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6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 被引量:1354
1
作者 高长玉 吴成翰 +7 位作者 赵建国 曹晓岚 顼宝玉 吴波水 张成 王志红 王彩娟 张祥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6-144,共9页
1前言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本病属于中医学“中风病”,以猝然昏仆,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症[1]。如果临床以突发眩晕、或复视、或步... 1前言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本病属于中医学“中风病”,以猝然昏仆,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症[1]。如果临床以突发眩晕、或复视、或步履不稳、或肢体抖动等表现,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于中风的范畴。缺血性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 诊治指南 神经系统功能缺损 缺血性坏死 中国 血液循环障碍 缺血性卒中
原文传递
丁苯酞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51
2
作者 黄如训 李常新 +8 位作者 陈立云 解龙昌 温红梅 廖松洁 施晓耕 叶钦勇 林健雯 王新 刘春岭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85-988,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恩必普)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按已定型的双肾双夹法建立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模型,用光化学法造成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致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94只MCAO大鼠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 目的:观察丁苯酞(恩必普)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按已定型的双肾双夹法建立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模型,用光化学法造成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致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94只MCAO大鼠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生理氯化钠溶液(NS)对照组各47只,另取3只RHRSP作为假手术组.治疗组于MCA闭塞d1起po丁苯酞150 mg·kg-1,bid,给药10 d.每日行神经行为学评分, d10处死大鼠取脑进行TTC染色及常规病理检查,观察局部血栓梗死灶微血管等的变化.结果:丁苯酞治疗1~6d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增加(如d4治疗组(17.14±0.38)分, NS组(15.29±1.11)分,P<0.05);治疗组梗死面积为(6.94±2.11)mm2,梗死灶占前脑面积百分比在治疗组为(1.82±0.50)%,均显著低于NS组[(8.90±1.96)mm2和 (2.40±0.65)%,均为P<0.05];治疗组局部血栓变小、梗死灶及周围微血管增生也显著多于NS组(79% vs 62%,P<0.05),灶内出血发生率减少.结论:丁苯酞可改善病灶局部循环,减小梗死面积,减轻脑组织损伤,恢复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恩必普) 脑梗死 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光化学模型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29
3
作者 邓丽 刘晓冬 +1 位作者 张拥波 李继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5-829,共5页
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故其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尽管静脉溶栓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治疗,但是受其时间窗的限制。其他处理及治疗包括卒中单元、超声溶栓、动脉取栓、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降纤、脑保护、去颅骨减压术以及... 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故其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尽管静脉溶栓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治疗,但是受其时间窗的限制。其他处理及治疗包括卒中单元、超声溶栓、动脉取栓、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降纤、脑保护、去颅骨减压术以及远程卒中医疗系统等,其疗效有的已被临床肯定,有的尚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单元 溶栓 远程卒中医疗 治疗
下载PDF
脑梗死前期脑局部低灌注的CT灌注成像表现及分期 被引量:201
4
作者 高培毅 林燕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82-886,共5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前期动态CT灌注成像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2例临床诊断为脑局部缺血患者作了CT灌注成像和局部脑血流量 (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 ,rCBF)、局部脑血容量 (regionalcerebralbloodvolume ,rCBV)、平均通过时间 (me... 目的 探讨脑梗死前期动态CT灌注成像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2例临床诊断为脑局部缺血患者作了CT灌注成像和局部脑血流量 (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 ,rCBF)、局部脑血容量 (regionalcerebralbloodvolume ,rCBV)、平均通过时间 (meantransittime ,MTT)和最大峰值时间(time to peak ,TTP)比值 (病侧 /健侧 )测量。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脑梗死前期的分期 ,包括Ⅰ1期 :TTP延长 ,MTT、rCBF和rCBV正常 ;Ⅰ2 期 :TTP和MTT延长 ,rCBF正常 ,rCBV正常或轻度升高 ;Ⅱ1期 :TTP、MTT延长以及rCBF下降 ,rCBV基本正常或轻度下降 ;Ⅱ2 期 :TTP、MTT延长 ,rCBF和rCBV下降。结果 Ⅰ1期 4例 ,CT灌注成像见脑局部TTP延长 ,MTT、rCBF和rCBV正常。rCBF、rCBV、MTT和TTP平均比值分别为 1 0 0、1 0 0、1 0 0和 1 30。Ⅰ2 期 13例 ,表现为脑局部TTP和MTT延长 ,rCBF和rCBV正常 (8/ 13)或rCBV轻度增高 (5 / 13)。rCBF、rCBV、MTT和TTP平均比值分别为 1 0 0、1 0 3、1 38和 1 30。Ⅱ1期 8例 ,CT灌注成像见TTP、MTT延长以及rCBF下降 ,rCBV正常 (3/ 8)或轻度下降 (5 / 8)。rCBF、rCBV、MTT和TTP平均比值分别为 0 5 6、0 94、1 4 9和 1 4 7。Ⅱ2 期 4例 ,表现为脑局部区域TTP、MTT延长 ,rCBF和rCBV下降。rCBF、rCBV、MTT和TTP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局部低灌注 CT灌注成像 分期 梗死前期 局部缺血
原文传递
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处理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对医疗专业人员的声明 被引量:210
5
作者 Gustavo Saposnik Femando Barinagarrementeria +10 位作者 Robert D. Brown Cheryl D. Bushnell Brett Cucchiara Mary Cushman Gabrielle deVeber Jose M. Ferro Fong Y. Tsai 张沈阳(译) 韩丽娟(译) 叶丹(译) 徐运(译)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24-757,共34页
