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腋窝体温测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风青 杨海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8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体温测量 腋窝测温 体核温度 基础操作 测温部位 腋窝温度 腋窝体温 体温数值 不同状态 准确
原文传递
发热的临床诊断思路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凤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8期13-16,共4页
发热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是指体温超出正常界限值。正常体温是指口腔温度(舌下测量)36.3-37.2℃;直肠温度36.5-37.7℃;腋窝温度36.0-37.0℃。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略有差异,少数健康成人其口腔温度可低于36.3℃或高于37.2℃。
关键词 临床诊断 发热 正常体温 口腔温度 正常界限值 临床表现 直肠温度 腋窝温度
下载PDF
危重患者腋窝、膀胱与肺动脉温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振华 刘喜梅 王建荣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837-839,共3页
目的比较腋窝、膀胱与肺动脉温度的差异,探讨重症患者不同体温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方法连续选取本院心血管外科拟行心脏外科手术并留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和测温导尿管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并比较患者术后5 h内的腋窝、膀胱和肺动脉温... 目的比较腋窝、膀胱与肺动脉温度的差异,探讨重症患者不同体温测量方法的准确性。方法连续选取本院心血管外科拟行心脏外科手术并留置肺动脉漂浮导管和测温导尿管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并比较患者术后5 h内的腋窝、膀胱和肺动脉温度。结果膀胱温度和肺动脉温度呈高度正相关(r=0.972,P<0.05),且二者一致性好。腋窝温度和肺动脉温度呈高度正相关(r=0.937,P<0.05),但二者一致性较差。结论膀胱温度与肺动脉温度更接近,是危重患者体温测量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肺动脉温度 膀胱温度 腋窝温度
下载PDF
不同部位体温监测在开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殷国江 罗中兵 +2 位作者 宋晓阳 黎笔熙 甘国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339-340,344,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温度(BT)、腋窝温度(AT)与鼻咽温度(NT)在开颅手术中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6月全麻下行择期开颅手术病人30例,麻醉期间监测BT、AT与NT,30例总共采集体温数据319组,同一病人相同时间点为一组,每组3个数据,分别... 目的探讨膀胱温度(BT)、腋窝温度(AT)与鼻咽温度(NT)在开颅手术中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6月全麻下行择期开颅手术病人30例,麻醉期间监测BT、AT与NT,30例总共采集体温数据319组,同一病人相同时间点为一组,每组3个数据,分别为BT、AT和NT。结果NT为(36.00±0.48)℃,BT为(36.17±0.49)℃,AT为(35.75±0.46)℃。NT比BT平均低(0.17±0.13)℃,95%置信区间为-0.07~0.42,最大差值为0.4℃,直线相关系数r=0.97(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Y=0.94X+1.96(Y为BT,X为NT;P<0.05)。NT比AT平均高(0.25±0.23)℃,95%置信区间为-0.21~0.69,最大差值为0.6℃,直线相关系数r=0.85(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Y=0.91X+3.64(Y为AT,X为NT;P<0.05)。结论BT与NT一致性与相关性均较好,在开颅手术中可互为替换使用,而AT与NT相关性与一致性稍差,可作为备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膀胱温度 腋窝温度 鼻咽温度 体温监测
下载PDF
Change in the body temperature of healthy term infant over the first 72 hours of life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萌霞 孙革 NEUBAUERHenni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4年第4期486-493,共8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range of body temperature in a group of healthy Chinese term neonates over the first 72 hours of life an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body weight, gestational age and route of delivery. Meth...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range of body temperature in a group of healthy Chinese term neonates over the first 72 hours of life an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body weight, gestational age and route of delivery. Method: All 200 consecutive cases of neonates delivered at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August 2001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Temperatures were measured immediately after delivery, after 30 minutes, 1 hour, 2 hours, 8 hours and 15 hours and on the 2nd and 3rd day. Axillary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36.5 篊 to 37 篊 were regarded as normal. No cases of maternal fever or systemic infection of the newborns were discovered. All infants were discharged in good general condition. Results: The mean rectal temperature at birth was 37.19 篊. The lowest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reached at 1 hour after delivery (36.54 篊)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atural