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4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诊断建议 被引量:118
1
作者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6,共3页
早产儿常见脑损伤主要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与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发育不成熟密切相关。前者为出血性病变,常导致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和脑室周围出血性髓静脉梗死等严... 早产儿常见脑损伤主要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与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发育不成熟密切相关。前者为出血性病变,常导致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和脑室周围出血性髓静脉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后者为缺血性病变,也与官内感染有关。其中局部PVL的病理特征是白质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的急性坏死,在后期可形成多发小囊腔。弥漫性PVL又称为弥漫性白质损伤,其病理特征是白质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的凋亡性死亡,少见出现囊腔改变。局部和弥漫性PVL最终均导致脑白质容量减小和髓鞘化受损。PVH-IVH和PVL是引起早产儿早期死亡、脑瘫、视、听和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脑室内出血 早产儿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 缺血性病变 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 出血后脑积水
原文传递
住院早产儿脑室内出血10年回顾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4
2
作者 钱继红 陈惠金 +2 位作者 陈冠仪 张丽人 吴圣楣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5-418,共4页
目的 调查住院早产儿脑室内出血 (IVH)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993~ 2 0 0 2年 10年间入住新生儿病房、曾经头颅B超检查的所有住院早产儿进行分析 ,应用SIGMAB超诊断仪对早产儿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结果  392例早产儿的平均... 目的 调查住院早产儿脑室内出血 (IVH)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993~ 2 0 0 2年 10年间入住新生儿病房、曾经头颅B超检查的所有住院早产儿进行分析 ,应用SIGMAB超诊断仪对早产儿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结果  392例早产儿的平均胎龄为 (34 0± 2 1)周 ,平均出生体重为 (2 13± 0 5 3)kg。平均头颅B超初次检查时间为生后 (5 3± 6 3)d ,其中本院出生患儿为 (4 0± 2 0 )d ,外院出生患儿为 (7 0± 8 0 )d ,两者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总的IVH发生率为 5 6 6 % (2 2 2 / 392 ) ,重度IVH发生率为 16 3% (6 4 / 392 )。早产儿的胎龄愈小 ,出生体重愈低 ,其IVH发生率愈高 ,出血程度也趋严重。围产期窒息、家中自娩、机械通气、产妇为外来民工等因素与早产儿IVH及其出血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鉴于早产儿IVH的高发生率及约一半IVH早产儿无明显临床症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早产儿 脑室内出血 头颅B超检查 IVH 出血
原文传递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被引量:75
3
作者 陈惠金 吴圣楣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内出血 早期 诊断 防治
原文传递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发生率调查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66
4
作者 刘敬 贺继雯 +2 位作者 王琪 赵金辉 王立筠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6-217,共2页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周围 脑室内出血 发生率 高危因素 调查 床边 缺乏 出生 中国
原文传递
我国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早期诊断和防治现状 被引量:61
5
作者 陈惠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早产儿 脑室内出血 诊断 防治措施 医学 治疗
下载PDF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重度脑室内出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59
6
作者 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协作性质量改进研究协作组 曹云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8-264,共7页
