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漫谈脾风 马脾风 慢脾风 被引量:3
1
作者 夏小军 张士卿(指导) 《中医儿科杂志》 2006年第4期8-10,共3页
从病名出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方面论述了脾风、马脾风、慢脾风三种疾病,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下载PDF
《中医儿科经典选释》(续前)
2
作者 刘弼臣 《中医儿科杂志》 2012年第3期48-49,共2页
原文然吐有三因,治非一类,须分寒热,及辨积伤。探形体之温凉,观唇额之赤白,小便闭利之是察,大便青黄之须知。乳积如泔[l],食伤酸臭。[词解][1]泔:说文云:"泔,米汁也。"就是米汤。
关键词 《中医儿科经典选释》 瘗痉 中医儿科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古代中医文献辨治抽动秽语综合征用药规律
3
作者 陈俊伟 张楚楚 +3 位作者 李海燕 王东笛 王仲易 李斌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636-1641,共6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古籍中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医古籍数据库国医典藏4.0与《中华医典》5.0中肝风、抽搐、惊风、慢惊风、瘛疭、筋惕肉瞤、慢脾风等TS相关疾病信息,采用Excel 2022软件录入各病症的主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古籍中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医古籍数据库国医典藏4.0与《中华医典》5.0中肝风、抽搐、惊风、慢惊风、瘛疭、筋惕肉瞤、慢脾风等TS相关疾病信息,采用Excel 2022软件录入各病症的主要症状、病因病机、治法及方剂,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和功效进行分析;采用Gephi 0.9.2软件对中药数据进行复杂网络分析,找出核心药物;采用SPSS Statistic 25.0软件对高频中药(频次排名前50位)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4.2软件,基于Apriori算法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古方692首,涉及中药436味,其中频次排名前5位中药依次为全蝎、朱砂、麝香、白附子、天麻;用药药性以寒性居多,药味以辛味为主,归经主入肝、脾、心经。核心药物为僵蚕、半夏和甘草。系统聚类分析可分为8类。关联分析可知,全蝎→僵蚕-朱砂支持度最高;朱砂→牛黄-麝香-全蝎置信度最高。结论古代医家认为,TS相关疾病病位以肝、心、脾、肾为主,致病因素以风、火、痰、瘀、虚为主,处方药物用虫蛇类以搜风剔邪、金石类以重镇安神息风、草木类以疏风清热平肝祛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秽语综合征 抽搐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陈无咎衷中参西诊治脾风病学术思想探析
4
作者 吴敬颖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1期948-949,共2页
目的:探析近代浙江义乌名医陈无咎以衷中参西为主要观点的脾风病诊治特色。方法:通过研读陈无咎相关著作和他人相关学术研究论文,整理其诊治脾风病方面的有关内容。从解剖形态、生理功能、病理关系、制方用药4个方面着手,探讨陈氏对脾... 目的:探析近代浙江义乌名医陈无咎以衷中参西为主要观点的脾风病诊治特色。方法:通过研读陈无咎相关著作和他人相关学术研究论文,整理其诊治脾风病方面的有关内容。从解剖形态、生理功能、病理关系、制方用药4个方面着手,探讨陈氏对脾风病的病机分析和辨证论治特点,并结合陈氏临证验案分析总结其遣方用药特色。结果:陈氏论治脾风病融合中西医理念,观点独到,认为在脾风病发病机理中,湿热阻滞“脾之大络”的中医气化层面病理变化,实际包括了西医膵的分泌功能异常,从而提出“膵者,脾之大络也”的观点。他根据疾病所出现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的不同病机,分别创制泽膵汤、泽脾汤和啧脾汤三方进行治疗,根据陈氏医案记载,临床疗效显著。结论:陈氏在脾风病诊治方面,秉持衷中参西观点,治法理念独树一帜,遣方用药别具一格,对当今临床治疗类似脾风病极具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无咎 衷中参西 学术思想
下载PDF
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中医特色护理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丽丽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5期93-94,共2页
肺炎喘嗽是以气喘、咳嗽、咳痰痰鸣、发热为主症的肺系疾病,是儿科中最常见的三大疾病之一。万全《幼科发挥》认为:"午属马,少阴君火,心主热……心火乘肺,脾之痰生,故肺胀而喘,谓之马脾风。"从病因病机及症状上对本病进行了阐述。其... 肺炎喘嗽是以气喘、咳嗽、咳痰痰鸣、发热为主症的肺系疾病,是儿科中最常见的三大疾病之一。万全《幼科发挥》认为:"午属马,少阴君火,心主热……心火乘肺,脾之痰生,故肺胀而喘,谓之马脾风。"从病因病机及症状上对本病进行了阐述。其中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儿临床症状重,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及负担。在临床中,我科运用多种中医辨证施护方法,对肺炎喘嗽患儿的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喘嗽 热闭 中医辨证施护 心主热 痰鸣 少阴 肺系疾病 幼科发挥 中医特色
下载PDF
吴谦《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惊风治法初探
6
作者 姚灿 陈军涛 单海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6期1090-1092,1096,共4页
