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CT与MRI诊断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开福 门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0期405-406,共2页
目的 探讨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 分析我院在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及文献报道的共16例的腮腺内面神经鞘瘤患者,均进行腮腺浅叶切除术,对面神经及肿瘤入径完成探查后,再施以面神经鞘瘤切除术;术前全... 目的 探讨腮腺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诊断特征.方法 分析我院在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及文献报道的共16例的腮腺内面神经鞘瘤患者,均进行腮腺浅叶切除术,对面神经及肿瘤入径完成探查后,再施以面神经鞘瘤切除术;术前全部病例均进行影像学检查,16例行CT 检查,其中12例联合进行MRI 检查.结果 8例为神经鞘瘤,5例为腮腺混合或腺淋巴瘤,3例为腮腺恶性肿瘤;CT 检查提示12例患者腮腺区内均存在边界清楚的占位性病变,其中9例病变范围内出现小面积液化影;MRI 检查显示面神经形态异常,呈结节状或条索状增粗,腮腺肿物T1WI 低信号,T2WI 及STIR 高低混杂信号,未见骨质破坏;术中所见肿瘤直径为2.0~5.0cm,包膜较为完整、光滑,且与面神经关系紧密.结论 腮腺内面神经鞘瘤是发作于神经鞘的良性肿瘤,临床虽极少见到,但在影像学检查方面存在一定的共同特征,在实施临床诊治时应密切结合影像学资料,同时术中保留面神经结构及功能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鞘瘤 腮腺区域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并腺体区域性切除边界的界定 被引量:43
2
作者 邱嘉旋 朱声荣 +4 位作者 黄松 祝永红 邵益森 曹钟义 习伟宏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标本,为腮腺多形性腺瘤并腺体区域性切除提供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80例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连续病理切片的观察,重点观察和测量腺瘤包膜外浸润、出芽生长情况,并比较距瘤体外0.5~1.0m... 目的:观察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标本,为腮腺多形性腺瘤并腺体区域性切除提供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80例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进行连续病理切片的观察,重点观察和测量腺瘤包膜外浸润、出芽生长情况,并比较距瘤体外0.5~1.0mm腮腺组织与瘤体及正常腮腺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包膜外浸润及出芽生长的具体扩展范围为:0.113~0.221mm。②距瘤体外0.5~1.0mm腮腺①组织与瘤体PCNA的阳性表达有显著差异,与正常腮腺组织无显著差异。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区域性切除,可以达到腺叶全切术的相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多形性腺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 病理学 PCNA
原文传递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0
3
作者 顾红波 赵恩民 +5 位作者 李天成 沈泓 丛铁川 秦永 刘玉和 肖水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17-03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19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189例,双侧6例,总计201侧肿瘤;行区域性切除术患者157侧,行浅叶全... 目的:探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17-03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19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189例,双侧6例,总计201侧肿瘤;行区域性切除术患者157侧,行浅叶全切术患者44侧。随访统计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并对2种不同手术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195例(201侧)肿瘤患者,术后复发4侧,暂时性的面瘫44侧,永久性的面瘫13侧,耳垂麻木80侧,面部麻木49侧,局部术区凹陷44侧,术区积液26侧,腮瘘2侧,Frey征55侧。2组之间(区域性切除术组和浅叶全切术组)在术后复发、暂时性的面瘫、永久性的面瘫、耳垂麻木、面部麻木、术区凹陷等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rey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3%、45.5%,P<0.05);2组术区积液和腮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4.5%,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手术切除方式、肿瘤位置是术区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创伤小,在多数并发症中与腮腺浅叶全切效果一致,且在预防Frey征发生中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其保留了较多的腮腺组织,保留了一定的腮腺功能,虽然并没有增加腮瘘的发生率,但术后术区积液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腮腺浅叶全切术,若处理不及时,仍有很大的腮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区域性切除 腮腺浅叶全切术 并发症 术区积液
原文传递
局段S形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梅金玉 杨见明 +1 位作者 余俊伟 刘业海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2191-2194,共4页
目的评估局段“S”形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病人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段组32例和传统组32例。局段接受局段“S”形... 目的评估局段“S”形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病人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段组32例和传统组32例。局段接受局段“S”形切口行面神经局部解剖+腮腺肿瘤及浅叶区域性切除术,传统组接受传统“S”形手术切口行面神经解剖+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局段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20.00,IQR=11.25,30.10)mL,传统组为(60.17,IQR=45.02,75.19)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81,P<0.05);局段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1.75±18.77)min,传统组为(120.28±29.57)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9,P<0.05)。局段组术后耳部麻木时间、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主观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局段“S”形切口显著提高了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外观满意、手术范围小、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外科 口腔 腮腺切除术 传统腮腺手术切口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瘢痕
下载PDF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中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熊艺辉 李运安 余和东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505-511,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CMCI、VIP、CBM、WANGFANG数据库中关于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 目的系统评价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CMCI、VIP、CBM、WANGFANG数据库中关于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个研究,腮腺区域性切除术(PSP)组1 111例和腮腺浅叶切除术(SP)组1 09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SP术式能减少手术时间(MD=-28.55,95%CI:10.43-14.78;P<0.000 01),降低术后暂时性面瘫、味觉出汗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OR=0.27,95%CI:0.20-0.35;P<0.000 01)、(OR=0.20,95%CI:0.13-0.32;P<0.000 01)、(OR=0.29,95%CI:0.15-0.55;P=0.000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降低术后永久性面瘫的发生率(OR=0.34,95%CI:0.11-1.05;P=0.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术后复发率没有统计学差异(OR=1.23,95%CI:0.54-2.81;P=0.62)。结论 PSP术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可靠,可作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肿瘤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在治疗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中的体会 被引量:12
