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和MRV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建立 吴仁昌 +1 位作者 卢贺峰 周宏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7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CVT)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系成像(MRV)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诊断和临床治疗的58例脑静脉(窦)血栓病人的资料。全部有MRI平扫,其中39例有2DPC法MRV成像,观察脑静脉窦、脑静...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CVT)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系成像(MRV)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诊断和临床治疗的58例脑静脉(窦)血栓病人的资料。全部有MRI平扫,其中39例有2DPC法MRV成像,观察脑静脉窦、脑静脉内和脑实质内信号改变。结果脑静脉窦血栓49例:单独静脉窦血栓31例,8例合并浅静脉血栓,其中3例合并出血;4例合并脑深静脉血栓;6例同时合并深、浅静脉血栓。单独脑深静脉血栓9例。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首选和最有效而又无损伤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静脉系血管成像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和MRV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马银华 史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CVT)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系成像(MRV)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诊断和临床证实的58例脑静脉(窦)血栓病人的MRI资料,58例均行颅脑MRI平扫,其中39例行2D PC法MRV成像,分析脑静脉...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CVT)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系成像(MRV)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诊断和临床证实的58例脑静脉(窦)血栓病人的MRI资料,58例均行颅脑MRI平扫,其中39例行2D PC法MRV成像,分析脑静脉窦、脑静脉内和脑实质内信号改变。结果脑静脉窦血栓49例:单独静脉窦血栓31例,合并浅静脉血栓8例、其中3例合并出血;合并脑深静脉血栓4例;同时合并深、浅静脉血栓6例。单独脑深静脉血栓9例。结论 MRI结合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首选、最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磁共 振成像 磁共振静脉系血管成像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和MRV诊断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赵会峰 刘春梅 +2 位作者 周宏伟 刘洋 谷艳英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0期4066-4068,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CVT)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系成像(MRV)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诊断和临床治疗的58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资料。全部由MRI平扫,其中39例有2D-PC法MRV成像,观察脑静脉窦、脑...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CVT)和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系成像(MRV)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诊断和临床治疗的58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资料。全部由MRI平扫,其中39例有2D-PC法MRV成像,观察脑静脉窦、脑静脉内和脑实质内信号改变。结果:脑静脉窦血栓49例:单独静脉窦血栓31例,8例合并浅静脉血栓,其中3例合并出血;4例合并脑深静脉血栓;6例同时合并深静脉、浅静脉血栓。单独脑深静脉血栓9例。结论:MRI结合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首选、最有效而又无损伤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静脉系血管成像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颅内静脉循环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兵兵 王守森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6-648,共3页
近年来,颅内静脉系统疾病逐渐被重视,其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可从无症状到病情严重,甚至死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同源二聚体糖蛋白,它的功能主要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 近年来,颅内静脉系统疾病逐渐被重视,其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可从无症状到病情严重,甚至死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同源二聚体糖蛋白,它的功能主要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的生成,还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1].正常人脑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因子和相关受体表达受到严格控制,仅在活化的内皮细胞上高表达.但在病理状态下,VEGF表达水平升高,并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很多学者探索应用VEGF基因治疗脑血管病,也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不错的效果[2].也有作者应用外源性VEGF探究脑缺血后侧支循环再建[3].研究发现,在颅内静脉循环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VEGF表达水平增高,提示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4],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颅内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膜动静脉
原文传递
非炎症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及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光福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6期96-97,共2页
汲取中西医结合诊治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之长,提出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时段分型辨证治疗的新观点、新方法,供临证辨治参考。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分期分时段分型 辨证治疗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43
6
作者 李存江 王桂红 +1 位作者 王拥军 宿英英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T)的早期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 0例 (男 34例 ,女 2 6例 )CVT病人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等检查结果。结果  (1)年龄多在 2 0~ 4 0岁 ;(2 )...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T)的早期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 0例 (男 34例 ,女 2 6例 )CVT病人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等检查结果。结果  (1)年龄多在 2 0~ 4 0岁 ;(2 )多数为急性起病 ;(3)早期表现为头痛 (87% )、呕吐(6 1% ) ,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 ;(4)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局限性梗死灶(5 1% ) ,其中 39%伴有渗血或血肿 ;(5 )脑脊液压力明显升高 ,白细胞及蛋白含量正常或升高 (感染性或癌性CVT除外 ) ;(6 )应用脱水、抗凝、局部溶栓及病因治疗等 ,6 0例病人中 ,2 6例症状好转 ,2 4例基本痊愈 ,死亡 6例。结论 对临床急性起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的年轻病人 ,应高度怀疑CVT ,及时行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联合检查 ,明确诊断。一旦明确诊断 ,应尽早开始治疗。剂量调节性静脉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其后口服抗凝药物 3~ 6个月 )为治疗CVT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31