惊风为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之一,“心藏神,心病故主惊也;肝属木,肝病故主风也”。吴谦认为惊风多由于心肝有热,久用寒凉或是土虚木旺,其在《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卷五十一中有具体论述:认为小儿急惊风多见心肝火旺、... 惊风为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之一,“心藏神,心病故主惊也;肝属木,肝病故主风也”。吴谦认为惊风多由于心肝有热,久用寒凉或是土虚木旺,其在《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卷五十一中有具体论述:认为小儿急惊风多见心肝火旺、热极生风,治宜清肝热、镇肝风,但避免过用寒凉之药损伤脾胃。脾肾阳虚可致慢惊风、慢脾风;慢惊风治在温脾肾、培元气;慢脾风速在补脾土、回阳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惊 慢惊 儿童 《医宗金鉴》 治法
下载PDF
婴幼儿“慢脾风”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姜娴荷 谌松霖 马丙祥 《光明中医》 2016年第23期3529-3531,共3页
婴幼儿"慢脾风"发病率较低,我国对该病的认识较晚,且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统一的看法,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对发病早期惊厥频繁发作的控制亦不理想,中西医如何治疗及疗程多长尚无统一认识,易被临床医师所忽视。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婴幼儿"慢脾风"发病率较低,我国对该病的认识较晚,且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统一的看法,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对发病早期惊厥频繁发作的控制亦不理想,中西医如何治疗及疗程多长尚无统一认识,易被临床医师所忽视。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中西医角度对婴幼儿"慢脾风"的发病特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为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提供借鉴,以期开阔临床用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中西医疗法 综述
下载PDF
“脾虚生风”理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晓洁 马振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708,共2页
目的:探讨“脾虚生风”理论的临床应用。方法:归纳总结历代相关文献资料,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脾虚可以生风,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乏源,筋脉失养导致。其理论在临床亦立足于辨证,在脾虚引起的风气内动的证治中,其效亦彰。
关键词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理中汤/治疗应用 六君子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固真汤加阿胶白芍治小儿慢脾风证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有娥 《光明中医》 2000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固真汤 中医药疗法 儿童
下载PDF
关于中医儿科“马脾风”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保宁 《中医儿科杂志》 2012年第4期8-9,共2页
马脾风为古代医家对儿科喘息性疾病危重状态的观察描述。文章从马脾风的历史源流、与西医学的联系以及该病名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中医儿科 病名 讨论
下载PDF
王旭高治幼儿病医案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小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974-975,共2页
[目的]总结王旭高治疗幼儿病的经验。[方法]通过对王旭高诊治幼儿病医案如胎惊、童痨、疳劳、马脾风等的分析,探究王旭高论治幼儿病的临床特色。[结果]王旭高治疗幼儿病,非常重视脏腑虚实的辨析,深合钱乙所论幼儿生理"脏腑柔弱、... [目的]总结王旭高治疗幼儿病的经验。[方法]通过对王旭高诊治幼儿病医案如胎惊、童痨、疳劳、马脾风等的分析,探究王旭高论治幼儿病的临床特色。[结果]王旭高治疗幼儿病,非常重视脏腑虚实的辨析,深合钱乙所论幼儿生理"脏腑柔弱、气血未实"、病理"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之旨。[结论]王氏对幼儿病的论治,灵活变化,颇有见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旭高 幼儿医案 环溪草堂医案 脏腑辨证 胎惊 童痨 疳劳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四大儿科典籍治疗小儿慢惊的用药规律
12
作者 陈昱 孙珊 +4 位作者 罗卉 许俐娜 徐清怡 易鹏飞 陈琳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11期1422-1426,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分析《小儿药证直诀》《活幼心书》《幼科发挥》《幼幼集成》四大经典儿科中医典籍针对小儿慢惊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典籍中关于小儿慢惊风的内服方,建立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Excel 2021、IBM SPSS Modeler 18.0、IBM ...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分析《小儿药证直诀》《活幼心书》《幼科发挥》《幼幼集成》四大经典儿科中医典籍针对小儿慢惊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典籍中关于小儿慢惊风的内服方,建立数据库,利用Microsoft Excel 2021、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5.0等进行药物使用频次分析、功效分析、性味归经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筛选出处方68首,涉及中药142味,累计用药频次481次。应用频次前三的中药依次为甘草、人参、茯苓,主要为补虚药,主药性为温、平、寒,主药味为辛、甘味,入脾经、心经、肝经、胃经。关联分析置信度最高的三组药为甘草-白芍、甘草-半夏、甘草-陈皮,支持度较高的组合为甘草-人参,甘草-茯苓、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经聚类分析获得药物组合:麝香、冰片、朱砂、全蝎、僵蚕、防风、天麻,白芍、大枣、肉桂,栀子、黄芩、川芎、当归、泽泻、青皮,木香,天南星、枳壳、茯苓、白术、人参、甘草、陈皮、半夏、桔梗、山药。结论四大儿科典籍治疗小儿慢惊风的用药规律重在理气健脾,调治脾胃,兼顾痉挛抽搐,闭证神昏辅以平肝息风止痉开窍药,兼夹热证痰饮各实证、心烦口溢涎者,予以清热化痰止咳宁心安神药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惊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小儿药证直诀》 《活幼心书》 《幼科发挥》 《幼幼集成》
