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CT血管造影诊断脾动脉瘤的价值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惠民 董伟华 +3 位作者 肖湘生 刘光华 于红 张沉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阐述脾动脉瘤的CT血管造影(CTA)表现,分析多层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其中仅1例因脾动脉瘤破裂而检查。CTA检查采用四层面螺旋CT机,准直为5 mm或2.5 mm,VR(容积显示)和TS—MIP(薄层块最大强度投影)重建。CT诊断标... 目的:阐述脾动脉瘤的CT血管造影(CTA)表现,分析多层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其中仅1例因脾动脉瘤破裂而检查。CTA检查采用四层面螺旋CT机,准直为5 mm或2.5 mm,VR(容积显示)和TS—MIP(薄层块最大强度投影)重建。CT诊断标准为脾动脉局限性膨大1.5倍或以上且与正常脾动脉节段之间界限分明。结果:20例共检出脾动脉瘤28个,其中1例5个、1例3个、2例2个,其余均为单发。28个脾动脉瘤中18个位于脾门;14个有明确钙化,其中10个呈明显层状环形;1例破裂瘤体与周围界限不清,均未见血栓存在。瘤体最大为55 mm×48 mm,最小为17 mm×15 mm。VR清晰显示全部27个未破裂的脾动脉瘤,3例与血管造影显示一致,但其中1例5个瘤体者显示瘤体和载瘤动脉关系优于DSA。结论:多层面CTA能可靠、无创、立体地显示脾动脉瘤及与载瘤动脉等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CT血管造影 诊断 动脉瘤 造影剂
下载PDF
脾动脉栓塞治疗胰源性假性脾动脉瘤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国锋 冯敢生 +2 位作者 梁惠明 郑传胜 柳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慢性胰腺炎合并假性脾动脉瘤的临床可行性,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8例假性脾动脉瘤病人,6例为急性胰腺炎坏死组织清除术后腹腔和胃肠道出血;2例为慢性胰腺炎,其中1例消化道出血,1例无症状偶然发现瘤体者。运...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慢性胰腺炎合并假性脾动脉瘤的临床可行性,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8例假性脾动脉瘤病人,6例为急性胰腺炎坏死组织清除术后腹腔和胃肠道出血;2例为慢性胰腺炎,其中1例消化道出血,1例无症状偶然发现瘤体者。运用弹簧钢圈栓塞脾动脉破口的近、远两端。术后CT观察瘤体灌注情况及出血情况。结果8例病人均栓塞成功,7例出血者成功止血,无症状者CT复查瘤体无对比剂灌注;随访3~21个月,6例无再发出血。结论经皮穿刺脾动脉栓塞术是1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假性脾动脉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动脉栓塞治疗 假性 胰源性 动脉栓塞术治疗 坏死组织清除术 慢性胰腺炎 动脉栓塞术 临床可行性 胃肠道出血 急性胰腺炎 消化道出血 临床效果 弹簧钢圈 体灌注 CT观察 CT复查 无症状者 后腹腔 对比剂 经皮穿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晓兵 田建明 +4 位作者 王培军 王敏杰 萧毅 左长京 吕桃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多层螺旋CT腹部检查发现 5例脾动脉瘤 ,均经DSA证实。其中 4例为腹部常规扫描模式所发现 ,1例行血管成像检查 ,扫描参数与常规扫描模式参数相同。血管三维成像方法为SSD ,MI...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多层螺旋CT腹部检查发现 5例脾动脉瘤 ,均经DSA证实。其中 4例为腹部常规扫描模式所发现 ,1例行血管成像检查 ,扫描参数与常规扫描模式参数相同。血管三维成像方法为SSD ,MIP及容积显示技术 (VRT)。结果 应用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模式进行血管结构三维重建即可明确显示脾动脉瘤 ,VRT成像较SSD、MIP能较好地显示脾动脉瘤的特征。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脾动脉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VR技术成像优于SSD及MI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诊断
下载PDF
脾动脉瘤27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艳 陈福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4-465,共2页
目的 探讨脾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 195 7年 9月~ 2 0 0 0年 6月诊治的 2 7例脾动脉瘤作一回顾性分析。 结果  2 7例脾动脉瘤中伴动脉粥样硬化 12例 ,门静脉高压症 9例 ,胰腺炎 2例 ,外伤 2例 ,肌纤维发育不良及... 目的 探讨脾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对 195 7年 9月~ 2 0 0 0年 6月诊治的 2 7例脾动脉瘤作一回顾性分析。 结果  2 7例脾动脉瘤中伴动脉粥样硬化 12例 ,门静脉高压症 9例 ,胰腺炎 2例 ,外伤 2例 ,肌纤维发育不良及细菌性心内膜炎所致各 1例。发生自发性破裂大出血 4例 (14 8% )。术前 2 0例经彩超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检查初步确诊 16例 ;5例经螺旋CT血管造影 (SCTA)、5例经选择性内脏动脉造影、5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1例经磁共振血管造影三维重建 (3DMRA)而确诊 ;术前依靠临床表现获诊断仅 1例 ;11例经手术探查确诊。本组行包括胰尾脾的脾动脉瘤切除术 11例 ,脾动脉瘤切除加脾动脉重建术 6例 ,脾动脉瘤切除未重建脾动脉 3例 ,动脉瘤近远端脾动脉结扎术 3例 ,介入栓塞术 4例。无死亡病例。 