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氟醚控制性降压麻醉在脑血管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德林 陈强 《淮海医药》 2000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异氟醚 血压 麻醉 脑血管手术 控制性降压
下载PDF
并发症及合并症对脑血管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艳超 李卫红 +1 位作者 许欣悦 李爽 《中国病案》 2017年第9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脑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合并症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某三级甲等医院脑血管手术患者1508例病案首页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进行秩和检验。考虑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单因素分析的... 目的研究脑血管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合并症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某三级甲等医院脑血管手术患者1508例病案首页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进行秩和检验。考虑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合并症对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电解质紊乱及贫血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糖尿病、癫痫及脑积水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排除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及电解质紊乱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糖尿病、癫痫、脑积水及贫血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电解质紊乱等术后并发症是影响脑血管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的重要因素。应通过采取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疼痛管理、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等措施,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术后快速康复,从而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手术 并发症 合并症 住院时间
原文传递
应用脑的间接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附15例报告)
3
作者 张汉伟 王彩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2年第5期274-275,共2页
我院自1982年以来为15例脑缺血性血管病进行了的间接血管吻合术,其中9例采用了颞肌瓣与脑架桥,6例采用游离大网膜颅外—颅内移植架桥手术治疗,获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应用颞肌瓣与脑架桥手术治疗,共9例,其中男性6例... 我院自1982年以来为15例脑缺血性血管病进行了的间接血管吻合术,其中9例采用了颞肌瓣与脑架桥,6例采用游离大网膜颅外—颅内移植架桥手术治疗,获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应用颞肌瓣与脑架桥手术治疗,共9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3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手术
下载PDF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用于颅脑血管手术的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永勤 王唯 +3 位作者 李少真 吕晓静 杨亚红 吴新民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用于颅脑血管手术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方法:择期颅脑血管手术病人36例,随机分成1组(对照组)、2组(血液稀释降压组)及3组(术野血液回输组)。比较三组病人... 目的: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用于颅脑血管手术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方法:择期颅脑血管手术病人36例,随机分成1组(对照组)、2组(血液稀释降压组)及3组(术野血液回输组)。比较三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结果:1组、3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1180±230)ml,2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1060±115)ml,比1组、3组出血量减少11.3%。2组、3组病人自体血液回输后,平均输库血量(305±87)ml,与1组平均输库血(753±186)ml相比.减少了 130%左右。2组血液稀释后,MAP虽有下降,但与1、3组相比,血液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后,MAP比 1、3组下降 15~20 mmHg,组间比较(P<0.05)。三组病人术后虽然仍有轻度贫血,但均在安全水平以上.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可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2)控制性降压能减少出血.并使术野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术野血液回输 脑血管手术
下载PDF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用于颅脑血管手术的观察
5
作者 刘永勤 王唯 +3 位作者 李少真 吕晓静 杨亚红 吴新民 《海军医学杂志》 2001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 :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用于颅脑血管手术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方法 :择期颅脑血管手术病人 36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 (1组 )、血液稀释降压组 (2组 )及术野血液回输组 (3组 ) ,比较三组病人血流... 目的 :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用于颅脑血管手术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方法 :择期颅脑血管手术病人 36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 (1组 )、血液稀释降压组 (2组 )及术野血液回输组 (3组 ) ,比较三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出血量、输血量和术后血红蛋白。结果 :1、3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 (1180± 2 30 )ml,2组病人术中平均出血 (10 6 0± 115 )ml,比 1、3组出血量减少 11.3% ;2、3组病人自体血液回输后 ,平均输库血量 (30 5± 87)ml,与 1组平均输库血 (75 3± 186 )ml相比 ,减少了 130 %左右 ;2组血液稀释后 ,MAP虽有下降 ,但与 1、3组相比 ,血液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术中实施控制性降压后 ,MAP比 1、3组下降 15~ 2 0mmHg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三组病人术后虽然仍有轻度贫血 ,但均在安全水平以上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1)急性等容血液稀释与术野血液回输可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 (2 )控制性降压能减少出血 ,并使术野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术野血液回输 脑血管手术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年第3期572-574,共3页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措施对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并对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措施对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并对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而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精细化护理措施能显著减少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脑血管介入手术 并发症 护理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预防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路信 魏丹 赵玉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7期164-165,共2页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预防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8例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2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预防脑血管介入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8例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2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针对术后D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分别为1.1%和1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DVT发生的风险,还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脑血管介入手术 护理干预 满意度
下载PDF
乌拉地尔复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用于脑血管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建荣 尹极峰 +2 位作者 依米提 王在义 洪义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外科手术 乌拉地尔 硝普钠 控制性降压
