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重建结合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术中超声在腹腔镜脾上极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海 肖洪磊 杨宏强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92-394,共3页
脾肿瘤由于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不易早期作出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其治疗仍存在争议。脾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明显增加了患者对严重感染的易感性,尤其是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同时伴随血小板增多症、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而保留脾... 脾肿瘤由于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不易早期作出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其治疗仍存在争议。脾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明显增加了患者对严重感染的易感性,尤其是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同时伴随血小板增多症、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而保留脾脏的手术被广大外科医师所重视[1]。陈亚希等[2]指出,与腹腔镜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并不增加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还可降低术后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生率。但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手术难度较大,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尤其对脾脏血管的解剖,如何避免术中大出血、确保保留脾脏的血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术前三维重建可充分了解肿瘤位置及周围血管的关系。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是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已广泛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尤其肝胆外科手术,具有发现微小病灶、可视化血运等优势[3-4]。术中超声可直视肿瘤位置及与周围血管、脏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血小板增多症 术中超声 周围血管 腹腔镜手术 微小病灶 肿瘤
下载PDF
肾上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卫惠杰 任俊伟 +3 位作者 刘定荣 罗敏 傅春玲 李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91-1293,共3页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 cell lymphoma,IVLBCL)累及肾上腺的病例极其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原发于肾上腺的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经过彩超、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得以确诊,现报道如下。1资料...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large B cell lymphoma,IVLBCL)累及肾上腺的病例极其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原发于肾上腺的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经过彩超、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得以确诊,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67岁,因"双侧腰痛20年加重1月,伴排尿困难2年"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1 腺血管 右侧肾 腺切除术 组织病理切片 胰腺尾部 INTRAVASCULAR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应用脾保留术治疗脾损伤49例的报告
3
作者 公保才旦 王邦英 +2 位作者 游秀玲 王启珍 李永东 《青海医药杂志》 1990年第6期31-32,共2页
多少年来人们对于脾损伤的治疗,几乎都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然而当今人们对这一传统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其主要的原因是:10年来人们渐渐重视起脾功能的研究,认为脾脏是一个多功能的器官,开始了解脾脏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地位。在脾损伤治疗... 多少年来人们对于脾损伤的治疗,几乎都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然而当今人们对这一传统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其主要的原因是:10年来人们渐渐重视起脾功能的研究,认为脾脏是一个多功能的器官,开始了解脾脏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地位。在脾损伤治疗中,脾保留术的必要性已被肯定。我院自1984年~1989年对脾脏损伤采用脾保留术,经观察初见成效,现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术 损伤 脏损伤 组织移植 修补术 切除术 复合伤 滤过作用
