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的康复方案 被引量:6
1
作者 徐炳汉 郑学锋 何炎桂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10期1482-1483,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的病因和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将73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6例采用中药外敷+TDP照射和针刺治疗;综合治疗组 37例除上述方法外还进行推拿和运动疗法治疗。结果经治疗 5~6个疗程,患者...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肩痛的病因和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将73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6例采用中药外敷+TDP照射和针刺治疗;综合治疗组 37例除上述方法外还进行推拿和运动疗法治疗。结果经治疗 5~6个疗程,患者肩痛程度分级和患肢活动功能的评定综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湿热敷、针刺、推拿和运动疗法是脑卒中病人肩痛康复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病因 康复方案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肩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肩痛患者干预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结梅 陈国梁 +2 位作者 蔡奇芳 丁家谊 游文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肩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肩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肩痛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肩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肩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肩痛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经皮神经电刺激+肩部强化训练治疗;采用直观疼痛模拟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采用上肢Fugl-Meyer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患侧上肢活动情况进行评估;采用Barthel指数(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上肢Fugl-Meyer评分及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肩部强化训练用于脑卒中肩痛患者效果理想,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侧上肢活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神经电刺激 部强化训练 脑卒中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结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王琦 王宇卉 +2 位作者 鲁婵婵 李鹏帆 范春香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6期46-53,共8页
目的观察一种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结合康复运动训练对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中医科收治的脑卒中肩痛患者共80例,随机分配入组,最终脱... 目的观察一种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结合康复运动训练对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7月—2022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中医科收治的脑卒中肩痛患者共80例,随机分配入组,最终脱落剔除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予针刺、中药熏蒸、拔罐的中医综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运动训练治疗,疗程为4周。主要观察两组病例的肩关节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次要观察两组病例的上肢Fugl-Meyer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肩关节PROM、VAS评分、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后伸、外旋2个方向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ugl-Meyer及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结合康复运动训练对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确有疗效,且在止痛及后伸、外旋方向的肩关节活动方面疗效优于单用基础治疗方案治疗,因其操作简单,可应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风 针刺 中药熏蒸 拔罐 康复运动训练
下载PDF
脑卒中肩痛的早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牛海莲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7-67,69,共2页
肩痛是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脑卒中后1—2个月。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在肩关节正常运动机制受损的基础上,不恰当地活动患肩造成局部损伤和炎症反应。起初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度终末时局限性疼痛,随着加重,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涉... 肩痛是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脑卒中后1—2个月。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在肩关节正常运动机制受损的基础上,不恰当地活动患肩造成局部损伤和炎症反应。起初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度终末时局限性疼痛,随着加重,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涉及整个患肩、上臂和前臂。有资料显示;脑卒中患者肩痛发生率高达84%,肩痛不但使脑卒中后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受到一定限制,而且也阻碍整个康复进程,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使脑卒中后肩痛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关节活动度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 局限性疼 侧上肢功能 运动机制
下载PDF
手法加中频电治疗脑卒中肩痛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李振刚 《中国疗养医学》 2008年第7期407-408,共2页
肩痛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多发,可以发生在脑卒中早期,也可发生在后期。肩关节半脱位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疼痛可以很剧烈。我院在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患者中随机抽取89例脑卒中肩痛的患者治疗对照。通过手法加中频电治疗与... 肩痛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多发,可以发生在脑卒中早期,也可发生在后期。肩关节半脱位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疼痛可以很剧烈。我院在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患者中随机抽取89例脑卒中肩痛的患者治疗对照。通过手法加中频电治疗与单纯中频电治疗比较,取得较好疗效。手法治疗在肩痛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中频电治疗 脑卒中 手法治疗 疗效分析 脑卒中后遗症 关节半脱位 脑卒中早期
下载PDF
针刺和康复治疗脑卒中肩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付明超 孔尚军 高天蕾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年第20期3-5,共3页
脑卒中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了解近年在针刺和康复治疗脑卒中肩痛临床应用概况,电子检索近10年来研究文献,对针刺及康复治疗脑卒中肩痛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脑卒中 针刺疗法 康复治疗 综述
原文传递
