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26
1
作者 何伟文 伍健伟 +1 位作者 王翦 陆永建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695-697,共3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4年9月对32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70 mL且未出现脑疝症状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行翼点后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4年9月对32例经CT证实血肿量为30~70 mL且未出现脑疝症状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早期行翼点后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术.结果本组病人术后12 h内CT复查,血肿清除率80%以上的占84.4%,清除不足70%仅1例;术后再出血1例,出血量不足10 mL;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良好率75%,死亡率9.4%.结论在合理选择病例的前提下,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具有创伤少,手术显露满意,清除血肿较彻底,有效降低颅内压,止血牢靠,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致残、致死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外侧裂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三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8
2
作者 闫润民 李安民 +7 位作者 张志文 傅相平 查韡光 郭晓明 刘爱军 易林华 梁树立 杜程钢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07例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分为内镜下血肿清除组(n=29)、立体定向血肿碎吸组(n=33)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n=45)。比较各组术前... 目的比较三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07例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分为内镜下血肿清除组(n=29)、立体定向血肿碎吸组(n=33)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n=45)。比较各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2d内复查CT,计算残余血肿量和血肿清除率。术后3个月按GOS预后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病死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准备时间以定向组最长,达(146.1±57.0)min,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以开颅组最长,达(173.7±57.3)min(P<0.01);术中失血量以开颅组较多,达(293.3±166.6)ml(P<0.05);血肿清除率以内镜组最高,达(80.7±7.9)%(P<0.01);再出血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内镜组为10.3%,定向组为18.2%,开颅组为11.1%;病死率分别为0、9.1%、6.7%。GOS预后比较,Ⅱ级以上者在内镜组与定向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既有创伤小,又有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的优点,疗效确切,对不需行去大骨瓣减压的脑出血病人是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神经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4
3
作者 刘斌 喻军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86例,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对照组采用大骨瓣...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86例,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术。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利于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 大骨瓣开颅术
下载PDF
精准定位下内镜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杨凯 岳长波 +4 位作者 韩珊 崔敏 岳英杰 陈萍萍 刘世勤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68-17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3D-Slicer软件辅助下神经内镜与传统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高血压基底核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内镜组(n=39)和开颅组(n=50)。两组病人术前采用3D-Slicer软件计算血肿体积,内... 目的对比分析3D-Slicer软件辅助下神经内镜与传统开颅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高血压基底核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内镜组(n=39)和开颅组(n=50)。两组病人术前采用3D-Slicer软件计算血肿体积,内镜组病人采用3D-Slicer软件规划手术路径,内镜下清除血肿。开颅组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与开颅组比较,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血肿清除率升高,术后1周GCS评分升高,住院时间缩短,术后6个月GOS评分升高,肺部感染率低(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程度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出血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神经内镜
下载PDF
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时机探讨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雪原 杨树源 +3 位作者 黄楹 孙梅 卓杰 高满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113例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后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超早期组(<6h)31例、早期组(6~24h)42例和延期组(>24~72h)40例。比较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113例自发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后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超早期组(<6h)31例、早期组(6~24h)42例和延期组(>24~72h)40例。比较3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血肿清除率、脑水肿体积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及远期疗效的差异。结果:3组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残余血肿体积、血肿清除率和初始脑水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后7d脑水肿体积超早期组[(6.6±4.8)mL]和早期组([8.2±5.9)mL]明显小于延期组([15.8±15.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后NIHSS改善超早期组[(11.3±6.0)分]和早期组([12.5±6.3)分]明显高于延期组([6.3±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超早期组和早期组优于延期组(均P<0.01),但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可以有效清除血肿,早期手术能够减轻术后灶周水肿的程度并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再出血概率可能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引流术 水肿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评分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诤 王峰 +4 位作者 孙涛 李宗正 徐军 齐江华 剡将术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1-1043,I0009,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发病超早期(≤7h)内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在显微镜下分离侧裂池,切开岛叶皮层,清除血肿。术后2d复查颅脑CT与原病灶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发病超早期(≤7h)内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在显微镜下分离侧裂池,切开岛叶皮层,清除血肿。术后2d复查颅脑CT与原病灶对比,观察血肿清除情况;随访3~12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预后疗效。结果:血肿清除率>90%者18例,80%~90%者3例。术后存活20例,ADL分级Ⅰ级4例,Ⅱ级12例,Ⅲ级3例,Ⅳ级1例,V级0例,死亡1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时间短、手术路径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早期诊断
下载PDF