7
作者 苏克江 宋扬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年第2期91-93,共3页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临床少见 ,但预后凶险。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和治疗研究的深入 ,患者生存率显著提高。文章简要介绍了CVST的临床研究现状 ,重点讨论了溶栓疗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临床研究 药物溶栓 治疗 诊断 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傅建辉 孙一忞 +2 位作者 耿昌明 汪柳霞 洪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减少该病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2005年住院的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 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减少该病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对2003年-2005年住院的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13例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头痛。确诊前有10例发生误诊,误诊率高达62.5%。15例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显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静脉窦血栓形成者12例,阳性率80%。1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显影检查的患者,均证实有静脉窦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行降颅压及抗凝治疗,9例好转,1例无明显改变,6例死亡。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抗凝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误诊 影像学特征 抗凝
下载PDF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石静萍 刘文 张颖冬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评价 2D TOF法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10例CVST患者进行 2D TOP法MRV检查 ,并与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多发性CVST ,最常累及上... 目的 评价 2D TOF法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MRV)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10例CVST患者进行 2D TOP法MRV检查 ,并与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多发性CVST ,最常累及上矢状窦和横窦。在MRV上CVST的直接征像为发育正常的静脉窦不显影、狭窄或再通后的模糊影 ,间接征像为病变以远侧枝血管形成、深部静脉明显扩张或其他引流静脉显现。本组MRV结果与DSA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且在血管变异的鉴别及对血栓的动态观察上要优于DSA。结论 MRV可替代DSA作为CVST诊断和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静脉血栓形成 影像学诊断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康立清 张云亭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09-310,共2页
概述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探讨不同成像技术的应用及其限度。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学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成像技术
下载PDF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近期预后及多因素预测模型 被引量:22
11
作者 郑华光 莫大鹏 +17 位作者 王伊龙 穆士清 陆菁菁 鞠奕 郑颖 周衡 曲辉 陈启东 张宁 刘丽萍 杨中华 王春雪 董可辉 张星虎 赵性泉 缪中荣 李佑祥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7期564-570,共7页
目的描述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评价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单中心观察性研究中,连续性入选我院神经科诊断为CVS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 目的描述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评价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单中心观察性研究中,连续性入选我院神经科诊断为CVS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脑电图、磁共振和全脑血管造影)和诊断治疗方法。随访在患者出院前一天完成。神经功能结局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定, mRS≤2定义为神经功能结局良好。对神经功能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多因素模型,并与CVST预后量表比较。结果2000年5月至2010年6月,共有171例CVST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头痛是常见的症状,占91.8%,癫痫占36.5%,意识障碍占33.3%。89例(50.2%)患者出现脑梗死,54例(31.6%)出现脑出血。45例(26.3%)患者直窦受累。126例(73.7%)患者得到抗凝治疗,17例患者(10%)进行了溶栓治疗。随访时,137例(80.1%)患者预后良好(mRS≤2)。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7岁[相对危险(relative risk,RR)3.2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9~8.17]、性别(女性,RR 4.06,95%CI 1.43~11.5)、意识障碍(RR 3.92,95%CI 1.48~10.4)、直窦血栓形成(RR 7.78,95%CI 1.66~36.4)、抗凝治疗(RR 0.13,95%CI 0.05~0.35)与预后独立相关。本研究预测模型(不包括治疗因素)和CVST预后量表(取值范围0~9)的预测准确性由AUC表示,分别为0.85(95%CI 0.77~0.92,P<0.001)和0.65(95%CI 0.53~0.77,P<0.01)。两模型的预测价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VST患者预后相对良好,部分患者预后不良。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年龄(≥37岁)、女性、意识障碍、直窦血栓形成和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1
12
作者 郑昆文 马莎 张金章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等检查结果与治疗方法。结果发病年龄以20~60岁多见,多数患者为急性发病,...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等检查结果与治疗方法。结果发病年龄以20~60岁多见,多数患者为急性发病,早期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影像学检查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局限性梗死灶。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白细胞数及蛋白质含量正常或增高,但感染性或癌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除外。应用脱水、抗凝、局部溶栓及病因治疗等方法后,16例患者中6例基本痊愈,7例症状好转,1例无变化,2例死亡。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对临床急性发病的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癫痫发作的年轻患者,应高度怀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时行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联合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后应尽早开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早期 诊断 治疗 临床特点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范文辉 迟路湘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83-1784,共2页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研究 静脉血栓形成 影像诊断技术 患者 CVT 文献 普及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全身抗凝治疗与局部溶栓治疗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4