结论 重视和警惕脾动脉瘤的可能并通过CDFI、SCTA、3DMRA及DSA等影象技术对脾动脉瘤作出早期诊断 ;一旦确诊应根据病情选择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病例报告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三明治法”栓塞治疗巨大脾动脉瘤六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明明 倪才方 +2 位作者 刘一之 金泳海 王振堂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评估"三明治法"栓塞治疗巨大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在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治巨大脾动脉瘤6例,其中真性脾动脉瘤5例,2例位于脾动脉起始部,3例位于脾动脉中段;假性脾动脉瘤1例,位于脾动脉中段。所有患者均经... 目的评估"三明治法"栓塞治疗巨大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在2000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治巨大脾动脉瘤6例,其中真性脾动脉瘤5例,2例位于脾动脉起始部,3例位于脾动脉中段;假性脾动脉瘤1例,位于脾动脉中段。所有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和(或)CTA确诊。治疗方法均为经导管置入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流入动脉和流出动脉,即所谓"三明治法"。术后随访1~9年,依据CT增强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术后临床症状评估疗效。结果所有6例脾动脉瘤均通过"三明治法"成功孤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4个月因伴发恶性骨肿瘤死亡。其余5例存活患者随访CT检查显示动脉瘤腔封闭良好,未见血管再通,2例患者有小面积扇形脾梗死表现。结论经导管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安全、有效,"三明治法"对于巨大脾动脉瘤栓塞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弹簧圈 栓塞
下载PDF
电解可脱弹簧圈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春孟 卫任 +4 位作者 许永乐 贾鑫 郭伟 刘小平 马晓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s,GDC)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采用GDC联合微弹簧圈治疗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s,GDC)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采用GDC联合微弹簧圈治疗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脾动脉瘤位于脾动脉起始部,3例位于脾动脉中段,3例位于脾门处。瘤体平均直径(24±3.4)(20~28)mm。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栓塞成功,共使用GDC33枚,普通弹簧圈58枚,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平均随访(11±4.5)(5~181个月,脾动脉瘤未见血流通过,无脾梗死发生。结论GDC结合微弹簧圈栓塞脾动脉瘤安全可行,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电解弹簧圈 微弹簧圈 栓塞
下载PDF
腹部脏器假性动脉瘤诊治体会 被引量:9
7
作者 程波 童强 +1 位作者 卢晓明 王国斌 《腹部外科》 2004年第5期292-293,共2页
目的 总结腹部脏器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1年16例腹部脏器假性动脉瘤,其中肝动脉瘤6例、脾动脉瘤6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4例。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年。结果 16例假性动脉瘤病人中15例表现为破裂出... 目的 总结腹部脏器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01年16例腹部脏器假性动脉瘤,其中肝动脉瘤6例、脾动脉瘤6例、胃十二指肠动脉瘤4例。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年。结果 16例假性动脉瘤病人中15例表现为破裂出血。手术3例,成功2例,死亡1例。经动脉导管栓塞13例,全部成功且无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对腹部脏器假性动脉瘤急诊有确诊价值,经动脉导管栓塞术是绝大多数病人首选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腹部 脏器 诊治体会 动脉导管 病人 并发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动脉瘤 人中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8例脾动脉瘤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志伟 李晓光 +1 位作者 金征宇 杨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1-87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8例脾动脉瘤患者,经导管通过脾动脉使用弹簧圈栓塞瘤体远近端动脉而将瘤体隔绝,术后采用CT或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3~36个月。结果8例脾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无严重并发症。1...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8例脾动脉瘤患者,经导管通过脾动脉使用弹簧圈栓塞瘤体远近端动脉而将瘤体隔绝,术后采用CT或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3~36个月。结果8例脾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无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10个月因腹腔大出血死亡,其余7例随访3~36个月情况良好,未见血管再通。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脾动脉瘤安全可行,术后定期影像随访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经导管动脉栓塞
