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小剂量超短波对大鼠脊髓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帅 董洪选 +5 位作者 陈丹莹 苏浩 孙师 赵丽娜 高健 张立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9-656,共8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小剂量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n=21)、小剂量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组(n=21)、人脐带间充质细胞...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小剂量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n=21)、小剂量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组(n=21)、人脐带间充质细胞移植组(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n=21)、USW治疗+hUCMSCs移植组(n=21)。hUCMSCs移植组、USW治疗+hUCMSCs移植组在损伤后立即使用微量注射器刺破硬脊膜垂直缓慢注入5μl含细胞密度为1×106/μl的细胞悬液;USW治疗组、USW治疗+hUCMSCs移植组大鼠在SCI后1d起采用对置法接受每天1次、每次7min的小剂量USW治疗。大鼠的运动功能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BBB评分)进行评定,SCI大鼠取材后分别对组织进行纵向切片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后hUCMSCs细胞存活及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损伤区域附近内源性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及SCI后4周时纤维化形成的情况。结果:①SCI大鼠造模后1—2周内损伤周围组织附近,由内源性干细胞分化的星型胶质细胞形成胶质屏障,发挥保护作用。②SCI14d,移入hUCMSCs细胞位于损伤区域内,部分移入的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去分化。损伤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多由内源性干细胞分化而来,人源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MAB1281在此区域不表达。③USW+hUCMSCs移植组,USW协同hUCMSCs通过旁分泌作用改善损伤区域微环境,从而促进更多内源性干细胞聚集损伤处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并阻碍坏死物质及炎症扩散(P<0.01 vs对照组、小剂量USW组、hUCMSCs移植组)。④USW+hUCMSCs移植抑制SCI后巨噬细胞等细胞产生的不利于轴突生长的纤维瘢痕,hUCMSCs移植在过程中扮演重要的作用(P<0.01 vs对照组、小剂量USW组)。⑤USW+hUCMSCs移植更好促进SCI后大鼠运动恢复(P<0.01vs对照组、小剂量USW组、hUCMSCs移植组)。结论:小剂量USW治疗协同急性期人脐带间充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内源性干细胞 脐带细胞移植 小剂量超短波治疗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晓玲 朱旅云 +3 位作者 宋光耀 贾黎静 杨少玲 胡丽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3期3670-3675,共6页
背景:与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相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更原始,扩增能力更强,且免疫原性弱,无伦理问题,对于年老体弱的糖尿病患者更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6例中老... 背景:与骨髓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相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更原始,扩增能力更强,且免疫原性弱,无伦理问题,对于年老体弱的糖尿病患者更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6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与结论:观察组临床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温、经皮氧、踝肱指数值均有好转表现,观察组踝肱指数值好转更明显(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可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移植 脐带细胞 脐带细胞移植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I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徐丽昕 刘周阳 +6 位作者 吴亚妹 曹永彬 李晓红 闫蓓 杨雪良 达万明 吴晓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4-778,共5页
本研究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I型(SAA-II)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I型均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选用G-CSF动员的... 本研究探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I型(SAA-II)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I型均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选用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加骨髓干细胞混合移植方案,并加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第3方细胞;预处理方案采用兔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环磷酰胺(CTX)方案+福达拉滨(Flu)方案,其中2例患者加用马法兰(Bu);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预防方案采用环孢菌素A+ATG+霉酚酸酯(MMF)+短程甲氨喋呤(MTX)+CD25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8例患者全部获得造血重建,血象好转:中性粒细胞>0.5×109/L平均时间11.9 d;血小板>20×109/L平均时间14.6 d。I-II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25%,Ⅲ-Ⅳ度aGVHD发生率12.5%,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5%。结论:联合脐带MSC的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II安全可行,疗效显著,临床可以对其进一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脐带细胞移植
下载PDF
异基因脐血干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6
4
作者 林宁 杨晓凤 吕欣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9期687-689,共3页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脐血干细胞移植 脐带细胞移植 护理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皮肤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何晏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皮肤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2型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行常规换药,观察组患者应用脐带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皮肤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2型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行常规换药,观察组患者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后,比较二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时间和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较单用及常规治疗方法更好地改善2型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的愈合,避免患者组织感染,提高压疮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脐带细胞移植 2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娟 秦志慧 +2 位作者 曾进 陈小洁 明云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2期6362-6364,共3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III、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III、Ⅳ期压疮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对照组30例压疮患者行常规换药,实验一组58...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III、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III、Ⅳ期压疮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对照组30例压疮患者行常规换药,实验一组58例压疮患者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实验二组55例压疮患者仅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的显效时间和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实验一组的显效时间和愈合时间较实验二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一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实验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二组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一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二组(P〈0.05),而实验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表皮生长因子较单用表皮生长因子及常规治疗方法更好的改善III、Ⅳ期压疮创面的愈合,避免患者组织感染,提高压疮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脐带细胞移植 表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肝动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杜玲 李贞艳 +1 位作者 韩瑛 李永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27期3299-3301,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1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移植治疗,遵循肝硬化专科护理常规,结合干细胞移植术和桡动脉穿刺肝...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对1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移植治疗,遵循肝硬化专科护理常规,结合干细胞移植术和桡动脉穿刺肝内治疗的特点进行护理。结果14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1例在术后3周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合并肝性昏迷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死亡,该方法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一种新方法,恰当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加强专科护理、正确的出院指导、坚持定期随访观察,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脐带细胞移植 失代偿期肝硬化
原文传递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饶耀剑 朱文潇 +1 位作者 贾春霞 赵庆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1期189-190,共2页