原文传递
中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附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金国良 阎晓勤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5期312-313,共2页
中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附36例临床分析)金国良,阎晓勤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预后严重的疾病,对中、重症患者需行外科治疗的观点近来也已基本确立。现将我院1991年1月~1994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36例中、重症患... 中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附36例临床分析)金国良,阎晓勤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预后严重的疾病,对中、重症患者需行外科治疗的观点近来也已基本确立。现将我院1991年1月~1994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36例中、重症患者,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高血压出血 脑血管外科手术
下载PDF
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丁亚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指导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120例,5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案,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直接和间接实证,并...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指导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120例,5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案,提出护理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直接和间接实证,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出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观察组24 h腰背酸痛、腹胀、入睡困难、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提高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舒适度,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脑血管介入手术 应用
原文传递
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汉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5-228,共4页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其破裂导致的病残率和病死率极高。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内介入技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两大主要方法,且各有利弊。复合手术将两种技术的优势相结合,...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其破裂导致的病残率和病死率极高。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内介入技术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两大主要方法,且各有利弊。复合手术将两种技术的优势相结合,解决了一些单一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均无法满意解决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复合手术在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优势,尤其是对于复杂动脉瘤或高级别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合手术可以做到早期诊断、为抢救赢得时间、减少对脑组织的牵拉损伤。但该技术也存在硬件设备成本较高、操作流程规范性不足、介入治疗的抗凝药物使用与开颅手术相矛盾等不足之处。总之,复合手术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不断改善颅内动脉瘤的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复合手术 脑血管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早期情志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疗效、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美丽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488-1489,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情志护理运用于脑血管介入手术中的价值及对患者疗效、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纳入的80例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遵照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早期情志护理,... 目的研究早期情志护理运用于脑血管介入手术中的价值及对患者疗效、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纳入的80例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遵照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早期情志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前后两组分别进行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依从性及认知能力评分调查,并评估所有实验对象的手术效果,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干预前两组的依从性、认知程度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情志护理运用于脑血管介入手术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手术疗效,减轻负性情绪,稳定患者心态,改善认知能力,提升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状态 脑血管介入手术 早期情志护理 依从性
下载PDF
烟雾病患者搭桥手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静 王青桐 +1 位作者 王志南 宋琦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烟雾病(MMD)患者搭桥手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直接搭桥或直接联合间接搭桥手术的MMD患者220例,其中术后发生脑梗死21例、未发生脑梗死199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手术方式、搭桥侧别,既往是否合并高血压... 目的分析烟雾病(MMD)患者搭桥手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直接搭桥或直接联合间接搭桥手术的MMD患者220例,其中术后发生脑梗死21例、未发生脑梗死199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手术方式、搭桥侧别,既往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梗死、脑出血,吸烟、饮酒史,手术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术中血压相关资料(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动脉平均压、动脉收缩压、动脉舒张压、心率),对术后发生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的上述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脑梗死患者既往合并高血压、脑梗死的比例及术中收缩压、术中舒张压、术中动脉收缩压、术后舒张压均高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P均<0.05)。术后发生与未发生脑梗死患者性别、手术方式、搭桥侧别、吸烟、饮酒及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出血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二者术前收缩压、舒张压、术后收缩压及术中脉压差、动脉平均压、动脉舒张压、心率、脉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发生脑梗死者术前合并高血压、脑梗死的比例及术后舒张压、术中收缩压均明显升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收缩压升高是MMD患者搭桥手术后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术中收缩压升高是MMD患者搭桥手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血管搭桥手术 梗死 血压管理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手术ICD-9-CM-3编码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琴 封浑 +3 位作者 李爱平 何治琛 刘昊祎 张斯斯 《中国医院统计》 2023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手术的ICD-9-CM-3编码。方法梳理常见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术式特点,根据国际手术与操作分类原则和典型案例分析,对其进行ICD-9-CM-3编码。结果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颅外血管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分类于00.61,经皮支架置入...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手术的ICD-9-CM-3编码。方法梳理常见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术式特点,根据国际手术与操作分类原则和典型案例分析,对其进行ICD-9-CM-3编码。结果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颅外血管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分类于00.61,经皮支架置入术分类于00.63或00.64;颅内血管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分类于00.62,经皮支架置入术分类于00.65;经皮脑血管内取栓术分类于39.74,经皮脑血管内溶栓术根据溶栓药物的不同分类于99.10或99.20;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栓塞术根据介入材料的不同分类于39.72、39.75或39.76。