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1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SPECT脑显像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丛培雨 刘业俭 《安徽医学》 2004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 探讨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对发作间期癫痫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E1scintAGEX40 gAG型SPECT ,对 3 1例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进行 99mTC -ECD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 ,并与同期CT和 (或 )MRI、长程脑电图 (A... 目的 探讨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对发作间期癫痫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E1scintAGEX40 gAG型SPECT ,对 3 1例癫痫患者于发作间期进行 99mTC -ECD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 ,并与同期CT和 (或 )MRI、长程脑电图 (AEE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 1例患者SPECT脑显像均异常 ,低血流灶占 84%( 2 6例 ) ,局限性高灌注灶 16%( 5例 ) ,阳性病灶 79个 :额叶 2 5个 ,颞叶 2 6个 ,顶叶 17个 ,枕叶 17个 ,基底神经节区 4个。单个病灶 5例 ,单侧病灶 19例。CT和 (或 )MRI阳性率 42 %,9例显示局部病灶低密度 ,4例为血管畸形改变。AEEG阳性率 93 %,单侧病灶 8例 ,其余为弥漫性病变。病灶阳性检出率SPECT与CT(或 )M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5 ,而与AEEG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0 5。结论 SPECT局部脑血流显像是诊断癫痫的有效方法 ,癫痫发作期病灶处于高代谢和血流增强 ,而间歇期代谢减弱和血流降低。SPECT对癫痫灶检出的灵敏度优于CT和MRI ,定位价值优于AE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发作间期 SPECT显像 血流断层显像 诊断
下载PDF
脑外伤综合征ECD脑血流断层显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树展 刘春雨 +3 位作者 郭川流 吴志兴 张珂 吕宽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8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外伤综合征 血流断层显像 临床应用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ECD 功能性症状 血流灌注 临床诊断 急性期
下载PDF
脑血流断层显像Bullseye显示
3
作者 胡平 吴克宁 +1 位作者 曾世荃 林增桃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1996年第1期13-14,共2页
为了探讨用Bullseye显示脑血流灌注显像数据的可能性,对8例典型脑梗塞病例及15例脑血流断层显像常规分析可疑病例的脑血流断层显像的横断面数据进行Bullscye显示,结果8例典型病人病灶用普通Bullseye即显示良好;常规分析可疑病例病变用普... 为了探讨用Bullseye显示脑血流灌注显像数据的可能性,对8例典型脑梗塞病例及15例脑血流断层显像常规分析可疑病例的脑血流断层显像的横断面数据进行Bullscye显示,结果8例典型病人病灶用普通Bullseye即显示良好;常规分析可疑病例病变用普通Bullseye 8例显示良好,变黑Bullseye 13例显示出病灶;结果提示利用Bullseye显示脑血流灌注显像数据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断层显像 可疑病例 病灶 梗塞 血流灌注显像
下载PDF
SPECT、EEG、X-CT诊断癲痫的对比性研究(附10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包仕尧 傅渝 +4 位作者 傅琦 吴翼伟 何广仁 陆文栋 金世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癫痫是一组慢性临床综合征,以在长期病程中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脑功能失常为特征。这组临床综合征中,至今有一部分病人的脑部未发现可以解释疾病的组织结构变化,称为隐原性癲痫。隐原性癲疯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癫痫是一组慢性临床综合征,以在长期病程中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脑功能失常为特征。这组临床综合征中,至今有一部分病人的脑部未发现可以解释疾病的组织结构变化,称为隐原性癲痫。隐原性癲疯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EEG作出诊断,但绝大部分仅能作出定性而不能作出定位诊断。本文以新技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106例临床诊断为隐原性癲痫病人做核素脑血流断层显像,同步做EEG和X—CT(部分)检查,作对比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断层显像 EEG X-CT诊断 临床综合征 原性 异常放电 对比性研究 定位诊断 癫痛 功能失常
下载PDF
SPECT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
5
作者 陆振康 刘璐 杜明华 《临床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1994年第4期169-172,共4页
本文报告259例脑部疾病病人SPECT脑显像结果,并与CT,MRI,EEG及TCD等检查作比较。结果表明:SPECT对脑梗塞的早期确诊,TIA的辅助诊断和癫痫的定位诊断有较大价值。脑血流断层显像诊断意义大,但其他核素... 本文报告259例脑部疾病病人SPECT脑显像结果,并与CT,MRI,EEG及TCD等检查作比较。结果表明:SPECT对脑梗塞的早期确诊,TIA的辅助诊断和癫痫的定位诊断有较大价值。脑血流断层显像诊断意义大,但其他核素显像方法在某些疾病中仍有很大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部疾病 血流断层显像 核素显像方法 显像结果 早期确诊 定位诊断 辅助诊断 诊断意义 诊断价值 MRI TCD EEG 梗塞 TIA
原文传递
SPECT脑断层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黄淮 周建国 +3 位作者 翟全宜 邓爱琼 单桂芳 洪明珠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4年第1期18-19,71,共3页
对30例脑梗塞的脑血流断层显像进行分析并与CT比较,结果表明脑断层显像在脑梗塞的预防、早期诊断、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梗塞 血流断层显像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一例
7
