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极等离子切割系统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17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跃强 杨智明 +2 位作者 黄曦 张贵福 杨金普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3-63,65,共2页
2005年6月-2008年9月,本院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切割系统腔内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或闭锁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双极等离子切割系统 尿道狭窄 视辅助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咽腔电刺激在神经源性吞咽障碍中的应用——从基础实验到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Shaheen Hamdy 张梦清 窦祖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79,共3页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并发症,预后差且治疗方法有限。因此,将神经刺激的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重点介绍咽腔电刺激(pharynge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S)技术在人类吞咽运动系统中的治疗应...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并发症,预后差且治疗方法有限。因此,将神经刺激的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重点介绍咽腔电刺激(pharynge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PES)技术在人类吞咽运动系统中的治疗应用,阐明咽腔电刺激调控吞咽功能的机制,通过大量研究结果证明该刺激能够增加咽部运动皮质的兴奋性,该技术在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也可窥见一斑。尽管目前的研究结果提示咽腔电刺激技术是一种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神经调控干预手段,但仍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以便充分地探索其潜在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刺激 急性脑卒中 神经源性疾病
原文传递
低频咽腔电刺激联合酸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袁燕 苏洲 +1 位作者 郑昌娟 袁治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435-1438,共4页
目的探讨低频咽腔电刺激联合酸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4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组。A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低频咽腔电刺激治疗,B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 目的探讨低频咽腔电刺激联合酸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4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组。A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低频咽腔电刺激治疗,B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酸刺激治疗,C组给予常规吞咽训练+低频咽腔电刺激+酸刺激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C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整体吞咽功能优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表面肌电图(sEMG)最大波幅值、吞咽时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sEMG最大波幅值高于B组和A组,吞咽时程短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低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咽腔电刺激联合酸刺激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促进sEMG最大波幅的升高,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咽刺激 酸刺激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表面肌
原文传递
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咽腔电刺激对吞咽康复的作用
4
作者 张茜 代欣 +4 位作者 贺媛 贾维维 王海英 梁艳 张雷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47-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及咽腔电刺激对于吞咽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吞咽康复,观察组增加咽腔电刺激训练。对比2... 目的探讨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及咽腔电刺激对于吞咽康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吞咽康复,观察组增加咽腔电刺激训练。对比2组患者训练前后的FOIS评分,比较患者康复前后的咽腔收缩持续时间、咽腔收缩率、舌骨位移幅度、上食道括约肌最大开放幅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FOI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咽腔对稠糊状物质、浓流质、稀流质的收缩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咽腔对稠糊状物质、浓流质、稀流质的收缩持续时间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进食稠糊状物质、浓流质、稀流质时,舌骨向上、向前位移幅度,上食道括约肌最大开放幅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咽腔电刺激能够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吞咽造影定量评估能够精确判断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定量评估 吞咽造影检查 刺激
下载PDF
咽腔电刺激在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胡雨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22-0125,共4页
吞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可由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目前治疗选择有限。咽腔电刺激(PES)是一种新型的干预措施,旨在促进大脑吞咽运动皮质的可塑性变化,增加大脑皮质运动兴奋性,以帮助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尤其在重症吞咽障碍患者治... 吞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可由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目前治疗选择有限。咽腔电刺激(PES)是一种新型的干预措施,旨在促进大脑吞咽运动皮质的可塑性变化,增加大脑皮质运动兴奋性,以帮助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尤其在重症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显示出了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吞咽障碍发病机制、PES的可能作用机制、临床应用进展、PES设备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吞咽障碍患者寻找有效的康复方式,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吞咽障碍 康复
下载PDF
咽腔电刺激在吞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郑亚星 吴亚岑 +4 位作者 杨宇祥 张甫 李华桦 陈爱连 胡婷婷 《中国康复》 2022年第11期684-687,共4页
吞咽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涉及广泛分布的神经元网络,吞咽障碍的出现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巨大影响,可导致误吸、肺部感染、脱水、营养不良、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等问题[1]。吞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由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卒中后吞... 吞咽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涉及广泛分布的神经元网络,吞咽障碍的出现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巨大影响,可导致误吸、肺部感染、脱水、营养不良、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等问题[1]。吞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由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为37%~78%[2],目前治疗方法有限。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神经刺激技术(neurostimulation techniques)已逐渐成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新方法[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吞咽障碍 康复
