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2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疾病诊治进展 脑血管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被引量:132
1
作者 崔元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0期62-63,共2页
脑血管病的分类 1.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①颈动脉系统,②椎-基底动脉系统。1.2 脑卒中 ①蛛网膜下腔出血:a.动脉瘤破裂。b.血管畸形。c.颅内异常血管网症。d.其他。e.原因未明。②脑出血:a.高血压性脑出血。b.脑血管畸形或动... 脑血管病的分类 1.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①颈动脉系统,②椎-基底动脉系统。1.2 脑卒中 ①蛛网膜下腔出血:a.动脉瘤破裂。b.血管畸形。c.颅内异常血管网症。d.其他。e.原因未明。②脑出血:a.高血压性脑出血。b.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出血。c.继发于梗死的出血。d.肿瘤性出血。e.血液病源性出血。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出血 脑血管 诊断标准 血管 肿瘤性 动脉瘤破裂 分类 脑血管畸形 淀粉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仍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 被引量:75
2
作者 马廉亭 潘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13-415,共3页
脑血管病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当时就有人在尸体解剖中发现颅内动脉瘤,并认识到它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Steinheil在1895年首先报告脑血管畸形,直至1932年lirererona首次手术完全切除脑血管畸形;1928年,Abercrombi... 脑血管病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当时就有人在尸体解剖中发现颅内动脉瘤,并认识到它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Steinheil在1895年首先报告脑血管畸形,直至1932年lirererona首次手术完全切除脑血管畸形;1928年,Abercrombie从临床和病理解剖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脑出血是在脑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破裂出血的假设。20世纪之后,尤其是近30年,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脑血管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有了历史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诊断水平 脑血管造影 金标准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畸形 颅内动脉瘤 病理解剖学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9
3
作者 刘亚欧 杨延辉 李坤成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磁敏感加权成像是包含相位图像和幅度图像的三维、高分辨、完全流速补偿的梯度回波序列,对静脉结构和血液代谢物十分敏感。本文就其原理和及其在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神经变性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进行... 磁敏感加权成像是包含相位图像和幅度图像的三维、高分辨、完全流速补偿的梯度回波序列,对静脉结构和血液代谢物十分敏感。本文就其原理和及其在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神经变性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效应 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畸形 肿瘤 外伤 神经变性疾病 静脉显像
下载PDF
脑血管外科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6
4
作者 刘承基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89-292,共4页
脑血管外科作为一个"学科"的概念在19世纪后叶已初步形成.一些杰出的先驱者对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和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以及脑血管解剖方面的观察和研究为后来脑血管外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脑血管外科得到了迅速而... 脑血管外科作为一个"学科"的概念在19世纪后叶已初步形成.一些杰出的先驱者对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和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以及脑血管解剖方面的观察和研究为后来脑血管外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脑血管外科得到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一些高、新科技成就被引进到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之中,使神经外科医生的武器库日益丰富,治疗效果也大为改观.20世纪末叶,脑血管外科的治疗方法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治疗脑缺血、脑血管痉挛等方面,成为分子神经外科(molelular neurosurgery)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外科治疗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 缺血 出血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畸形显像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刘亚欧 李坤成 +3 位作者 杨延辉 安靖 于春水 秦文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初步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血管畸形显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006年5月至9月间对11例颅内血管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11例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5岁。其中6例为海绵状血管瘤,3例为脑动静脉畸形,2例为静脉畸形。SW... 目的初步分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血管畸形显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006年5月至9月间对11例颅内血管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11例中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5岁。其中6例为海绵状血管瘤,3例为脑动静脉畸形,2例为静脉畸形。SWI所得图像应用10mm厚度的最小密度投影重组。与手术所见和DSA对比,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比较。结果SWI对11例血管畸形患者的病灶均显示清楚。其中6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常规MR序列发现10个海绵状血管瘤,而SWI发现了15个;3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2例SWI较常规序列发现更多病灶。SWI发现了DSA所见的4支引流静脉中的3支,而常规MR序列仅可以显示1支,且更易与动脉区分,常规序列和SWI均可发现2支供血动脉,SWI还可以显示其中1例动静脉畸形的钙化;2例静脉畸形均可清晰显示扩张的髓静脉和粗大的引流静脉,而常规序列显示欠佳。结论SWI应作为脑血管畸形尤其慢流速血管畸形诊断的常规序列应用于临床,结合其他序列对脑血管畸形能提供更全面、精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血管畸形 引流静脉 髓静脉
