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肠轴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6
1
作者 李宁宁 方秀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感染、精神心理等有关。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引起普遍关注,上述的发病因素均可整合到脑-肠互动框架中进行阐述,脑-肠轴成为研究IBS发病机制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轴的概...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感染、精神心理等有关。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引起普遍关注,上述的发病因素均可整合到脑-肠互动框架中进行阐述,脑-肠轴成为研究IBS发病机制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轴的概念、作用机制、脑-肠轴功能异常与IBS发病、靶向治疗等方面对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 作用通路 发病机制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轴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5
2
作者 杜晓娟 汪龙德 +5 位作者 刘俊宏 毛兰芳 梁乾坤 李云霞 吴溪玮 剡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116-118,共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紊乱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认为胃肠动力紊乱、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精神心理因素等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密切相关。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紊乱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认为胃肠动力紊乱、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精神心理因素等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密切相关。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使脑-肠互动机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这不仅有利于揭示脑-肠互动机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还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神经系统
下载PDF
基于脑肠互动探讨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 被引量:40
3
作者 李建香 过伟峰 +3 位作者 傅淑平 袁梦果 刘云芳 顾恒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2-294,298,共4页
通腑泻热是治疗中风的重要法则,但其治疗机制仍未明确。结合近期脑肠相关研究结果,从脑肠互动、脑-肠轴、脑肠肽、肠道菌群角度对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进行探讨。提出脑-肠轴为阐明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奠定了基础,脑肠肽是研... 通腑泻热是治疗中风的重要法则,但其治疗机制仍未明确。结合近期脑肠相关研究结果,从脑肠互动、脑-肠轴、脑肠肽、肠道菌群角度对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进行探讨。提出脑-肠轴为阐明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奠定了基础,脑肠肽是研究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物质基础,而肠道菌群则是治疗的重要靶点。认为机体通过脑-肠轴调节脑肠功能,形成脑肠互动,脑肠肽、肠道菌群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为脑肠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通腑泻热法 互动 - 道菌群
原文传递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轴 被引量:36
4
作者 张宇迪 刘纯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939-941,946,共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发生与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胃肠黏膜炎症、局部免疫功能异常及肠道菌群改变等相关,上述机制均与脑-肠轴异常有关,脑-肠轴异常在F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神经调节 - 道菌群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5
作者 罗小雨 钟良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21-324,342,共5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虽然仍不十分明确,但近年来除了在内脏高敏、肠动力异常等传统观点认为的病理生理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外,在其他多方面均有重要的研究进展。此文从基因易感性、神经递质、感染及免疫、肠黏膜屏障、神经系统、...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虽然仍不十分明确,但近年来除了在内脏高敏、肠动力异常等传统观点认为的病理生理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外,在其他多方面均有重要的研究进展。此文从基因易感性、神经递质、感染及免疫、肠黏膜屏障、神经系统、精神心理因素、动物模型等方面较完整的对IB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发病机制 - 内脏高敏感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6
作者 范明明 张湘龙 +1 位作者 刘佳鑫 王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00-1305,共6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发病与脑-肠轴(brain-gut axis,BGA)的功能失调紧密相关。脑肠肽(brain gut peptide,BGP)作为脑和胃肠道中双重分布的肽类,是BGA的重要因子。FD在中医学归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中医学认...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发病与脑-肠轴(brain-gut axis,BGA)的功能失调紧密相关。脑肠肽(brain gut peptide,BGP)作为脑和胃肠道中双重分布的肽类,是BGA的重要因子。FD在中医学归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脑肠上下相通、互相联系形成脑肠互动,因而肠功能受到脑的调控,与西医的BGA理论相吻合。中医学者通过实验研究、临床方药治疗和临床非药物疗法证实调节BGP和/或BGA可减缓FD的临床症状。尽管中医在治疗FD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尚不能验证中医对FD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仍需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
下载PDF
从肠—肝轴学说再论肝脾相关 被引量:35
7
作者 周素芳 李艺锋 王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2-353,357,共3页
肝脾相关理论是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脾胃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介绍了肝脾相关的理论及现代研究,并阐述现代医学肠—肝轴学说与肝脾相关理论间的联系,认为肠—肝轴学说是中医肝脾相关理论的丰富和补充,对脂肪肝等... 肝脾相关理论是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脾胃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介绍了肝脾相关的理论及现代研究,并阐述现代医学肠—肝轴学说与肝脾相关理论间的联系,认为肠—肝轴学说是中医肝脾相关理论的丰富和补充,对脂肪肝等肝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相关 -肝 - 肝脾同治
原文传递
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8
作者 康明祥 贾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554-1558,共5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可能与包括心理因素、胃肠道异常运动与分泌、内脏高敏感性在内的中枢和外周因素有关.但有的因...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可能与包括心理因素、胃肠道异常运动与分泌、内脏高敏感性在内的中枢和外周因素有关.但有的因子既能够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又能够调节内脏的敏感性,使IBS患者的胃肠道对应激及食物的敏感性增强.目前认为内脏敏感性增高是其特征性的病理生理基础,但IBS内脏高敏感性确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脑-肠轴上有多种机制单独或共同作用形成内脏感觉的异常.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IBS患者肠道神经丛、脊髓及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结构或功能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 -
下载PDF
脑-肠轴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9