下载PDF
腹部内脏动脉瘤与腔内治疗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斌 余翀 +2 位作者 王翔 李毅清 金毕 《腹部外科》 2017年第6期426-429,共4页
内脏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VAA)是指除了主-髂动脉系统以外的腹腔内动脉瘤,包括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瘤,肾动脉瘤因其特殊性,往往被单列讨论。VAA因其潜在的破裂出血风险而受到临床医师重视... 内脏动脉瘤(visceral artery aneurysm,VAA)是指除了主-髂动脉系统以外的腹腔内动脉瘤,包括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瘤,肾动脉瘤因其特殊性,往往被单列讨论。VAA因其潜在的破裂出血风险而受到临床医师重视,随着影像学和腔内治疗技术的进展和普及,更多无症状的VAA被发现并得到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治疗 腹腔干 可控释放 微导管 动脉瘤 弹簧圈 动脉瘤 肠系膜上动脉 内脏动脉瘤 动脉瘤
下载PDF
内脏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0
作者 谷涌泉 郭建明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136-137,共2页
内脏动脉瘤为腹主动脉所属各内脏动脉及其分支动脉所产生的动脉瘤。临床上比较少见,但随着近年来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症状内脏动脉瘤检出率得以提高。内脏动脉瘤排在腹内动脉瘤发生率的第三位,仅次于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1]。内... 内脏动脉瘤为腹主动脉所属各内脏动脉及其分支动脉所产生的动脉瘤。临床上比较少见,但随着近年来影像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症状内脏动脉瘤检出率得以提高。内脏动脉瘤排在腹内动脉瘤发生率的第三位,仅次于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1]。内脏动脉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0.01%~10.4%,女性多于男性[2,3]。而瘤体破裂是该病最为凶险的并发症,其中肝动脉瘤破裂几率最高,达80%,胰动脉瘤75%,肠系膜上动脉瘤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动脉瘤 动脉瘤 外科治疗 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发生率 腹主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无症状 肠系膜上动脉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梅晓燕 龚波 +5 位作者 陆成栋 郑建刚 武洪林 周慧 严凯 刘卓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967-196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腹部CT检查中诊断脾动脉瘤的22例患者的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等处理技术。观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脾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腹部CT检查中诊断脾动脉瘤的22例患者的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等处理技术。观察脾动脉类型、走行、与胰腺的关系,观察动脉瘤的类型、位置、形态、大小、数目、瘤壁有无钙化斑块等指标。结果四种后处理方法均检出全部动脉瘤。脾动脉走行于胰腺上方14例,走行于胰腺后方8例,血管类型属分散型者5例,集中型者17例;动脉瘤均为真性动脉瘤,单发多见;位置以脾动脉干多见,形态多为圆形,直径多小于2cm;瘤壁钙化者检出16例,其中12例合并有非钙化斑块。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充分显示脾动脉的走行,诊断脾动脉瘤的存在;多种后处理技术能清楚的显示瘤体的特性及瘤腔内外情况,对临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成像 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异位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的脾动脉瘤四例报告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幼伟 梅志军 +1 位作者 景在平 包俊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5-347,共3页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是最常见的内脏动脉瘤,约占全部内脏动脉瘤的60%,仅次于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位于腹部动脉瘤第3位[1].脾动脉起源变异合并脾动脉瘤甚罕见.自2002年9月至2009年9月我们共收治脾动脉瘤13例,其中有... 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是最常见的内脏动脉瘤,约占全部内脏动脉瘤的60%,仅次于腹主动脉瘤和髂动脉瘤,位于腹部动脉瘤第3位[1].脾动脉起源变异合并脾动脉瘤甚罕见.自2002年9月至2009年9月我们共收治脾动脉瘤13例,其中有4例脾动脉瘤的脾动脉异位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瘤 异位起源 内脏动脉瘤 ARTERY 腹主动脉瘤 2009年 腹部动脉瘤
原文传递