6
作者 魏远坚 胡顺广 +2 位作者 卢丽虹 黄静娜 林伟彬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90例,其中44例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46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时...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90例,其中44例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46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时间2~9年。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的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而采用两种术式肿瘤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原文传递
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与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从庆 孙道成 +1 位作者 张于 彭娟 《中外医疗》 2020年第18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腮腺区良性肿瘤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与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67例腮腺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腮腺... 目的分析对比腮腺区良性肿瘤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与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67例腮腺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8.63±2.28)min,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45.26±2.18)mL,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为(6.12±1.08)cm,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62、21.932、18.63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2,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疾病复发率为3.03%,与对照组的5.8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8,P>0.05)。结论腮腺区良性肿瘤采用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低等诸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良性肿瘤 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 腮腺区域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区域性和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任晓旭 牛勇梅 +1 位作者 秦晓中 李高峰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和浅叶切除术的适用病例、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 目的 探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和浅叶切除术的适用病例、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38例,区域性切除术46例。术后随访2~5年,记录术后复发、面神经损伤、涎瘘和Frey综合征的发生病例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46例均获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病例。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17.39%),浅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15例(39.47%)。结论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于边界清楚、活动度好、直径≤2 cm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对于直径〉2 cm、边界不清楚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仍需采用传统的浅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面瘫 FREY综合征 涎瘘
下载PDF
腮腺区域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李云杉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4期147-149,共3页
目的:比较腮腺区域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6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 目的:比较腮腺区域切除术与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62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面神经损伤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面神经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面神经损伤总发生率(45.16%)低于对照组(83.8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90%)也低于对照组(41.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腮腺浅叶切除术相比,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能够有效减小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面神经损伤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良性肿瘤 腮腺浅叶切除 腮腺区域切除 并发症
下载PDF
腮腺良性肿物手术方式选择——面神经保护及功能保留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震 张岩 +1 位作者 陈伟东 吕金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11-612,共2页
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75%~80%,多形性腺瘤最为常见,手术方式主要有肿物剜除术、包膜外切除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浅叶切除术及腮腺全切术等术式。对于术式的选择至今尚未统一。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了根据肿瘤位置和范围采用不... 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75%~80%,多形性腺瘤最为常见,手术方式主要有肿物剜除术、包膜外切除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浅叶切除术及腮腺全切术等术式。对于术式的选择至今尚未统一。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了根据肿瘤位置和范围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以及如何保留腮腺功能和保护面神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物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面神经