中药渗透热疗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肩痛症效果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敏星 陈威 肖桂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渗透热疗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肩痛症效果。方法纳入该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1例脑卒中肩痛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西医常规治疗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31例)... 目的探究中药渗透热疗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肩痛症效果。方法纳入该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1例脑卒中肩痛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西医常规治疗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3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渗透热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疼痛、肢体沉重懒动、头身困重、泛恶欲吐、面色晦黯等)积分、肩部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变化、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变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变化、改良Barthel指数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7%,30/31)高于对照组(76.67%,23/3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肢体沉重懒动、头身困重、泛恶欲吐、面色晦黯等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疼痛、肢体沉重懒动、头身困重、泛恶欲吐、面色晦黯等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肢体沉重懒动、头身困重、泛恶欲吐、面色晦黯等中医症状积分、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Fugl-Meyer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药渗透热疗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肩痛症效果显著,患者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生活能力提升,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可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药渗透热疗 经皮神经电刺激 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肩痛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8
作者 徐道明 郭海英 糜中平 《中国康复》 2013年第5期385-387,共3页
肩关节疼痛(简称肩痛)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通常在脑卒中后2~3个月内发生[1],其发病率16%~84%[2].肩痛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还会延缓和阻碍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原因主要与患者惧怕疼痛,从而减少患肢功能训练... 肩关节疼痛(简称肩痛)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通常在脑卒中后2~3个月内发生[1],其发病率16%~84%[2].肩痛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还会延缓和阻碍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原因主要与患者惧怕疼痛,从而减少患肢功能训练甚至进行患肢制动有关[3].临床上发生脑卒中后肩痛的原因很多,如肩肱节律的丧失、肌张力异常、关节囊挛缩、肩-手综合征、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粘连性改变、患肢体位和处理不当、臂丛神经和周围神经损伤、粘连性关节囊炎等[4-6].康复早期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肩痛的发生,已成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治疗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肩痛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9
作者 罗金发 荚磊 倪朝民 《安徽医学》 2015年第8期1037-1039,共3页
偏瘫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16%-84%[1]。肩痛往往导致患者的病情复杂,增加患者的痛苦感的同时使其产生负面情绪或心理障碍[2],从而妨碍整体的康复治疗,延长住院时间,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 偏瘫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为16%-84%[1]。肩痛往往导致患者的病情复杂,增加患者的痛苦感的同时使其产生负面情绪或心理障碍[2],从而妨碍整体的康复治疗,延长住院时间,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影响[3]。肩痛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可能涉及到多种病理机制,加上本身的疾病复杂性,使得脑卒中后肩痛的确切病因很难确定。虽然严重患者可有静息时肩部自发性疼痛,但更多是表现为肩关节活动时的疼痛增加和运动受限,尤其是肩关节外旋和外展时最为明显。了解脑卒中后肩痛的病因和相关机制对寻找有效的防治疗法尤为重要,本文对脑卒中后肩痛的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病因 发病机制 康复 综述
下载PDF
针灸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0
作者 罗金发 荚磊 倪朝民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84-1285,共2页
肩痛是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64%,表现为肩部疼痛伴麻木、烧灼样或难以忍受的感觉,导致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1]。肩痛增加患者痛苦感,使患者产生情绪抵触或心理障碍,妨碍患者治疗与康复的顺利进行[2—3]。本文采取针灸结... 肩痛是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达64%,表现为肩部疼痛伴麻木、烧灼样或难以忍受的感觉,导致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1]。肩痛增加患者痛苦感,使患者产生情绪抵触或心理障碍,妨碍患者治疗与康复的顺利进行[2—3]。本文采取针灸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并与其他疗法进行对比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本体感觉 上肢运动功能 神经肌肉 功能性电刺激 梗死 盂肱关节 康复训练 脑卒中偏瘫 关节
下载PDF
基于主客配穴的针刺对脑卒中后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飞宇 刘小平 +4 位作者 包烨华 楚佳梅 袁健辉 张雯舒 陈顺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8-812,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主客配穴的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索疼痛改善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将60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主客配穴组)和对照组(传统取穴组),各30 例。对照组取穴... 目的:观察基于主客配穴的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索疼痛改善与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将60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主客配穴组)和对照组(传统取穴组),各30 例。对照组取穴: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治疗组取穴:太渊、偏历、合谷、列缺、腕骨、通里、阳池、内关(两组均患侧),两组均接受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及综合康复治疗,留针30min,每隔10min 行针1 次,治疗每日1 次,每周治疗5 次,周末双休,共治疗4 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 周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Simplified 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FMA)及两者之间的关联。结果:治疗后两组VAS 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1),FM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 评分及FMA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VAS 的变化与FMA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主客配穴法缓解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优于传统取穴法。主客配穴法与传统取穴法相比在疼痛改善程度相同时,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更好,但其仅针对于部分患者。主客配穴疗法有待进一步探索,以期更广泛的适用于各类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配穴 原络配穴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障碍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肩胛骨动力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玉倩 马燕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8-501,共4页