背景本指南旨在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T)进行概述,并提供其诊断、处理和治疗的推荐意见,目标读者为涉及CVT患者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医生和其他医疗工作者。方法和结果作为不同专业领域的代表,专家... 背景本指南旨在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T)进行概述,并提供其诊断、处理和治疗的推荐意见,目标读者为涉及CVT患者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医生和其他医疗工作者。方法和结果作为不同专业领域的代表,专家小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卒中委员会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任命。专家小组回顾了相关文献,重点为1966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报道,并使用AHA证据水平分级方案对证据进行评定并制定推荐意见。本指南经专家小组认可后,由AHA科学咨询和协调委员会进行同行评议并批准。结论本指南为CVT的诊断、处理和复发的预防提供了循证推荐,同时还提供了妊娠期妇女和儿童CVT评估和处理的推荐意见,对临床并发症(痫性发作、脑积水、颅内压增高和神经功能恶化)的处理进行了总结,并描述了CVT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流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窦血栓形成 颅内 脑梗死 静脉 卒中 疾病管理 预后 转归评价 抗凝药 妊娠 儿童
原文传递
面向21世纪的卒中新定义: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卒中学会声明 被引量:201
6
作者 俞羚 董荃 +25 位作者 宋叶平 江静雯 李卉 刘亮贤 苏爱萍 李焰生 Sacco RL Kasner SE Broderick JP Caplan LR Connors JJ Culebras A Elkind MS George MG Hamdan AD Higashida RT Hoh BL Janis LS Kase CS Kleindorfer DO Lee JM Moseley ME Peterson ED Turan TN Valderrama AL Vinters HV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05-120,共16页
尽管脑血管病有着全球性影响且对其病理生理学的认识有了很多进步,但是"卒中"这一术语在临床实践、临床研究或公共卫生评估中的定义却不一致。传统的定义依据于临床,却没有考虑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卒... 尽管脑血管病有着全球性影响且对其病理生理学的认识有了很多进步,但是"卒中"这一术语在临床实践、临床研究或公共卫生评估中的定义却不一致。传统的定义依据于临床,却没有考虑到科学技术的进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卒中协会(ASA)卒中分会组织了写作小组,为21世纪卒中新定义撰写专家共识性声明。中枢神经系统(CNS)梗死,指由缺血所导致的脑、脊髓或视网膜的细胞死亡,是基于持续性损害的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和(或)临床证据。CNS梗死表现为一个临床谱:缺血性卒中特指伴有明显症状的CNS梗死,而静息性梗死根据定义指未引起已知的症状的梗死。卒中也还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新定义的卒中结合了临床和组织学标准,可被用于实践、研究和公共卫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出血 脑梗死 卒中 蛛网膜下腔出血 短暂性缺血发作
原文传递
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197
7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脑卒中目前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致残和致死原因。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70%,它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
关键词 中国 脑梗死 急性期康复 医疗卫生行业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72
8
作者 顾学兰 丁新生 +3 位作者 狄晴 赵忠新 陈家慧 李健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 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 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共入组急性脑梗死病人 224例,实际完成213例,其中依达拉奉组109例 (男性61例,女性48例),安慰剂组104例(男性52 例,女性5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 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 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共入组急性脑梗死病人 224例,实际完成213例,其中依达拉奉组109例 (男性61例,女性48例),安慰剂组104例(男性52 例,女性52例),依达拉奉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 30mg加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gtt,bid,14d为 一个疗程。安慰剂组为等量安慰剂加氯化钠注射液 250mL,iv,gtt,bid,14d为一个疗程。2组病人基础 治疗相同。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评分,以增分率来判断疗效。结果:d21依达 拉奉组神经功能改善的有效率为64.3%,安慰剂组 为33.6%。依达拉奉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的 有效率为57.8%,安慰剂组为39.2%。依达拉奉 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安慰剂组为2.7%,无 统计学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 注,每日2次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 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亦能改善脑梗死病人的远 期日常生活能力,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自由基清除剂 药物评价 双盲法 随机对照试验 依达拉奉
下载PDF
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73
9
作者 陈桂华 刘惠茹 +1 位作者 付小芹 刘晓星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期191-192,F0003,共3页
脑梗死是当前危害我国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重要疾病,它除导致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外,还常有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其中,焦虑抑郁症状是较常见的脑梗死后情绪障碍,这些可通过破坏人体阴阳平衡,扰乱脏腑气机,损伤脏腑... 脑梗死是当前危害我国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重要疾病,它除导致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外,还常有抑郁、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其中,焦虑抑郁症状是较常见的脑梗死后情绪障碍,这些可通过破坏人体阴阳平衡,扰乱脏腑气机,损伤脏腑精气而引发或加重脑卒中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脑梗死 负性情绪 依从性 护理
下载PDF
康复训练促进脑梗死后功能恢复机制的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64
10
作者 姜从玉 胡永善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43-445,共3页
关键词 康复训练 脑梗死 功能恢复机制 基础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原文传递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Ⅲ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160
11