作者 王延平 朱德仪 +1 位作者 杨少青 熊希民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6-6,18,共2页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综合征)是基底动脉梗塞中一少见综合征,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病人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58岁。1990年12月14日晚喝啤酒后突然意识丧失,双眼紧闭,四肢抽搐,持续10分钟左右抽搐停止转入睡眠。15日再次出现...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综合征)是基底动脉梗塞中一少见综合征,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病人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58岁。1990年12月14日晚喝啤酒后突然意识丧失,双眼紧闭,四肢抽搐,持续10分钟左右抽搐停止转入睡眠。15日再次出现类似发作多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梗塞 四肢抽搐 下肢病理征 睑裂 眼球运动障碍 睑下垂 血液循环 血流断层显像 睡眠状态 内科检查
下载PDF
焦虑症患者rCBF变化与局部脑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达 李惠春 +1 位作者 占宏伟 刘洪彪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查焦虑症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改变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99Tcm双半胱乙酯(ECD)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探查65例焦虑症患者和21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rCBF。65例患者再分为治疗组(31例)和未治疗组(34例),以小脑为对照区,对大... 目的探查焦虑症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的改变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99Tcm双半胱乙酯(ECD)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探查65例焦虑症患者和21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rCBF。65例患者再分为治疗组(31例)和未治疗组(34例),以小脑为对照区,对大脑左右半球各部位行半定量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焦虑症患者rCBF异常率为93.8%(6165例),主要表现为额叶、颞叶、边缘系统及基底节的放射性减少;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患者左右额叶和颞叶的摄取比值(与小脑比)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与未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部分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复查脑显像可见rCBF明显好转。表明rCBF的变化与病程及治疗无关,而与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明显相关。结论焦虑症患者局部脑血流受损并与症状及疗效有一定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患者 RCBF 功能 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局部血流 左右半球 治疗组 双半胱乙酯 半定量分析 正常对照 主要表现 边缘系统 症状缓解 治疗后 异常率 放射性 基底节 对照组 显像 探查 额叶 颞叶 相关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的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贺铁豪 黄李平 +2 位作者 韦智晓 李展 梁兵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212-213,共2页
目的 :探讨以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小针刀对 75例患者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SPECT)检查。结果 :39例治愈 ,2 2例好转 ,1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 81.3%。随访半年 ,39例治愈者未见复... 目的 :探讨以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小针刀对 75例患者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SPECT)检查。结果 :39例治愈 ,2 2例好转 ,1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 81.3%。随访半年 ,39例治愈者未见复发 ;5 1例脑 SPECT治疗前后检测 ,局部脑血流半定量 R值分别为 (0 .74± 0 .0 6 ) ,(0 .90± 0 .0 4 ) (P <0 .0 1)。结论 :小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脑 SPECT可为该病的诊断及疗效作出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椎动脉型颈椎病 小针刀 SPECT
下载PDF
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俐 李玉琢 +1 位作者 刘姝 吴云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表现 癫痫患者 发作间期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 血流断层显像 诊断价值 影像学技术 临床表现
下载PDF
神经系统放射性核素显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1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期118-118,共1页
答:神经系统放射性核素显像主要包括脑显像、放射性核素腩血管造影、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脑池显像、脑代谢显像及神经受体显像等。随着断层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增加了对脑形态学观察水平,更重要的是使得诸如脑的葡萄糖代谢、蛋... 答:神经系统放射性核素显像主要包括脑显像、放射性核素腩血管造影、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脑池显像、脑代谢显像及神经受体显像等。随着断层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增加了对脑形态学观察水平,更重要的是使得诸如脑的葡萄糖代谢、蛋白质代谢、局部血流量、受体密度等与中枢伸经系统功能密切有关的重要课题可以用放射性核素显像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神经系统疾病 血流断层显像 神经受体显像 断层显像技术 代谢显像 形态学观察 葡萄糖代谢
下载PDF