目的分析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重度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基于循证实践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所建立的早产儿临床数据库,前瞻性采集中国2... 目的分析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重度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数据来源于"基于循证实践的质量改进方法降低中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发生率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所建立的早产儿临床数据库,前瞻性采集中国25家三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出生胎龄<34周、生后7 d内入院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标准数据库采集临床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研究对象为原始数据库中住院期间完成头颅影像学检查的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排除先天畸形,共纳入8 835例患儿,男性占52.6%(4 643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重度IVH的发生情况。将患儿分为重度IVH组和未发生或轻度IVH组,采用单因素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组间比较和分析重度IVH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 835例患儿中,重度IVH的发生率是7.4%(65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生胎龄≤28周早产儿重度IVH的发生率分别是13.5%(160/1 185)和13.1%(368/2 800)。出生体重<750 g、750~999 g、1 000~1 249 g、1 250~1 499 g的早产儿重度IVH的发生率分别为21.1%(31/147)、12.4%(129/1 038)、8.3%(246/2 966)、5.2%(244/4 684);出生胎龄<26周、26~28+6周、29~31+6周、32~33+6周的早产儿重度IVH的发生率分别为25.2%(55/218)、12.1%(313/2 582)、5.2%(243/4 649)、2.8%(39/1 386)。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重度IVH的独立保护因素是出生胎龄(OR=0.752,95%CI:0.687~0.823,P=0.000)和剖宫产出生(OR=0.733,95%CI:0.592~0.907,P=0.004);独立危险因素是5 min Apgar评分≤3分(OR=1.897,95%CI:1.194~3.013,P=0.007),生后第1周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OR=1.499,95%CI:1.207~1.862,P=0.000),生后第1周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OR=2.093,95%CI:1.724~2.541,P=0.000)。结论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重度IVH的发病率仍较高,小胎龄、非剖宫产、5 min Apgar评分≤3分、生后第1周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脑室内出血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后脑实质损害及其对神经发育影响 被引量:44
7
作者 周丛乐 姜毅 +3 位作者 汤泽中 王红梅 侯新琳 王素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认识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所致的脑实质损害及其对小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经颅脑超声确诊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并伴脑室扩大的新生儿157例 ,分析侧脑室扩大程度与脑实质损害的关系。通过随访 ,了解这些小儿神经发育状况 ,总结... 目的认识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所致的脑实质损害及其对小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经颅脑超声确诊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并伴脑室扩大的新生儿157例 ,分析侧脑室扩大程度与脑实质损害的关系。通过随访 ,了解这些小儿神经发育状况 ,总结脑实质损害程度与新生儿期后神经发育的关系。结果91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实质损害迹象 ;脑室周围白质损害最为明显 ,62例为一过性 ,29例在4周时白质病变不消失或形成脑室旁白质软化 ,7例同时存在出血性脑梗塞 ;脑实质损害的严重性与脑室扩大的程度有关 ;部分患儿在新生儿期后颅脑超声检查时发现脑结构异常 ;随访月龄在3个月以上的72例患儿中 ,智能发育轻度异常29例 ,严重异常7例 ,神经发育异常与脑实质损害程度有关。结论严重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可继发脑实质损伤 ,应注意脑室扩大所致的脑室旁白质病变及出血性脑梗塞。脑实质损伤可导致神经发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 脑室内出血 脑实质损害 神经发育 内出血
下载PDF
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 被引量:36
8
作者 陈荣彬 魏嘉良 +5 位作者 董艳 王君玉 韩凯伟 于明琨 黄承光 侯立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和单纯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3年内我院收治的7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EV...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和单纯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3年内我院收治的7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室外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EVD+HE组)患者31例,单纯脑室外引流(EVD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天数、死亡率、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和再出血的发生率以及随访6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然后筛选比较两组中幕上血肿量>30mL患者的上述临床指标。结果术后住院期间EVD+HE组9例(29.0%)患者死亡,EVD组2例(5.1%)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其余存活患者继续纳入后续研究。EVD+HE组患者GCS评分增加值(ΔGCS)大于EVD组(P<0.05);两组患者NICU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及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随访6个月后mRS及GO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D+HE组幕上血肿量>30mL的患者ΔGCS、术后6个月mRS及GOS评分均优于EVD组(P<0.05),但NICU住院时间、术后再出血及肺部感染、颅内感染发生率与EV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幕上血肿量>30mL的患者,开颅血肿清除联合脑室外引流术疗效优于单纯脑室外引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高血压 脑室外引流 脑室内出血 血肿清除
