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后适应对树鼩海马CA1区脑血流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树清 罗海芸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0-1095,共6页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PC)对树鼩局部脑缺血海马CA1区脑血流(rCBF)与星形胶质细胞(AS)活化的影响,探讨缺血PC影响AS表达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树鼩血栓性局部脑缺血及缺血PC模型,通过激光多普勒(LD)血流计测量脑缺血... 目的:研究缺血后适应(PC)对树鼩局部脑缺血海马CA1区脑血流(rCBF)与星形胶质细胞(AS)活化的影响,探讨缺血PC影响AS表达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树鼩血栓性局部脑缺血及缺血PC模型,通过激光多普勒(LD)血流计测量脑缺血后4h、8h、12h、24h及72h海马CA1区rCBF的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缺血上述时间海马GFAP的表达,并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平均灰度值。于脑缺血后4h重复3次夹闭缺血侧颈总动脉实施缺血PC,并观察其对海马CA1区rCBF和AS活化以及GFAP表达的影响。结果:树鼩脑缺血后4h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数增多,AS表达GFAP增强,24h可见AS胀亡;72h海马CA1区AS表达GFAP达高峰(120.0±2.1,P<0.01)。脑缺血时海马CA1区rCBF逐渐降低,以24h的改变最显著,为(2.55±0.28)PU,P<0.01;72h时海马CA1区rCBF略有增加,为(9.84±1.22)PU。实施缺血PC后,海马CA1区rCBF逐渐增加,72h最显著,为(18.74±1.60)PU,P<0.01;此时海马GFAP表达进一步增强(111.0±1.3),P<0.01。但AS胀亡的病理改变基本消失。结论:多次短暂的闭塞动物的颈动脉可延长树鼩脑缺血治疗的"时间窗";缺血PC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rCBF、调控AS活化及改善海马微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缺血 缺血后处理 血流 星形细胞 树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