青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贾颖 田野 +3 位作者 王景华 王毅 江荣才 张建宁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分析青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优化其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5例,比较不同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发病前高血压控制情况、发病后就诊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部位、... 目的:分析青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优化其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5例,比较不同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发病前高血压控制情况、发病后就诊时间、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部位、血肿量及治疗方法的预后情况。结果55例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预后不良28例(50.9%),死亡12例(21.8%),多见于男性(83.6%)、基底节区血肿(80.0%)、超重肥胖(61.8%)、发病前高血压控制不良者(89.1%)。BMI正常较超重肥胖者(66.67%vs 38.24%),发病前高血压控制良好较控制不良者(100.00%vs 42.86%),发病后6 h内就诊较6 h后就诊者(61.76%vs 28.57%),GCS为9~12分、13~15分较3~8分者(75.00%vs 78.95%vs 12.50%),单纯基底节区血肿较基底节区血肿破入脑室者(60.61%vs 18.18%),基底节区血肿量≤40 mL者较>40 mL者(73.68%vs 32.00%)的预后良好率高(均P<0.05)。基底节区血肿量20~40 mL者中,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者的预后好(100.00%vs 28.57%,P<0.05)。结论控制体质量与血压、早期就诊及适当放宽手术指征等是改善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预后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血肿 青年 临床
下载PDF
早期微孔手术对30例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清涛 宋春旺 +1 位作者 汪峰 程远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76-127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微孔手术对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后脑水肿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60例。分为保守组(30例)和微孔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予常规控制血压、营养神经、降颅压、防治感染等... 目的探讨早期微孔手术对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后脑水肿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60例。分为保守组(30例)和微孔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予常规控制血压、营养神经、降颅压、防治感染等治疗。微孔组于入院后24h内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按"颅内血肿微孔穿刺引流操作常规"行微孔穿刺清除血肿。比较两组患者第1、2、3周意识、肢体活动、语言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增量(BS)影响。结果第1、2、3周微孔组(0.162±0.374、0.026±0.367、0.087±0.337)各时间点脑水肿相对增量(RE)均小于保守组(0.472±0.232、0.338±0.292、0.067±0.205);第2、3周RE与第3周和第3个月BS呈直线关系。结论早期微孔手术主要通过减小中小量基底节脑出血RE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穿刺术 引流术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水肿 预后 增量
下载PDF
导航辅助早期微侵袭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 被引量:16
9
作者 夏寒松 刘向阳 +1 位作者 赵明珠 刘卫东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导航组)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额部单孔穿刺血肿,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并与同期常规开颅手...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导航组)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额部单孔穿刺血肿,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并与同期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1例(开颅组)进行比较。结果导航组: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60±21)min;平均住院时间(14±6)d;出院时基本痊愈11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7例,无变化2例,死亡1例。开颅组:手术时间110-270 min,平均(161±42)min;平均住院时间(38±31)d;出院时基本痊愈5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11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死亡6例。导航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颅组(P〈0.01);导航组术后病人病死率明显低于开颅组(P〈0.01),而基本痊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P〈0.01)。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可明显改善病人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神经导航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老年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策略选择对不同时期神经功能与预后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石立科 向定朝 +6 位作者 何建青 胡旭 周劲旭 董吉荣 万琦 翟丽敬 王玉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治疗策略对老年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神经功能和预后影响差异,比较2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20年11月无锡市太湖医院收治的老年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292例,根据患者微创治疗方案分为A组...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治疗策略对老年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神经功能和预后影响差异,比较2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20年11月无锡市太湖医院收治的老年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292例,根据患者微创治疗方案分为A组144例[神经内镜(或显微镜)下皮质穿刺行血肿清除术]和B组148例(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临床资料,围术期指标;手术后超早期(1~3 d)、早期(4~7 d)和短期(8~14 d)残余血肿体积(RV)、血肿清除率(HCR);评估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A组,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1)。A组术后超早期RV[(7.38±2.03)ml vs(14.35±2.18)ml]明显低于B组,HCR[(84.69±8.02)%vs(67.42±6.85)%]明显高于B组(P<0.01)。术后6个月A组预后良好率虽高于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93.06%vs 87.84%,P>0.05)。结论神经内镜(或显微镜)下皮质穿刺血肿清除术后超早期HCR更高,RV更低;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操作更为简便、操作难度更低,应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神经康复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对优势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夕峰 唐勇 樊永忠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优势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优势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侧裂-岛叶入路,对照组采用颞中回入路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优势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优势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侧裂-岛叶入路,对照组采用颞中回入路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效果、语言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预后。术后1个月及3个月采用汉语失语症成套检测(ABC)评价患者语言功能情况,术后3个月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量表(BDAE)评价患者失语症严重程度与恢复情况,预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优于对照组(92.50%VS 75.00%,P<0.05),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77.50%VS 55.00%,P<0.05)。汉语失语症成套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3月均较术后1月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3月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观察组语言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VS62.50%,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行血肿清除治疗优势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显著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语言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功能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侧裂-岛叶入路 颞中回入路
