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桥出血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7
1
作者 祝淑贞 卢达国 田时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脑桥出血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症(hypertrophic inferior olivary degenerationsyndrome,HO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脑桥出血的65例,其中63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对随访过程中... 目的探讨脑桥出血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症(hypertrophic inferior olivary degenerationsyndrome,HO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脑桥出血的65例,其中63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对随访过程中发现有继发性下橄榄核变性症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OD发生影像学改变时仅有3例患者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眼震、软腭阵挛、躯干粗大震颤。脑桥出血均发生在被盖区。头颅MRI下橄榄核信号改变距离出血时间平均为4.05个月。出血病灶9例中有8例存在含铁血红素沉着。肥大的橄榄核直径多数在0.7~0.8 cm左右,下橄榄核信号改变6例为等T1WI,长T2WI改变,3例为长T1WI长T2WI改变,其中2例长T1WI患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7例Flair显像为高信号,1例低信号,1例为等信号。治疗上,1例患者先后予森福罗、氯硝西泮、心得安、氟哌啶醇、美多巴等治疗,其中氯硝西泮及心得安有效。结论HOD多发生在脑桥被盖部出血1个月后,头颅MRI特征为下橄榄核区的圆形的T2WI长信号改变;予心得安及氯硝西泮可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临床特点 影像学特点
下载PDF
影响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凯滨 姬仲 +3 位作者 吴永明 王胜男 林镇洲 潘速跃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南方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发病30d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34例)和死亡组(26例)。分别对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和影像学特点...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南方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发病30d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34例)和死亡组(26例)。分别对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性变量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判定其截断值。结果60例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30d病死率为4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体温、心率、出血量、是否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血肿是否破入脑室、血肿部位与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30d病死率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院时GCS评分[优势比(OR)=0.745,95%可信区间(95%CI)为(0.585,0.949)]、出血量[OR=1.438,95%CI(1.077,1.919)]以及血肿部位[基底-被盖型,OR=O.120,95%CI(0.016,0.904)]为影响原发性脑桥出血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及出血量的截断值分别为7.5分和5.5ml。结论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血肿位于基底一被盖部、入院时GCS评分〈7.5分、出血量≥5.5ml者提示30d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原发性 危险因素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出血 多元LOGISTIC回归 受试 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脑桥出血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8
3
作者 邢岩 邹昕颖 +1 位作者 张洁 张茗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11期875-880,共6页
目的探讨脑桥出血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 inferior olivary degeneration,HO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3年3月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和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例HO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 目的探讨脑桥出血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 inferior olivary degeneration,HO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2013年3月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和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例HO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3例患者均为男性,表现为肢体不自主多动、腭肌阵挛、走路不稳等锥体外系症状,均完成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3例患者既往均有脑桥出血史,其中患者1和2为高血压性脑桥出血,患者3为外伤后脑桥出血,临床症状距脑桥出血的时间分别为8个月、12个月和14个月。3例均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表现,患者1表现为面下颌、躯干、四肢不自主扭转抖动;患者2仅有言语不清及腭肌阵挛;患者3表现为头晕、走路不稳,查体偏侧肢体共济失调。患者1和2出血部位位于脑桥双侧被盖部,患者3位于脑桥左侧被盖部,3例病变部位均为双侧下橄榄核腹外侧孤立局限性病灶。患者1口服氯硝西泮联合丙戊酸钠1周、患者2单纯口服氯硝西泮1周后症状缓解,患者3应用激素治疗2周后症状有所好转,但体征改变不显著。结论 HOD可由脑桥出血继发,脑桥出血治疗病情稳定后若出现锥体外系症状需注意继发HOD的可能。氯硝西泮和丙戊酸钠对症状控制可能有效,激素疗效不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出血 临床表现 影像特点
下载PDF
脑桥出血后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伴垂直钟摆样眼震1例
4
