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7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腧穴对药物(化学性刺激)的反应性 被引量:112
1
作者 刘祖舜 周爱玲 +1 位作者 丁斐 邵政一 《上海针灸杂志》 1996年第5期33-35,共3页
腧穴对药物(化学性刺激)的反应性刘祖舜周爱玲丁斐邵政一(南通医学院226001)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具有接受刺激的功能。腧穴是与内部组织、脏腑有一定联系的、相互输通的一些特定的部位。因此,不论是研... 腧穴对药物(化学性刺激)的反应性刘祖舜周爱玲丁斐邵政一(南通医学院226001)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具有接受刺激的功能。腧穴是与内部组织、脏腑有一定联系的、相互输通的一些特定的部位。因此,不论是研究经络学说、针灸临床和机理研究都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穴位注射 穴位反应
下载PDF
以腧穴热敏化为入门向导,开创艾灸调控人体机能新天地 被引量:123
2
作者 陈日新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
叙述了课题组18年来的灸疗研究思路、过程及结果。从灸疗研究的提出,以腧穴热敏化现象为切入点,探索腧穴热敏化的规律及其临床应用,创立了腧穴热敏化新灸法,提高了灸疗临床疗效,提出了腧穴热敏化灸疗新理论,展示了艾灸调控人体机能的新... 叙述了课题组18年来的灸疗研究思路、过程及结果。从灸疗研究的提出,以腧穴热敏化现象为切入点,探索腧穴热敏化的规律及其临床应用,创立了腧穴热敏化新灸法,提高了灸疗临床疗效,提出了腧穴热敏化灸疗新理论,展示了艾灸调控人体机能的新天地。本文试图说明提高临床疗效是针灸临床工作者永恒的科研主题,坚持继承和创新是保持、发扬针灸特色与优势的主方向。只有继承,我们才不会偏离中医固有的轨道,不会失掉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坚持自主创新,才有可能为中医疗效插上翅膀。同时也试图说明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即肯定现象-探索规律-提出假说-演绎推理-验证假说-肯定假说(上升为理论)或修正假说,能指导中医临床科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热敏化 艾灸 经脉感传
下载PDF
艾灸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1
3
作者 兰蕾 常小荣 +2 位作者 石佳 张国山 谭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2期2616-2620,共5页
灸法能防病保健,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经络腧穴与艾灸物理化学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对上述研究进展作以综述,并提出对灸法研究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艾灸机理 物理作用 化学作用 药效 经络 腧穴
下载PDF
血海穴活血化瘀功能的再评价 被引量:66
4
作者 赵淑华 吉学群 +1 位作者 许洪玲 张智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75-478,共4页
目的 :验证血海穴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以血瘀证患者及血瘀证家兔模型为研究对象 ,观察针刺血海穴对舌象、血流变学、凝血全项、内皮素、一氧化氮、球结膜微循环、血细胞凝聚现象、脑细胞病理形态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针刺血海可改... 目的 :验证血海穴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以血瘀证患者及血瘀证家兔模型为研究对象 ,观察针刺血海穴对舌象、血流变学、凝血全项、内皮素、一氧化氮、球结膜微循环、血细胞凝聚现象、脑细胞病理形态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针刺血海可改善血瘀证患者舌象、血流变、凝血全项指标 ,调节血管活性因子的释放 ,使血瘀证家兔模型的微循环加快 ,脑组织的病理状态得到改善。结论 :针刺血海穴可改善血液的“高凝聚”状态 ,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海穴 活血化瘀 腧穴 血循环 血流变学
下载PDF
于致顺主任医师头针治疗经验 被引量:53
5
作者 王薇 周国滨 于致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3年第6期28-31,共4页
于致顺主任医师头针治疗是选用脑的体表及其临近的腧穴或治疗区治疗疾病的.因为它能调节脑、尤其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所以以治疗脑源性疾病为主.