下载PDF
预处理时效性对管腔电凝切割器清洗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彩央 李玉芬 +3 位作者 应秀华 范海霞 徐永仙 叶海虹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43-1245,共3页
目的探讨预处理时效性对管腔电凝切割器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使用的管腔电凝切割器260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30件。实验组为术中切除子宫后器械护士即刻卸下切割器(20 min以内),由巡回护士从污物电梯运送到供应... 目的探讨预处理时效性对管腔电凝切割器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使用的管腔电凝切割器260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30件。实验组为术中切除子宫后器械护士即刻卸下切割器(20 min以内),由巡回护士从污物电梯运送到供应室进行预处理;对照组组为手术结束后进行预处理,分别采用白纱布和等离子灭菌后观察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白纱布检测合格率为93.07%、对照组为84.61%;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0.00%和80.7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腔电凝切割器使用结束即刻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清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切割器 预处理 实效性
原文传递
咽腔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琪 朱美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52-855,共4页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可发生于多种神经疾病患者中,对其进行积极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针对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新型康复治疗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咽腔电刺激是一种新型的周围神经调控技术,通...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可发生于多种神经疾病患者中,对其进行积极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针对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新型康复治疗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咽腔电刺激是一种新型的周围神经调控技术,通过悬置在咽部表面的电极导管向咽部黏膜输送电刺激,能增强咽部运动皮质兴奋性。本文主要概述咽腔电刺激的作用机制、操作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现状,从而为咽腔电刺激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神经调控 吞咽障碍 神经源性病变
原文传递
耳甲腔电刺激对药物难治性癫痫大鼠发作及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志明 杨佃旭 +3 位作者 金义超 葛建伟 邱永明 王桂松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5期265-269,共5页
目的探讨耳甲腔刺激对药物难治性癫痫大鼠痫性发作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明确特定频率电刺激癫痫大鼠耳甲腔引起的行为学改变。方法 120只Wistar雄性大鼠氯化锂-匹鲁卡品制备惯常发作的颞叶癫痫大鼠,苯巴比妥诱导建立并筛选药物难治性癫痫大... 目的探讨耳甲腔刺激对药物难治性癫痫大鼠痫性发作及学习记忆的影响,明确特定频率电刺激癫痫大鼠耳甲腔引起的行为学改变。方法 120只Wistar雄性大鼠氯化锂-匹鲁卡品制备惯常发作的颞叶癫痫大鼠,苯巴比妥诱导建立并筛选药物难治性癫痫大鼠50只,随机分为刺激组(20只)、假刺激组(20只)、非刺激组(10只)。按特定参数进行刺激,刺激参数设定为:电流强度1mA,波宽500μs,频率20Hz,刺激时间30s,间歇5分钟,10h/d(08:00~18:00),连续刺激4周。24小时视频脑电监测大鼠发作情况,刺激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三组大鼠断头取脑后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结果成功建立并筛选药物难治性癫痫大鼠,耳甲腔刺激组大鼠癫痫发作次数明显下降,非刺激组和假刺激组大鼠癫痫情况无明显改变。三组间癫痫发作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刺激组和假刺激组刺激前后癫痫发作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刺激和非刺激组相比,刺激组大鼠定向航行试验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定向航行试验中刺激组大鼠穿越目标象限频次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均显著长于其他两组(P〈0.01)。HE染色发现假刺激组和非刺激组海马神经元明显变性、减少,刺激组则较轻。结论电刺激耳甲腔不仅能够显著抑制大鼠痫性发作,同时能改善因反复痫性发作而受损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难治性癫痫 耳甲刺激 Racine评分 MORRIS水迷宫
原文传递
咽腔电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建华 江巧莉 +2 位作者 李彩虹 梁娟铭 胡琼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9期61-65,共5页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临床上亟须更有效的康复方法。近年来,咽腔电刺激作为一种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的新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显示出较好的效果,可改善吞咽功能...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临床上亟须更有效的康复方法。近年来,咽腔电刺激作为一种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的新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显示出较好的效果,可改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和促进气管切开套管早期拔除,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本文从咽腔电刺激的作用机制、治疗参数、应用效果及耐受性、有效性与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临床康复干预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脑卒中 吞咽困难 气管切开 早期拔管 误吸 康复
下载PDF
摄食训练联合低频咽腔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11
作者 李磊磊 张晓嫚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0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摄食训练联合低频咽腔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摄食训练... 目的探讨摄食训练联合低频咽腔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摄食训练及低频咽腔电刺激,均持续干预2周.比较两组的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FOIS评分为(4.18±0.35)分,高于对照组的(3.07±0.06)分,SSA评分为(21.18±1.02)分,低于对照组的(28.34±1.4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摄食训练结合低频咽腔电刺激干预,可显著改善吞咽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训练 低频咽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中腔内心电图P波波形改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2
