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靶向非病毒基因递释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容琴 柯伟伦 +1 位作者 蒋晨 裴元英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6-39,共4页
脑靶向非病毒基因递释系统可有效介导基因药物跨越血脑屏障,到达病变部位发挥疗效,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适当机制如配体-受体特异性结合作用可显著提高非病毒基因递释系统在脑部的蓄积量,从而提高所携带外源基因... 脑靶向非病毒基因递释系统可有效介导基因药物跨越血脑屏障,到达病变部位发挥疗效,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适当机制如配体-受体特异性结合作用可显著提高非病毒基因递释系统在脑部的蓄积量,从而提高所携带外源基因在脑部的表达量。本文主要从受体介导和吸附介导两种机制入手,综述脑靶向非病毒基因递释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系统 非病毒载体 基因药物 受体介导机制 吸附介导机制
下载PDF
脑靶向3′,5′-二辛酰基-5-氟脲嘧啶脱氧核苷药质体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志荣 王建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71-776,共6页
目的 为提高氟苷的脑靶向性 ,以增强疗效 ,降低毒副作用 ,制备其前体药物 3′ ,5′ 二辛酰基 氟苷的药质体。方法 用薄膜 超声分散法制备药质体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制备工艺 ,反向动态透析法测定体外释药情况 ,HPLC法测定小鼠iv后在... 目的 为提高氟苷的脑靶向性 ,以增强疗效 ,降低毒副作用 ,制备其前体药物 3′ ,5′ 二辛酰基 氟苷的药质体。方法 用薄膜 超声分散法制备药质体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制备工艺 ,反向动态透析法测定体外释药情况 ,HPLC法测定小鼠iv后在体内各组织的分布。结果 药质体平均粒径为 76nm ,载药量为 2 9 0 2 % ,包封率为 96 6 2 % ;体外释药过程符合双指数方程 ;以氟苷注射液为对照 ,药物在小鼠脑中靶向指数为对照液的 10 97倍 ;并可显著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滞留时间。结论 氟苷酯化前体药物的药质体在体内有良好的脑靶向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辛酰基-氟苷 药质体 靶向给药系统
下载PDF
中药引药上行的作用机制及其脑靶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方亮 陶文康 +4 位作者 程红艳 李大伟 王一帆 徐安琪 张彩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12-3321,共10页
引经药是在中药归经理论指导下,引导诸药直达病所,起“向导”作用的药物。冰片、石菖蒲、麝香、苏合香和安息香等芳香开窍类中药具有引药上行之功,可以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并通过引药上行作用促进其他药物透过血脑屏障,提高其他药物... 引经药是在中药归经理论指导下,引导诸药直达病所,起“向导”作用的药物。冰片、石菖蒲、麝香、苏合香和安息香等芳香开窍类中药具有引药上行之功,可以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并通过引药上行作用促进其他药物透过血脑屏障,提高其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脑组织分布。通过对近年来冰片、石菖蒲等引经药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及作用机制,芳香开窍类引经药与现代制剂结合构建新型脑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丰富引经药的科学内涵并为新型脑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经药 引药上行 屏障 靶向给药系统 冰片 石菖蒲 麝香
原文传递
纳米粒作为脑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珍 杜士明 董永成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029-1031,共3页
关键词 靶向给药系统 PEG NP PBCA 纳米粒 乳化聚合法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冰片“引药上行”作用及剂型研究进展
5
作者 程红艳 陶稳稳 +2 位作者 陶文康 张艳春 张彩云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586-593,共8页
冰片以清热止痛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了广泛的药理作用,同时作为常见的“药引”以“芳香开窍、引药上行”之功促进了其他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用于脑靶向给药系统的设计之中。基于此,本文在整理冰片药理作用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冰... 冰片以清热止痛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了广泛的药理作用,同时作为常见的“药引”以“芳香开窍、引药上行”之功促进了其他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用于脑靶向给药系统的设计之中。基于此,本文在整理冰片药理作用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冰片的“引药上行”作用和相关机制及其在传统复方剂型和现代纳米给药系统的应用情况,力求全面反映冰片在“引经药”研究领域的整体进展,为深入探究冰片的药用价值和现代化应用开发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引药上行 屏障 靶向给药系统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脑靶向传递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宇 沈雁 涂家生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很多药物脑靶向的使用及疗效。研究者们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载体偶联,通过吸收血液中的载脂蛋白促进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以及抑制P-糖蛋白外排等机制,或者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连接相应配体和单克隆抗体等方...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很多药物脑靶向的使用及疗效。研究者们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载体偶联,通过吸收血液中的载脂蛋白促进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以及抑制P-糖蛋白外排等机制,或者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连接相应配体和单克隆抗体等方法,可以增加脑部对药物的摄取。本文综述了血脑屏障的结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修饰使药物穿过血脑屏障,对实现脑靶向给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给药系统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聚山梨酯80 泊洛沙姆 屏障
原文传递
功能基修饰的脑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7
作者 韩金津 李英鹏 +2 位作者 吕邵娃 平洋 李永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80-1584,共5页
目的:研究功能基修饰的脑靶向递药系统,为提高脑靶向递药系统的靶向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功能基”“修饰”“脑靶向”“Functional group”“Modified”“Brain-targeting”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1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 目的:研究功能基修饰的脑靶向递药系统,为提高脑靶向递药系统的靶向效率提供参考。方法:以“功能基”“修饰”“脑靶向”“Functional group”“Modified”“Brain-targeting”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1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Elsevier、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功能基修饰的脑靶向递药系统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94篇,其中有效文献41篇。脑靶向包括受体介导(介导的受体如转铁蛋白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N-乙酰胆碱受体等)、转运体介导(介导的转运体如葡萄糖转运体、谷胱甘肽转运体等)、吸附介导。以上述受体、转运体的配体作为功能基,采用共价键结合或非共价键连接方法进行修饰,构建脑靶向递药系统;功能基通过与相应受体或转运体特异性结合,使药物跨越血脑屏障(BBB)并且在脑内病灶部位释药;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功能基带有的正电荷与BBB膜上的负电荷发生静电吸附作用产生非特异性的吸附,介导药物进入脑内。基于受体介导、转运体介导、吸附介导的靶向方式,有望提高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与受体介导、转运体介导、吸附介导相比较,双级靶向可同时修饰两种靶向分子(一种靶向分子靶向于BBB,另一种靶向分子靶向于病灶),有望提高脑部疾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药物在非病灶部位的蓄积,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手段。在后续相关研究中建议开发新靶点和新型靶向分子,进一步提高脑靶向递药系统的靶向效率,为开发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脑靶向递药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基修饰 受体介导 转运体介导 吸附介导 靶向递药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