关键词 于致顺 医师 头针治疗 腧穴 脑源性疾病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针灸取穴规律 被引量:54
6
作者 潘鸿 王洪峰 +1 位作者 王宇峰 黄海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1-1114,共4页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取穴规律。检索自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搜索的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收入中医...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取穴规律。检索自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搜索的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收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0)系统,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针灸处方进行分析,计算处方中各穴位出现的频次。结果得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采用足三里、三阴交、曲池、阳陵泉、合谷、肾俞等穴位,并得到常用穴位组合19个。认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遵循补益为本兼以活血行气;取穴多以阳明经穴及背俞穴为主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针灸 腧穴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论腧穴的基本作用:近治作用 被引量:49
7
作者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6-1198,共3页
腧穴治疗作用有远近,远治作用为部分腧穴所有,属特殊性;近治作用则每穴皆备,具普遍性,为腧穴的基本作用。但长久以来对腧穴近治作用方面的研究和阐发过于忽视,一些针灸理论的困惑与此不无关系。本文从腧穴作用的远近之别、近治作用的界... 腧穴治疗作用有远近,远治作用为部分腧穴所有,属特殊性;近治作用则每穴皆备,具普遍性,为腧穴的基本作用。但长久以来对腧穴近治作用方面的研究和阐发过于忽视,一些针灸理论的困惑与此不无关系。本文从腧穴作用的远近之别、近治作用的界域、近治作用理论、近治作用的关联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深入分析和思考腧穴近治作用,对认识腧穴和经脉,乃至针灸疗法,都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治疗作用 近治 远治 经脉
原文传递
论“反应点”与腧穴 被引量:48
8
作者 康明非 陈日新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7-38,共2页
从针灸的现状和腧穴的起源,简要地分析了长期以来对腧穴概念的错误理解,认为“反应点”是腧穴在人体病理状态下的表现,是个体化的、动态的、激发态的腧穴,也是针灸的最佳治疗点。同时简单介绍了一种新发现的“反应点”———热敏点。
关键词 反应点 腧穴 针灸
下载PDF
关于腧穴功能研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5
9
作者 陈汉平 顾法隆 《上海针灸杂志》 1989年第1期1-3,共3页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振兴中华的一个法宝。为建设祖国四化,科学研究应当努力面向国民经济。致力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保护劳动力的医学研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开展应用性研究,应是带有公益性质的针灸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是振兴中华的一个法宝。为建设祖国四化,科学研究应当努力面向国民经济。致力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保护劳动力的医学研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开展应用性研究,应是带有公益性质的针灸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同时也不能忽视必要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药物协同 针灸
下载PDF
透刺法理论探析 被引量:46
10
作者 孟立强 王卫强 程艳婷 《江苏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56-58,共3页
透刺法是将一定针具刺入穴位后按一定方向透达另一穴(或几穴)或另一部位的一种刺法,是影响针刺效应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透刺法的名称很多,而只有"透刺法"这一名称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临床实际。透刺法中蕴含了直达病所... 透刺法是将一定针具刺入穴位后按一定方向透达另一穴(或几穴)或另一部位的一种刺法,是影响针刺效应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透刺法的名称很多,而只有"透刺法"这一名称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临床实际。透刺法中蕴含了直达病所、拓展腧穴作用、调节刺激量等刺法学思想。依据透刺时针刺角度、所选穴位、涉及的经脉以及采用针具等的不同,透刺法有多种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刺法 腧穴 刺激量
下载PDF
针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选穴特点探析 被引量:43
11
作者 刘湘玲 韩德军 杨锡燕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7-561,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近16年来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的文献选穴特点及规律。方法:以"痛风"或"痛风性关节炎"和"针灸""针刺"或"电针"为检索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 目的:总结分析近16年来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的文献选穴特点及规律。方法:以"痛风"或"痛风性关节炎"和"针灸""针刺"或"电针"为检索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对其选穴进行整理,分别分析主穴及配穴使用频次,并对主穴高频腧穴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118篇,涉及主穴共67个,总使用频次630次。常用主穴有三阴交、阿是穴、足三里、阴陵泉、太冲,归经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为主。关联规则显示腧穴之间相关性最高的是阿是穴-足三里-三阴交。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存在5个核心的聚类群,配穴以病变关节局部取穴为主。结论: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注重循经取穴和局部取穴相结合,健脾益肾、清热解毒、祛湿化瘀、疏肝理气、通络止痛为主要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腧穴 痛风性关节炎 聚类分析 关联规则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参数电针刺激对人体经穴超微弱发光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孙克兴 杨文英 +2 位作者 倪秀冬 张海蒙 苏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1-53,共3页