作者 欧阳至吉 陈岚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抗凝治疗与局部溶栓治疗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共4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全身抗凝治疗组及局部溶栓治疗组,每组... 目的探讨全身抗凝治疗与局部溶栓治疗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共42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全身抗凝治疗组及局部溶栓治疗组,每组各21例。对比2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溶栓后造影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全身抗凝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为33.4%,明显低于局部溶栓治疗组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溶栓治疗组患者mRS评分明显低于全身抗凝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行溶栓后造影复查,局部溶栓治疗组患者完全再通率明显高于全身抗凝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溶栓治疗较全身抗凝治疗更有利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改善,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全身抗凝治疗 局部溶栓治疗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5
作者 吴江 张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CVST患者22例。使用PHILPS NT-5型0.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常规SE序列、TSE序列及PC法2D静脉血管成像。结果MRI可显示直接征象:静脉窦流...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CVST患者22例。使用PHILPS NT-5型0.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常规SE序列、TSE序列及PC法2D静脉血管成像。结果MRI可显示直接征象:静脉窦流空效应消失,静脉窦内出现各期信号不同的血栓。间接征象:脑水肿、脑梗死、脑出血等。MRV可更好的显示阻塞静脉窦。结论MRI结合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高度敏感,可早期显示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反映病理演变及评价治疗效果,两者结合是无创的、较理想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静脉成像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及预后评估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杜彦瑶 许若梅 +1 位作者 王效春 张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0-384,共5页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少见的卒中样颅内静脉系统疾病,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本文从CVST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与病理入手,重点介绍了CVST特征性CT、MRI及DSA表现,并根据其影像表现初步判断预后。CVST早期准确诊断,对指导临...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少见的卒中样颅内静脉系统疾病,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本文从CVST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与病理入手,重点介绍了CVST特征性CT、MRI及DSA表现,并根据其影像表现初步判断预后。CVST早期准确诊断,对指导临床精准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诊断 预后
原文传递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菁 孟然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9例,女8例;平均年龄32岁。13例(76.5%)为急性起病,3例(17.6%)亚急性起病,1例(5.9%)慢性起病。起病原因:3例(17.6%)为感染因素,12例(...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9例,女8例;平均年龄32岁。13例(76.5%)为急性起病,3例(17.6%)亚急性起病,1例(5.9%)慢性起病。起病原因:3例(17.6%)为感染因素,12例(70.6%)为非感染因素,2例(11.8%)不明。首发症状:头痛16例(94.1%),癫发作4例(23.5%),意识障碍2例(11.8%),头晕及精神症状各1例(5.9%)。神经系统体征:视盘水肿8例(47.1%),偏身感觉障碍3例(17.6%),偏瘫2例(11.8%),面瘫及复视各1例(5.9%)。15例行腰穿脑脊液检查的患者中,10例(66.7%)脑脊液压力增高。8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均增高。头颅CT示脑梗死或出血4例(23.5%),静脉高密度和条索征3例(17.6%);14例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均显示受累静脉窦部分或广泛血流信号缺失;5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均显示受累静脉窦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多为急性起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少数患者有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但缺乏特异性;MRV及DSA检查可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特点 磁共振静脉成像
下载PDF
4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脑脊液和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5
18
作者 尚明谦 张妍 +2 位作者 陈春富 曹霞 张兆岩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的临床、脑脊液 (CSF)和影像学表现。方法 总结分析 4例典型 CVST患者的临床、CSF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患者早期均以头痛、恶心、视力障碍、眼底水肿、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 ,中后期出现呕吐、颈...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的临床、脑脊液 (CSF)和影像学表现。方法 总结分析 4例典型 CVST患者的临床、CSF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患者早期均以头痛、恶心、视力障碍、眼底水肿、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 ,中后期出现呕吐、颈强、瘫痪、脑疝、癫痫样发作、颅神经麻痹和意识障碍 ;CSF蛋白轻中度增高 ,合并皮层静脉血栓者可有红细胞增高和蛋白显著升高 ,合并脑膜炎症时 ,可有白细胞增高 ;脑 CT早期正常 ,中后期可见脑实质内高或低密度灶、局部或全脑性水肿 ,MRI可见静脉窦增宽强化 ,T1 WI、T2 WI均呈高信号 ,小脑幕增强 ,血流信号消失等。结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早期易误诊为良性颅高压和脑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脊液 CT MRI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及DSA影像特征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安强 吉训明 +3 位作者 缪中荣 凌锋 朱凤水 李慎茂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6例DSA明确诊断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CT、MR、DSA影像表现。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病第1周CT检查的阳性比例为9/16,在7~12d阳性为6/10,总阳性为15/26。表现为静脉窦内条带状或...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6例DSA明确诊断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CT、MR、DSA影像表现。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病第1周CT检查的阳性比例为9/16,在7~12d阳性为6/10,总阳性为15/26。表现为静脉窦内条带状或三角形高密度影,脑水肿征象,脑梗死或出血性梗死。MR平扫表现为脑水肿征象,引流区域深、浅静脉迂曲扩张,皮层出血性梗死,其阳性比例为25/26。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表现为静脉窦狭窄或闭塞,阳性占17/18。DSA表现为静脉期循环时间延长,局限或广泛性静脉窦不显影,局限或广泛的侧枝引流静脉开放。结论CT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有效的、最常用的筛查手段,阳性发现时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MR是有效的诊断、随诊手段,能弥补CT的不足,在阳性检出率、病灶分布方面与DSA有极好的吻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CT MR DSA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文治 冯学泉 李牧 《解剖与临床》 2006年第3期207-209,共3页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缺血性血管病 发病高峰年龄 SINUS 少见类型 发病比例 and 30岁 新生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