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PSSP)通常出现在脑卒中后2周至数月间,其发病率在16%—84%左右,是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常遇到的问题[1—2]。肩痛可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及上肢功能,导致患者自主功能和自理能力下降。从长远来... 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PSSP)通常出现在脑卒中后2周至数月间,其发病率在16%—84%左右,是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常遇到的问题[1—2]。肩痛可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及上肢功能,导致患者自主功能和自理能力下降。从长远来看,如果不能及时改善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及上肢功能,将会显著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康复结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上肢功能 自理能力 脑卒中 生存质量 关节 康复结局 恢复期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肩痛流行病学特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倩 潘虹 +6 位作者 何琴 卞敏洁 董雪茹 谷美儒 黄政 黄东锋 兰月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0-102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肩痛(PSSP)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anFang Data、CNKI、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有关PSSP发病率的研究,检索时限均由建库至2019年1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肩痛(PSSP)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anFang Data、CNKI、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有关PSSP发病率的研究,检索时限均由建库至2019年11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包括3 514例脑卒中患者,其中PSSP患者1 3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SSP总发病率为45.0%[95%CI(32.0%,58.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按研究时间来分,2010年前后PSSP发病率分别为55.5%[95%CI(48.1%,63.0%)]和40.6%[95%CI(28.3%,52.9%)];按人群来源来分,亚洲人群PSSP发病率为61.2%[95%CI(51.3%,71.1%)],欧、美洲人群发病率为18.4%[95%CI(9.9%,26.9%)]。结论当前证据显示,脑卒中后肩痛发病率较高,且可能受地域因素影响。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流行病学 发病率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综合性卒中单元模式中脑卒中后肩痛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病因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本国 曾伟英 +6 位作者 杨楠 林棉 何宇峰 汪峰 鲁晶晶 蔡娴珊 王寅 《康复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10-14,共5页
目的:评估综合性卒中单元模式中脑卒中后肩痛(SPAS)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病因,为基于不同病因的SPAS患者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性纳入脑卒中患者2 585例,登记人口学基线资料,进行肩痛的专科评价,包括患侧肩痛、肩关节活动度... 目的:评估综合性卒中单元模式中脑卒中后肩痛(SPAS)的危险因素及相关病因,为基于不同病因的SPAS患者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性纳入脑卒中患者2 585例,登记人口学基线资料,进行肩痛的专科评价,包括患侧肩痛、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半脱位、肌张力及NIHSS上肢肌力评分等;对患侧肩关节行MRI扫描,对肩痛的病因进行多学科的一致性评估,统计SPAS的危险因素与相关病因。结果:综合性卒中单元模式中SPAS的发病率为12.50%,SPAS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复发性脑卒中、肩关节活动受限、BrunnstromⅠ~Ⅲ期、Ashworth 3~4级、NIHSS上肢肌力评分3~4分及感觉障碍;SPAS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肩袖肌腱病发病率58.64%,冻结肩48.14%,肩袖损伤40.34%,肩关节半脱位36.27%,肩手综合征26.44%,肩关节痉挛23.73%及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10.85%,多种病因常混合存在。结论:SPAS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复发性脑卒中、肩关节活动受限、BrunnstromⅠ~Ⅲ期、Ashworth 3~4级、NIHSS上肢肌力评分3~4分及感觉障碍;肩痛的病因复杂,多种病因常混合并存,并互相影响;建议对SPAS患者行肩关节MRI检查,并对肩痛的病因进行多学科的一致性评估,明确肩痛的病因对于肩痛的个体化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危险因素 病因 综合性卒中单元模式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苏鹏 李冬静 +5 位作者 程露露 曾斯琴 胡婷 杨德才 陈瑞全 孟思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HSP)患者的疼痛、上肢运动功能及肩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3例HS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机器人训练组(22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机器人训练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HSP)患者的疼痛、上肢运动功能及肩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3例HS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机器人训练组(22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机器人训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均训练4周。于治疗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MA-UE)评分及肩关节本体感觉评定(肩关节前屈45°、90°时的角度差绝对值)。结果:2组完成本研究者均为20例。治疗前2组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机器人训练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UE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且机器人训练组FMA-U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肩关节前屈45°、90°时的角度差绝对值均显著减小(P<0.05),且机器人训练组肩关节前屈45°、90°时的角度差绝对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训练比较,常规康复训练辅以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更有助于改善HSP患者的疼痛、上肢运动功能及肩关节本体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本体感觉
下载PDF