结论正确分类脑血管介入手术需要考虑解剖部位、手术术式、疾病性质和介入材料这4个轴心。不了解手术内涵以及过于依赖计算机容易导致错误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介入手术 生物活性弹簧圈 ICD-9-CM-3编码 手术操作分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孟鹂 罗晓勘 周咏梅 《现代临床医学》 2010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40例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状况。对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160例施行循证护理,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找出常规护理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查...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240例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状况。对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160例施行循证护理,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找出常规护理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的直接和间接实证,并进行分析、归纳、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出护理方案并实施。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脑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介入手术 并发症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复合手术室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春 张施远 蒋永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32-434,438,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采用复合手术方式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使用了术中脑血管造影技术(iDSA)辅助进行动脉瘤瘤颈夹闭。结果所有患者的动脉瘤均得到妥善处理。有3例患者... 目的探讨术中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采用复合手术方式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使用了术中脑血管造影技术(iDSA)辅助进行动脉瘤瘤颈夹闭。结果所有患者的动脉瘤均得到妥善处理。有3例患者因iDSA发现瘤颈残留而重新夹闭;1例患者因iDSA发现分支血管误夹而重新夹闭;1例患者因术中未能完全夹闭瘤颈而二期行介入栓塞术。结论 iDSA能够准确判断瘤颈是否完全夹闭,以及是否误夹分支血管。复合手术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脑血管手术;对于脑动脉瘤是一项安全可行的,以及疗效确切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外科手术 复合手术
下载PDF
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手术中脑膜中动脉的保护 被引量:5
17
作者 廖煜君 徐斌 +1 位作者 安庆祝 高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手术中脑膜中动脉的保护策略与技巧。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进行脑血管重建手术的烟雾病半球54侧(来自40例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16~63岁,平均38.9岁)。所有... 目的探讨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手术中脑膜中动脉的保护策略与技巧。方法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进行脑血管重建手术的烟雾病半球54侧(来自40例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为16~63岁,平均38.9岁)。所有手术半球术前均有脑膜中动脉的自发代偿,其中初始症状为缺血者23侧(TIA 12侧,脑梗死11侧),颅内出血者31侧,18侧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NIHSS平均为5.6分(3.0~9.0)。以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联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为基本术式进行脑血管重建,在此基础上通过"骨嵴法"、"跨窦法"、"骨桥法"、"小骨瓣法"以及"春卷缝合"等保护策略和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个体化的调整对脑膜中动脉进行保护。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同时随访临床神经功能和脑实质扫描等。结果所有半球的手术中脑膜中动脉均保护完好。平均随访10.1个月(6~15个月),TIA控制率为91.7%(11/12),术前存在神经功能障碍者NIHSS平均下降2.8(2.0~6.0),随访期间再出血率为3.2%(1/31)。术后6个月脑血管造影随访证实脑膜中动脉均保护完好,与术前比较,动脉起始部的管径平均增加41.2%(P<0.01)。结论在烟雾病的脑血管重建手术中,通过"骨嵴法"、"跨窦法"、"骨桥法"、"小骨瓣法"以及"春卷缝合"等保护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脑膜中动脉,其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血管重建手术 膜中动脉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文高 王希瑞 +2 位作者 王海霞 王芝静 尹港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的效果。方法收集烟雾病患者50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于术后7 d、6个月时,计算临床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以评价临床疗效。于术前及术后7d、6个月时,对患者行Rankin修订量表评分(...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的效果。方法收集烟雾病患者50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于术后7 d、6个月时,计算临床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以评价临床疗效。于术前及术后7d、6个月时,对患者行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卡氏评分(KPS),评估神经功能状态。于术前及术后7 d、6个月时,行头颅CT灌注成像,得到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脑血容量(r CBV)、相对平均时间(r MTT)、相对达峰时间(r TTP),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6个月时复查头部DS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观察术后脑血流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术后7 d时相比,术后6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提高(P <0. 05)。术后6个月mRS低于术前及术后7 d(P均<0. 05);术后7 d、术后6个月NIHSS均高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NIHSS高于术后7 d(P均<0. 05);术后6个月KPS均高于术前及术后7 d(P均<0. 05)。术后6个月时r CBF、r CBV均高于术前和术后7 d,r MTT、r TTP均低于术前和术后7 d(P均<0. 05)。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缺血区域的脑血流量,缓解颅内的缺血状况,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大中动脉搭桥术 烟雾病 脑血管重建手术 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沈祖佑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5年第6期307-310,共4页
自发性脑出血保守和手术治疗的选择至今仍有争议。值得探讨的是手术适应证,生理学变化代替传统形态学标准已被提出,鉴于出血后的缺血体积可超过血肿的几倍,因此,手术不能作为唯一治疗手段,应佐用钙通道阻滞剂和神经组织保护剂。
关键词 出血 自发性出血 脑血管外科手术
下载PDF
脑血管内介入与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王彬 农胜德 +1 位作者 叶静 韦聘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77-80,共4页
目的比较脑血管内介入与开颅手术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4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实验组行脑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动... 目的比较脑血管内介入与开颅手术对颅内微小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4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行开颅夹闭手术治疗,实验组行脑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致密闭塞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与治疗时间、预后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评价两种治疗手段差异。结果对两组动脉致密闭塞率进行对比,实验组术后致密闭塞率为66.67%,对照组为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费用对比,实验组总花费为(13.58±1.22)万元,远远高于对照组(7.65±1.14)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实验组住院时间与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够有效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其中脑血管内介入手段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恢复速度较快,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与康复时间,但花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开颅手术 脑血管介入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