下载PDF
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109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罗德群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既能避开重要功能区及重要血管分布区,又能达到与其他穿刺术式引流效果相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行新术式穿刺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9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根据多...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既能避开重要功能区及重要血管分布区,又能达到与其他穿刺术式引流效果相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行新术式穿刺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9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分别采用局麻或全麻下额部钻颅软通道引流血肿78例,额部钻颅血肿引流配合脑室外引流20例,单纯行脑室外引流术11例。结果术后2~5 d复查头颅CT示:血肿完全清除19例;血肿清除90%以上37例,血肿清除80%以上43例,清除50%以上8例,血肿清除小于50%2例;未发生切口及颅内感染;术后死亡6例。结论额部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能有效避免对重要脑组织的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血肿清除率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引流术
下载PDF
额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出血 被引量:9
13
作者 毕向锋 唐宝苍 +1 位作者 高春香 韦素春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额部入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发性基底核出血患者154例,出血量均为50-80ml。按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额部入路组(79例)和颞部入路组(75例)。额部入路组经穿刺靶点定位后... 目的探讨经额部入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发性基底核出血患者154例,出血量均为50-80ml。按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额部入路组(79例)和颞部入路组(75例)。额部入路组经穿刺靶点定位后,采用经额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术。颞部入路组采用传统颞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术。比较两组术后7、14、30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残余血肿量以及脑疝、再出血、脑积水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①术后7d复查头部CT,示额部入路组残余血肿平均体积明显低于颞部入路组(t=9.17,P〈0.01);脑疝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颞部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χ^2=4.53,均P〈0.05);术后14及30d两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8;t=16.81,均P〈0.05);再出血、脑疝、脑积水、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0d内病例合并统计,额部入路组再出血、脑疝、脑积水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3.8%(3/79)、6.3%(5/79)、3.8%(3/79)、5.1%(4/79);颞部入路组分别为16.0%(12/75)、18.7%(14/75)、5.3%(4/75)、21.3%(16/75),除脑积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部入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疗效及安全性优于传统的颞部入路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引流术 额部入路
下载PDF
软通道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黎开宇 钟晖东 +1 位作者 李其杰 张海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比较软通道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底核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微创组48例与开颅组52例。微创组患者予以软通道手术,开颅组患者予... 目的比较软通道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底核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微创组48例与开颅组52例。微创组患者予以软通道手术,开颅组患者予以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Mo C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微创组患者Mo CA量表评分高于开颅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微创组患者Fugl-Meyer评分高于开颅组(P<0.05)。术前、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开颅组(P<0.05)。两组患者再出血、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继发性癫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手术治疗基底核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预后,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经额软通道微创治疗46例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银清 洪朝灿 +2 位作者 张谋智 赖志云 陈英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504-505,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额软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软通道组和小骨窗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90d时BI、mR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0d两... 目的探讨经额软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软通道组和小骨窗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90d时BI、mR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0d两组BI和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软通道组BI明显高于小骨窗组(P〈0.01),mRS评分明显低于小骨窗组(P〈0.05)。软通道组总有效率78.3%,死亡率8.7%,小骨窗组总有效率60.9%,死亡率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额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简单方便,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外科学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外科学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的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路 李东波 +5 位作者 李从进 夏多贵 张浩 李铭辉 钱章林 杨涛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青年基底节区重症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个月时采用格拉斯哥...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青年基底节区重症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个月时采用格拉斯哥转归量表评价转归,4~5分定义为转归良好,1~3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1例患者,年龄中位数41岁(四分位数间距39~43岁),男性29例(56.8%),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中位数6.0分(四分位数间距5.5~7.0分),基线血肿体积中位数38.0 ml(34.5~47.5 ml)。经侧裂岛叶入路组21例(41.2%),经颞叶皮质入路组30例(58.8%);转归良好31例(60.8%),转归不良20例(39.2%)。经侧裂岛叶入路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各项基线临床资料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组相比,经侧裂岛叶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和血肿残留更少,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比例(33.3%对63.3%;χ^(2)=4.449,P=0.035)更低,使用脱水药物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均<0.05)。但两组转归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对56.7%;χ^(2)=0.518,P=0.47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较低(优势比0.128,95%置信区间0.017~0.977;P=0.047)和住院时间较长(优势比1.402,95%置信区间1.065~1.844;P=0.016)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结论:对于行血肿清除术的青年重症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尽管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的患者转归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无显著差异,但前者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神经外科手术 术后并发症 治疗结果 年轻人