下载PDF
早产儿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黄海娟 邵肖梅 +1 位作者 程国强 陆春梅 《新生儿科杂志》 2003年第4期156-159,185,共5页
通过对早产儿脑血流及平均动脉压变化水平进行监测,了解早产儿的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探讨受损的脑血流自主调节与脑损伤的关系,对55例早产儿按胎龄分为早产Ⅰ组20例(胎龄<32周)和早产Ⅱ组35例(胎龄>32周)。所有病例均在生后72小... 通过对早产儿脑血流及平均动脉压变化水平进行监测,了解早产儿的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探讨受损的脑血流自主调节与脑损伤的关系,对55例早产儿按胎龄分为早产Ⅰ组20例(胎龄<32周)和早产Ⅱ组35例(胎龄>32周)。所有病例均在生后72小时内开始床旁近红外光谱仪(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BP)的监测来判断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并对所有病例进行头颅B超,随访以判定脑损伤。结果:胎龄<32周20例早产儿中有9例自主调节功能受损(9/20,45%),胎龄≥32周35例早产儿中仅3例自主调节功能受损(3/35,8.6%);有自主调节功能受损者33.3%随后发生严重脑损伤,明显高于自主调节功能良好者,P<0.01。结论:胎龄<32周早产儿易出现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受损的脑血流自主调节与随后严重脑损伤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血流 自主调节功能 脑损伤 近红外光谱 脑室内出血
原文传递
感染性早产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2
10
作者 梁莹莹 王子莲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61-863,共3页
关键词 早产儿 感染性 感染 治疗 诊断 发病原因 围产儿死亡 脑室内出血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惠金 陈冠仪 +6 位作者 敖黎明 吴圣楣 朱露芬 黄锦玲 朱建幸 刁在全 储淞雯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为了解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效果,以3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为观察对象进行了对照研究。预防组13例接受苯巴比妥负荷量的平均时龄为生后6.5小时,维持量用5天。结果显示预防组的严重IVH发生率(23.... 为了解苯巴比妥预防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效果,以3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为观察对象进行了对照研究。预防组13例接受苯巴比妥负荷量的平均时龄为生后6.5小时,维持量用5天。结果显示预防组的严重IVH发生率(23.1%)较对照组(82.3%)显著降低(χ2=11.054,P<0.01)。预防组在生后第四天的血清苯巴比妥浓度为20±4mg/L。用药期间未见不良反应。研究显示苯巴比妥可显著降低早产儿IVH的严重度。建议对胎龄≤34周的早产儿在生后6小时内常规应用苯巴比妥,以期降低早产儿IVH及其严重IVH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巴比妥 脑室内出血 早产儿 预防
原文传递
美国神经学会新生儿神经影像指南 被引量:31
12
作者 陈惠金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由美国神经学会质量标准分委会和小儿神经协会行医委员会于2002年组织制定并沿用至今的实用参数:新生儿神经影像指南,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早产儿应进行常规超声筛查,何时检查,新生儿超声显示异常是否需要随访磁共振成像(MRI),超声预测早产... 由美国神经学会质量标准分委会和小儿神经协会行医委员会于2002年组织制定并沿用至今的实用参数:新生儿神经影像指南,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早产儿应进行常规超声筛查,何时检查,新生儿超声显示异常是否需要随访磁共振成像(MRI),超声预测早产儿长期神经发育预后的能力,哪些影像方法能对HIE足月儿提供重要信息及MRI能否提供预后信息等。对该指南进行评析,并与我国相关指南进行比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任何指南均宜在定期文献复习的基础上随时进行相应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婴儿 神经影像 指南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足月婴儿 脑室内出血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脑病
下载PDF
2015版AHA/ASA《自发性脑出血处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30
13
作者 范存刚 张庆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共4页
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一种重要病因。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曾制定过3版《自发性ICH处理指南》,现根据... 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一种重要病因。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HA/ASA)曾制定过3版《自发性ICH处理指南》,现根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又制定了2015版《自发性ICH处理指南》。笔者现解读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脑室内出血 血压 凝血机制障碍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胎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率的调查 被引量:29
14
