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毒素自组装核壳型纳米粒大鼠鼻黏膜给药脑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柳琳 赵燕敏 李范珠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考察亲水性多肽类药物神经毒素自组装核壳型纳米粒(self-assembled neurotoxin-loaded nanoparticles of core-shelltype,NT-SAN)大鼠鼻黏膜给药后脑内药动学特征。方法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NT(FITC-NT),采用聚乙二醇-g-聚氰基丙烯... 目的考察亲水性多肽类药物神经毒素自组装核壳型纳米粒(self-assembled neurotoxin-loaded nanoparticles of core-shelltype,NT-SAN)大鼠鼻黏膜给药后脑内药动学特征。方法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NT(FITC-NT),采用聚乙二醇-g-聚氰基丙烯酸乙酯嵌段共聚物(PEG-g-PECA)为载体,乳化聚合法制备FITC-NT-SAN。采用大鼠脑微透析技术及荧光分光光度法,以FITC-NT-SAN和FITC-NT溶液肌内注射给药为对照,连续测定FITC-NT-SAN经鼻黏膜给药后FITC-NT在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部位浓度的经时变化。结果 FITC-NT-SAN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89.6±8.9)nm,包封率为(58.43±0.62)%。FITC-NT-SAN经鼻黏膜给药后在PAG的FITC-NT浓度均明显高于FITC-NT-SAN和FITC-NT溶液的肌内注射给药(P<0.01),ρmax、tmax和AUC0-∞分别为(89.26±7.58)ng.mL-1、120.00 min和(26 320.88±1 007.74)ng.min.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7.28%。结论以PEG-g-PECA为载体的FITC-NT-SAN经鼻黏膜给药有助于提高NT的脑内浓度及生物利用度,该结果为研究适宜蛋白质多肽类等大分子药物经鼻黏膜给药的脑靶向新剂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素 自组装核壳型纳米粒 聚乙二醇-g-聚氰基丙烯酸乙酯嵌段共聚物 鼻黏膜给 微透析技术
原文传递
盐酸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大鼠鼻腔给药的脑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丛瑶 郑杭生 +3 位作者 谷满仓 陈苹苹 金滔 李范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94-999,共6页
目的研究盐酸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adriamycinhydrochloride chitosan nanoparticles,ADM-CS-NPs)大鼠鼻腔给药后的脑内药动学特征。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ADM-CS-NPs。以清醒自由活动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采用脑微... 目的研究盐酸阿霉素壳聚糖纳米粒(adriamycinhydrochloride chitosan nanoparticles,ADM-CS-NPs)大鼠鼻腔给药后的脑内药动学特征。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ADM-CS-NPs。以清醒自由活动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采用脑微透析取样技术,连续收集ADM-CS-NPs及阿霉素溶液经鼻腔给药与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海马部位透析液,HPLC法测定药物浓度,分析数据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ADM-CS-NPs经大鼠鼻腔和尾静脉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为1.45 mg.kg-1ADM)后,Tmax分别为(300.00±26.12)和(180.00±19.11)min,Cmax分别为(93.00±8.53)和(19.11±1.91)mg·L-1,AUC0→11h分别为(17809.05±650.24)和(5159.97±120.59)mg·h·L-1,MRT分别为(390.49±6.87)和(281.53±4.99)min;ADM-Sol经大鼠鼻腔和尾静脉注射给药后,Tmax分别为(20.00±2.91)和(20.00±2.00)min,Cmax分别为(90.00±7.31)和(10.70±0.96)mg·L-1,AUC0→11h分别为(4736.70±53.40)和(312.68±4.99)mg·h·L-1,MRT分别为(73.43±2.37)和(23.39±1.32)min。结论 ADM-CS-NPs鼻腔给药可增加药物脑内浓度,有效实现脑内递药,同时由于纳米粒的缓释作用,可延长脑内有效药物浓度的持续时间,发挥长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阿霉素 壳聚糖 纳米粒 鼻腔给 微透析 大鼠
下载PDF