作者 黄更珍 张耀丹 贺国斌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4期4473-4475,共3页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消化道动力与内脏感觉异常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伴有多种症状叠加或相互转换,有难治愈、反复发作等特点,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研究发现,FGIDs的发生与脑-肠轴异常密切相关。脑-肠轴在FG...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消化道动力与内脏感觉异常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伴有多种症状叠加或相互转换,有难治愈、反复发作等特点,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研究发现,FGIDs的发生与脑-肠轴异常密切相关。脑-肠轴在FGI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主要总结脑-肠轴在FGIDs中的作用,并对脑-肠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 易激综合征 - 互动
下载PDF
抑郁症研究的发展和趋势——从菌-肠-脑轴看抑郁症 被引量:29
10
作者 梁姗 吴晓丽 +2 位作者 胡旭 牛云霞 金锋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010-2025,共16页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心理疾病,该病不仅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但由于经济文化和医疗资源等因素限制,目前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并没有进行过任何治疗,已有疗法效果的有限性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困境.研究...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心理疾病,该病不仅降低个人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但由于经济文化和医疗资源等因素限制,目前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并没有进行过任何治疗,已有疗法效果的有限性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困境.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内分泌、免疫和肠脑功能都出现异常,脑-肠轴功能失常可能是抑郁症的主要病理机制.以往的抑郁症治疗主要针对大脑,如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而忽视了患者的其他症状.近年来,全世界范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抑郁症患病率也随之升高的现象提示,食品添加剂、药物、环境压力及不良饮食等均可为肠道菌群异常的直接诱因,而肠道菌群改变导致菌-肠-脑轴功能异常更可能促进抑郁症发生;通过益生菌、益生元、健康饮食以及粪便菌群移植等方式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菌-肠-脑轴功能则能减轻甚至治疗抑郁.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来改变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已成为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热点,维护良好的肠道菌群可能是未来抑郁症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 菌-- 道微生物 益心菌
原文传递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杜海涛 陈峥 万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85-88,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未明,通常认为可能与肠道动力紊乱、内脏高敏、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肠道低度炎症、脑-肠轴、神经-内分泌-免疫可能在IB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针对近年来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病理机制 动力紊乱 内脏高敏 炎症 -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脑-肠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孙波 陈亭 +2 位作者 王婷 胡琛 朱京慈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206-1211,共6页
人体肠道内定植了大量的细菌,它们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维持。大脑与胃肠道之间通过脑-肠轴进行双向关联。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脑-肠轴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肠道菌群可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功能,脑-肠轴功能变化... 人体肠道内定植了大量的细菌,它们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维持。大脑与胃肠道之间通过脑-肠轴进行双向关联。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脑-肠轴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肠道菌群可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功能,脑-肠轴功能变化同样也会改变肠道的菌群结构。本研究就肠道菌群与脑-肠轴功能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深入了解肠道菌群对脑-肠轴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菌群 - 神经系统 下丘-垂体-肾上腺
原文传递
痛泻要方对脑肠肽含量的作用与脑-肠轴调控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旺建伟 金颖慧 +2 位作者 齐德英 胥风华 赵文静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机能状态小鼠肠管运动、大鼠脑肠肽含量及二者相关性的影响,研讨痛泻要方对脑肠肽含量作用与脑-肠轴调控相关性。方法:通过对新斯的明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亢进、阿托品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抑制及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 目的:通过对不同机能状态小鼠肠管运动、大鼠脑肠肽含量及二者相关性的影响,研讨痛泻要方对脑肠肽含量作用与脑-肠轴调控相关性。方法:通过对新斯的明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亢进、阿托品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抑制及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观察痛泻要方对不同机能状态胃肠运动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大鼠下丘脑、血清、肠组织中多种下丘脑与胃肠运动密切相关的脑肠肽的含量变化及之间变化的关系,观察痛泻要方对脑肠肽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胃肠运动之间关系,以探讨该方对胃肠运动、脑肠肽含量的作用及其与脑-肠轴调控作用的关系。结果:痛泻要方对新斯的明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亢进均有一定抑制胃肠运动作用;对阿托品致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抑制均有一定促进胃肠运动作用;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均无明显作用;痛泻要方对大鼠下丘脑、血清、胃肠组织中5-HT、SP等多种与胃肠运动密切相关的脑肠肽的含量具有调节作用。结论:痛泻要方对小鼠不同机能状态胃肠运动有不同影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与痛泻要方作用于脑-肠轴不同层次、不同部位脑肠肽的含量有关。提示痛泻要方可通过对脑肠肽含量影响而调节胃肠运动,与脑-肠轴调控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 运动 IBS
下载PDF
脑卒中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李文 刘春风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11期789-792,共4页
  脑卒中后出现的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GI)功能紊乱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日益受到神经科医生的关注,而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治疗措施对提高脑卒中整体治疗水平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在阐述GI神经生理学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后...   脑卒中后出现的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GI)功能紊乱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日益受到神经科医生的关注,而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治疗措施对提高脑卒中整体治疗水平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在阐述GI神经生理学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后出现的GI功能紊乱做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道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 -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脑-肠轴功能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璐 刘懿萱 段丽萍 《胃肠病学》 2014年第9期563-565,共3页