delivery (36.48 篊) and section (36.59 篊) (P<0.05). Temperature subsequently rose to 36.70 篊 at 8 hours and 36.78 篊 at 15 hours (P<0.05). Hypothermia was seen in 51.8% and hypothermia in 42.5% of the patients. On the 3rd day after delivery, 96% of all temperatures were in the normal range. A significant 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hypothermia and both low birth weight (P<0.001) and low gestational age (P<0.05). Conclusion: The ref-erence range presently used did not include all physiological temperatures in the first 72 hours of life. Considering other factors, such as birth weight, route of delivery, gestational age and body temperature on the 2nd and 3rd day of life, may help to correctly assess the significance of temperatures beyond the reference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y temperature Term infant Rectal temperature Axillary temperature
下载PDF
妇科手术围麻醉期体温监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薄靳华 郑旭 蒋忠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21期11-13,共3页
目的比较围麻醉期全身麻醉患者两种常用体温监测方法的应用效果,探讨妇科手术中体温监测的选择.方法选择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择期妇科手术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9~72岁,全身麻醉后进行妇科手术.使用飞利浦MX600监护仪20... 目的比较围麻醉期全身麻醉患者两种常用体温监测方法的应用效果,探讨妇科手术中体温监测的选择.方法选择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择期妇科手术的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9~72岁,全身麻醉后进行妇科手术.使用飞利浦MX600监护仪201075A温度探头2根,同时进行鼻咽部和腋窝处体温持续监测.麦迪斯顿手麻系统自动记录体温,间隔时间2 min,记录1 h内同一例患者的体温变化.对比同一例患者在全身麻醉后的鼻咽温度和腋窝温度变化.结果腋窝温度上升的速度斜率比为1.5954,鼻咽温度上升斜率比为1.5984,二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腋窝温度持续监测中鼻黏膜损伤出血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鼻咽温度持续监测中出现鼻黏膜损伤出血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5,P<0.05).鼻咽温度平均值较腋窝温度高0.188℃(36.114℃±0.056℃比35.926℃±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鼻咽温度和腋窝温度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9808,P<0.01).结论围麻醉期腋窝温度与鼻咽温度上升速度相似,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围麻醉期腋窝温度监测安全可靠,可以进行持续体温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监测 腋窝温度 鼻咽温度
原文传递
高温对煤矿硐室人员健康影响与温度限值研究
7
作者 李季 于悦 +1 位作者 宋富美 周苏苏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针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作业人员受高温环境影响引发健康与安全问题,为了降低作业人员热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提高作业人员热舒适度与工作效率,通过煤矿现场调查问卷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高温对大多数作业人员产生的心理烦恼程度是“... 针对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作业人员受高温环境影响引发健康与安全问题,为了降低作业人员热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提高作业人员热舒适度与工作效率,通过煤矿现场调查问卷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高温对大多数作业人员产生的心理烦恼程度是“很烦恼”;心率、腋温、口腔温度、血乳酸浓度均大幅升高;肺活量、调节能力、疼痛感知能力均显著下降;注意力集中能力与反应能力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暗适应能力基本无变化;建立人体腋窝温度、口腔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相关性模型,得出机电设备硐室作业温度限值为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硐室 生理与心理指标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相关性模型
下载PDF
探讨胸外科患者术后膀胱内测温的实用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玲玲 王艳艳 +3 位作者 田琦 王灵芝 盛丛 田庚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比较胸外科术后患者腋窝、膀胱温度的差异,探讨胸外科术后患者使用附有温度探头的导尿管膀胱内测温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传统充汞式玻璃体温计与附有体温探头的测温导... 目的比较胸外科术后患者腋窝、膀胱温度的差异,探讨胸外科术后患者使用附有温度探头的导尿管膀胱内测温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胸外科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传统充汞式玻璃体温计与附有体温探头的测温导尿管测量体温,并分析比较患者术后第一日与第二日6:00、10:00、14:00、20:00的腋窝和膀胱温度的差异。结果腋窝、膀胱温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物理降温等因素的影响,术后两日14:00体温差异性最大。我们认为,腋窝温度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只能反应体表温度,而膀胱温度反应的是核心温度,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持续恒定,更为准确。结论从测量的客观性、时间、方法等方面综合分析,与腋窝温度相比,一次性测温导尿管测量的膀胱温度更准确,持续,测定简便,有效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腋窝温度 膀胱温度 测温导尿管
