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6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性脾栓塞术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05
1
作者 梅雀林 李彦豪 +1 位作者 陈勇 鲁恩洁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寻术中较准确地控制脾栓塞程度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90例部分性脾栓塞(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术患者栓塞前、后的脾动脉造影表现,总结出大小为1mm×1mm×1mm... 目的探寻术中较准确地控制脾栓塞程度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90例部分性脾栓塞(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术患者栓塞前、后的脾动脉造影表现,总结出大小为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数(G)、内径约1mm脾内动脉支数(A)与栓塞程度(Ee)的关系。以此为依据对24例脾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栓塞(E)前先根据Ee预期、A值确定明胶海绵用量,行PSE术后,比较Ee实际与Ee预期的偏差。结果G、A与E(Ee×100)的关系为G=(E-11.45)A/50.79。运用本公式可确定栓塞剂用量,从而控制Ee,95%偏差范围将控制在-5.8%~6.8%。结论根据预期栓塞程度与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颗粒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质量控制 栓塞术
原文传递
部分性脾栓塞术改变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88
2
作者 李征然 单鸿 +3 位作者 朱康顺 姜在波 关守海 黄明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13-917,共5页
目的 研究部分性脾栓塞术 (PSE)前、后门脉血流及压力的改变。方法  31例临床确诊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部分性脾栓塞术 ,术前及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 (简称彩超 )观测门静脉主干 (PV)、脾静脉主干 (SV)、肠系膜上静脉主... 目的 研究部分性脾栓塞术 (PSE)前、后门脉血流及压力的改变。方法  31例临床确诊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部分性脾栓塞术 ,术前及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 (简称彩超 )观测门静脉主干 (PV)、脾静脉主干 (SV)、肠系膜上静脉主干 (SMV)的血流改变情况 ,1 1例栓塞前后经皮经脾穿刺脾静脉分别置管于PV、SV、SMV测压。结果  31例患者PSE术后PV、SV及SMV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减少 (P <0 0 5) ;PV、SV血流量减少程度与栓塞程度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589、0 862 ,P值均 <0 0 1。 1 1例患者 (栓塞程度 60 %~ 80 % )栓塞前后测压结果表明栓塞后PV、SV、SMV的压力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P <0 0 0 1 ) ;PV、SV、SMV的压力下降程度分别为 (2 2 2± 5 8) %、(2 8 5± 1 7) %、(1 9 5± 8 1 ) % ,且PV、SV压力降低程度与栓塞程度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645、0 687,P值均 <0 0 5。结论 栓塞面积控制在 60 %~ 80 %可较好的改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外周血象 ,减少门脉血流量和降低门脉压力 ,减轻食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门静脉高血压 治疗性栓塞 血液动力学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治疗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被引量:61
3
作者 陈孝平 吴在德 裘法祖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42-446,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的意义。方法 将204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肝癌切除+脾切除组(简称切脾组,n=94)和单纯肝癌切除组(简称不切脾组,n=11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白细胞、血小板、...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肝癌切除联合脾切除的意义。方法 将204例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肝癌切除+脾切除组(简称切脾组,n=94)和单纯肝癌切除组(简称不切脾组,n=11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血清总胆红素、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和术后5年生存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CD4、CD8、CD4 /CD8、IL2、IFN -γ、IL -1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术后2个月,切脾组CD4和CD4 /CD8分别为( 40 8±4 1 )%和(1 .8±0. 2),高于不切脾组的CD4 ( 33. 8±3. 6 )%和CD4 /CD8 ( 1 .1±0 .3 ),而切脾组CD8 ( 25 .8±3 .8)%低于不切脾组CD8(32. 9±4 .1%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 05);切脾组IFN -γ和IL2分别为(102 2±14 8)pg/ml和(98 1±15. 5)pg/ml,高于不切脾组的IFN -γ(85. 6±14 .7)pg/ml和IL2(77. 7±14 .2)pg/ml,而切脾组IL10(56. 8±10. 3)pg/ml低于不切脾组IL 10 (72. 8±15 4)pg/m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 .05)。(3)术后14d,切脾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9 1±1 4)×109 /L和(310±55)×109 /L,明显高于不切脾组的(3. 6±1. 2)×109 /L和(99±36)×109 /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1)。(4)术后第7天,切脾组血清总胆红素为(24±7)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切除 切除 肝癌 肝硬化 功能亢进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部分脾栓塞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被引量:51