下载PDF
泻肺法治疗小儿急危病证举隅
13
作者 陈建平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1年第2期36-37,共2页
泻肺一法,笔者在儿科临床上运用颇能得心应手,特别是治疗小儿急危病证,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泻肺开窍熄风治中毒性肺炎肺炎与祖国医学中“肺风痰喘”、“火热喘急”、“马脾风”颇似。其病机为肺被邪束,
关键词 泻肺汤 痰喘 中毒性肺炎 火热喘急 清热泻肺 喉间痰鸣 大枣汤 喘促 参附龙牡汤
下载PDF
原机启微倪维德
14
作者 王翰昶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6年第3期54-55,共2页
吴县名医倪维德的祖父、父亲皆以行医名显于世。维德自幼嗜学,以《内经》为宗,研读金人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家之书,临证治疗诸疾,无不立效,譬如:
关键词 倪维德 原机启微 张从正 临证治疗 李杲 完素 显卿 痛不可忍
下载PDF
王有鹏教授治疗小儿慢脾风验案举隅
15
作者 付雪娇 关洋洋 王有鹏 《中医药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86-87,共2页
慢脾风是小儿惊风的一种,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系由脾胃虚怯,而生风所为,临床以精神萎靡,昏睡露睛,面色苍白或灰滞,口鼻气冷,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溲清便溏,手足蠕蠕震颤为主要表现。导师在临证中用温胆汤及小建中汤加减抑木扶土,治疗慢... 慢脾风是小儿惊风的一种,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系由脾胃虚怯,而生风所为,临床以精神萎靡,昏睡露睛,面色苍白或灰滞,口鼻气冷,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溲清便溏,手足蠕蠕震颤为主要表现。导师在临证中用温胆汤及小建中汤加减抑木扶土,治疗慢脾风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小建中汤
下载PDF
漫谈儿科急重症的诊疗心得
16
作者 廖濬泉 《云南中医杂志》 1989年第4期11-12,共2页
中医对各科急症的诊治,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宝贵经验。不断总结中医诊治急重病的经验,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笔者临证五十余年来,对于儿科急重症,略具心得,兹略举常见者数种,分述如下。一、乳蛾(扁桃体炎) 乳蛾... 中医对各科急症的诊治,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宝贵经验。不断总结中医诊治急重病的经验,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笔者临证五十余年来,对于儿科急重症,略具心得,兹略举常见者数种,分述如下。一、乳蛾(扁桃体炎) 乳蛾是小儿常见之疾病,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口微渴,小便短赤,咽喉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蛾 急症 急性胃肠炎
下载PDF
百事了无痕 草蕊一地香
17
作者 杨瑞雪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31-32,共2页
8月份,我遇见一个人。他是河北大厂县的回族,在北京一家研究所做事。特长是看中医。朋友介绍说,马志勇苦斗人生,名气亦如振翅的蝶儿,御风潜入京城的山水间。他愿意把他的事讲给我听。于是我们就坐在清凉的北窗下,听他的人生旅途中的一... 8月份,我遇见一个人。他是河北大厂县的回族,在北京一家研究所做事。特长是看中医。朋友介绍说,马志勇苦斗人生,名气亦如振翅的蝶儿,御风潜入京城的山水间。他愿意把他的事讲给我听。于是我们就坐在清凉的北窗下,听他的人生旅途中的一小段故事。卖什么吆喝什么。就说治病。去年5月,经人介绍,一位重病人的妻子,她落泪阑干,言称马大夫救人!病人王朝祥为病痛所系,不得不两次在某大医院施行右侧脑室手术。两次术后,仅两个月出现反复,意识模糊,头晕,视物为双,腹胀如鼓,下肢水肿没指,大小便失禁。“脑积水”未能消除,病情日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旅途 北窗下 山水间 右侧脑室 大小便失禁 马志 小段 东四牌楼 本虚标实证
原文传递
马脾风病名考源及毛细支气管炎的异同
18
作者 贺双腾 欧正武 《中华医史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84-87,共4页
关键词 病名 支气管炎
原文传递
恶风之古医籍解 被引量:2
19
作者 祝之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9期39-39,共1页
1.指代恶风《黄帝内经素问》卷十二·风论篇第四十二:“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 1.指代恶风《黄帝内经素问》卷十二·风论篇第四十二:“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焦绝 岐伯 古医籍 嗌干 色微 色白
下载PDF
侯氏黑散加减治疗慢脾风验案举隅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其华 《湖北中医杂志》 2010年第12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侯氏黑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