作者 朱以诚 崔丽英 +42 位作者 高山 樊东升 李继梅 牛俊英 詹青 秦新月 郑荣远 陈康宁 周华东 曾进胜 彭凯润 张兆辉 卢祖能 章军建 刘煜敏 张朝东 曲方 曹秉振 徐运 吴江 王宝军 杨期明 冯连元 胡兴越 潘小平 迟兆富 毕建忠 丁新生 柯开富 王为珍 董万利 孙红斌 李玲 王伟 董强 何俐 贾建平 陈应柱 刘俊艳 彭斌 倪俊 贺佳 马修强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共入组552例起病48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共入组552例起病48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 6~25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丁苯酞注射液组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组分别为370例和182例.结果 丁苯酞组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和第15天的NIHSS总评分分别为8.64±3.03、6.45±3.88和4.71±3.90,Barthel指数分别为45.42±20.82、55.60±25.64和65.39±26.85,治疗后第15天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评分的差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z=2.21,经P=0.027; z=2.50,P=0.012),在调整治疗前的NIHSS评分和既往有症状的卒中发生次数后,该差异仍存在,丁苯酞组优于奥扎格雷钠组.治疗后第15天丁苯酞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奥扎格雷钠组(OR=1.67,95%CI科1.15~2.42).丁苯酞组和奥扎格雷钠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 确切概率法,2.74%与4.44%,P=0.34).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和安全的,在第15天静脉给药结束时,其疗效优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TRC-09000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苯呋喃类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51
12
作者 高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556-560,共5页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以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目前AIS早期血管开通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以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目前AIS早期血管开通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静脉溶栓),但由于严格的时间窗限制(3-4.5h)^[2],且合并大动脉闭塞再通率低(13%一18%),能够从此项治疗中获益的患者不足3%,90d死亡和残疾率高达21%和68%^[3],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一些新的血管内治疗器械(支架取栓装置及血栓抽吸装置等)相继应用于临床,显著提高了闭塞血管的开通率,血管内治疗(动脉溶栓、血管内取栓、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4-5],但在目标患者及时间窗选择、最佳治疗流程、远期获益等方面,尚缺乏肯定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支持。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AIS血管内治疗可能仍将作为静脉溶栓禁忌或静脉溶栓无效的大动脉闭塞患者的一种补充或补救性治疗手段。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总结目前AIS血管内治疗已有的国际临床试验的结果及初步证据,同时结合国内本领域内专家意见形成本共识,旨在为AIS血管内治疗提供临床可参考的标准及管理策略,同时期待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结果,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脑梗死 血管内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6
13
作者 孟晓旭 朱浩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444-447,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护理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常规...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护理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二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差异。结果经早期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二组患者预后神经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可知,观察组44例患者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中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活活力、精神健康6项维度评分均明显提升,相比对照组44例患者干预前后各项维度分值无显著变化,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治疗同期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早期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效果
原文传递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被引量:146
14
作者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制定工作组 章薇 +7 位作者 娄必丹 李金香 石文英 刘小娟 唐健 陈成 刘民权 曹洋 《康复学报》 CSCD 2021年第6期437-447,共11页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性疾病,在中医学里属“中风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步增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康复是改善其临床症状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循证...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性疾病,在中医学里属“中风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步增高,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康复是改善其临床症状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循证医学理念与方法制定的脑梗死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规范脑梗死中医康复操作技术,取得更好的疗效。本指南从范围、术语、中西医诊断、康复评定、中医康复治疗和护理等方面对脑梗死的诊断与康复治疗流程进行规范,旨在为临床医师/康复医师提供诊疗指导和参考。①诊断:分为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2部分,其中中医诊断包括辨病诊断和辨证诊断(中经络、中脏腑);西医诊断包括诊断依据、临床分期、临床病情程度量化分型。②康复评定:主要包括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心理评定、生活质量评定等8个方面。③中医康复治疗:主要规定了脑梗死超早期、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疗法、传统功法、康复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诊疗技术。该指南可为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其他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康复科的康复从业人员进行脑梗死的中医康复治疗提供指导,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脑梗死 中医康复 辨证论治 临床指南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2
15
作者 王爱民 周颖 +1 位作者 肖波 张智博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93例脑梗死患者和44名健康人的血清hsCRP含量,并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93例脑梗死患者和44名健康人的血清hsCRP含量,并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sCRP水平比较,重型组明显高于中型、轻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 .05)。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 .252,P<0 .05)。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hsCRP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9
16