4
作者 李征然 邹艳 +2 位作者 唐文杰 单鸿 朱康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办法。材料与方法 :33例脾功能亢进患者 ,采取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栓塞材料为钢圈或明胶海绵条 ,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血尿淀粉酶、彩超 ,随访3月~1...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办法。材料与方法 :33例脾功能亢进患者 ,采取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栓塞材料为钢圈或明胶海绵条 ,术后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血尿淀粉酶、彩超 ,随访3月~1年 ,平均6 5个月。结果 :术后8例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 ,28例栓塞面积为30%~60%的患者中有4例出现并发症 ,发生率为14 3 % ;5例栓塞面积为60%~80%的患者中有4例出现并发症 ,发生率为80%。并发症包括胸水、腹水、顽固性呃逆、肝肾功能损害、门静脉血栓、左下肺不张、肺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与栓塞面积及栓塞部位有直接关系。结论 :掌握合适的栓塞面积与部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治疗性栓塞 并发症 处理
下载PDF
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51
5
作者 张铠 赵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01-606,共6页
目的对比单纯TIPS和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伴上消化道出血(UGH),分析TIPS和GCVE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PHT伴UG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 目的对比单纯TIPS和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伴上消化道出血(UGH),分析TIPS和GCVE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PHT伴UG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单纯TIPS治疗15例(A组),TIPS联合GCVE治疗23例(B组),观察分析手术前后血液指标、门静脉及脾脏血流动力学、脾脏形态学、消化道静脉曲张程度变化。随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门静脉压降低、流速加快、脾静脉淤血指数降低均较术前明显(P<0.05),B组均优于A组(P<0.05)。术后两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均明显好转(P<0.05),B组和A组EGV好转率分别为94.7%、66.6%,急诊止血率分别为100%、75%,再出血率分别为4.3%、28.5%,B组均明显优于A组(P<0.05)。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肝性脑病(HE)发生率、支架原发通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介入通畅率均为100%,支架远端位于门静脉左支者HE发生率显著低于位于右支者(P<0.05)。结论 TIPS联合GCVE治疗肝硬化PHT伴UGH疗效确切,优于单纯T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功能亢进
下载PDF
脾脏的基础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5
6
作者 李宗芳 张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近年来,随着对脾脏组织结构、细胞功能、分泌功能和神经支配的深入研究,对于脾脏的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脾脏是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滤血、免疫、造血和储血等功能,而且其免疫功能具有&qu... 近年来,随着对脾脏组织结构、细胞功能、分泌功能和神经支配的深入研究,对于脾脏的功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脾脏是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滤血、免疫、造血和储血等功能,而且其免疫功能具有"双向性"和"时相性"的特点。然而,要确切评价脾脏的功能尤其是病理状态下的脾脏功能,明确阐述脾功能亢进的机制、脾脏与其他脏器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脾脏的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功能亢进 脏肿瘤 脏移植
下载PDF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7