目的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更好地提高我国临床治疗的水平。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50例脊髓损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患治疗前后感觉及运动、生活自理的能力。结果... 目的分析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更好地提高我国临床治疗的水平。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50例脊髓损伤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患治疗前后感觉及运动、生活自理的能力。结果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脊髓损伤病患的生活自理能力、感觉以及运动评分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身体生化指标无异常,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与严重并发症现象,治疗前后病患的评分具有差异性,即P>0.05。结论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法对治疗脊髓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疗效明显,可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与我国的临床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细胞移植 脊髓损伤 临床治疗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28期3085-3086,共2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Ⅲ、Ⅳ期压疮患者143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换药治疗,实验一组58例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VSD治疗,实验二组55例仅应用VSD治疗...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Ⅲ、Ⅳ期压疮患者143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换药治疗,实验一组58例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VSD治疗,实验二组55例仅应用VSD治疗。比较3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的显效时间和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5),且实验一组较实验二组更短(P均<0.05)。实验一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实验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二组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一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二组(P均<0.05),实验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VSD较单用VSD及常规治疗方法均能更好地改善Ⅲ、Ⅳ期压疮创面的愈合,避免组织感染,提高压疮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脐带细胞移植 负压封闭引流术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鸿君 邓雯 冯佩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及生物制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及生物制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沉、细胞间黏附分子、血清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活动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细胞移植 强直性脊柱炎 免疫调节 组织损伤
下载PDF
共情技术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芸 陈春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共情技术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细胞移植专业护理技术及传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的干细胞移... 目的观察共情技术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细胞移植专业护理技术及传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的干细胞移植专业护理技术及传染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共情技术。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疑虑、忧郁等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技术不但可以明显改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情绪,而且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技术 脐带细胞移植 肝硬化 心理情绪 满意度 健康知识知晓率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护理
12
作者 韩云英 刘芳 尹花 《中国临床护理》 2013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对32例脑性瘫疾患儿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治疗前准备、治疗中配合、治疗后病情观察以及正规系统的康复训练是护理关键,可提高脑性瘫痪患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脐带细胞移植 护理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患者的护理
13
作者 蒋紫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9期1127-1128,共2页
遗传性共济失调(spniocerebellar ataxias SCAS)是一组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大多隐匿起病,缓慢进展,临床表现为行走不稳,持物不稳,言语欠清,饮水呛咳等,病变部位主要包括脊髓、小脑和脑干,故也称为脊髓-小脑-脑... 遗传性共济失调(spniocerebellar ataxias SCAS)是一组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大多隐匿起病,缓慢进展,临床表现为行走不稳,持物不稳,言语欠清,饮水呛咳等,病变部位主要包括脊髓、小脑和脑干,故也称为脊髓-小脑-脑干疾病,其他组织如脊神经、脑神经、交感神经、基底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共济失调 脐带细胞移植 护理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效果探析
14
作者 赵小丽 韩双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2期127-128,共2页
目的本文旨在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共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方法给予患者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药... 目的本文旨在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共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方法给予患者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法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食欲、精神、体力都明显好转,92%(45/49)、96%(47/49)和82%(40/49)、腹水消失42例(86%),下肢水肿消失41例(8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总胆红素水平(TBIL)降低明显,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水平(Fbg)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LB、TBIL、PT以及Fbg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终末期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能减少肝脏炎症及肝硬化程度,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细胞移植 终末期肝硬化 肝功能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徐静 陈尧 +1 位作者 李娜 牛膺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能否由视网膜匀浆上清液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及移植到视网膜光损伤大鼠玻璃体内后存活、迁移、整合及分化的情况。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健康足月... 目的观察体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能否由视网膜匀浆上清液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及移植到视网膜光损伤大鼠玻璃体内后存活、迁移、整合及分化的情况。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健康足月剖宫产胎儿的正常脐带组织,经2.5 g·L^(-1)胰蛋白酶和1 g·L^(-1)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hUCMSCs。将CM-Dil标记的hUCMSCs注入光损伤大鼠玻璃体内,观察眼内整合分化情况,对正常对照组、光损伤组、PBS治疗组和hUCMSCs治疗组大鼠视网膜外核层层数和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UCMSCs培养48 h后贴壁生长,呈长梭形,14 d后可见细胞融合成片。光损伤后大鼠视网膜外核层结构紊乱、细胞层数减少,厚度变薄,与正常对照组[(40.73±1.32)μm]相比,hUCMSCs治疗组[(31.28±1.79)μm]与PBS治疗组[(17.21±1.02)μm]及光损伤组[(12.68±1.42)μm]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均变薄(均为P<0.05)。与光损伤组相比,PBS治疗组和hUCMSCs治疗组视网膜外核层层数显著增加。结论 HUCMSCs移植到光损伤大鼠玻璃体内后能存活、迁移及整合到受损伤视网膜,hUCMSCs玻璃体内移植可抑制光损伤大鼠光感受器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损伤 脐带细胞移植 大鼠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研究
16
作者 潘丽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9期92-92,共1页
目的:探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实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疗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共30例,给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一系列常规基础治疗,并在此条件下,为所有患者提供 UC-MSCs移植,了解 ... 目的:探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实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疗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共30例,给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一系列常规基础治疗,并在此条件下,为所有患者提供 UC-MSCs移植,了解 UC-MSCs移植对本病的改善情况,包括治疗前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评分( SLEDAI)、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等几个方面。结果30例病例经治疗后,共有27例病情获得满意控制(SLEDAI分值<10分),有效率是90.0%。且治疗后的 SLEDAI评分、血小板(PLT)、白蛋白(ALB)和C3补体等均要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在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未见患者出现严重不适,复发率为6.7%。结论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供积极的 UC-MSCs移植有确切的近期效果,且安全性可靠,适合在今后的临床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细胞移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