大接经法与常规体针治疗法对脑卒中后肩痛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影响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云红 曲宪双 +2 位作者 闫鏐 孙炜 戴淑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究大接经法与常规体针治疗法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影响,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共计纳入8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2016年5月—2018年5月)随机分成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40例)常规体针治疗... 目的探究大接经法与常规体针治疗法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影响,并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方法研究共计纳入8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2016年5月—2018年5月)随机分成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40例)常规体针治疗法,予以观察组患者(40例)大接经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表(Brunnstrom)变化及改良Ashworth量表变化、疼痛量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变化、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变化、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肩关节活动度变化、改良Barthel指数(MBI)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患者(82.50%,33/4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表、改良Ashworth量表、VA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肩关节活动度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表、改良Ashworth量表、VA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肩关节活动度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卒中后偏瘫恢复六阶段测评表、改良Ashworth量表、VAS评分、Fugl-Meyer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及肩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常规体针治疗法,大接经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效果更佳,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肩关节活动度扩伸,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患者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常规体针 大接经法 治疗效果 神经功能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龚炜 王丽华 +2 位作者 郭宝珍 杜晋楠 于晶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0期1856-1858,1862,共4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根据完全随机方法,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肩关节肌内效贴贴扎并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综合康复...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3月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根据完全随机方法,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肩关节肌内效贴贴扎并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综合康复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关节活动度评定(ROM)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的疼痛程度、上肢功能和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价。结果:2组病例中,治疗2周、4周后,VAS评分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治疗2周、4周后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外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治疗2周、4周后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结合肌内效贴,可以减轻疼痛、上肢活动和肩关节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肌内效贴 上肢功能 活动度
下载PDF
温针联合中药薰洗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谭俊 陈日高 +1 位作者 李华明 王斌 《四川中医》 2019年第9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中药熏洗及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所收治脑卒中后肩痛患者138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温针+中药熏洗+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疼痛视觉评分...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中药熏洗及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所收治脑卒中后肩痛患者138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温针+中药熏洗+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疼痛视觉评分(VAS)、Barthel指数等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后肩痛治疗总有效率(88.41%)明显高于对照组(71.0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温针疗法联合中药熏洗、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及活动能力,对于脑卒中患者后期康复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温针疗法 中药熏洗 康复训练
下载PDF
浮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39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贺青涛 曾科学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第9期56-57,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浮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为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观... 目的分析并研究浮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为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浮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35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好转患者21例,治疗有效率为53.8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浮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所起到的效果最佳,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更容易得到临床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康复训练 脑卒中
下载PDF
老年偏瘫肩痛病人情绪与5⁃羟色胺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观察
20
作者 雷敏聪 蔡童欣 +1 位作者 周逸钧 孟殿怀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92-394,共3页
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也称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是一种在脑卒中病人中常见的、非局部损伤引起的肩部疼痛,在休息或活动时出现,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常会影响病人康复治疗计划的实施、... 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也称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是一种在脑卒中病人中常见的、非局部损伤引起的肩部疼痛,在休息或活动时出现,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常会影响病人康复治疗计划的实施、生活质量和预后[1]。HSP通常发生在脑卒中后2~3个月,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10%~20%和22%~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部疼 脑卒中 脑卒中病人 HSP 患病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