作者 欧阳强 肖湘生 +3 位作者 董伟华 张电波 董生 刘加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 110例 ,经导管动脉栓塞 (TACE)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 ,分 1~ 3次达到控制目的。脾栓塞采用 35 5~ 5 ...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和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 110例 ,经导管动脉栓塞 (TACE)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 ,分 1~ 3次达到控制目的。脾栓塞采用 35 5~ 5 0 0 μmPVA微粒 ,脾下极动脉超选部分性脾栓塞。采集每次脾栓塞术前、术后资料 ,包括症状、体征、外周血象、增强CT ,上消化道内镜所见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共行部分性脾栓塞 172例次。栓塞范围 30 %~ 6 0 %。栓塞后有 134例次出现发热 ,持续 3~ 30d ,12 6例次出现腹痛 ,其中 2 7例次需用强效止痛药物。少量胸腔积液 6例次 ,保守治疗后消失。未出现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 2 4h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 (BPC)开始升高 (P <0 .0 5 ) ,末次栓塞后 3个月白细胞维持在正常值为 6 7例 ,BPC维持在正常值为 82例。术后食欲、体能以及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均有所改善。结论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能有效改善血象 ,提高机体免疫力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性栓塞 介入治疗 肝癌 功能亢进 疗效观察 经导管动脉栓塞
下载PDF
PVA颗粒作为栓塞材料在部分性脾栓塞术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6
8
作者 朱康顺 单鸿 +5 位作者 李征然 孟晓春 沈新颖 黄明声 姜在波 关守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评价PVA颗粒作为栓塞材料在部分性脾栓塞术 (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脾亢 )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5 0例肝硬化脾亢行PSE患者 ,依据PSE术所采用的栓塞材料不同分为2组 :A组 2 6例 ,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 ;B组 2 4例 ,栓... 目的 评价PVA颗粒作为栓塞材料在部分性脾栓塞术 (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脾亢 )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5 0例肝硬化脾亢行PSE患者 ,依据PSE术所采用的栓塞材料不同分为2组 :A组 2 6例 ,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 ;B组 2 4例 ,栓塞材料为 30 0~ 70 0 μm的PVA颗粒。随访观察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变化及术后反应。选取术后 1年资料完整的 4 1例进行分析 ,其中A组 2 2例 ,B组 19例。结果 两组术后 1年内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0 1)。虽然B组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A组升高较多 ,但两组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术后红细胞计数一直无明显变化 (P >0 .0 5 )。B组疼痛的程度重、持续时间长 ,而A组发热的发生率高。较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PVA颗粒可作为PSE术的栓塞材料 ,栓塞程度控制在 5 0 %~ 70 %可有效治疗脾亢、减轻术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颗粒 栓塞材料 栓塞术 肝硬化 功能亢进
下载PDF
真丝线段栓塞脾脏红髓小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席嘉元 翟凌云 +8 位作者 吕梁 管有凤 周雁 杨珏 江勇 杨正中 龙毓灵 曹新华 李纪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781-783,共3页
目的:寻找脾脏红髓小动脉的理想栓塞剂。材料和方法:采用0000-00000号手术丝线剪成2mm线段经导管注入脾动脉,随血漂流栓塞红髓小动脉,对4只犬(45~60条线段/犬)、9例脾功能亢进病人每例60~80条线段/次... 目的:寻找脾脏红髓小动脉的理想栓塞剂。材料和方法:采用0000-00000号手术丝线剪成2mm线段经导管注入脾动脉,随血漂流栓塞红髓小动脉,对4只犬(45~60条线段/犬)、9例脾功能亢进病人每例60~80条线段/次作了实验研究,术后分别于24小时、第2、3、4周处死犬作病理学检查;病人术后定期作血像、血清学、骨髓像、US、CT等观察。结果:犬病理切片:红髓小动脉内有丝线栓子存留,血管壁增厚,远端血栓形成,部分脾索脾窦机化。患者:栓塞面积约30%~45%,脾纵径缩小4.0~6.8cm,血像逐渐升至正常水平,出血倾向改善,副反应、并发症、死亡率低。结论:0000-00000号真丝线段可以直接栓塞脾脏红髓小动脉,不易吸收,疗效肯定。价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栓塞术 真丝线段
原文传递
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被引量:34
10
作者 徐继威 张耀明 +5 位作者 宋越 温苑章 曾华东 李舒凡 李旭刚 吴涌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8年3月-2014年6月,采用完全腹腔镜方法,对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采用一级脾蒂离断法或者二级...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8年3月-2014年6月,采用完全腹腔镜方法,对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采用一级脾蒂离断法或者二级脾蒂离断法切脾,断流方法采用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45例在全腔镜下完成(其中28例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1例需手助。手术时间110-43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失血80-1200 ml,平均325 ml。1例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44例术后住院8-20 d,平均10.6 d。41例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36个月,3例再出血,2例原发性肝癌。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门奇断流术 门脉高压症 功能亢进 切除术
下载PDF
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 被引量:34
11
作者 柏斗胜 赵伟 +3 位作者 蒋国庆 钱建军 陈平 金圣杰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50-754,共5页
