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化痰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痰瘀阻窍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华子 金晋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第8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析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昏迷(痰瘀阻窍证)患者临床治疗中活血化痰方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脑病病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痰瘀阻窍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 目的探析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昏迷(痰瘀阻窍证)患者临床治疗中活血化痰方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脑病病区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痰瘀阻窍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例数为80例,根据治疗方法区别,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金刚烷胺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活血化痰方治疗(鼻饲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脑灌注指标、苏醒率以及昏迷评分。结果在血清炎症因子上,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159.21±11.08)p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257.24±47.17)pg/mL,对照组IL-1水平(176.50±16.89)pg/mL,TNF-α水平(304.26±29.38)pg/mL,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脑灌注指标中脑血流量(CBF)水平、脑血容量(CB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率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痰瘀阻窍证)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活血化痰方鼻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昏迷状况,缓解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脑灌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方 重型颅损伤昏迷 痰瘀阻窍证 血清炎症因子 灌注指标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成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水肿范围、残余血肿量、脑灌注指标、血清β-内啡肽(β-E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及神经功能及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水肿范围和残余血肿量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VB)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更低;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β-EP、sICAM-1、MB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显著,明显降低患者水肿范围、残余血肿量及β-EP、sICAM-1、MBP水平,改善患者脑灌注指标和神经功能及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注射液 亚低温 重型颅损伤 灌注指标
下载PDF
颅脑外伤患者脑灌注指标及脑氧代谢的变化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常诚 边世春 +1 位作者 李健 孙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3期169-172,共4页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脑灌注指标及脑氧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0年10月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100例非神经系统损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灌注指标(rCBF、rCBV、MTT及TTP)及脑氧代谢(氧供及氧耗... 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脑灌注指标及脑氧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0年10月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100例非神经系统损伤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灌注指标(rCBF、rCBV、MTT及TTP)及脑氧代谢(氧供及氧耗)指标,并比较观察组不同颅脑损伤分级患者的检测结果,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脑灌注指标及脑氧代谢指标与颅脑损伤分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rCBF、rCB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TT、TTP及脑氧代谢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颅脑损伤分级患者脑灌注指标及脑氧代谢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rCBF、rCBV与颅脑损伤分级均呈负相关,MTT、TTP及脑氧代谢指标与颅脑外伤分级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颅脑外伤患者的脑灌注指标及脑氧代谢的变化突出,且与颅脑损伤分级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灌注指标 氧代谢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辅助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建平 李涛 +3 位作者 石敏 王文 刘敏良 路强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目的 探究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辅助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血管源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序列号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天麻组,各29例。对照组行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 目的 探究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辅助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血管源性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入院序列号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天麻组,各29例。对照组行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天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天麻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麻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麻组的VA和BA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GMP-140、D/F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天麻组的vWF、TM、V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辅助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症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脑血流灌注指标、下调血液高凝指标、促进血管内皮功能修复以及降低炎症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眩晕 天麻钩藤饮加减方 血流灌注指标 炎症指标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血管内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李志锋 孙永 +1 位作者 刘永玲 安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49-0052,共4页
本研究旨在对比血管内成形术与常规治疗方法对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疗效。方法 实验纳入42例患者,其中24例接受血管内成形术(实验组),另24例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灌注指标显著改善,具... 本研究旨在对比血管内成形术与常规治疗方法对症状性非急性期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疗效。方法 实验纳入42例患者,其中24例接受血管内成形术(实验组),另24例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灌注指标显著改善,具体表现为rCBFV、rCBV明显升高,MTT显著降低。此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1年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两批患者在疗程完毕之后,NIHSS评分可以看到下降,实验队伍的降低幅度更大些。hs-CRP指标在治疗后下降,但两队伍间的差距并不明显。然后看一下治疗后8个月的不良反应表现,实验队伍只有4.17%的出现率,低于对照队伍的12.50%。经过一年的观察,实验组的患者并没有再狭窄的情况,对照组却有25%的患者出现了再狭窄。结论 由此得出,对于表现出症状的非紧急期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内血管成形手术比起常规治疗在提高脑血流灌注指标,让NIHSS评分下降,减少不良反应,并且防止手术后再狭窄方面有明显优势,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成形术 颅内动脉狭窄 闭塞 临床疗效 血流灌注指标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丁苯酞预防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古丽加娜提·生哈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8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丁苯酞预防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9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5例。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观察组联用尼莫地平、丁苯酞口服治疗。比较两...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丁苯酞预防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9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5例。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观察组联用尼莫地平、丁苯酞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 d、7 d、14 d、1个月、2个月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8.90±1.27)、(7.56±1.21)、(6.81±1.06)、(6.02±0.94)、(4.56±0.85)分,低于对照组的(10.23±1.45)、(8.99±1.27)、(7.78±1.12)、(7.01±1.03)、(5.90±0.9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 d、7 d、14 d、1个月、2个月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23.99±1.65)、(24.78±1.27)、(25.72±1.09)、(26.61±0.87)、(27.34±0.79)分,高于对照组的(23.02±1.84)、(23.58±1.43)、(24.07±1.25)、(24.43±1.07)、(24.75±0.9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 d、1个月、2个月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平均通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应用尼莫地平及丁苯酞口服治疗,可预防血管性认知障碍,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以及脑血流灌注指标,治疗安全性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尼莫地平 丁苯酞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血流灌注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