下载PDF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腋窝温度与肺动脉血温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安东娇 齐一莎 +1 位作者 魏昌伟 吴安石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围术期应用新型无线传感器测得的腋窝温度(axillary temperature,AT)与肺动脉血液温度(blood temperature,BT)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探讨腋温... 目的对比分析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围术期应用新型无线传感器测得的腋窝温度(axillary temperature,AT)与肺动脉血液温度(blood temperature,BT)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探讨腋温监测能否满足临床需求,并在围术期体温监测中广泛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择期行OPCABG的患者40例,每例患者使用持续心输出量监护仪测量BT,温度持续监测传感器测量AT。应用线性相关比较两种体温在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性,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Bland-Altman分析比较两种体温值间的可重复性与一致性,对术中低体温的诊断绘制ROC曲线,找出诊断最可靠的临界值。结果共纳入37例患者,术中AT为(35.64±0.56)℃,BT为(35.67±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21,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术中AT与BT呈高度正相关(r=0.918,P<0.05)。线性回归模型结果为BT=1.897+0.948×AT(F=1498.76,P<0.01),ICC为0.917(P<0.05),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提示,3.9%(11/282)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最大一致性区间为-0.48~0.43℃。术后AT为(36.55±1.25)℃,BT为(37.0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61,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术后AT与BT呈高度正相关(r=0.948,P<0.05)。线性回归模型结果为BT=1.053×AT-1.437(F=1630.33,P<0.01),ICC为0.943(P<0.05)。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提示,2.7%(5/185)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最大一致性区间为-1.37~0.38℃。利用ROC曲线分析AT诊断术中低体温能力,AUC为0.944(95%CI:0.912~0.976,P<0.01),最佳界值为35.92℃(灵敏度为92.1%,特异度为82.7%)。结论OPCABG患者围术期体温监测中,AT与BT总体偏差较小,具有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腋温监测可满足临床需求,并可在围术期体温监测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温度 肺动脉血液温度 围术期 心脏手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生理学讲座 第六讲 体温的调控与发热
10
作者 王志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89年第3期6-9,共4页
体温是指机体平均深部温度而言。人和高等动物维持一定的体温,是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表征,因而是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本讲重点介绍正常体温的调节和发热的基本原理。一、正常体温 (一) 体温的正常值:由于深部温度... 体温是指机体平均深部温度而言。人和高等动物维持一定的体温,是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表征,因而是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本讲重点介绍正常体温的调节和发热的基本原理。一、正常体温 (一) 体温的正常值:由于深部温度不易测试,临床上通常用腑窝、口腔(舌下)和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最接近于深部温度,正常值为36.9~37.9℃,口腔温度平均比直肠温度低0.3℃,腋窝温度平均又比口腔温度低0.4℃。临床多测定腋窝温度,其正常值为36.0~37.4℃。粗略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温度 腋窝温度 产热中枢 直肠温度 温度感受器 调定点 重要表征 视前区 神经元兴奋性 温热性发汗
下载PDF
发热应及时求医
11
作者 吴钦华 《健康生活》 2003年第4期25-26,共2页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相对恒定,口腔温度一般为36.3℃-37.2℃;直肠内温度一般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4℃。若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0℃,直肠温度超过37.6℃,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0℃以上,...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相对恒定,口腔温度一般为36.3℃-37.2℃;直肠内温度一般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4℃。若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0℃,直肠温度超过37.6℃,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0℃以上,可认为是发热。如果是小于3个月的婴儿体温升到38.0℃、儿童38.9℃或成人40.0℃,必须马上去看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温度 寄生虫感染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腋下温度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感染性发热 腋窝温度 直肠温度 热应 流行性感冒
下载PDF
发热一定须用抗生素吗?
12
作者 屈茹楠 《肝博士》 2015年第6期52-53,共2页
健康人的体温相对恒定,当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的最高限时称为发热,即老百姓常说的发烧。正常体温根据测试部位、时间、季节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体温的正常值稍有不同。一般来说,健康人的口腔温度,应该是36.3~37.2℃,直肠温度... 健康人的体温相对恒定,当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的最高限时称为发热,即老百姓常说的发烧。正常体温根据测试部位、时间、季节及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体温的正常值稍有不同。一般来说,健康人的口腔温度,应该是36.3~37.2℃,直肠温度比口温高0.3~0.5℃,腋窝温度则低0.2~0.4℃。少数人可以稍高于37.2℃,或低于36.3℃。昼夜体温相差应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抗生素 正常体温 个体差异 口腔温度 直肠温度 腋窝温度 健康人
