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0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2
1
作者 高聪 蒲蜀湘 朱德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并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 )。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并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 )。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 2 4h及治疗后 6— 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测评 ,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 6— 8周治疗后 ,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其改善幅度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康复组FMA平均值转化为运动最大程度百分比 ,治疗前后下肢均较上肢为高 ,但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残损水平分析 ,经过康复治疗后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障碍的恢复程度在病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偏瘫 早期康复治疗 偏瘫患者 治疗后 对照组 急性脑卒中 自我锻炼 结论 最大
下载PDF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1
2
作者 胡永善 吴毅 +4 位作者 朱玉连 范文可 姜从玉 沈莉 白玉龙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关键词 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 偏瘫患者 临床研究 随机对照研究 诊疗技术 致残率 综合功能 前瞻性 促进
原文传递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3
3
作者 马玉萍 闫晓洁 +1 位作者 李晓华 王丽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之上结合针刺治疗,8 w后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之上结合针刺治疗,8 w后比较两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组各自不同开始训练时间对应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治疗后8 w,两组FMA上肢、下肢评分及B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MA上肢、下肢评分及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自不同发病到开始训练时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SS-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更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可提高临床疗效,表现为开始训练时间越早,临床疗效越理想,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针刺 康复训练 肢体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78
4
作者 徐桂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依从性影响性。方法:2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7例,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穴位按摩,观察不同治疗方案治...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依从性影响性。方法:2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07例,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穴位按摩,观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对患者依从性、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疗效等影响性。结果:疗效上,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21.5%、78.5%,研究组为31.77%、88.8%,研究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末在SS-QOL各个指标上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末研究组以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治疗后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末研究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完全依从率、总依从率分别为36.45%、77.57%,研究组分别为45.79%、89.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科学运动、合理饮食、规范用药依从率为67.29%、73.83%、77.57%,研究组分别为81.31%、85.05%、86.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按摩能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穴位按摩 脑卒中偏瘫 恢复期康复训练 依从性
下载PDF
"运动想像"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1
5
作者 贾子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67-868,共2页
针对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多种,一般认为康复训练需达到一定的训练量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但由于医疗费用问题、治疗人员不足等原因,患者往往难以得到足够的治疗,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1].为此,寻找一种费用低、实践机会... 针对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多种,一般认为康复训练需达到一定的训练量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但由于医疗费用问题、治疗人员不足等原因,患者往往难以得到足够的治疗,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1].为此,寻找一种费用低、实践机会多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运动想像"疗法是近几年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疗法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偏瘫 患者 损伤 想像 训练量 一般
下载PDF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6
6
作者 吴运景 刘晓霞 +1 位作者 韩丽雅 刘世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88,共3页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作为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方法,已被较多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本研究旨在探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作为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方法,已被较多的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本研究旨在探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脑科中心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上肢功能 康复训练 康复治疗方法 脑卒中诊断 肢体功能障碍 中心医院 常规康复 治疗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规范化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研究 被引量:63
7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4 位作者 谢臻 沈莉 徐一鸣 朱秉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69,72,共3页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规范化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障碍 心理疏导
下载PDF
神经内科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分析 被引量:62
8
作者 刘雪芳 张红梅 苗凤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7-20,共4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2到本院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2到本院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础上给予神经内科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后,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遵医率、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遵医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定时体检、戒烟限酒、功能锻炼、情绪控制遵医率均得到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对于脑卒中偏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3例(13.79%)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干预组仅出现1例(1.61%)下肢静脉血栓患者,2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神经内科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遵医率和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针对护理干预 脑卒中偏瘫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下载PDF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9
作者 董仁卫 郭琪 +4 位作者 刘诗琦 余海瑞 周盈盈 王昊 朱康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等速运动,又被称为调节抗阻运动,是指在关节运动过程中,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能承受最大负荷的一种运动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肌肉能够产生最大力矩输出但不产生加速度。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以下简称等速技术)应用等速运动... 等速运动,又被称为调节抗阻运动,是指在关节运动过程中,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能承受最大负荷的一种运动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肌肉能够产生最大力矩输出但不产生加速度。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以下简称等速技术)应用等速运动的工作原理,已被认为是肌肉功能评估和肌肉力学训练的最佳方法,在肌肉功能评价和肌力训练中具有较好的客观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因同时有顺应性阻力,即使在肌力比较弱的情况下也能应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等速技术 等速肌力测试 肌力训练 训练技术 关节活动范围 最大力矩 抗阻运动 上肢运动功能 峰力矩
下载PDF
镜像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0
作者 沈芳 王晶 曾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0-593,共4页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导致成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1]。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近200万人,现存活患者有600万—700万,而存活者约75%致残[2]。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这一难题,众多学者研究探索了多种康复措施,其中镜像疗法(Mirror...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导致成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1]。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近200万人,现存活患者有600万—700万,而存活者约75%致残[2]。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这一难题,众多学者研究探索了多种康复措施,其中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MT)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成为了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新方法。本文将对镜像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做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运动功能 脑卒中偏瘫 存活患者 存活者 视觉反馈 康复措施 健侧肢体 偏瘫肢体 上肢功能 BRUNNSTROM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9
11
