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喻闽凤运用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疾病的临证验案 被引量:3
1
作者 徐丽静 喻闽凤 朱玲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4期32-33,共2页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为清泻升散脾胃郁火的代表方剂。喻闽凤教授多年来临床运用该方加减辨证治疗小儿口疮、上下眼丹、多发性抽动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泻黄散 脾胃 口疮 上下眼丹 多发性抽动症
下载PDF
论泻黄散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脾胃郁火的异同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健萍 余长晖 +1 位作者 翁映虹 黄坚红 《四川中医》 2021年第1期17-19,共3页
钱乙的泻黄散与李杲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均是治疗脾胃郁火的名方,通过分析论述二方在病因病机、主要方证、遣方用药原则、现代临床运用等方面的异同,深究二方的深义,从而指导临床运用。
关键词 脾胃泻阴升阳汤 泻黄散 脾胃
下载PDF
纪云西坎离视域下脾胃郁火辨治探微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慧君 楼毅杰 纪云西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8期220-223,共4页
整理归纳分析脾胃郁火与坎离的关系,基于此指导临床诊治。分析认为,脾胃郁火乃坎离失济、阴阳二气错踞他位不得归于本位,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而致“郁”。基于坎离既济理论辨治脾胃郁火,若坎离既济,心肾相交,脾胃方可行其升降之职,故脾胃... 整理归纳分析脾胃郁火与坎离的关系,基于此指导临床诊治。分析认为,脾胃郁火乃坎离失济、阴阳二气错踞他位不得归于本位,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而致“郁”。基于坎离既济理论辨治脾胃郁火,若坎离既济,心肾相交,脾胃方可行其升降之职,故脾胃郁火在治疗上当透达宣导、调理升降,其本质不离开表、畅中、交通心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 坎离既济 阴阳交济 心肾相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