下载PDF
有一种发热叫发热待查
13
作者 陈勤奋 《医药与保健》 2013年第11期34-35,共2页
正常成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口腔温度(舌下测温)36.3-37.2℃,直肠温度(肛表测温)一般比口腔高0.3~0.5℃,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4℃。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而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波动,
关键词 发热待查 口腔温度 正常体温 正常成人 直肠温度 腋窝温度 内外因 测温
下载PDF
第2讲 发热
14
作者 尹秋艳 刘凤奎 《中国医刊》 CAS 2009年第8期77-79,共3页
发热是急诊常见的症状,各科疾病经常出现的一种临床表现,指体温超出正常界限值。一般正常成年人口腔(舌下)温度波动于36.7~37.7℃,腋窝温度36—37.4℃,肛温(直肠温度)36.9—37.9℃,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发热分低热(37℃... 发热是急诊常见的症状,各科疾病经常出现的一种临床表现,指体温超出正常界限值。一般正常成年人口腔(舌下)温度波动于36.7~37.7℃,腋窝温度36—37.4℃,肛温(直肠温度)36.9—37.9℃,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发热分低热(37℃≤体温〈38℃)、中度热(38℃≤体温〈39℃)、高热(39℃≤体温〈40℃)和过高热(体温≥40℃)。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大致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感染性发热 临床表现 腋窝温度 正常界限值 正常成年人 直肠温度 个体差异 体温
下载PDF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15
作者 宋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10期83-84,共2页
体温是人体主要的生命体征之一。研究表明,腋窝温度很好地代表了非心脏手术成人的核心温度,适合作为临床患者体温的测量标准[1]。在临床上,体温测量属于常规检查,可以协助医务人员鉴别疾病,判断病情,并指导治疗。尽管有研究表明,健康成... 体温是人体主要的生命体征之一。研究表明,腋窝温度很好地代表了非心脏手术成人的核心温度,适合作为临床患者体温的测量标准[1]。在临床上,体温测量属于常规检查,可以协助医务人员鉴别疾病,判断病情,并指导治疗。尽管有研究表明,健康成人双侧腋下体温有显著差异,左侧高于右侧[2]。而通常临床诊治中对普通患者测量体温并不要求区分左、右侧,是否会因体温测量误差导致诊疗失误,影响临床处理决策的及时性与正确性尚不明确。本研究随机选取210例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进行测量,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目前临床腋下体温测量方式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下体温 腋窝温度 非心脏手术 诊疗失误 临床患者 体温测量 核心温度 测量标准
下载PDF
常见症状体征鉴别诊断(1)
16
作者 张福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0年第9期48-54,共7页
关键词 鉴别诊断 症状体征 腋窝温度 正常人 中枢调节 体液因素 口腔温度 体温
下载PDF
谈谈生理卫生中的数据教学
17
作者 徐大荣 《生物学教学》 1989年第3期18-19,共2页
在生理卫生课本中约有50多页,150处以上提到过有关人体结构和生理的数据。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记住这些数据确有困难,但又不能不记。作为一门科学,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也是科学研究的总结。可以把数据分成常用的和不常用的,有些数据要... 在生理卫生课本中约有50多页,150处以上提到过有关人体结构和生理的数据。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记住这些数据确有困难,但又不能不记。作为一门科学,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也是科学研究的总结。可以把数据分成常用的和不常用的,有些数据要记,有些不用记。下面就我对数据的教学谈些个人的看法。为了记忆生理卫生课本上的主要数据,可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卫生 人体结构 要记 胸围差 生理弯曲 口腔温度 心房收缩期 心输出量 红细胞寿命 腋窝温度
下载PDF
人的八大生理极限
18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2007年第5期115-116,共2页
  一、心跳停止极限   大约 4 min   解疑:曾有这样一个实例:1987年有一位名叫扬·埃伊尔·雷夫斯塔尔的挪威渔民在卑尔根附近水域不幸落入冰水中.当他被送进医院时,体温已降到24℃,心跳也已停止.但是当给他接上人工心...   一、心跳停止极限   大约 4 min   解疑:曾有这样一个实例:1987年有一位名叫扬·埃伊尔·雷夫斯塔尔的挪威渔民在卑尔根附近水域不幸落入冰水中.当他被送进医院时,体温已降到24℃,心跳也已停止.但是当给他接上人工心肺机后,他的心脏奇迹般地又恢复了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跳停止 肾单位 生理极限 腋窝温度 亚特兰大
下载PDF
神经病与精神病护理学
19
《中国临床护理》 2004年第5期307-309,共3页
关键词 精神病护理学 呼吸节律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社会功能缺陷 脑血管意外 自杀意念 老年痴呆患者 护理模式 腋窝温度
下载PDF
新生儿颈部温度腋下温度与直肠温度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丽珍 金学勤 顾丽萍 《家庭护士(下旬)》 2007年第1期31-31,共1页
体温包括体表体温和深部体温,前者指的是机体表面(如皮肤)的温度,随着环境和衣着情况的影响,体表各部位的温度会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通常所谈的体温实际上指的是深部的温度。临床上通常采用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来观察... 体温包括体表体温和深部体温,前者指的是机体表面(如皮肤)的温度,随着环境和衣着情况的影响,体表各部位的温度会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通常所谈的体温实际上指的是深部的温度。临床上通常采用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来观察体温。在这三种温度中,直肠温度是最接近于机体深部温度的,所以在医务人员眼里它是最准确的。特别是3岁以下小儿,通常都测肛温。而在新生儿病房,通过多年摸索,发现测颈部温度更方便,测得结果与腋温一致;较直肠温度相差明显〈1℃。现对220名新生儿同时测量颈部温度、腋下温度与直肠温度并进行了比较,测得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病房 直肠温度 腋下温度 颈部 深部体温 腋窝温度 口腔温度 深部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