作者 李晓琴 杜鹃 +2 位作者 曾阳桥 陈薇 陶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报道1例以垂直钟摆样眼震为突出体征的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脑桥出血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患者,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发病机制进行讨论。结果中年男性,48岁,脑桥出血2个... 目的报道1例以垂直钟摆样眼震为突出体征的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脑桥出血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患者,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发病机制进行讨论。结果中年男性,48岁,脑桥出血2个月后出现行走不稳、视物浮动,体格检查见双眼自发及凝视诱发的垂直钟摆样眼震,头颅MRI示双侧下橄榄核区体积增大及T2WI、FLAIR高信号,结合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考虑脑桥出血后导致的双侧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止晕等对症治疗,患者头晕及肢体无力好转,但眼震仍持续存在。结论垂直钟摆样眼震可为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罕见表现,若在脑桥出血恢复期迟发性出现,需警惕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可能,尽早完善头颅MRI有助于明确诊断,避免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钟摆样眼震 垂直眼震 神经变性疾病
下载PDF
球囊导管扩张联合吞咽基础训练对脑桥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曹芳真 刘敏 +4 位作者 张春华 路伟 王珊珊 胡川 王欣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球囊导管扩张联合吞咽基础训练对脑桥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桥出血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2组患者均采用营养神经药物联合吞咽基础训练进行治疗,观... 目的观察球囊导管扩张联合吞咽基础训练对脑桥出血后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桥出血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2组患者均采用营养神经药物联合吞咽基础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球囊导管扩张技术进行治疗。球囊导管扩张术每日1次,每次25 min,每周5 d,连续治疗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由1名吞咽治疗师于双盲状态下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FOIS)评级和Rosenbek渗漏/误吸评分量表(PAS)评级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进食能力和渗漏-误吸情况,并采用洼田饮水实验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OIS和PAS分级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OIS和PAS分级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导管扩张术联合吞咽训练可更好地改善脑桥出血后气切患者的吞咽功能,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气管切开 球囊导管扩张 吞咽训练
原文传递
常见病康复诊疗规范(1)——脑卒中康复规范管理与分级诊疗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进 倪朝民 《安徽医学》 2016年第7期926-927,共2页
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8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意识模糊1小时余",拟"脑出血"于2012年2月10日急诊入住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院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脑桥出血,出血量约6 mL"(见图1),给予积极抢救,维持生命体征及对症支持... 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38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意识模糊1小时余",拟"脑出血"于2012年2月10日急诊入住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院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脑桥出血,出血量约6 mL"(见图1),给予积极抢救,维持生命体征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处理。2月11日中午患者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意识障碍加重,急诊复查头颅CT提示出血量较前增多,约10 mL,予继续维持生命体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症支持治疗 卒中康复 左侧肢体无力 出血 安徽省立医院 病史摘要 重症医学科 呼吸节律 生命体征 急诊科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海军 姚祖培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年第9期640-642,共3页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治疗 出血 外伤性实质内出血 基底节区出血 活血化瘀方法 小动脉硬化 出血 出血
下载PDF
原发性脑桥出血临床、分型与预后 被引量:5
8
作者 任利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出血 临床症状 原发性 预后差 分型 基底动脉 头颅CT MRI表现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活血利水醒脑中药治疗脑桥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卓先 陈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活血利水醒脑中药治疗脑桥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脑桥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18例。对照组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立体定向微创置管、引流术+活血利水醒脑中药+西医常...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活血利水醒脑中药治疗脑桥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脑桥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18例。对照组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立体定向微创置管、引流术+活血利水醒脑中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对比指标包括清醒时间及清醒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因肺部感染死亡2例,存活16例,病死率11.11%;对照组18例患者中存活1例,随访3个月后死亡,其他病例均于发病后14d内死亡,平均死亡时间12.25d,病死率100%。观察组的GOS评分、清醒时间及清醒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活血利水醒脑中药治疗脑桥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立体定向微创术 活血利水醒中药