目的探讨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4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5例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 目的探讨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4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收治的5例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施行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术中行脾血自体回输。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5例患者中,3例施行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1例施行腹腔镜肝切除+脾切除+胆囊切除术,1例施行腹腔镜肝切除+脾切除+断流术,无1例中转开腹。患者手术时间为(225±41)min,术中出血量为(221±81)mL。5例患者均采用了自体血回输技术,无1例患者术中行同种异体输血。2例患者术后发生腹腔积液,其中1例患者同时发生胸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进食全流质饮食,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患者术后住院时问为(7.8±0.8)d,均顺利康复出院,无围术期死亡发生。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截至随访时间均生存。结论同步腹腔镜肝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安全可行,且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功能亢进 切除术 肝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与门静脉、脾静脉直径、脾脏大小及血细胞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31
12
作者 谢冬英 谢仕斌 +2 位作者 李勇忠 姚春斓 姚集鲁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8-310,共3页
目的 了解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门静脉主干 (MPV)和脾静脉 (SPV)直径、脾脏大小及周围血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15 1例慢性肝炎患者行肝组织病理检查 ,并按肝组织纤维化分级分为S1~S4 组 ,B超测量MPV和SPV直径 ,以脾指数 (... 目的 了解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门静脉主干 (MPV)和脾静脉 (SPV)直径、脾脏大小及周围血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  15 1例慢性肝炎患者行肝组织病理检查 ,并按肝组织纤维化分级分为S1~S4 组 ,B超测量MPV和SPV直径 ,以脾指数 (SPI)表示脾脏大小 ,常规方法检测外周血的白细胞数 (WBC)、红细胞数 (RBC)和血小板计数 (PLT) ,并比较各组患者上述几种指标的差异。结果 S3 组和S4 组患者MPV及SPV直径大于S1组 ,S1组MPV和SPV直径分别为 (11.89± 1.39)mm和 (5 .78± 1.33)mm ,S4 组为 (13.0 7± 1.2 3)mm和 (8.0± 1.8)mm ,SPI也由S1组 (17.5 8± 6 .2 4)cm2 逐渐高达S4 组的 (2 8.97± 11.6 3)cm2 。S1组至S4 组 ,RBC、WBC和PLT逐渐降低 ,S1组分别为 (4 .6 7± 0 .6 7)× 10 12 /L ,(5 .46± 1.6 3)× 10 9/L和 (174.5 3± 5 7.0 5 )× 10 9/L ,S4 组分别为 (4 .0 3± 0 .77)× 10 12/L ,(4 .0± 1.0 )× 10 9/L和 (89.2 4± 35 .72 )× 10 9/L。其中 ,S3 和S4 组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S1组。结论 随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 ,慢性肝炎患者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直径逐渐扩张 ,脾脏逐渐增大 ,外周血W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门脉高压 功能亢进 血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机制探讨 被引量:29
13
作者 马艳丽 任万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15-317,共3页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机制探讨 病毒性肝炎患者 暴发性肝衰竭 血小板生成素 功能亢进 慢性肝炎 重症肝炎 免疫研究 综合作用 合理治疗 发生率 肝硬化 发病机
下载PDF
脾栓塞程度控制的方法学研究(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梅雀林 李彦豪 +1 位作者 鲁恩洁 陈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68-870,共3页
目的 探寻影响脾栓塞程度的相关因素及其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90例部分性脾栓塞术 (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 ,PSE)患者栓塞前、后的脾动脉造影表现 ,应用相关分析法总结大小为 1mm× 1mm× 1mm的明胶海绵颗粒数 (G值 )... 目的 探寻影响脾栓塞程度的相关因素及其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90例部分性脾栓塞术 (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 ,PSE)患者栓塞前、后的脾动脉造影表现 ,应用相关分析法总结大小为 1mm× 1mm× 1mm的明胶海绵颗粒数 (G值 )、内径约 1mm脾内动脉分支数 (A值 )、G/A比值、脾脏大小与脾栓塞程度 (Ee)的关系。结果 G/A比值与E(Ee× 10 0 )呈高度的正相关 (r =0 91) ,直线回归方程为 :E =11 5 + 5 0 5G/A ,即G =(E - 11 5 )A/5 0 5。