对38例健康青年人经穴发光在电针前后进行对比,发现电针对经穴发光强度的影响与电针参数相关,疏密波刺激穴位后,针刺穴位及本经远端穴位发光强度都有增加(P<0.01或P<0.05);密波刺激穴位后,针刺穴位及本经远端穴位... 对38例健康青年人经穴发光在电针前后进行对比,发现电针对经穴发光强度的影响与电针参数相关,疏密波刺激穴位后,针刺穴位及本经远端穴位发光强度都有增加(P<0.01或P<0.05);密波刺激穴位后,针刺穴位及本经远端穴位发光强度与针刺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参考点选取不同电针参数针刺后发光强度变化都不明显。提示经穴发光强度可以反应性质不同的针刺效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腧穴 超微弱发光 针灸研究
下载PDF
从基因表达差异分析腧穴和非腧穴针刺效应差异 被引量:33
13
作者 于建春 于涛 韩景献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49-751,共3页
目的 :从基因转录水平分析针刺腧穴和非腧穴效应的差异。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 7月龄快速老化模型鼠 (SenescenceAcceleratedMouse,SAM P/1 0 )。随机分为非针刺组、穴位针刺组和非穴位针刺组 ,每组 2 0只 ,采用DDRT PCR技术 ,展示三组... 目的 :从基因转录水平分析针刺腧穴和非腧穴效应的差异。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 7月龄快速老化模型鼠 (SenescenceAcceleratedMouse,SAM P/1 0 )。随机分为非针刺组、穴位针刺组和非穴位针刺组 ,每组 2 0只 ,采用DDRT PCR技术 ,展示三组脑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结果 :针刺腧穴可引起某些基因表达的增强 ,而非穴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同时观察到针刺非穴可以引起一定的应激反应。结论 :腧穴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穴位特异性 基因表达 针刺感应 DDRT-PCR法 针刺治疗
下载PDF
针灸治疗尿潴留常用腧穴文献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彭秀娟 梁琪 +1 位作者 张永臣 杜广中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046-2048,共3页
目的探讨现代针灸治疗尿潴留的腧穴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1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尿潴留文献。检索项:主题或全文,检索词:尿潴留或含癃闭。检索并记录尿潴留文献量及所有腧穴使用频次,分析针灸防治尿潴留的... 目的探讨现代针灸治疗尿潴留的腧穴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1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尿潴留文献。检索项:主题或全文,检索词:尿潴留或含癃闭。检索并记录尿潴留文献量及所有腧穴使用频次,分析针灸防治尿潴留的常用腧穴、少用腧穴及其归经分布。结果检索出881篇有关针灸防治尿潴留的临床医学期刊文献,涉及的穴位共有162个,常用腧穴(文献>45篇者)有三阴交、中极、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气海、肾俞、水道、膀胱俞、次髎、曲骨、太冲、太溪、合谷、秩边、百会、血海、三焦俞,共计18个穴位;少用腧穴(文献≥9但<45篇者)有归来、中髎、神阙等31个腧穴。分部选穴是以下肢部的远端选穴与下腹部、腰骶部的局部选穴为主,归经主要为肝经(78.57%)、任脉(58.33%)、膀胱经(50.75%)。结论现代针灸防治尿潴留常用腧穴有三阴交、阴陵泉、太冲、关元或中极、水道、肾俞或膀胱俞等,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部、下腹部和腰骶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文献研究 针灸疗法 腧穴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失眠临床用穴频次分析 被引量:36
15
作者 于心同 何天峰 +3 位作者 邴兴红 谢晨 陈云飞 杨文佳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6期72-74,共3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失眠的用穴规律。方法:检索重庆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筛选合格的文献中使用的腧穴提取并录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失眠的用穴规律。方法:检索重庆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筛选合格的文献中使用的腧穴提取并录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58篇,腧穴118个,腧穴总使用频次1 514次,其中主穴778次,配穴736次;主穴使用频次及主穴加配穴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均为手少阴心经的神门穴,该穴的使用频次为主穴92次,配穴14次。结论:失眠多从心论治,神门是最常用的镇心安神效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失眠 腧穴 使用频次 文献分析
下载PDF
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对照文献用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35
16
作者 陈勤 吴曦 +4 位作者 朱欢 谢惺 卢圣峰 唐勇 梁繁荣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1-5,9,共6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对照试验中的十四经腧穴用穴规律。方法:搜集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对照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对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进行提取,用Access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合格文献196篇,腧穴63个。63个腧...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对照试验中的十四经腧穴用穴规律。方法:搜集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对照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对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进行提取,用Access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合格文献196篇,腧穴63个。63个腧穴分布于十四经,其中足少阳胆经腧穴23个,手少阳三焦经腧穴7个;纳入腧穴中特定穴53个,涉及特定穴9种。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临床研究中使用的腧穴、归经主要以手、足少阳经为主,腧穴类型主要以特定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偏头痛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对照试验 腧穴 十四经穴 特定穴