下载PDF
外伤性脾破裂手术保脾失败原因分析
4
作者 蔡兆华 姜鸿儒 +1 位作者 李振斌 严承常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1991年第9期40-41,共2页
1986年1月—1989年12月,我院经手术保脾的病人中,有21例失败,本文就21例外伤性脾破裂手术保脾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4例:闭合性脾破裂20例,开放性1例:均为脾实质裂伤。1处裂伤的12例,2处或2处以上的裂伤... 1986年1月—1989年12月,我院经手术保脾的病人中,有21例失败,本文就21例外伤性脾破裂手术保脾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4例:闭合性脾破裂20例,开放性1例:均为脾实质裂伤。1处裂伤的12例,2处或2处以上的裂伤8例,脾碎裂1例;裂伤脾上极或下极的16例,裂伤合并脾门和/或脾血管损伤5例:脾破裂合并肝破裂1例,合并左肾破裂2例;术前发生休克的1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破裂 失败原因分析 碎裂 腹腔内积血 肝破裂 动脉结扎 血管 手术时间
原文传递
B超诊断脾脓肿一例报告
5
作者 邓崇强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89年第2期61-62,共2页
患者,男性,26岁,农民。2周前因受凉发烧,全身不适,无寒战,曾按感冒治疗,以发烧原因待查入我院内科。入院时体温40.3℃,脉搏132次/分,血压14.7/9.3kPa,腹部膨隆,未见肠型。腹肌不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触诊不满意,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剑... 患者,男性,26岁,农民。2周前因受凉发烧,全身不适,无寒战,曾按感冒治疗,以发烧原因待查入我院内科。入院时体温40.3℃,脉搏132次/分,血压14.7/9.3kPa,腹部膨隆,未见肠型。腹肌不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触诊不满意,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剑突下偏左压痛,脾区叩击痛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不亢进。胸部拍片及心电图正常。几次化验检查白细胞在5.3~7.4×10°/L之间,中性在64~74%间。血沉68mm/h。肝功化验正常。血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B超诊断 无移动性浊音 触诊 肝区 囊肿 周前 包膜 声像图
下载PDF
钝力致脾破裂的损伤病理探讨——附6例报告
6
作者 黄瑞亭 叶炯华 张春梅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4期234-235,共2页
钝力致脾破裂是腹部钝力伤中最常见的损伤,在法医学检案中,往往因生前(术前)诊断不明或疑为自发性破裂,特别是外伤后迟发性脾破裂的案件,经常提出异议。
关键词 破裂 损伤病理 自发性破裂 周围炎 伤中 肾韧带 动脉瘤 诊断不明 真性破裂
下载PDF
脾动脉终末分支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殿辅 李明治 《解剖学通报》 1965年第1期51-52,共2页
有关脾动脉分支的研究,Michels(1942)^([1])、Clausen(1958)^([2])、吉川、松井(1960)^([3,4])和谷川(1962)^([5])諸氏已有报告。但国人情况究竟如何,尚未見諸文献。有鉴于此,三年多来,我們在学生实习用的86具成年尸体(♂66、♀20)中,... 有关脾动脉分支的研究,Michels(1942)^([1])、Clausen(1958)^([2])、吉川、松井(1960)^([3,4])和谷川(1962)^([5])諸氏已有报告。但国人情况究竟如何,尚未見諸文献。有鉴于此,三年多来,我們在学生实习用的86具成年尸体(♂66、♀20)中,仔細剖查过脾血管的行径和分支,現将脾动脉終末分支的部分資料整理出来,报导如下:脾动脉的脾支脾动脉的一級分支分为两支主干(称为上、下終动脉干)者有71例,占82.56%;分为三支主干(称为上、中、下終动脉干)者有15例,占1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干 胃底 分支
下载PDF
脾梗死破裂引起腹腔大出血休克死亡一例报告
8
作者 瞿勇强 尹建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1期48-49,共2页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心瓣膜赘生物脱落并栓塞脾脏导致死亡的案例甚为罕见。现报告一例:一、案情摘要患者男性、23岁,工人。主诉腹痛、发热;检查:一般情况差、消瘦,体温38.6℃。心尖区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脐周...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心瓣膜赘生物脱落并栓塞脾脏导致死亡的案例甚为罕见。现报告一例:一、案情摘要患者男性、23岁,工人。主诉腹痛、发热;检查:一般情况差、消瘦,体温38.6℃。心尖区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脐周、左上腹压痛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腹腔大出血 休克死亡 瓣膜赘生物 心尖区 案情摘要 破裂 肠系膜淋巴结炎
下载PDF
国人胃后动脉的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祝曙鸣 郑思竞(指导) 《解剖学通报》 1981年第1期29-32,共4页
胃的血供极其丰富,按照传统概念,大约有十二支有关动脉。然而“胃后动脉”自从1740年Wolther首先发现,到1745年Haler[1]命名以来,作为胃血供的一个分支,虽然有一些学者对它作了解剖学上的描述,但是由于对胃后动脉认识不足.