下载PDF
脑桥出血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康复治疗1例报道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飞 何静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脑桥出血继发HOD患者的临床资料。本例患者除原发病所致功能障碍外,逐渐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抖动并逐渐加重。给予理学疗法、作业疗法、针灸、水疗...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的临床表现和康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脑桥出血继发HOD患者的临床资料。本例患者除原发病所致功能障碍外,逐渐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抖动并逐渐加重。给予理学疗法、作业疗法、针灸、水疗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经过1.5个月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患者从病情最严重时站立不稳,不能行走,Berg平衡量表评分28分,改良Barthel指数70分,改善至可以独立站立和行走,Berg平衡量表评分38分,改良Barthel指数80分。右侧肢体不自主抖动减轻。结论脑桥出血继发HOD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后,症状缓解,障碍减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康复
下载PDF
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桥出血临床研究
11
作者 吴恒浩 申娟茹 +4 位作者 王景波 张圣旭 宋振 杨文涛 张万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59-664,共6页
目的探索经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治疗脑桥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脑桥出血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成两组,保守治疗组和开颅手术治疗组(经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其中保守治疗组94例,手术治疗组1... 目的探索经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治疗脑桥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脑桥出血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成两组,保守治疗组和开颅手术治疗组(经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其中保守治疗组94例,手术治疗组14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量、合并症和并发症是否存在差异,若无明显差异,随访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改良Rankin(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情况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量、合并症和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3个月,保守治疗组和开颅手术治疗组死亡患者分别为49例和3例,两组病死率分别52.1%、21.4%,开颅手术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保守组(χ^(2)=4.600,P<0.05)。改良Rankin评分为保守治疗组4(3,5),开颅手术组为3(2,3),发病3个月后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开颅手术组优于保守治疗组(Z=-2.994,P<0.01)。结论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桥出血能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是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手术 改良Rankin评分 病死率 并发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干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小平 洪素妹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3期2792-2793,共2页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其中以脑干出血最为严重,其起病急骤、病情进展极快,具有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治疗方法的增多,多数脑干出血患者在发病早期即能得到诊断和治疗,病死率有所下降。由于...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其中以脑干出血最为严重,其起病急骤、病情进展极快,具有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治疗方法的增多,多数脑干出血患者在发病早期即能得到诊断和治疗,病死率有所下降。由于脑干结构复杂,手术清除血肿难度较大,目前临床对于脑干出血仍是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我院近年来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脑干出血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影像诊断技术 出血急性期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差 延髓出血 中西医结合 出血 出血 脱水降颅压
下载PDF
脑桥大量出血患者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占肖 薛姗 费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5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脑桥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5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1例脑桥大量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中枢性高热、脑水肿、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横纹... 目的探讨脑桥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5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1例脑桥大量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中枢性高热、脑水肿、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横纹肌溶解等严重并发症,经神经内科治疗85d、转康复科理疗47d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准确的病情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有利于脑桥大量出血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血液透析 呼吸机 护理
下载PDF