作者 秦英 郭玲 +2 位作者 张文斌 王国蓉 江群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709-71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中腔内心电图的P波变化特点,探讨心电图辅助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8月至12月共876例行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参与本研究。全部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术中... 目的通过分析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中腔内心电图的P波变化特点,探讨心电图辅助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8月至12月共876例行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参与本研究。全部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术中采用腔内心电监测技术引导送管,最终导管留置长度以"Peres’formula"定位身高长度为准,术后行导管尖端位置X线定位。对腔内心电图P波特征性改变包括P波振幅升高、双相P波及双峰P波获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876例患者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升高率、双向P波和双峰P波获得率分别为94.2%、17.5%和54.6%,特征性P波获得率即获得P波振幅升高、双向P波或双峰P波其中任意一项的比例为97.8%。在P波振幅增高的825例中,置管到位时振幅增加值平均为(4.2±2.6)mv,其中62.8%的患者在送管至"Peres'fomula"定位长度时出现最高振幅P波,其余37.2%均提前出现最高P波;送管到位时P波的振幅与R波振幅之比P50为0.4。结论不推荐将腔内心电监测技术作为X线诊断的替代方案用于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判断标准。但该技术在置管操作中对帮助判断导管异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经济、便捷、适用性强,可作为颈内静脉置管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技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 中心静脉置管术 内心监测
下载PDF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PICC尖端定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薛成芳 王艳芳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24期2250-2253,共4页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具有精确性、实时性、高效性、安全性及避免辐射危害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PICC尖端定位中。本文对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国内外发展历史、应用原理、研究现状及以后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为推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心定位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尖端定位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上腔静脉起源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现及电隔离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林忠 陈明龙 +8 位作者 杨兵 居维竹 张凤祥 陈红武 顾凯 郦明芳 余金波 李小荣 曹克将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报道经环肺静脉电隔离后发现上腔静脉触发灶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及电隔离。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451例,电隔离后另行上腔静脉电生理检查,明确有否上腔静脉起源的房颤。结果 27例有起源于... 目的报道经环肺静脉电隔离后发现上腔静脉触发灶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及电隔离。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行肺静脉电隔离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451例,电隔离后另行上腔静脉电生理检查,明确有否上腔静脉起源的房颤。结果 27例有起源于上腔静脉的房颤(6%),其中22例为上腔静脉早搏触发房颤,5例为上腔静脉房性心动过速驱动心房快速激动。27例中7例为基础状态下发作房颤,其余为异丙肾上腺素和三磷酸腺苷或者电复律后诱发。均于上腔静脉与右房交界上方约1~2 cm处行上腔静脉电隔离。随访6~32个月,3例复发。结论上腔静脉起源的房颤在阵发性房颤中发生的比例为6%。上腔静脉电隔离后长期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阵发性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射频 静脉隔离
下载PDF
体外测量法结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确定上臂式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浩 张艳 +2 位作者 李兰 钟远科 李雪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162-164,共3页
目的比较体外测量法结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与传统体外测量法用于确定上臂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率。方法将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导管门诊植入上臂式输液港的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 目的比较体外测量法结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与传统体外测量法用于确定上臂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率。方法将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导管门诊植入上臂式输液港的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分别采用体外测量法(对照组)和体外测量法结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植入(试验组),术后均行X射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置入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率。结果试验组植入上臂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一次成功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90.8%(P<0.05)。对照组6例患者发生导管的体内异位,其中体内导管打折2例,异位于胸壁小静脉1例,异位于对侧头臂静脉2例,异位于颈内静脉1例;试验组未发生导管异位。结论体外测量法结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植入上臂式输液港,可提高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避免反复调整尖端位置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增加感染的风险,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节约医务人员时间和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式输液港 体外测量法 内心技术 尖端定位
下载PDF
引导式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尖端到位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彭娜 李貌 +3 位作者 谭静 李金铃 葛金钰 邱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6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引导式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尖端到位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5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测量长... 目的探讨引导式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尖端到位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5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测量长度+置管后胸片定位”,观察组采取引导式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尖端到位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尖端到位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异位及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能提高尖端到位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式内心定位技术 肿瘤 PICC置管 尖端到位率
下载PDF
PICC尖端腔内心电定位准确性及最佳长度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17