结论 脾栓塞前根据预期栓塞程度和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用量 ,从而控制脾栓塞程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治疗性栓塞 栓塞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部分栓塞治疗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玄祖旗 杨仁杰 +2 位作者 刘庚年 任伟新 陈鹏 《放射学实践》 1997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目的:对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机能亢进(简称脾亢)患者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找出确定其疗效的观测指标、栓塞范围和PSE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术前患者周围血细胞计数三... 目的:对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机能亢进(简称脾亢)患者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找出确定其疗效的观测指标、栓塞范围和PSE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术前患者周围血细胞计数三系均低,以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为显著。选择性插入脾动脉靶血管后先造影然后用抗生素液浸泡的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结果:脾动脉插管技术成功率100%。30例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恢复到正常水平,5例部分缓解,1例无明显变化。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增加,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有所下降。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左上腹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对脾亢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可减轻脾亢又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门脉高压的症状。PSE栓塞范围在30%~80%之间为宜。白血球和血小板尤其是后者数量和功能改变为PSE后疗效可靠的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亢进 栓塞 肝硬变 门脉高血压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杨熙章 吴纪瑞 +4 位作者 杨永岩 许有进 黄淑贞 陈光辉 陆颜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 (PSE)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PSE治疗肝癌伴脾亢 (HCC HS) 86例 ,其它继发性脾亢 (SHS) 2 6例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5例 ,其中 2 0例行 2次以上PSE。结果 平均栓塞范围HCC HS组为 36 % ,SHS组为 6 0 ...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术 (PSE)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PSE治疗肝癌伴脾亢 (HCC HS) 86例 ,其它继发性脾亢 (SHS) 2 6例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5例 ,其中 2 0例行 2次以上PSE。结果 平均栓塞范围HCC HS组为 36 % ,SHS组为 6 0 % ,ITP组为 74% ,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8%、88.5 %、10 0 %。HCC HS组因单次栓塞范围较小 ,约 2 0 .9% (18/ 86 )病人需行再次栓塞。全部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PSE是安全有效的 ,可作为外科脾切除的替代疗法。HCC HS组为了减轻术后并发症PSE可分次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术 功能亢进 原发性血小板紫癜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继发性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可行性和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全达 马宽生 +3 位作者 何振平 丁钧 黄学全 董家鸿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 (RFA)脾脏治疗继发性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4只健康杂种狗随机分为Ⅰ组 (脾静脉结扎 ,n =4)和Ⅱ组 (脾静脉结扎 +RFA ,n =10 ) ,通过结扎脾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属支引起淤血性脾肿大 ,3周末Ⅱ...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 (RFA)脾脏治疗继发性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4只健康杂种狗随机分为Ⅰ组 (脾静脉结扎 ,n =4)和Ⅱ组 (脾静脉结扎 +RFA ,n =10 ) ,通过结扎脾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属支引起淤血性脾肿大 ,3周末Ⅱ组剖腹行射频热能毁损脾脏。观察动物脾脏经RFA后的并发症 ,定期行CT扫描以及切取脾脏观察热毁损后脾脏病灶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全组动物无死亡和并发症。CT显示脾静脉结扎后脾脏明显肿大并可持续 2个月以上 ,RFA后脾脏病灶呈节段性毁损 ,包括高密度的坏死区和低密度的梗死区———后者称为“旁观者效应” ;梗死区在RFA后 4~ 6周内消失 ,残脾缩小 ;坏死区改变不明显。射频热能引起脾脏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和广泛的血栓性梗死形成。梗死区逐渐吸收、纤维化 ,血管闭塞、纤维素沉积和脾窦消失引起活性脾脏组织结构致密。 结论 RFA治疗实验性脾肿大和脾亢是可行和安全的 ,将来可在开腹或腹腔镜下严格隔离脾脏周围器官后在临床安全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治疗 继发性肿大 功能亢进 可行性 安全性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50例 被引量:26