原文传递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俞辉明 房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将同期收治的82例腮腺肿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分别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及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6 a。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面瘫、Frey综合征、面部塌...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将同期收治的82例腮腺肿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分别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及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6 a。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面瘫、Frey综合征、面部塌陷畸形、口干、耳大神经损伤)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腮腺良性肿瘤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肿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腮腺全叶切除术
下载PDF
腺叶切除术在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恩祥 徐明耀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79-680,共2页
腮腺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多数肿瘤,即使是良性肿瘤,包膜也不完整,采用单纯沿包膜剥离的方法,常有复发,故手术原则应从包膜外正常组织进行,同时切除部分或整个腺体[1]。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已成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标准术... 腮腺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多数肿瘤,即使是良性肿瘤,包膜也不完整,采用单纯沿包膜剥离的方法,常有复发,故手术原则应从包膜外正常组织进行,同时切除部分或整个腺体[1]。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已成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标准术式,然而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 手术治疗 腮腺肿瘤 腺叶切除术 应用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正常组织
下载PDF
保留耳大神经与腮腺筋膜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启明 钟庄龙 +2 位作者 邓四海 钟纯 黄仁财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3期51-53,5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保留耳大神经与腮腺筋膜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9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传统腮腺切除术与保留耳大神经束与腮腺筋膜的后径路腮腺区域性切除术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采用保留耳大神经与腮腺筋膜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9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传统腮腺切除术与保留耳大神经束与腮腺筋膜的后径路腮腺区域性切除术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时间、术后局部麻木、Frey综合征、面瘫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在术后复发、手术时间、面瘫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局部麻木、Frey综合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耳大神经与腮腺筋膜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能取得与传统手术一致的疗效,但术后局部麻木、Frey综合征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术式,且局部无凹陷畸形,更大程度的符合功能性外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耳大神经 腮腺筋膜 腮腺区域性切除 腮腺良性肿瘤 功能性外科
下载PDF
改良美容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书海 付桂凤 +2 位作者 吴建中 刘敏 钱小洁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改良美容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我院1992—2006年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28例,采取改良美容切口,保留腮腺主导管、耳大神经后支和大部分腮腺组织的区域性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I期愈合,术后腮腺区无凹...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改良美容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我院1992—2006年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28例,采取改良美容切口,保留腮腺主导管、耳大神经后支和大部分腮腺组织的区域性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I期愈合,术后腮腺区无凹陷畸形,腮腺分泌功能正常,4例出现暂时面瘫,1~3个月内恢复。随访3~10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改良美容术式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美容和功能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保留耳大神经束与腮腺筋膜的后径路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混合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尹刚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9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究保留耳大神经束与腮腺筋膜的后径路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混合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腮腺混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保留耳大神经束与腮腺筋膜的后径路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4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传... 目的 探究保留耳大神经束与腮腺筋膜的后径路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混合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腮腺混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保留耳大神经束与腮腺筋膜的后径路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4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传统腮腺切除术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用时与术后面瘫、局部麻木、Frey综合征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与术前、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用时与术后面瘫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局部麻木与Frey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48.84%(21/43)、9.30%(4/43),均低于对照组的69.77%(30/43)、27.91%(1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2.33%(1/43)]与对照组[0(0/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精神状态、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上述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耳大神经束与腮腺筋膜的后径路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混合瘤,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局部麻木与Frey综合征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混合瘤 后径路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筋膜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腮腺多形性腺瘤浅叶切除术与区域性切除术治疗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雪林 孟亚珍 钱苏海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992—2009年江苏省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48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比较分析腮腺浅叶切除术(88例患者)与腮腺区域性切除术(60例患者)两种术式治疗腮腺多形性...