作者 缪晶 韩秋英 +2 位作者 蔡志云 林玉凤 林丽惠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5期1352-1356,共5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尖端腔内心电定位准确性,并构建最佳长度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7月我院1586例PICC置管患者资料,评价腔内心电定位长度与理想长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腔内心电定位长度的因素,应...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尖端腔内心电定位准确性,并构建最佳长度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7月我院1586例PICC置管患者资料,评价腔内心电定位长度与理想长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腔内心电定位长度的因素,应用多元回归方程构建置入最佳长度的预测模型。结果纳入的1586例PICC置管患者中从右侧血管置入1336例,左侧血管置入250例。腔内心电定位长度、体表测量长度与理想长度均呈正相关,且腔内心电定位长度与理想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腔内心电定位长度(Y)为因变量,体外测量深度(X1)、性别(X2)、导管类型(X3)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方程左侧Y=7.582+0.881X1-0.875X2(R2=0.777,F=433.697,P<0.001),右侧Y=7.064+0.878X1-0.908X2-0.322X3(R2=0.771,F=1495.772,P<0.001)。结论腔内心电定位对于PICC尖端的定位具有较强的预示作用。置入PICC导管之前,可借助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导管置入的最佳长度,减少置管中的调整次数,提高置管成功率和尖端位置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内心定位 预测模型 专科护理
下载PDF
PICC专科护士应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引导PICC置管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殊殊 王霞 +6 位作者 高伟 周欣宇 俞巍蔚 王蕾 潘明皓 罗娜 乔慧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29期3738-3743,共6页
目的了解PICC专科护士对使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感受,为进一步推广及规范化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山东省5家二级、16家三级医院中开展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PICC专科护士作为访谈对... 目的了解PICC专科护士对使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感受,为进一步推广及规范化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山东省5家二级、16家三级医院中开展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PICC专科护士作为访谈对象.运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法,对21名PICC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PICC专科护士使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引导PICC置管的真实体验提炼为3大主题:使人"放心"的技术;面临的困难;成长与收获.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有效提升PICC置管效率、减轻护士压力,PICC专科护士在初使用时面临诸多困难,随着经验累积逐渐克服困难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到收获与个人成长.结论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使用有助于提升PICC专科护士的专科技能与职业认同,但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PICC专科护士面临多方面的困难,需完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培训与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为专科护理的发展提供支持,以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记术 专科护士 质性研究 PICC 内心定位技术
原文传递
腔内心电图引导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尖端定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青兰 陈梅英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11期102-106,共5页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eal catheter,PICC)是穿刺点在外周静脉,导管尖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导管,临床操作过程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留置时间最长可达1年,还具有X线可显影的特点。临床上PICC已...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eal catheter,PICC)是穿刺点在外周静脉,导管尖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导管,临床操作过程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留置时间最长可达1年,还具有X线可显影的特点。临床上PICC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全肠外营养液输注、重症监护以及需要长期输液治疗患者中[1]。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在2016版指南中强调,当PICC经上肢静脉穿刺时导管尖端的位置应位于上腔静脉内,最佳位置是上腔静脉的中下1/3处、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上方[2-3],如果PICC经下肢静脉穿刺时导管尖端应达到横膈膜上方的下腔静脉内[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心描记术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尖端定位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山东省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实践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娜 高伟 +4 位作者 朱殊殊 潘明皓 乔慧敏 郑雪露 尹慢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36期5032-5037,共6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的实践现状,为推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应用、开展系统化的培训以及制定标准化的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操作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8月山东省258家医院的1034名PIC... 目的:了解山东省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的实践现状,为推动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的应用、开展系统化的培训以及制定标准化的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操作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8月山东省258家医院的1034名PICC专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山东省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的实践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山东省PICC专科护士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实践的现状。共计回收问卷1034份,有效问卷903份,回收有效率为87.33%。结果:903名PICC置管护士中,有835名(92.47%)的护士了解过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368名(40.75%)参加过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的培训,只有363名(40.20%)应用过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在363名应用过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的护士中,93.66%(340/363)在穿刺术前评估了患者体表心电图,49.31%(179/363)认为最高尖P波为PICC送管至P波出现负向后退管至负向波刚消失,91.18%(331/363)认为应用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后必须拍摄胸片进行导管尖端定位。结论:目前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的培训及推广应用有待加强,亟需制定腔内心电定位引导PICC置管统一规范化操作流程,以提高此应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内心定位 PICC 实践现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