作者 陈惠金 吴圣楣 +1 位作者 潘琢如 徐承静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 :为了解不同胎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 ( IHV)自然发生率。方法 :于 1996年 7月至 9月三个月内 ,对所有出生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产科的 330例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内进行头颅 B超检查 ,以调查不同胎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 目的 :为了解不同胎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 ( IHV)自然发生率。方法 :于 1996年 7月至 9月三个月内 ,对所有出生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产科的 330例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内进行头颅 B超检查 ,以调查不同胎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330例新生儿的平均胎龄为 39.6± 1.9( 2 8~ 4 2 .6)周 ,出生体重为 3.36± 0 .4 9( 1.2 9~ 4 .84 ) kg。总的 IVH和严重 IVH的发生率分别为 15.8%( 52 / 330 )和 3% ( 10 / 330 )。其中早产儿分别为 76.5% ( 13/ 17)和 35.3% ( 6/ 17) ,足月儿分别为 12 .5%( 39/ 313)和 1.3% ( 4 / 313)。所有 IVH患儿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资料显示 IVH主要发生在出生体重偏低和胎龄偏小的新生儿中。臀位分娩与 IVH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妊高症的轻重程度似与 IVH有一定关联 ,Apgar评分亦有偏低趋势 ,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娩期间常易发生胎儿全身血压的突然紊乱 ,或可解释正常的分娩过程也会引起 IVH的发生。结论 :本文进一步证实了所有新生儿在生后一周内均应进行头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脑室内出血 发生率 B超
下载PDF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研究现状 被引量:30
15
作者 戴炯 李善泉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0年第2期90-93,共4页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临床急症之一,死亡率和病残率较高。本文综述该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现状,包括动物模型的建立、脑室内出血后导致脑室扩张、脑血管痉挛的机制以及脑室内溶栓治疗,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脑室内出血 动物模型 预后 溶栓疗法
原文传递
口腔运动干预联合初乳口腔免疫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8
16
作者 同锦锦 鲁周咪 +2 位作者 朱元元 叶小亚 李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2期3771-3773,共3页
早产儿器官功能及免疫系统功能较差,易引起感染、脑室内出血等不良并发症,严重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生命健康[1]。由于早产儿口腔吸吮及吞咽功能不完善,既往对早产儿采取的如经口喂养等常规护理常不能保证早产儿喂养效率[2]。口腔运动... 早产儿器官功能及免疫系统功能较差,易引起感染、脑室内出血等不良并发症,严重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生命健康[1]。由于早产儿口腔吸吮及吞咽功能不完善,既往对早产儿采取的如经口喂养等常规护理常不能保证早产儿喂养效率[2]。口腔运动干预是指经口喂养前对早产儿进行口腔内外按摩刺激咽部组织及肌肉群的护理方式,已被广泛用于对早产儿的护理[3]。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保护因子及营养因子,临床常使用初乳口腔免疫干预通过对早产儿口腔注入初乳达到保护消化道及免疫功能的作用,避免喂养时早产儿不耐受发生不良反应。本次研究对早产儿采取口腔运动干预联合初乳口腔免疫干预,来观察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及喂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出血 免疫干预 经口喂养 吞咽功能 免疫系统功能 保护因子 营养因子 肌肉群
下载PDF
九种小骨窗开颅手术入路的实用性探讨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向宇 柯以铨 +3 位作者 王清华 罗成义 张新伟 徐如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为了减少对颅内病变患者在开颅手术入路过程中的损伤,同时保证病变得到恰当的处理。方法我们对每个病变的手术进行个体化设计,在常规手术入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或重新设计和创新,将皮肤切口、骨窗面积进行缩小处理。结果小骨窗开... 目的为了减少对颅内病变患者在开颅手术入路过程中的损伤,同时保证病变得到恰当的处理。方法我们对每个病变的手术进行个体化设计,在常规手术入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或重新设计和创新,将皮肤切口、骨窗面积进行缩小处理。结果小骨窗开颅成功手术治疗127例颅内病变患者,病变种类涉及脑肿瘤、脑实质和脑室内出血、炎症病变和血管压迫性功能病变。经过借鉴、探索和改进形成了相对成熟的9种小骨窗开颅手术入路。具体的做法是:根据病变的部位、种类、大小、距脑表的深度、周围结构和可以利用的自然通道等因素决定小骨窗开颅与否和具体的入路。在眉弓外侧、颞区中后部、窦汇区、乙状窦后区、枕鳞部、矢状中线和大脑凸面各部设计皮肤小切口和做小骨窗(直径2.5~3.0cm)开颅手术,采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使脑组织回缩增加显露,借助影像资料、解剖标志,立体定向架、神经导航和术中超声等方法定位病变,使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达到既安全有效又创伤较小地消除或解决病变。但如果病变很大、或有严重脑水肿、涉及脑表或颅底广泛、或属于难处理的脑血管病变,一般不适合小骨窗开颅手术。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有其实用性,但也有使用的局限性。手术选择和成功与否取决于病变的特征、个体化手术设计、术者的显微手术技术、以及可以利用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实用性 小骨窗开颅手术 脑脊液外引流 外科手术技术 显微手术技术 病变 个体化设计 脑室内出血 皮肤小切口 脑血管病变 重新设计 皮肤切口 手术治疗 病变种类 血管压迫 周围结构 乙状窦后 大脑凸面 影像资料