下载PDF
脑干内血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附100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33
6
作者 王忠诚 刘阿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15-420,共6页
目的 总结脑干内血管畸形的诊断、治疗经验教训,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地总结本所1987~1997年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干血管畸形100例(105个病灶)病历资料,对脑干内血管畸形的发生、发展、病理学分类、临床及影像学... 目的 总结脑干内血管畸形的诊断、治疗经验教训,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地总结本所1987~1997年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干血管畸形100例(105个病灶)病历资料,对脑干内血管畸形的发生、发展、病理学分类、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脑干内的血管畸形多为海绵状血管瘤,有的同时合并毛细血管扩张症或静脉畸形。本组67%的病例经历1次以上的出血发作,女性患者的平均出血次数有高于男性的趋势。本组100例无手术死亡,多数手术效果良好。92%的病例得到6个月~11年的随访,出血复发率为4%。结论 对于症状性出血的脑干内血管畸形,应积极、稳妥地采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反复出血会加重症状,使病灶变硬,增大手术难度。对无症状者或影像学上无占位效应的病灶,暂时无需手术,但应保持临床及影像学的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诊断 显微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9
7
作者 张殿波 宋金国 +3 位作者 徐兵 宋万江 王旭东 戴志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16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脑血管病变的16排CTA检查资料,应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脑血管影像表现进行评价。2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 目的探讨16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脑血管病变的16排CTA检查资料,应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脑血管影像表现进行评价。2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与CTA检查的结果进行对照。69例手术所见与CTA结果对照。结果 86例患者中诊断为动脉瘤68例,动静脉畸形(AVM)18例。86例16排CTA的VR、MIP和MPR重建图像对脑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显示100%,大脑中动脉5级分支显示96%(83/86)。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动脉瘤位置、大小、形态、瘤颈及载瘤动脉关系。也清晰显示了18例AVM的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 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由于它安全、方便、快速,重建图像质量高,辐射量明显减少,定性、定位明确,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为手术计划提供详实的影像资料,可作为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病变筛选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子健 何来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1-512,共2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MRI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其中脑海绵状血管瘤(伴脑静脉发育异常3例、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41例,脑静脉发育异常(...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MRI资料进行回顾研究。其中脑海绵状血管瘤(伴脑静脉发育异常3例、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41例,脑静脉发育异常(伴脑海绵状血管瘤3例)13例,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伴海绵状血管瘤1例)2例,脑动静脉畸形4例。所有病例经手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MRI(MRA、SWI等)检查确诊,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比较。结果 41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常规MR序列常规扫描发现病灶112个,其中表现为典型血管瘤征象("铁环征)"38个;SWI发现162个,其中均匀性低信号病灶128个,低信号中含有混杂信号病灶34个。13例脑静脉发育异常中,8例SWI较常规序列发现更多病灶,均可清晰显示扩张的髓静脉和粗大的引流静脉,而常规序列显示欠佳。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SWI表现以低信号为主,中心点状稍高信号。4例脑动静脉畸形SWI能发现更多的引流静脉,且更易与动脉区分。结论 SWI对脑血管畸形病灶显示清晰、准确,结合其他MR序列可以应用于临床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成像 脑血管畸形
下载PDF
脑血管畸形介入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艳萍 李美琼 +1 位作者 田丽娟 赵焱 《云南医药》 CAS 2000年第3期263-264,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护理 介入疗法
下载PDF
脑血管畸形患者运动皮质可塑性的功能MRI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忠林 沈天真 陈星荣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功能MRI(fMRI)研究位于或邻近初级运动中枢脑血管畸形患者运动皮质功能的可塑性。方法 :8例患者采集双手对掌运动激发后功能图像 ,观察功能区的分布特征 :计算活动指数 (AI)值 ;测量不同活动区信号强度 (SI)上升百分率。... 目的 :探讨应用功能MRI(fMRI)研究位于或邻近初级运动中枢脑血管畸形患者运动皮质功能的可塑性。方法 :8例患者采集双手对掌运动激发后功能图像 ,观察功能区的分布特征 :计算活动指数 (AI)值 ;测量不同活动区信号强度 (SI)上升百分率。结果 :8例患者运动激发后在手运动区 (HRA)、辅助运动区 (SMA)、中央后回、额前区、顶叶等区域见活动。 5例有功能区移位的患者正常侧HRA活动区扩大 ,AI值为 0 3 9± 0 0 7,3例功能区无移位患者的AI值为 0 87± 0 12 (P <0 0 5 )。正常侧不同部位SI上升百分率均较病灶侧相应部位高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功能MRI 运动皮质可塑性 活动
原文传递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18例报告 被引量:17
11