内脏动脉瘤腔内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伟 卫任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129-132,共4页
所谓内脏动脉,是指供应胃肠道、肝、脾及胰腺的动脉[1]。内脏动脉瘤(viseral artery aneurysm,VAA)即为腹腔干、肠系膜上、肠系膜下动脉及各自分支处的动脉瘤。因此,严格地讲,VAA并不包括肾动脉瘤,但因为后者在发病特点及治疗方式上与VA... 所谓内脏动脉,是指供应胃肠道、肝、脾及胰腺的动脉[1]。内脏动脉瘤(viseral artery aneurysm,VAA)即为腹腔干、肠系膜上、肠系膜下动脉及各自分支处的动脉瘤。因此,严格地讲,VAA并不包括肾动脉瘤,但因为后者在发病特点及治疗方式上与VAA大体相仿,所以一些文献也将二者合并在一起进行分析[2,3]。VAA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发生率约为0.1%~2%,其中以脾动脉瘤比例最高,约为60%,肝动脉瘤为20%、肠系膜上动脉瘤5.5%、腹腔动脉瘤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腔内治疗 治疗方式 弹簧圈 动脉瘤 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瘤 腔内技术 侧支循环
下载PDF
经导管组织黏合剂结合弹簧圈栓塞脾动脉瘤 被引量:8
14
作者 吕朋华 王立富 +5 位作者 王书祥 孙陵 王福安 黄文诺 耿素萍 蔡明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组织黏合剂NBCA结合弹簧圈经导管栓塞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3例脾动脉瘤患者,2例位于脾动脉主干,1例位于脾动脉分支。均先经导管置入弹簧圈栓塞载瘤动脉的远端,再以NBCA与碘化油混合物栓塞载瘤动脉的近端包括瘤... 目的探讨采用组织黏合剂NBCA结合弹簧圈经导管栓塞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3例脾动脉瘤患者,2例位于脾动脉主干,1例位于脾动脉分支。均先经导管置入弹簧圈栓塞载瘤动脉的远端,再以NBCA与碘化油混合物栓塞载瘤动脉的近端包括瘤体。术后采用CT增强扫描随访4~20个月。结果 3例脾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中见所有动脉瘤铸型良好,未见血管再通。1例患者有小面积脾梗死表现。结论经导管NBCA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弹簧圈 α氰基丙酸正丁脂 栓塞
下载PDF
脾动脉瘤的传统手术和腔内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斌 符伟国 +2 位作者 史振宇 竺挺 董智慧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目的:比较脾动脉瘤的传统手术方法与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年7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6例脾动脉瘤病例,其中2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包括近、远端动脉结扎加脾动脉瘤旷置术,动脉瘤切除加脾动脉重建术,脾动脉瘤切除加脾脏... 目的:比较脾动脉瘤的传统手术方法与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99年7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6例脾动脉瘤病例,其中2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包括近、远端动脉结扎加脾动脉瘤旷置术,动脉瘤切除加脾动脉重建术,脾动脉瘤切除加脾脏切除术等3种术式;26例采用血管腔内治疗方法,即脾动脉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死亡率及近期随访的结果。结果:腔内治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3±14.5)min比(108.7±16.4)min,P=0.037;(3.6±1.3)d比(9.2±1.6)d,P=0.025]。传统手术组术中术后需输血的有3例,1例合并亚急性心内膜炎病人术后因心功能不全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而血管腔内治疗组术中、术后无输血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血管腔内治疗组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1例术后12个月瘤体仍有少量内漏,但瘤体直径未增大;其余病例瘤体均缩小。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血管腔内治疗具有安全、微创、恢复快等特点,应成为脾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传统开放手术 血管腔内治疗
下载PDF
经导管弹簧圈漂流法治疗脾动脉瘤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凌晓 王建华 +3 位作者 王小林 罗剑钧 施惠斌 颜志平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2期188-190,共3页
目的:评价弹簧圈漂流法治疗脾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0年介入治疗25例共28个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16例,男性9例;年龄33-86岁,中位年龄54岁。真性动脉瘤占85.7%(24/28个),单发者占76%(19/25例),... 目的:评价弹簧圈漂流法治疗脾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0年介入治疗25例共28个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16例,男性9例;年龄33-86岁,中位年龄54岁。真性动脉瘤占85.7%(24/28个),单发者占76%(19/25例),囊状占89.3%(25/28个),伴门脉高压者占36%(9/25例);瘤体直径15-65mm,中位直径32mm,瘤体位于脾动脉近端8个,中段9个,脾门以远11个。20例患者行经导管载瘤动脉远近段栓塞术+动脉瘤腔栓塞术,1例行动脉瘤腔填塞术,1例采用瘤腔完全填塞+远端脾动脉栓塞术。