18
作者 朱晓玲 刘瑞雪 +5 位作者 佟晗 李胜息 陈海鸥 张向红 李艳 杨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980-982,共3页
目的:进一步观察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脾亢)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股动脉插管对部分脾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白细胞在PSE后1-3d明显升高超过正常值,7d后降至正常.血小板1-3d后开... 目的:进一步观察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脾亢)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股动脉插管对部分脾动脉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白细胞在PSE后1-3d明显升高超过正常值,7d后降至正常.血小板1-3d后开始升高,4-14d继续升高,2wk后达到正常并趋于平稳.血红蛋白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2-6wk后门脉宽度有意义地缩小,6-12mo后继续缩小,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术后2-6wk脾脏大小变化不明显,6-12mo后显著性缩小.术前25例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患者,术后仅1例复发出血.1例并发脾脓肿,其余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SE是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栓塞术 治疗 肝硬化 功能亢进 PSE
下载PDF
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症行肝脾联合切除术后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4
19
作者 左朝晖 张柏和 +4 位作者 姜小清 谭春祁 莫胜川 欧阳永忠 周德善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肝脾联合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HCC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2组:肝脾联合切除58例(A组),单纯肝癌切除68例(B组)。比较两组术后血清总胆红...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肝脾联合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HCC伴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2组:肝脾联合切除58例(A组),单纯肝癌切除68例(B组)。比较两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及免疫功能状况。结果术后7 d血清总胆红素A,B组分别为(25±6)μmol/L和(38±12)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7 d,A组和B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分别为(49.8±35.8)U/L和(71.8±57.4)U/L,(45.6±39.3)U/L和(61.4±41.2)U/L,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B组两个月后CD4和CD4/CD8分别为(41.7±4.2)和(32.6±3.5),(1.9±0.21)和(1.1±0.18),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24%(10/58)和16.18%(11/68),差异无显著性(P>0.05),A,B组3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0%(14/28)和32.26%(10/31),37.50%(3/8)和20.0%(2/1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脾联合切除治疗HCC伴脾功能亢进可促进机体T细胞亚群恢复平衡,改善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并可减轻术后肝脏胆红素代谢的负担,促进肝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不增加,3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功能亢进 切除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部分脾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23
20
作者 时冰 朱晓玲 佟晗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9-119,131,共2页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办法。[方法]70例肝硬化患者伴有脾功能亢进,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 ,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碎屑。术后注意生命体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脾CT。[结果]术后出...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办法。[方法]70例肝硬化患者伴有脾功能亢进,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 ,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碎屑。术后注意生命体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脾CT。[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发热、腹痛、胸水、腹水、脾脓肿、左下肺炎等。[结论]掌握脾栓塞术后的并发症,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原因,对症处理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部分栓塞 预防 部分动脉栓塞术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功能亢进 肝硬化患者 生命体征 明胶海绵 栓塞材料 定期复查 左下肺炎 栓塞术后 对症处理 血常规 功能 脓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