下载PDF
电针曲池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表现 被引量:29
17
作者 闫立平 孙忠人 +1 位作者 谢兵 马昕 《针灸临床杂志》 2005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了解电针曲池穴时脑的反应,为揭示针灸疗效的中枢机制提供可视性实验数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电针曲池穴时脑功能图像,用t检验分析获得电针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结果:电针右侧曲... 目的: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了解电针曲池穴时脑的反应,为揭示针灸疗效的中枢机制提供可视性实验数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电针曲池穴时脑功能图像,用t检验分析获得电针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结果:电针右侧曲池穴引起同侧的初级躯体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双侧的初级躯体感觉区(SI)和次级躯体感觉区(SII)。另外,双侧顶上小叶(SPL)、顶下小叶(IPL)、对侧扣带回(CG)、双侧的楔前叶(Pcu)、双侧颞中回(MTG)和颞上回(STG)、黑质底部(SN :B)、中脑导水管(Aq)、海马(HG)下丘脑(Hy -Vm)、尾核有明显激活。结论:电针曲池穴可引起大脑特定区域的激活,从而揭示了曲池穴具有治疗半身下遂、慢性疼痛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妇科疾病、胃肠道疾病、恶心、呕吐等病症的中枢功能机制,电针曲池穴能引起双侧特定脑皮质的反应,有的以同侧米、有的以对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腧穴 脑功能成像
下载PDF
腧穴结构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37
18
作者 佘琛 徐东升 +5 位作者 崔晶晶 王佳 何伟 王晓宇 景向红 白万柱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5-289,共5页
腧穴结构是针灸发挥生物学效应的载体。虽然研究者们从来没有停止对腧穴结构的探索并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几个不同的认识阶段,但是对它的认识程度仍然严重滞后于时代的要求。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形态学研究新技术不断涌现,为研究腧穴结构... 腧穴结构是针灸发挥生物学效应的载体。虽然研究者们从来没有停止对腧穴结构的探索并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几个不同的认识阶段,但是对它的认识程度仍然严重滞后于时代的要求。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形态学研究新技术不断涌现,为研究腧穴结构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从体表和局部解剖学水平更好地认识腧穴的结构,而且可以从微观水平揭示腧穴结构中所包含的多种细胞及其化学成分,以及它们与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关系,从而促进从穴区局部和全身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的角度出发,更深入探讨针灸的生物学效应。从显微结构入手观察与腧穴相关的多种细胞及其化学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有助于从静态到动态变化的角度增进对腧穴本质的认识。这可能成为今后深入了解腧穴功能的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形态结构 针刺效应 皮肤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原文传递
原发性痛经现代针灸腧穴应用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卜彦青 陈少宗 杜广中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现代针灸防治原发性痛经的腧穴应用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通过整理、分析1994年1月~2009年7月的期刊文献,检索记录原发性痛经文献量及所有腧穴的使用频次,分析针灸防治原发性痛经的常用腧穴、少用腧穴及... 目的探讨现代针灸防治原发性痛经的腧穴应用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通过整理、分析1994年1月~2009年7月的期刊文献,检索记录原发性痛经文献量及所有腧穴的使用频次,分析针灸防治原发性痛经的常用腧穴、少用腧穴及其归经分布。结果有122篇有关针灸防治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医学期刊文献,涉及的穴位共有72个,常用腧穴有三阴交、关元、足三里、气海、中极、地机、太冲、次、肾俞、血海、水道、肝俞、合谷、脾俞、命门、归来、阴陵泉、太溪、照海、内关、十七椎、子宫、阳陵泉、中脘,共计24穴;少用腧穴有天枢、膈俞、至阴等26个腧穴。分部选穴是以腰骶、少腹部的局部选穴与小腿部的远道选穴为其基本规律。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推荐常用腧穴有关元、次、十七椎下、地机、三阴交、太冲等,但穴位选取数量多、范围广,取穴组方无明确规范,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文献研究 针灸疗法 腧穴
原文传递
关于经络实质的探讨——关于经络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之三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定忠 傅松涛 李秀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 :探讨经络的实质。方法 :对经络、腧穴、脑及相关脏器应用低温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和高磁场脑功能扫描仪 (fMRI)进行检测和分析。结论 :发现沿低阻通道传输的相对稳定的电磁振荡及电化学振荡循行流。不同的振荡之间相互竞争 ,往... 目的 :探讨经络的实质。方法 :对经络、腧穴、脑及相关脏器应用低温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和高磁场脑功能扫描仪 (fMRI)进行检测和分析。结论 :发现沿低阻通道传输的相对稳定的电磁振荡及电化学振荡循行流。不同的振荡之间相互竞争 ,往往会在机体的某些部位引发共振 ,从而形成具有电磁和化学振荡传输优势的“振荡网络”和“奇点” ,它可能就是最具调整效果的经络和腧穴。脑是经络的中枢 ,在不同生理、病理和调节状态下 ,经穴和脑磁频谱出现特征性变化且呈现反相关的现象 ,很可能就是经络动态调衡过程速效高效的核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研究 经络实质 超导量子干涉仪 化学振荡 检测和分析 相关脏器 相互竞争 扫描仪 脑功能 特征性 腧穴 电磁 传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