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氧监测仪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谭冬 杜玉民 +2 位作者 李春晖 田春辉 袁宇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9期954-957,共4页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脑监测设备逐步应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中,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救...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脑监测设备逐步应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中,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救治率。理想的脑监测设备应具备无创、定位准确、价格相对低廉、可进行连续性监测等特点。其中,脑氧监测仪可床旁、无创、及时、连续监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为患者提供更优化的诊疗手段,从而为其制订更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仪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病 血管痉挛 饱和度
下载PDF
近红外线脑氧监测仪观察温热刺激后脑血流的变化
2
作者 沙树伟 梁萍 +1 位作者 山家 智之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4期37-38,共2页
目的:应用近红外线脑氧监测仪,根据脑氧监测仪对脑内血红蛋白浓度的测定,观察温水入浴对健康成人局部脑血流的影响,评价近红外线脑氧监测仪的作用。方法:健康成人男性志愿者,10例,平均年龄(28.3±4.9)岁,进行温水浴。卧位入浴,共45m... 目的:应用近红外线脑氧监测仪,根据脑氧监测仪对脑内血红蛋白浓度的测定,观察温水入浴对健康成人局部脑血流的影响,评价近红外线脑氧监测仪的作用。方法:健康成人男性志愿者,10例,平均年龄(28.3±4.9)岁,进行温水浴。卧位入浴,共45min,即入浴前15min(安静状态),入浴中15min,出浴后15min。根据近红外线脑氧监测仪(NIR0-300)观察的氧化血红蛋白(O_2Hb)和脑氧化指标(TOI),依据监视仪的时系列曲线,记录5min的平均值。结果:TOI,O_2Hb在入浴中比安静时显示出有意义的增加(P<0.05)。结论:温水浴中脑血流的变化,比入浴前安静时显著增加。因此认为由于温水浴的作用,检测脑血流的增加,说明该仪器有连续监测脑血流变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线监测仪 温水浴 血流
下载PDF
无创伤红外光谱脑血氧监测仪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强 林淑娟 罗致诚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8年第1期19-26,共8页
红外光谱分光光度法应用于脑氧供需平衡的监测有着极广阔的研究及应用前景。本文全面介绍了红外光谱法用于监测脑氧供需平衡的发展概况及测量原理,概述了血氧饱和度的分光光度测量方法,比较了透射型和反射型脑血氧测量方法,重点介绍... 红外光谱分光光度法应用于脑氧供需平衡的监测有着极广阔的研究及应用前景。本文全面介绍了红外光谱法用于监测脑氧供需平衡的发展概况及测量原理,概述了血氧饱和度的分光光度测量方法,比较了透射型和反射型脑血氧测量方法,重点介绍了反射型脑血氧饱和度仪,并讨论了脑血氧饱和度仪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存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分光光度法 饱和度 监测仪
下载PDF
ARM处理器LPC2210在脑血氧监测仪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田晨 李凯扬 《电子设计应用》 2007年第4期109-111,1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低功耗的ARM微处理器LPC2210及其在嵌入式脑血氧监测仪中的应用,设计和分析了嵌入式脑血氧监测仪中的脉冲驱动电路、滤波放大电路、LPC2210系统及以太网接口电路。
关键词 ARM LPC2210 嵌入式系统 监测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