的薛张纲教授:您好!我提一个经常困扰我的临床问题,希望得到帮助!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是一门非常实用的临床技术,2008年我在上海瑞金及华山医院学习了这门技术后已做了300余例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联合近端坐骨神经胆滞用于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来信 外周神经阻滞 单侧下肢手术 神经刺激器 间隙 临床问题 临床技术 坐骨神经
下载PDF
骶疗在脊源性腰腿痛中的运用
13
作者 张春森 许朝华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9年第1期24-24,共1页
本文对门诊腰腿痛就诊患者根据病史特点、物理学检查,对初步确诊为脊源性腰腿痛的305例行骶裂孔注射治疗(骶疗)。患者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扪清骶裂孔,消毒后作局麻,用7^#注射针头接5ml注射器,边进针边试阻力,当针尖穿过骶尾韧... 本文对门诊腰腿痛就诊患者根据病史特点、物理学检查,对初步确诊为脊源性腰腿痛的305例行骶裂孔注射治疗(骶疗)。患者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扪清骶裂孔,消毒后作局麻,用7^#注射针头接5ml注射器,边进针边试阻力,当针尖穿过骶尾韧带有突然落空感示已进入骶管,再进针0.3~0.5cm,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时即可推入2%利多卡因2ml,维生素B12 1mg,复方丹参5ml,地塞米松2mg,用0.9%氯化钠稀释至30ml,平卧20min,无不适后离开。4~5d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遇有骶裂孔畸形者,行腰大肌间隙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腿痛 骶裂孔注射治疗 源性 骶疗 维生素B12 物理学检查 间隙 病史特点
原文传递
L3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岳 李慧莉 +1 位作者 吴泽昊 王云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探讨L3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影响。方法在全身麻醉下初次行单侧TKA的患者53例,ASA分级I... 目的探讨L3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影响。方法在全身麻醉下初次行单侧TKA的患者53例,ASA分级I、II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PCIA组(A组)和L3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PCIA组(B组)。两组患者常规行麻醉诱导和全身麻醉维持,B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行L3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B组神经阻滞后20 min内测定阻滞平面,观察阻滞后20 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术毕两组均采用PCIA。记录术后30 min、6 h、12 h、24 h、48 h的静息VAS评分和术后12、24、48 h下肢活动时VAS评分,并记录术后24、48 h的PCIA按压次数、输注总量及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的总量。观察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阻滞后20 min内,血流动力学与神经阻滞前比较无明显波动(P>0.05);B组阻滞后20 min可获得L3-S2范围内的阻滞平面(冰块法),各神经节段的阻滞概率不同。与A组比较,B组静息VAS评分在术后6、12、24 h降低(P<0.05),在术后30 min和48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活动时VAS评分在术后12 h较A组降低(P<0.05),术后24、48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输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应用总量均减少(P<0.05),术后A组和B组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3椎旁神经阻滞联合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用于TKA患者可明显减少术后阿片类和其他镇痛药物的用量,且阻滞前后无明显生命体征变化,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神经阻滞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骶前-间隙阻滞
原文传递
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对全麻膝下骨质疏松性骨折全身麻醉中麻醉药物用量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耿玮 纪玉玮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1172-1177,共6页
目的:探讨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对膝下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麻醉药物用量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骨外科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膝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对象,根... 目的:探讨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对膝下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中麻醉药物用量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骨外科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膝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组(n=37,实施单纯全身麻醉)和联合组(n=33,实施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辅助全身麻醉)。观察联合组神经阻滞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情况[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围手术期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神经阻滞后5min、10min、20min与阻滞前的HR、SBP、DBP、MAP波动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为(0.77±0.03)mg,少于全麻组(0.90±0.05)mg(P<0.05),联合组舒芬太尼补救镇痛次数为(0.84±0.14)次,均少于全麻组(1.30±0.27)次(P<0.05)。联合组术后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麻组术后静息状态下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状态下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术后6h、12h、24h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低于全麻组(P<0.05),联合组术后12h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低于全麻组(P<0.05)。6h、12h、24h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低于全麻组(P<0.05),联合组术后12h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低于全麻组(P<0.05)。联合组床上被动锻炼时间早于全麻组(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床上被动锻炼时间为(3.36±0.32)h,早于全麻组(4.02±0.33)h(P<0.05)。结论:膝下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患者实施骶前-腰大肌后间隙阻滞-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辅助全身麻醉具有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可有效减少围手术期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前-间隙阻滞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全身麻醉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下载PDF
腰大肌间隙阻滞治疗腰大肌筋膜炎29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保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4期2097-2097,共1页
腰大肌筋膜炎可引起腰痛,原因在于炎症对腰神经丛不同分支的刺激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腰大肌间隙阻滞治疗腰大肌筋膜炎引起的腰神经痛,效果确切,但治疗期间治疗者要熟练掌握其阻滞技术及用药含量。
关键词 间隙阻滞 麻醉 治疗 筋膜炎 神经痛
下载PDF
连续腰大肌间隙阻滞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欣 李彦平 李树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48-148,共1页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连续间隙阻滞 手术后镇痛
下载PDF
腰大肌肌间隙用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观察
18
作者 马建英 马奎金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3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间隙用药 利多卡因 氟美松 维生素B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