关键词 胃后动脉 出现率 动脉 动脉 胃短动脉 国人
下载PDF
减重与代谢手术中被忽视的脾上极动脉
10
作者 闫文貌 韩威 白日星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92-94,共3页
近年来减重与代谢手术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肥胖患者手术操作空间小,脾胃韧带较短,部分脾上极动脉走行异常,在游离胃底体部过程中容易损伤脾上极动脉,一旦出血,止血时非常棘手。本文结合本中心临床经验重温胃底周围相关解剖,希望... 近年来减重与代谢手术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肥胖患者手术操作空间小,脾胃韧带较短,部分脾上极动脉走行异常,在游离胃底体部过程中容易损伤脾上极动脉,一旦出血,止血时非常棘手。本文结合本中心临床经验重温胃底周围相关解剖,希望引起减重与代谢外科医生重视,以尽可能有效避免术中脾上极动脉的损伤及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手术 代谢手术 动脉 解剖
原文传递
脾损伤保留脾上极手术26例疗效分析
11
作者 马杰 陶有金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脾损伤后保留脾上极的可行性,评价残余脾脏功能。方法回顾分析保留脾上极手术26例临床资料。结果残余脾存活,检测部分血液免疫功能指标,保脾组部分指标较切脾组高。结论选择合适病例,保留脾上极可行,保留了脾脏功能。
关键词 损伤 保留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胃短动脉的初步观察
12
作者 杨振中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0年第2期65-66,共2页
胃短动脉的起源和分布,与胃、脾等手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为此我们在70具(童尸62,成尸8)尸体上进行观察。这些材料多数系学生局部解剖用的材料和教师作的教学标本以及透明标本,由作者进行清理解剖、登记和绘图,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现将初步... 胃短动脉的起源和分布,与胃、脾等手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为此我们在70具(童尸62,成尸8)尸体上进行观察。这些材料多数系学生局部解剖用的材料和教师作的教学标本以及透明标本,由作者进行清理解剖、登记和绘图,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胃短动脉的起源胃短动脉又称胃底动脉^((1)),是营养胃底部的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短动脉 胃底 动脉 腹腔动脉
下载PDF
脾动脉先行的五步法腹腔镜脾切除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志成 黄河 +1 位作者 邬杰忠 刘波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12-112,共1页
【视频简介】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凭借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目前已成为正常大小和轻度肿大脾脏切除的标准手术方式。巨脾常导致腹腔镜操作空间小,且脾周围血管增粗、扭曲、数量增... 【视频简介】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凭借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目前已成为正常大小和轻度肿大脾脏切除的标准手术方式。巨脾常导致腹腔镜操作空间小,且脾周围血管增粗、扭曲、数量增多,术中处理脾蒂和脾上极有较大难度,术中出血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术 轻度肿大 脏切除 周围血管 腹腔镜操作 动脉
原文传递
伴CA19-9、CA125升高的脾上皮样囊肿行部分脾切除术1例
14
作者 韩品盛 杨龙 +2 位作者 于建发 史瑞 张雅敏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16,共1页
患者女,24岁,因体检发现脾占位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未见异常。普美显-腹部MRI平扫+动态增强检查:脾上极囊性包块影,大小约8.3 cm×7.6 cm,增强后未见强化(图1)。肿瘤标志物:CA19-9>1 000.0 U/ml;CA125 108.00 U/ml。PET-CT:脾内... 患者女,24岁,因体检发现脾占位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未见异常。普美显-腹部MRI平扫+动态增强检查:脾上极囊性包块影,大小约8.3 cm×7.6 cm,增强后未见强化(图1)。肿瘤标志物:CA19-9>1 000.0 U/ml;CA125 108.00 U/ml。PET-CT:脾内囊性低密度灶伴边缘钙化,代谢缺损,考虑囊肿伴钙化。行部分脾切除术,术中见脾上极直径约7 cm囊肿,伴钙化,与肝左叶粘连,囊肿内为淡黄色澄清液体,在脾门处分离结扎脾上极动静脉,完整切除囊壁(图2,3)。术后病理:(脾囊肿壁)上皮性囊肿(图4)。术后第3天复查肿瘤标志物:CA19-9:568 U/ml;CA125:80.6 U/ml;术后1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CA19-9:26 U/ml;CA125:35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左叶 低密度灶 囊肿 肿瘤标志物 动静脉 皮样囊肿
原文传递
延迟性脾破裂1例报告
15
作者 刘荣清 《现代临床医学》 1994年第1期24-24,共1页
患者男,15岁,因左上腹被足球击伤后疼痛5小时入院。查体:左上腹压痛,肌紧张及轻度反跳痛。腹穿抽得不凝血,诊断为外伤性脾破裂而手术。术中见腹腔积血约300ml,脾稍大,脾膈面靠下极有长3.5cm、深0.5cm之横行裂口,缓慢渗血,明胶海绵压迫... 患者男,15岁,因左上腹被足球击伤后疼痛5小时入院。查体:左上腹压痛,肌紧张及轻度反跳痛。腹穿抽得不凝血,诊断为外伤性脾破裂而手术。术中见腹腔积血约300ml,脾稍大,脾膈面靠下极有长3.5cm、深0.5cm之横行裂口,缓慢渗血,明胶海绵压迫加大网膜固定,数分钟后出血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性破裂 外伤性破裂 腹腔积血 腹穿 膈面 明胶海绵
下载PDF
原发脾脏血管内皮肉瘤1例
16
作者 许圣义 陈景禹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05-205,共1页