盐酸川芎嗪大鼠鼻腔给药脑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范珠 冯耀荣 冯健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TMPH)经大鼠鼻腔给药后的脑内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脑微透析取样技术,以清醒自由活动大鼠为实验模型,连续收集盐酸川芎嗪鼻腔和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脑内纹状体透析液,HPLC测定其浓度,并经回收率校正后,以WinNonlin4....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TMPH)经大鼠鼻腔给药后的脑内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脑微透析取样技术,以清醒自由活动大鼠为实验模型,连续收集盐酸川芎嗪鼻腔和静脉注射给药后大鼠脑内纹状体透析液,HPLC测定其浓度,并经回收率校正后,以WinNonlin4.0.1药动学软件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MPH鼻腔给药5 min后脑纹状体中的药物浓度为(1.43±0.29)mg·L^(-1),而静脉注射后在相同时间点入脑不显著。鼻腔给药的p_(max)低于静脉注射,分别为(3.43±0.46)和(4.67±0.76)mg·L^(-1),但二者的t_(max),AUC_(0-1),AUC_(0-∞)MRT,CL_s、近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MPH鼻腔给药后可迅速吸收入脑,且吸收量与静脉注射近似,因此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川芎嗪 鼻腔给 微透析 大鼠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pH敏感鼻用凝胶剂在大鼠脑组织内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爽 黄晶 +1 位作者 丛志新 谷福根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pH敏感鼻用凝胶剂在大鼠脑组织内的药动学及其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左乙拉西坦浓度;以1.0%左乙拉西坦溶液灌胃给药为参比,测定该药物pH敏感鼻用凝胶剂经鼻腔给药后在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并计...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pH敏感鼻用凝胶剂在大鼠脑组织内的药动学及其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左乙拉西坦浓度;以1.0%左乙拉西坦溶液灌胃给药为参比,测定该药物pH敏感鼻用凝胶剂经鼻腔给药后在脑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并计算t_(max)、C_(max)、AUC_(0~t)、AUC_(0~∞)及相对生物利用度(F_(r))等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给药剂量为1.0 mg·kg^(-1)的左乙拉西坦的pH敏感鼻用凝胶与10.0 mg·kg^(-1)的左乙拉西坦溶液分别经鼻腔和灌胃给药后,测得药物在脑组织中药动学参数t_(max)分别为(0.625±0.25)和(1.25±0.50)h,C_(max)分别为(10.60±2.52)和(19.75±2.88)μg·g^(-1),AUC_(0~t)分别为(22.84±2.73)和(50.71±6.08)μg·h·g^(-1),AUC_(0~∞)分别为(24.57±2.81)和(51.54±6.09)μg·h·g^(-1)。求得左乙拉西坦的pH敏感鼻用凝胶在脑组织中的Fr为476.83%。结论左乙拉西坦的pH敏感鼻用凝胶经鼻腔给药后,药物入脑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有较强脑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pH敏感鼻用凝胶 鼻腔给 生物利用度 靶向性
下载PDF
微透析法研究活体大鼠脑内左旋奥硝唑药动学 被引量:2
5
作者 时正媛 胡欣 +2 位作者 陈晓辉 毕开顺 李可欣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微透析样本中左旋奥硝唑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进行左旋奥硝唑大鼠灌胃给药后脑内药动学研究,为该药的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活体大鼠脑内置入探针,利用脑微透析在线取样技术,连续收集第三脑室透析...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微透析样本中左旋奥硝唑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进行左旋奥硝唑大鼠灌胃给药后脑内药动学研究,为该药的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活体大鼠脑内置入探针,利用脑微透析在线取样技术,连续收集第三脑室透析液,并用HPLC进行左旋奥硝唑浓度测定。应用DAS2.0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左旋奥硝唑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脑内未发生消旋体转化,50、100、200 mg.kg-1 3个剂量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分别为(0.999±0.28)、(2.624±1.493)、(6.207±3.84)mg.L-1;tmax分别为(1.333±0.289)、(1.375±0.25)、(1.5±0)h;t1/2分别为(5.972±2.594),(1.594±0.264)、(1.115±0.564)h;AUC0-t分别为(2.304±0.132)、(5.068±1.388)、(8.898±3.333)mg.h.L-1。结论本实验评价了左旋奥硝唑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及脑内药动学行为,为单一对映体用于脑内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和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奥硝唑 微透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