其中15例采用弹簧圈漂流法栓塞脾动脉远端分支,脾动脉近端采用NESTER弹簧圈+普通弹簧圈彻底栓塞;2例行覆膜支架植入术+远端脾动脉栓塞术;1例合并肝动脉瘤者因脾动脉瘤体直径〈2cm选择临床随访。结果:24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有10例(28%)患者中出现轻度栓塞后综合征,其余病例无明显手术相关并发症。栓塞术后随访2-37个月(平均18.1个月)未见动脉瘤复发、增大或破裂出血。2例覆膜支架植入患者分别随访12和18个月,支架血流均保持通畅,瘤腔未见造影剂再灌注。1例未干预动脉瘤者随访48个月,动脉瘤体无明显增大。7例出现〈30%的脾梗死,无其他动脉瘤相关并发症。弹簧圈漂流法栓塞治疗组与非弹簧圈漂流法栓塞治疗组相比在一次手术成功率、30d病死率、栓塞后综合征、脾脏梗死例数、随访出现内漏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经导管弹簧圈漂流法治疗脾动脉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弹簧圈漂流法 栓塞 覆膜支架
下载PDF
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小颖 曹喜才 +1 位作者 孙建中 聂春晖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577-578,共2页
1973年Maddison首次应用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为减少全脾栓塞所致严重并发症,Spigos等应用明胶海绵颗粒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
关键词 动脉栓塞术 功能亢进 动脉瘤
下载PDF
脾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青薛 操炎炎 宋松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0-145,共6页
目的分析脾动脉瘤(SAA)的介入治疗方法及中远期疗效。方法搜集2010年7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63例SAA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63例患者中,真性SAA 49例,假性SAA 14例,瘤体直径1.0~13.6 cm,平均(3.3±2.5)cm。介入治... 目的分析脾动脉瘤(SAA)的介入治疗方法及中远期疗效。方法搜集2010年7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63例SAA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63例患者中,真性SAA 49例,假性SAA 14例,瘤体直径1.0~13.6 cm,平均(3.3±2.5)cm。介入治疗采用弹簧圈瘤腔内栓塞+隔绝旷置术(31例),单纯隔绝旷置术(19例),单纯瘤腔内栓塞(4例),单纯载瘤动脉栓塞(2例),覆膜支架置入术(3例),裸支架+瘤腔内弹簧圈栓塞(4例)。手术成功率100%。治疗后28例出现栓塞后综合征,4例伴有胰腺炎的患者术后有血液淀粉酶的一过性升高。术后1个月行增强CT复查,大多数患者瘤腔完全血栓化,有4例患者瘤腔内可见少许对比剂,术后3个月复查瘤腔完全血栓化;17例出现15%~35%不同程度的脾梗死,行支架置入术者其支架内血流通畅。随访7~121个月,平均(45.8±27.2)个月,未观察到瘤体增大、破裂或复发。结论针对不同类型和部位的SAA,采用不同介入治疗方法才能确保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介入治疗 中远期随访
原文传递
脾动脉瘤的超声诊断(附15例报告)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晓峰 靳勇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6期383-38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对脾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脾动脉瘤超声表现。结果 15例术前超声诊断为脾动脉瘤,与CT、手术和病理完全一致,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检查方便、快捷... 目的探讨超声成像对脾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脾动脉瘤超声表现。结果 15例术前超声诊断为脾动脉瘤,与CT、手术和病理完全一致,诊断符合率100%。结论超声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检查方便、快捷,是早期确诊或初诊筛选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动脉瘤 病理
下载PDF
脾动脉瘤腔内治疗方法探讨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立魁 熊江 +2 位作者 张敏宏 吴晔 郭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腔内技术治疗脾动脉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脾动脉瘤患者,均采用弹簧圈栓塞、覆膜支架植入、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等腔内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死亡率及随访情况。结果:技术... 目的:回顾性分析腔内技术治疗脾动脉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脾动脉瘤患者,均采用弹簧圈栓塞、覆膜支架植入、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等腔内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死亡率及随访情况。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9例患者随访22个月(3~41个月),随访期间内发现4例患者存在小面积脾梗死,无临床症状。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狭窄,经球囊扩张并植入球扩式支架改善。无脾动脉瘤增大、复发或破裂病例。结论:腔内方法治疗脾动脉瘤微创、安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支架植入 腔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