患者,女,45岁,因左季肋部及背部胀痛伴左上腹包块一个月,1990年3月10日入院。体查:腹部平软,左肋缘下深部可触及一边缘圆钝之包块,中等硬度,包块随体位变化可上下移动。B超和CT检查均提示脾脏占位病变。诊断为脾脏肿瘤。
关键词 血管内皮肉瘤 左季肋部 腹包块 中等硬度 肋缘 切除术 动脉
下载PDF
胃短动脉起自脾上极动脉变异一例
17
作者 李雪瑶 马建军 +1 位作者 宋华雄 赵灿锋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37-537,共1页
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胃短动脉起自脾上极动脉变异。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脾动脉于第12胸椎前起自腹腔干,在距腹腔干79.36 mm处发出胃网膜左动脉,而后继续走行17.40 mm后分为2支,1支走行18.40 mm后分为4支... 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胃短动脉起自脾上极动脉变异。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脾动脉于第12胸椎前起自腹腔干,在距腹腔干79.36 mm处发出胃网膜左动脉,而后继续走行17.40 mm后分为2支,1支走行18.40 mm后分为4支进入脾门,另一支走行29.48 mm后进入脾上极成为脾上极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短动脉 腹腔干 动脉变异 胃网膜左动脉 成年男性 动脉
下载PDF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分院肝胆胰微创中心简介
18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分院肝胆胰微创中心成立于2014年1月,隶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重点学科普外科,是国内较早建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肝胆胰脾微创治疗中心,胰脾微创技术方面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居国际先进水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分院肝胆胰微创中心成立于2014年1月,隶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重点学科普外科,是国内较早建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肝胆胰脾微创治疗中心,胰脾微创技术方面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居国际先进水平。团队完成了国内首例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合并人工血管置换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首例腹腔镜脾脏中段切除术以及国内第一例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并首先提出脾上极入路的腹腔镜脾切除术,是目前国际上完成腹腔镜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数量最多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肝胆胰 人工血管置换 微创治疗 国家重点学科
原文传递
手助腹腔镜行巨脾切除加胃冠状静脉TH胶栓塞术1例
19
作者 张雪峰 金红旭 +2 位作者 李瑾 吴国强 宗修辊 《沈阳部队医药》 2004年第5期400-,共1页
1 病例报道患者,男,46岁。入院前两个月无诱因出现恶心,随之呕出暗红色血,量不多,伴有头晕和柏油便。无腹痛、腹胀、鼻衄、齿龈出血等症状。10年前曾患乙肝,未予特殊治疗。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结膜稍苍白,无肝掌、蜘蛛痣及腹... 1 病例报道患者,男,46岁。入院前两个月无诱因出现恶心,随之呕出暗红色血,量不多,伴有头晕和柏油便。无腹痛、腹胀、鼻衄、齿龈出血等症状。10年前曾患乙肝,未予特殊治疗。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结膜稍苍白,无肝掌、蜘蛛痣及腹壁静脉曲张。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4cm,腹水(-)。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2×10~9/L,血红蛋白105g/L,血小板26×10~9/,凝血酶原19.9s(11.5s~14.5s),纤维蛋白原1.33g/L,丙氨酸转氨酶65U/L,总胆红素26.5μmol/L,直接胆红素12.7μmolL,白蛋白34.1g/L。B 超提示肝硬化、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技术 切除 冠状静脉 手助 栓塞术 结肠韧带 中转开腹 胃韧带 剑突 剑状突 胸骨
下载PDF
脾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报告
20
作者 杨之新 吴国柱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0年第4期164-164,共1页
患者女,64岁。因左上腹隐痛并发现肿物半年余,近1个月腹痛加重,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于1989年4月4日入院。体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左上腹稍隆起,可触及一肿块,中等硬,边界尚清,较光滑,压痛不明显。B超示脾脏肿大,有占位性病变... 患者女,64岁。因左上腹隐痛并发现肿物半年余,近1个月腹痛加重,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于1989年4月4日入院。体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左上腹稍隆起,可触及一肿块,中等硬,边界尚清,较光滑,压痛不明显。B超示脾脏肿大,有占位性病变。化验:Hb130g/L,PTC140×10~9/L,WBC6.9×10~9/L,N69%,L30%,E1%。肝功能正常。以脾恶性肿瘤剖腹探查,见脾脏明显肿大,约24×12×10cm大小,呈灰红、夹有灰白色,表面部分结节状,脾上极隆起肿块10×10cm,质硬,与胃底、胰尾紧密粘连,脾下极突出肿块6×5cm,脾门淋巴结肿大,行脾及胰尾、胃部分切除术。病理诊断:脾脏恶性淋巴瘤,侵及胃和胰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尾 胃部分切除术 恶性肿瘤 淋巴结肿大 恶性淋巴瘤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