作者 于春江 王忠诚 +1 位作者 赵继宗 李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24-225,共2页
从1985~1986年我所共收治脑血管畸形559例,手术治疗418例,手术死亡率6.22%(26例死亡)。自1984年开始应用显微手术处理84例患者后,手术死亡率1.2%(1例死亡)。出血是脑血管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本组发生率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24.6%,... 从1985~1986年我所共收治脑血管畸形559例,手术治疗418例,手术死亡率6.22%(26例死亡)。自1984年开始应用显微手术处理84例患者后,手术死亡率1.2%(1例死亡)。出血是脑血管畸形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本组发生率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24.6%,首次出血年龄发生在16~35岁之间占53.85%。本文对脑血管畸形的手术技术,适应症和再出血的危险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隐匿性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竞文 苗延巍 伍建林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质子密度、T1或T2WI的新的MR成像方法。它在包括脑梗死及出血、脑血管畸形、脑肿瘤、脑外伤、铁沉积及钙沉积和淀粉样脑血管病等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诊断中...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imaging,SWI)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质子密度、T1或T2WI的新的MR成像方法。它在包括脑梗死及出血、脑血管畸形、脑肿瘤、脑外伤、铁沉积及钙沉积和淀粉样脑血管病等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已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对于小静脉和神经核团解剖结构的显示也具有很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成像 弥漫性轴索损伤 磁敏感 临床应用 淀粉样脑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脑血管畸形 质子密度
原文传递
经微导管注入真丝微粒和线段治疗脑动脉脉畸形 被引量:17
13
作者 马廉亭 王颂章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516-518,T030,共4页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导管插入术 栓塞
原文传递
妊娠相关脑卒中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国莉 赵耘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脑卒中的临床表现,研究其发病时间、病因、危险因素与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05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妊娠相关脑卒中的病例共8例。脑卒中分为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的患者至少有一次C...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脑卒中的临床表现,研究其发病时间、病因、危险因素与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05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妊娠相关脑卒中的病例共8例。脑卒中分为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的患者至少有一次CT或MR I检查。结果8例妊娠相关脑卒中的病例,确诊脑出血2例,脑出血伴梗死2例,多发性脑梗死2例,单纯脑梗死2例。均发生在分娩前后,1例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降低;7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其中3例合并血小板减少,1例有一过性高糖血症,1例合并脑血管畸形。产妇均保守治疗好转出院,围产儿1例胎死宫内,5例早产儿。结论本研究发现妊娠相关脑卒中好发于重度子痫前期(子痫)、脑血管畸形、合并血液疾患及营养状况差的孕产妇,多发生于分娩前后,当出现神经症状及体征时,临床医生应考虑到脑卒中的可能,急行MR I、血管造影、CT确诊。多数孕产妇及时治疗可取得较良好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卒中 重度子痫前期(子痫) 脑血管畸形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及相关受体和配体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江 高永中 赵明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75-678,共4页
目的 探索脑动静脉畸形 (CAVM)的形成、生长、破裂出血的机理 ,为临床治疗提供初步的形态学依据。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30例CAVM组织标本和 7例颞叶皮层正常血管组织标本的内皮细胞 (E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VEGF... 目的 探索脑动静脉畸形 (CAVM)的形成、生长、破裂出血的机理 ,为临床治疗提供初步的形态学依据。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 30例CAVM组织标本和 7例颞叶皮层正常血管组织标本的内皮细胞 (E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VEGF受体 (Tie 1、Tie 2 )、Tie 2配体 (Ang 1、Ang 2 )的结合和表达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 结果 VEGF在CAVM的EC中表达阴性细胞数共 884个、弱阳性 1819个、阳性 42 4个 ,对照组阴性细胞数共 44 5个、弱阳性 2 9个、阳性 10个 ;Tie 1在CAVM的EC中表达阴性细胞数共 2 2 5 2个、弱阳性 6 2 6个、阳性 12个 ,对照组阴性细胞数共 42 1个、弱阳性 88个、阳性 6个 ;Tie 2在CAVM的EC中表达阴性细胞数共 6 83个、弱阳性 190 8个、阳性 5 88个 ,对照组阴性细胞数共 44 4个、弱阳性 6 4个、阳性 7个 ;Ang 1在CAVM的EC中表达阴性细胞数共 2 2 15个、弱阳性 2 0 9个、阳性 41个 ,对照组阴性细胞数共 487个、弱阳性 41个、阳性 9个 ;Ang 2在CAVM的EC中表达阴性细胞数共 95 6个、弱阳性 2 0 99个、阳性 135个 ,对照组阴性细胞数 475个、弱阳性 5 9个、阳性 9个。VEGF、Tie 2、Ang 2在CAVM的EC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0 1) ,Tie 1和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法 血管活性物质 脑血管畸形 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原文传递