作者 付常喜 张秋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397-5398,共2页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施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躯干损害量表、Berg量表、步行功能分级和10 ...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施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躯干损害量表、Berg量表、步行功能分级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进行指标测评。结果经6 w康复训练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各测评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及步行功能,并且疗效持续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脑卒中偏瘫
下载PDF
头针互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清NGF BDN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6
12
作者 李莹莹 符俏 +1 位作者 吴薇薇 孔瑛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究头针互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患者均予常规药物... 目的:探究头针互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患者均予常规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予头针互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与下肢部分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FMA-上肢、FMA-下肢、BBS、MBI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GF、BDNF及神经营养素-3(NT-3)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NGF、BDNF、NT-3治疗前后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SS-QOL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互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活动功能,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促进受损神经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互动 MOTOmed 脑卒中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3
作者 何晓华 王舒 《疑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74-376,共3页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肢体痉挛 后肢 康复治疗 运动 患肢 痉挛状态 角度 限制
下载PDF
强调呼吸训练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有效性 被引量:43
14
作者 廖源 孙光华 +7 位作者 封蔚彬 彭婷 罗敷 宁鹏云 王娟 李康 曾国锋 蹇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8-701,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3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病例资料,其中脑梗死97例、脑出血66例。年龄33~86岁,平均(63.71±11.296)岁,共治疗20 d。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按康复医学科常规护... 目的回顾性研究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3例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病例资料,其中脑梗死97例、脑出血66例。年龄33~86岁,平均(63.71±11.296)岁,共治疗20 d。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后按康复医学科常规护理,健康宣教指导良肢位摆放,给予传统康复治疗(针刺、红外线照射、手指点穴、穴位贴敷治疗)、运动疗法、作业治疗、悬吊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后均给予康复评定,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er量表、Brunnstrom量表、Ashworth量表对病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Barthel指数、Berg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上肢Fugl-Meyerer评分及Ashworth肌张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经治疗后下肢Fugl-Meyer、肌张力Ashworth及上肢、手、下肢的Brunnstro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呼吸训练 综合康复
下载PDF
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总有效率、残损及残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3
15
作者 郑全成 符海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62-2464,共3页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总有效率、残损及残疾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总有效率、残损及残疾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缺损评分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是(82.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是(68.89%),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脑卒中偏瘫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良肢位摆放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16
作者 孟庆莲 赫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将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将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1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患者入院后的早期,即重视和加强各种体位的良肢位摆放,并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h内和出院时的肢体运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3%(χ2=44.505,P<0.05)。结论重视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各种体位时良肢位的摆放,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后遗症,且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良肢位 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0
17
作者 方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848-850,共3页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主要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对患者造成脑部缺氧,从而引发局限性脑组织坏死的一种临床常见的障碍性疾病。该病症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风险,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诸多不必要的影响。偏瘫作为脑卒中肢体障碍性疾病之一,... 脑卒中偏瘫恢复期主要由于外界的各种因素对患者造成脑部缺氧,从而引发局限性脑组织坏死的一种临床常见的障碍性疾病。该病症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风险,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诸多不必要的影响。偏瘫作为脑卒中肢体障碍性疾病之一,其症状的预防需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来进行改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 卒中单元 康复护理 恢复期 脑卒中偏瘫
下载PDF
针刺醒脑开窍法联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9
18
作者 游莹乔 戴思佳 张泓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醒脑开窍法联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7例。对照组运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醒脑开窍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运... 目的探讨针刺醒脑开窍法联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7例。对照组运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醒脑开窍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包括上肢和下肢。比较患者大脑中动脉上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的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 1,ET-1)的水平。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62%(44/47),对照组为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肢体功能(上肢和下肢)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肢体功能(上肢和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Vm、Vs显著升高,RI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m、Vs高于对照组,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RP、ET-1显著降低,NO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ET-1低于对照组,N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醒脑开窍法可提高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开窍法 康复 脑卒中偏瘫 肢体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运动想象疗法联合PNF躯干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步行功能和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8
19
作者 黄竹青 石岩 +2 位作者 闫文佼 刘智敏 张美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9期3728-3732,共5页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MI)联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术(PNF)躯干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步行功能和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三医院及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治疗中...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MI)联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术(PNF)躯干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步行功能和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三医院及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治疗中心收治的1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按入院顺序编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MI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NF躯干模式训练,两组均干预8周。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的Carroll手功能评定(UEF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的Barthel指数(m BI)、功能性步行分级(FAC)、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坐-站-坐时间以及躯干前倾距离。结果:两组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UEFT、FMA、m BI评分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FAC、TGA评分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TCT、BBS评分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坐-站-坐时间逐渐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躯干前倾距离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联合PNF躯干模式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步行功能、上肢功能和躯干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F躯干模式训练 运动想象疗法 脑卒中偏瘫 上肢功能 步行功能 躯干控制能力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20
作者 汤春玲 范咏梅 《健康研究》 CAS 2014年第5期582-583,共2页
文章将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患者肢体活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评分均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早期康复护理可帮助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促进患者肢体活动功能的恢复,建议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早期应用康复护理。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