脑桥出血继发双侧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一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本孝 王俊珺 +1 位作者 秦彬 刘建魁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8-449,共2页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HOD)是一种少见的跨突触变性。继发于齿状核一红核一下橄榄核环路(Guillian—Mollareti角区)病变,HOD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临床特点为延迟于原发病变后出现头晕、视物小清、...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HOD)是一种少见的跨突触变性。继发于齿状核一红核一下橄榄核环路(Guillian—Mollareti角区)病变,HOD临床上较为少见.其临床特点为延迟于原发病变后出现头晕、视物小清、眼震、软腭阵挛、肢体震颤、共济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磁共振波谱学
下载PDF
脑桥出血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2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俊 张爱梅 +1 位作者 李宪章 胡铭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69,共2页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 olivery degeneration,HOD)是一种由脑干、小脑病变继发的特殊的跨神经突触变性,临床较少见,我们报道2例脑桥出血后继发HOD病例,并对其解剖基础、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作一分析。
关键词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出血 继发 跨神经突触变性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征 病变 解剖基础
下载PDF
以偏侧舞蹈样运动为临床表现的双侧肥大性橄榄核变性1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静雅 王立新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3期308-311,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主因“右侧肢体乏力11月余,伴右侧偏身舞蹈样运动5月余”,于2018年10月23日收入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2017年11月18日突发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清、呕吐,至外院就诊,查头颅CT提示脑桥出血,住院予对症治...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主因“右侧肢体乏力11月余,伴右侧偏身舞蹈样运动5月余”,于2018年10月23日收入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2017年11月18日突发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清、呕吐,至外院就诊,查头颅CT提示脑桥出血,住院予对症治疗,具体诊疗经过不详,病情稳定后出院,遗留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后经康复锻炼,脑出血后遗症状改善,患者言语转清,可独立行走。2018年5月患者开始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活动,表现为舞蹈样运动,右上肢明显,后逐渐加重。10月开始出现头颈部不自主运动,活动时症状明显。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舞蹈样运动 出血
下载PDF
表现为四肢震颤的继发性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1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珂 申向民 +3 位作者 王玮 张海南 王春喻 魏燕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104,共3页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HOD)是一种特殊的跨神经元突触变性,可以在脑出血、脑梗死、血管畸形、创伤、外科手术、中毒或者肿瘤之后发生[1],为继发于齿状核-红核-橄榄核神经通路(dentate-rubro-olivary pa...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HOD)是一种特殊的跨神经元突触变性,可以在脑出血、脑梗死、血管畸形、创伤、外科手术、中毒或者肿瘤之后发生[1],为继发于齿状核-红核-橄榄核神经通路(dentate-rubro-olivary pathway,DROP)受损后的迟发性病理学改变[2]。腭肌阵挛为HOD的典型临床表现,而表现为红核震颤的HOD报告极少,红核震颤常常累及单侧上肢,罕有HOD患者表现为四肢震颤。临床上该疾病较少见,本文报告了一例初期误诊为延髓梗死,后经我院确诊为继发于脑桥出血的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患者,并复习整理有关文献,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出血 腭肌阵挛 红核震颤
下载PDF
脑桥出血36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萍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37-538,共2页
关键词 出血 临床表现 诊断 预后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桥脑出血30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金香月 张健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8年第4期168-170,共3页
原发性脑桥出血,自十四世纪初通过尸捡首次发现以来,相继有个例报道和临床总结分析,约占脑出血的10%,占脑干出血的90%以上,20世纪70年代CT应用于临床不仅容易做出诊断,而且对小量脑桥出血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并使医师对脑桥出血... 原发性脑桥出血,自十四世纪初通过尸捡首次发现以来,相继有个例报道和临床总结分析,约占脑出血的10%,占脑干出血的90%以上,20世纪70年代CT应用于临床不仅容易做出诊断,而且对小量脑桥出血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并使医师对脑桥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预后等方面均有新的认识和评价,脑桥出血因出血量、出血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出血 临床分析 出血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临床总结 出血 出血部位
下载PDF
闭锁综合征3例
20
作者 袁魁珍 何慧君 张芳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1年第1期41-42,共2页
闭锁综合征( lock-in-syndrome)是一种以脑桥基底部受损的多原因造成的综合征,预后不良,病死率高[1].其病因以脑血管病为主,占75%,其中脑干梗死占60%[2],其他少见的病因包括脑桥出血、肿瘤、脱髓鞘病、脑干脑炎、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闭锁综合征( lock-in-syndrome)是一种以脑桥基底部受损的多原因造成的综合征,预后不良,病死率高[1].其病因以脑血管病为主,占75%,其中脑干梗死占60%[2],其他少见的病因包括脑桥出血、肿瘤、脱髓鞘病、脑干脑炎、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或头部外伤[3].笔者自1999年10月~2011年5月共诊治3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锁 中央髓鞘溶解症 基底部 综合 预后不良 脱髓鞘病 头部外伤 血管病 出血 干梗死 病因 病死率 肿瘤 诊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