16层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郑海军 周海军 +1 位作者 曹勇军 罗学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1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16SCTA)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脑血管病变行16SCTA检查,应用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对脑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结果:37例中诊... 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16SCTA)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脑血管病变行16SCTA检查,应用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对脑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DSA和/或手术结果比较。结果:37例中诊断出颅内动脉瘤32例,脑血管畸形5例。16SCTA的VR、MIP图像对脑血管主干及1~3级分支的显示率为100%,清晰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对脑血管畸形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16SCTA具有无创、快捷、安全、准确性高的特点,可作为脑血管病变首选而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脑血管畸形病变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岚 郭海志 +1 位作者 李跃 付信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23-25,78,共4页
目的比较脑血管畸形病变(CVM)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CVM患者临床资料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H)、静脉性血管瘤(CVA)、动静脉畸形(AVM)及... 目的比较脑血管畸形病变(CVM)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CVM患者临床资料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H)、静脉性血管瘤(CVA)、动静脉畸形(AVM)及颅内毛细血管扩张症(ICT)等4类,分别比较CT和MRI检查这4种疾病的图像特点。结果CH患者CT平扫为高或等密度影,MRI扫描T1WI以及T2WI均可为高或低信号,CT和MRI增强轻度强化;CVA患者CT平扫可见高密度出血病灶,增强扫描可发现点状、线样或弧形高密度影向引流静脉汇聚,MRI检查显示血管流空影,伴周围脑组织异常强化;AVM患者CT平扫为稍高或等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可见供血动脉增粗、扩张或迂曲,同时可见静脉窦扩张,MRI可见团块、结节或蚯蚓状血管,呈血管流空征象,T1WI及T2WI均呈明显低信号影;ICT患者CT平扫显示斑片状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缺血性病灶,增强扫描可见高信号血管影,MRI表现为T1WI及T2WI结节状或斑片状低或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CT和MRI均是CVM常用检查方法,对CH、CVA、AVM及ICT病灶位置、大小、形态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等解剖信息均具有良好显示效果,对CVM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影像学检查 CT MRI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脑血管畸形的MRI及MRA诊断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伟国 李晓阳 +2 位作者 陈金华 李允先 许兴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与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及MRA特征,评价不同的成像方法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1例脑动静脉畸形及6例海绵状血管瘤分别作了常规MR成像及MR血管成像,MRI采用SET1和Turbo...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与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及MRA特征,评价不同的成像方法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1例脑动静脉畸形及6例海绵状血管瘤分别作了常规MR成像及MR血管成像,MRI采用SET1和TurboSET2加权序列,MRA采用2D-FLASH及3D-FISP序列,6例海绵状血管瘤MRA仅使用2D-FLASH序列。所有成像以环形激化头线圈在1.0TMR仪上完成。结果:T1及T2加权成像畸形血管表现为无信号的流空区,AVM的内部结构及继发改变MRI能很好显示,FISP-3D成像,17例显示供血动脉,11例引流静脉在2D-FLASH成像时显示。脑海绵状血管瘤在T1及T2加权像上表现典型,FISP-3DMRA未发现有病变血管显示。结论:MRA能显示AVM的三维解剖结构,采用不同的成像方法,能完整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与瘤巢的关系,MRA和MRI联合使用有利于对血管结构及周围软组织结构作出全面评价。T1及T2加权成像能对脑海绵状血管瘤作出明确诊断,MRA并不能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NMR 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的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 被引量:7
19
作者 姜除寒 吴中学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0年第5期302-305,共4页
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由于其非粘附性和栓塞后组织柔软等特性而成为近年来脑血管畸形栓塞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对常用的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的理化性质、栓塞作用机制、栓塞后的病理改变、临床应用情况以及有关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 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由于其非粘附性和栓塞后组织柔软等特性而成为近年来脑血管畸形栓塞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对常用的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的理化性质、栓塞作用机制、栓塞后的病理改变、临床应用情况以及有关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研究中存在的有争议的焦点问题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液体栓塞材料 非粘附性 有机溶剂
下载PDF
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胡波 常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方法对111例15-40岁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神经影像学、发病时心电图、血压、血糖等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年脑出血以31-40岁居多,平均发病年龄30.3岁。发病原因:高血压病35... 目的探讨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方法对111例15-40岁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神经影像学、发病时心电图、血压、血糖等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年脑出血以31-40岁居多,平均发病年龄30.3岁。发病原因:高血压病35例、脑血管畸形29例、Moyamoya病8例、肾性高血压4例、妊娠高血压3例、原因不明32例。结论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是青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吸烟、饮酒等是促发青年脑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或脑卒中家族史者应加强自我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出血 高血压 脑血管畸形 MOYAMOYA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