作者 王秀艳 袁建新 +3 位作者 王轶瑾 刘春英 于灵灵 吴寿岭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CI)及155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血清hsCRP、血糖、血脂等指标,并与329名健康者进...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CI)及155例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的血清hsCRP、血糖、血脂等指标,并与329名健康者进行对照。同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病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CI组和LI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P<0.05);hsCRP水平与ACI组年龄、舒张压、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r=0.261、0.222、0.261、0.166,均P<0.05),与LI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0.294、0.456、0.245、0.402,均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负相关(r=-0.371,P<0.05)。结论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并与其危险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其治疗 被引量:130
17
作者 邓远琼 刘伯胜 +5 位作者 邓远琪 胡志彪 刘贞 范华 胡建新 王海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057-3061,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探讨叶酸、维生素B12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80例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探讨叶酸、维生素B12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按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80例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80例,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80例患者分为干预Ⅰ组和非干预Ⅰ组,每组40例;将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80例患者分为干预Ⅱ组和非干预Ⅱ组,每组4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内径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计算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内皮型NO合成酶(eNOS)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干预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干预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FMD及血清NO、eN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低于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IMT及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高于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干预Ⅰ组治疗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Ⅰ组,NIHSS评分低于非干预Ⅰ组(P<0.01);干预Ⅰ组治疗1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Ⅰ组,NIHSS评分及血清Hcy水平低于非干预Ⅰ组(P<0.01)。干预Ⅱ组治疗2周后、治疗12周后BI评分及血清NO、eNOS水平高于非干预Ⅱ组,NIHSS评分及血清Hcy水平低于非干预Ⅱ组(P<0.01)。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和脑梗死未合并高血压组患者血清NO水平与血清Hcy水平均呈负相关(r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内皮 半胱氨酸 叶酸 维生素B12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0
18
作者 张作念 王志晔 +5 位作者 顾伟 章慧 潘振华 魏杰 倪梦园 徐俊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75-137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在发病72h...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在发病72h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7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内大梗死组血清炎症因子高于中、小梗死组(P<0.05),中梗死组高于小梗死组(P<0.05);试验组的易损斑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检测能及时提示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大小和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可利用炎性生物分子标志物协助对缺血性卒中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炎症因子 颈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价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价值 被引量:128
19
作者 郭宇闻 杨登法 +2 位作者 杨铁军 林叶青 叶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54-1057,共4页
目的分析白质纤维束成像技术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单侧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白质纤维束成像技术检测,采用平行联合和系列联... 目的分析白质纤维束成像技术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单侧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白质纤维束成像技术检测,采用平行联合和系列联合进行联合预测分析,若所有指标均为阳性则判定系列联合预测阳性,任一指标为阳性则判定平行联合预测为阳性。结果平行联合预测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预测、病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预测及系列联合预测(P<0.05)。系列联合预测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NIHSS评分预测、病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预测及平行联合预测(97.50%vs 85.00%、87.50%、78.75%,P=0.001;93.75%vs 73.33%、76.19%、68.52%,P=0.000);平行联合预测及系列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NIHSS评分预测、病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预测(P<0.05)。结论依照患者脑梗死病灶与皮质脊髓束关系并联合患者NIHSS评分结果对患者的偏瘫预后进行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脑梗死 锥体束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13
20
作者 高建国 周农 翟金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2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4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RP含 量进行测定,计算其异常率并进行比较。按脑卒中患者临...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2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梗组)和4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RP含 量进行测定,计算其异常率并进行比较。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 分。结果 脑梗死组CRP含量高于腔梗组,腔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脑梗死组中,CRP异常率高于 腔梗组(P<0.05);CRP异常的患者NDS评分的改善低于CRP正常组,且CRP异常者预后中无变化和死亡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均P<0.01)。结论 CRP水平是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 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