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992—2009年江苏省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48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比较分析腮腺浅叶切除术(88例患者)与腮腺区域性切除术(60例患者)两种术式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效果。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的病例,术后瘢痕、局部凹陷畸形、暂时性面瘫、涎瘘、Frey综合征及腮腺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的病例。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及大小选择不同的术式,对界限清楚、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应尽量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预防面部凹陷畸形,减少并发症;对过大或边界不清的肿瘤仍宜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以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腮腺沃辛瘤切除术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槐延 侯靖元 +3 位作者 解艳华 刘晓青 任文豪 郅克谦 《广东牙病防治》 2009年第3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腮腺沃辛瘤的合理术式。方法93例患者分成2组,A组38例患者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B组55例患者行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肿瘤大小、术后暂时性面瘫和再发率的差异。结果A组出血量和手术时... 目的探讨腮腺沃辛瘤的合理术式。方法93例患者分成2组,A组38例患者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B组55例患者行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肿瘤大小、术后暂时性面瘫和再发率的差异。结果A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少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肿瘤大小、术后暂时性面瘫和再发率与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面神经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腮腺沃辛瘤的目的,并减少出血量和缩短手术时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沃辛瘤 面神经解剖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下载PDF
应用耳后发迹切口区域切除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物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清桐 沈山 张春雷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改良切口及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耳后发迹切口行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耳大神经和腮腺区域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第2组传统的"S"形切口行传统腮腺浅叶... 目的:探讨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改良切口及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耳后发迹切口行保留腮腺咬肌筋膜、保留耳大神经和腮腺区域切除术的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第2组传统的"S"形切口行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随访2~4年。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临床检查暂时性面瘫和术后肿瘤复发情况,行Minor试验,问卷调查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耳垂区感觉及面部畸形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2检验。结果:两组对比显示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暂时性面瘫显著低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涎瘘和术后肿瘤复发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微量淀粉碘试验结果和患者疤痕满意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耳大神经,耳垂区麻木症状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耳后发迹切口腮腺良性肿瘤改良术式可以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显著地减少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区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患者术后面部畸形也获得良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 腮腺区域切除术 耳后发迹切口 并发症
下载PDF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沃辛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晓晨 夏长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44-545,548,共3页
目的:探讨腮腺沃辛瘤(Warthin′s瘤)区域性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腮腺沃辛瘤患者纳入试验组,行肿瘤及瘤体周围腺体区域性切除术。另选14例行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的腮腺沃辛瘤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涎瘘、面瘫、... 目的:探讨腮腺沃辛瘤(Warthin′s瘤)区域性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腮腺沃辛瘤患者纳入试验组,行肿瘤及瘤体周围腺体区域性切除术。另选14例行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的腮腺沃辛瘤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涎瘘、面瘫、面部畸形及Frey综合征发生率。结果:均无肿瘤复发,试验组腮腺术区凹陷畸形不明显,腮腺分泌功能均基本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腮腺区凹陷畸形,腮腺均无分泌功能。试验组术后腮腺瘘、面瘫、Frey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腮腺沃辛瘤,肿瘤及瘤体周围腺体区域性切除术优于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辛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保留耳大神经束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军利 马浩 夏琪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9期1542-1545,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耳大神经束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腮腺癌患者67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保留耳大神经束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腮腺切除术,记录与随访患者的... 目的探讨保留耳大神经束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腮腺癌患者67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保留耳大神经束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腮腺切除术,记录与随访患者的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解剖面神经分支数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面神经分级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面瘫、皮肤麻木、Frey's综合征、涎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8%和4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7%和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耳大神经束的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癌可减轻手术创伤,改善术后面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大神经束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