^(99m)Tc-ECD SPECT脑血流断层显像两种不同半定量指标评价烟雾病血管重建术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3
12
作者 马潞娜 张东 +2 位作者 李立伟 王骁 李海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426,共3页
目的:使用99mTc-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双侧比值法和小脑比值法半定量指标对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方法:血管造影诊断为烟雾病的患者232例,其中97例为单侧颈内动脉狭窄,135例为双侧同时狭窄。血管重建术前... 目的:使用99mTc-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评价双侧比值法和小脑比值法半定量指标对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方法:血管造影诊断为烟雾病的患者232例,其中97例为单侧颈内动脉狭窄,135例为双侧同时狭窄。血管重建术前及重建术后1周分别用99mTc-ECD进行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232例均分别采用双侧比值法和小脑比值法统计目测和定量脑血流灌注减低率,利用脑血流灌注断层图像,勾画12分法感兴趣区,左右镜像相应区域对比,计算比值,以比值绝对值大于10%确定为灌注减低;然后利用双侧小脑半球、颞叶和基底节区最清晰的层面勾画各自感兴趣区,计算机自动计算出大脑半球各部位与小脑比值。结果:血管重建术前后局灶性或弥漫性血流灌注减低者双侧比值法目测检出率分别为81.5%和37.1%,定量检出率为52.6%和22.0%,目测与定量检出符合率为64.5%和59.3%。小脑比值法治疗前后目测检出率分别为95.7%和48.3%,定量检出率为87.9%和44.8%,两者符合率为91.9%和92.9%。无论血管重建术前还是术后,小脑比值法和双侧比值法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双侧比值法和小脑比值法对于单侧血管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减低的检出率分别为90.7%和94.8%,对于双侧血管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减低的检出率分别为22.2%和92.6%,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99mTc-ECD SPECT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小脑比值法半定量指标对评价烟雾病的血管重建术的疗效比双侧比值法具有更加准确、客观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异常血管网病 血管重建术 99mTc-ECD SPECT血流灌注断层显像 比值法 双侧比值法
下载PDF
SPECT/CT脑血流灌注断层融合显像联合MRI检查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蒲涛 母其文 +4 位作者 郭倩 庞骁 文鑫 姜果 黄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2期11-13,42,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SPECT/CT脑血流灌注断层融合显像联合MRI检查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患者62例,62例患者在发病后7 d内均进行了99Tcm-ECD 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MRI检查,收集62例... 目的旨在探讨SPECT/CT脑血流灌注断层融合显像联合MRI检查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患者62例,62例患者在发病后7 d内均进行了99Tcm-ECD SPECT/CT脑血流灌注显像、MRI检查,收集62例患者各项临床资料,计算不同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出个数、阳性率。结果6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灶发生部位集中于侧脑室旁白质、基底节、顶叶及额叶,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出个数为131个,MRI、SPECT、SPECT/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出个数分别为287个、398个、404个,SPECT/CT+MRI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出个数为448个,高于CT、MRI、SPECT及SPECT/CT检查;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诊断阳性率为66.12%(41/62),MRI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诊断阳性率为75.80%(47/62),SPECT、SPECT/CT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5.48%(53/62)、93.54%(58/62),SPECT/CT+MRI对缺血性脑卒中病灶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6.77%(60/62),明显高于CT、MRI、SPE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CT脑血流灌注断层融合显像联合MRI检查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梗死灶数及诊断阳性率高,可为临床提高更全面的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CT 血流灌注断层融合显像 MRI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rCBF-SPECT及MRA评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小丰 谭毓绘 +4 位作者 张林川 任永芳 张云 徐小煌 曹务成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流单光子断层显像(rCBF-SPE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评价价值。方法:对121例VBI患者(VBI组)和41例前庭周围性疾病(PVD)患者(对照组)均行rCBF-SPECT显像检查;VBI组66例,对照... 目的:探讨脑血流单光子断层显像(rCBF-SPECT)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评价价值。方法:对121例VBI患者(VBI组)和41例前庭周围性疾病(PVD)患者(对照组)均行rCBF-SPECT显像检查;VBI组66例,对照组29例行MRA检查。结果:VBI组rCBF-SPECT异常率93.38%.多数发生在左颞,MRA异常率65.15%(43/66),两者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VBI组rCBF-SPECT异常率明显高于MRA(P<0.01)。结论:rCBF-SPECT有助于脑功能及脑血流灌注状态的研究,MRA有助于脑供血减少的病因学研究,两者对VBI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BF-SPECT MRA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血流单光子断层显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