原文传递
中国七大城市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的多中心调查报告(英文) 被引量:25
18
作者 陈惠金 魏克伦 +10 位作者 周丛乐 姚裕家 杨于嘉 范秀芳 高喜容 刘晓红 钱继红 吴本清 张青梅 张小兰 吴高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1-1011,共11页
目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组织国内7个城市的10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早产儿脑损伤多中心协作研究。该文报告其中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的调查结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期间,各参加单位对所有胎龄<37周的早产儿在生后3 ... 目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组织国内7个城市的10家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了早产儿脑损伤多中心协作研究。该文报告其中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的调查结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期间,各参加单位对所有胎龄<37周的早产儿在生后3 d内常规进行初次床边头颅B超检查,以后每隔3~7 d复查1次,直至出院。结果 9单位总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和重度IVH发生率分别为10.8%(406/3 768)和2.4%(92/3 768),其中I级IVH 22.6%(92/406),Ⅱ级54.7%(222/406),Ⅲ级17.2%(70/406),Ⅳ级5.4%(22/406);10医院中总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和囊性PVL发生率分别为2.3%(112/4 933)和0.3%(16/4 933),其中Ⅰ级PVL 85.7%(96/112),Ⅱ级12.5%(14/112),Ⅲ级1.8%(2/112)。发生重度IVH的可能高危因素为阴道分娩(OR=1.874,95%CI=1.172~2.997,P<0.01)、围产期窒息(OR=1.598,95%CI=1.077~2.372,P<0.05)、机械呼吸(OR=3.988,95%CI=2.448~6.948,P<0.01)以及羊水污染(OR=2.192,95%CI=1.054~4.544,P<0.05)等。发生囊性PVL的可能高危因素为阴道分娩(OR=1.400,95%CI=1.186~1.652,P<0.001)和机械呼吸(OR=3.000,95%CI=1.015~8.864,P<0.05)。结论该调查数据基本可以客观反映中国主要大城市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的情况。由于中国6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受农村医疗条件的限制,早产儿IVH发生率很有可能高于目前的调查结果,尚有待进一步组织包括乡村医院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室内出血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发病率 多中心调查 中国
下载PDF
脑室出血外引流术后继发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沈云龙 刘加令 +4 位作者 漆松涛 李伟光 霍伟康 杨勇 王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05-709,共5页
目的研究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脑室出血后行脑室外引流术的3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67例患者中,发生颅内... 目的研究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脑室出血后行脑室外引流术的36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67例患者中,发生颅内感染29例。脑室外引流管留置1周、2周、3周的感染率分别是8.19%、8.04%、7.32%,无统计学差异。而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OR=2.569,95%CI(1.792-3.378),P<0.05]、尿激酶灌注[OR=2.897,95%CI(1.297-5.061),P<0.05]、脑脊液抽样[OR=3.399,95%CI(2.705-4.175),P<0.01]及合并其他基础病[OR=3.751,95%CI(2.032-5.371),P<0.01]是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室外引流管留置3周内是安全的,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基础上,减少使用尿激酶灌注和脑脊液抽样,积极治疗合并基础疾病可以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危险因素 脑室外引流 脑室内出血
下载PDF
神经内镜在颅内血肿清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杜波 彭玉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210,共3页
通过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技术,可以利用直径仅1 cm大小的常规骨孔全程可视下高效率清除脑内血肿,迅速解除脑血肿压迫、防止继发性脑损伤。神经内镜以其手术时间短、副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逐步被应用于颅内出血的手术治疗[1]。目前认为,... 通过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技术,可以利用直径仅1 cm大小的常规骨孔全程可视下高效率清除脑内血肿,迅速解除脑血肿压迫、防止继发性脑损伤。神经内镜以其手术时间短、副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逐步被应用于颅内出血的手术治疗[1]。目前认为,内镜对于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H)的治疗具有较为确切肯定的优势,对治疗其他类型颅内出血亦具有一定优势[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脑室内出血 出血 内出血 微创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