原文传递
联合术前精准定位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鹏锋 魏德 王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精准定位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区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自发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术前采用自主研发的血肿定位贴精准定位... 目的探讨术前精准定位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区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南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自发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术前采用自主研发的血肿定位贴精准定位后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简称神经内镜组);25例采用传统开颅显微镜手术治疗(简称开颅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血肿清除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的评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出血量、发病至手术时间及术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神经内镜组与开颅组比较,手术时长分别为(1.8±0.2)h、(2.4±0.3)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0.1±5.0)ml、(90.1±7.1)ml;血肿清除率分别为(95.4±4.8)%、(80.4±8.7)%,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均P<0.001);术后1周神经内镜组与开颅组患者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0±2.4)分、(14.2±2.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与开颅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2.0±1.2)d、(14.1±1.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的G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自发性基底核区出血,与开颅显微镜手术比较,经术前精准定位后行神经内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定位标记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脑钠肽在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85例预后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高华祝 侯仕强 +3 位作者 邵尉 周冬瑞 姚国权 石碑田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417-142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钠肽在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病人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治疗的85例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人发病后3个月的改良Ran...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钠肽在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病人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治疗的85例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人发病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NSE和脑钠肽的预后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中NSE(13.67±4.51)µg/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18.36±6.52)µg/L(P<0.001),预后良好组中脑钠肽143.00(98.00,233.80)ng/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230.00(120.00,400.00)ng/L(P=0.002)。ROC曲线显示NSE和脑钠肽的最佳截取值分别为15.5µg/L和156.5 ng/L。NSE联合脑钠肽时AUC为0.76,与二者单独应用时的0.73、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量(P=0.017)、NSE(P=0.003)和脑钠肽(P=0.033)是影响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SE和脑钠肽在中老年基底节区出血病人的短期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钠肽 中老年 预后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核区血肿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杨冬旭 郭强 +5 位作者 王斐 张晓红 陈亚男 卢浩 李雪源 朱治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题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卒中科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152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题叶皮质入路治疗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卒中科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的152例基底核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简称侧裂入路组,74例)与经叶皮质入路组(简称皮质入路组,7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长、骨瓣回纳比率、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情况。术后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左侧脑出血患者的语言功能情况。术后6个月,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mRS≤2分为预后良好,>2分为预后不良。结果侧裂入路组的骨瓣回纳比率、血肿清除率分别为73.0%(54例)、(94.3±5.5)%,与皮质入路组的50.0%(39例)、(86.9±14.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的手术时长、再出血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随访,侧裂人路组34例左侧出血的患者中,构音障碍、失语的比率分别为35.3%(12例)、5.9%(2例);皮质入路组36例左侧出血的患者中,构音障碍、失语的比率分别为44.4%(16例)、30.6%(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术后6个月,侧裂入路组的预后良好率为21.6%(16/74),预后不良率为78.4%(58/74);皮质入路组的预后良好率为5.1%(4/78),预后不良率为94.1%(74/78),两组患者的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与经叶皮质入路比较,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基底核区出血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预后相对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 经叶皮质入路
原文传递
CAS-R-2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60例临床疗效分析
20
作者 刘东远 王浩 +3 位作者 王森 侯哲 邰军利 张洪兵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4年第7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CAS-R-2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60例行CAS-R-2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 目的探讨CAS-R-2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60例行CAS-R-2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结果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AS-R-2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53±18)min;术后穿刺道血肿2例(3.3%),保守治疗后均吸收;术后脑内血肿均无扩大;术后保持引流管时间≤2 d 44例(73.3%),3~4 d 16例(26.7%),术后均未出现颅内感染;术后合并重症肺炎15例(25.0%),因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3.3%)。术后随访6个月,良好17例(28.3%),轻度残疾19例(31.7%),重度残疾16例(26.7%),植物生存状态6例(10.0%),死亡2例(3.3%)。结论CAS-R-2无框架脑立体定向仪辅助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脑血管基底神经出血 引流术 无框架立体定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