人体肠道内的菌群参与了许多生理功能的维持和疾病的发生。作为大脑和胃肠道功能相互调节的重要桥梁,脑-肠轴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肠道菌群维持稳定的条件。脑-肠轴紊乱可激活肠黏膜免疫,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使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反之,肠道... 人体肠道内的菌群参与了许多生理功能的维持和疾病的发生。作为大脑和胃肠道功能相互调节的重要桥梁,脑-肠轴功能的正常发挥是肠道菌群维持稳定的条件。脑-肠轴紊乱可激活肠黏膜免疫,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使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反之,肠道菌群结构改变亦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脑-肠轴功能紊乱,其中迷走神经和血清代谢物质在脑-肠轴功能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肠道菌群与脑-肠轴功能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菌群 - 黏膜 迷走神经
下载PDF
神经降压素介导的脑-肠轴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杨云 徐派的 +3 位作者 辛玉 康朝霞 张红星 周利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9,50,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介导的脑-肠轴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隔日进食制备FD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右侧&qu... 目的:探讨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介导的脑-肠轴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夹尾刺激法配合隔日进食制备FD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右侧"足三里"和"太冲"穴,每次30min,每日1次,共14d。检测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运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NT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下丘脑、胃窦及回肠组织中NT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下降(P<0.01);电针组较模型组胃排空率增加,小肠推进率升高(P<0.05)。模型组血浆NT含量较空白组增加(P<0.05),电针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下丘脑、胃窦及回肠组织中NT表达较空白组升高(P<0.05),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降低FD大鼠下丘脑、胃窦、回肠及血浆中NT的表达,通过中枢及外周两种途径介导脑-肠轴作用,加快胃排空及小肠推进,改善胃肠动力障碍,该作用可能是电针治疗FD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电针 神经降压素 - 动力
原文传递
从脑-肠轴角度探讨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中医治疗 被引量:22
17
作者 尹小君 施茵 赵继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197-2201,共5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内脏高敏感性是IBS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且与脑-肠轴关系密切。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IBS疗效较好,具...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内脏高敏感性是IBS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且与脑-肠轴关系密切。近年来,中医针灸治疗IBS疗效较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 内脏高敏感性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阳 姜巍 李玉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9期93-96,共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epepsia,FD)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现代研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病并...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epepsia,FD)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现代研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病并没有实质器官上的病变,更加增大了对本病研究的难度系数。西医学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胃肠动力障碍、胃肠激素分泌紊乱、内脏高敏感性、脑-肠轴、HP感染及胃酸分泌异常等,西医治疗以改善胃肠动力、调节胃酸分泌、抗焦虑抑郁、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保护胃黏膜等措施为主。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等方式,不良反应与易复发等问题较为突出,仍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中医认为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相关,其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以辨证论治与中医理法方药理论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共同调节。同时中医在西医传统治疗的方法上,更好的沿袭了西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之处,逐步的形成了功能性消化不良今天的中医治疗新模式、新篇章,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前景,从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多靶点、全方位调节,疗效显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今天的治疗中往往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兼顾,共同达到最有效的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西医 研究进展 - 胃脘痛 动力 激素 综述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姣 刘晶晶 代二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714-2716,共3页
目的:总结近些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科研工作。方法:通过对近几年CAG与心理因素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从脑-肠轴、肝主疏泄的现代研究、CAG与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探讨了CAG患者... 目的:总结近些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科研工作。方法:通过对近几年CAG与心理因素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从脑-肠轴、肝主疏泄的现代研究、CAG与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探讨了CAG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进展。结果:CAG患者心理状态差,以焦虑、抑郁为主。结论:CAG疾病本身与心理因素共同主导疾病的发生和整个病程进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分型等措施,辅以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CAG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心理 -
下载PDF
功能性胃肠病“脑肠同调”治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魏玮 刘倩 +9 位作者 荣培晶 陈建德 杨洋 苏晓兰 毛心勇 国嵩 张涛 独思静 罗梦雪 潘雨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957-1961,共5页
以"调枢通胃"理论为指导,并以传统中医基础理论和当代临床经验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对功能性胃肠病的认识,提出功能性胃肠病的病机为"神明之枢失衡(脑)""胃肠腑气不通(肠)",具体治法为"脑肠同调"... 以"调枢通胃"理论为指导,并以传统中医基础理论和当代临床经验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对功能性胃肠病的认识,提出功能性胃肠病的病机为"神明之枢失衡(脑)""胃肠腑气不通(肠)",具体治法为"脑肠同调"。通过对"脑肠同调"治法建立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应用进行概述,探讨中西医整合治法的构建与意义,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 同调 - 辛开苦降法 温肾健脾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