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胎传脊髓灰质炎抗体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逢蛟 张思敏 楼丽波 《中国计划免疫》 2000年第2期75-76,共2页
对 42名婴儿的脐血于免疫前及免疫后跟踪测定了脊髓灰质炎 (脊灰 )抗体。结果显示 :大多数婴儿血清中携带有母体 3个型的脊灰抗体 ,阳性率达 88 10 %~ 90 48%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8 67~ 1∶2 1 5 3。母亲脊灰抗体水平的高低直... 对 42名婴儿的脐血于免疫前及免疫后跟踪测定了脊髓灰质炎 (脊灰 )抗体。结果显示 :大多数婴儿血清中携带有母体 3个型的脊灰抗体 ,阳性率达 88 10 %~ 90 48%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8 67~ 1∶2 1 5 3。母亲脊灰抗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婴儿胎传抗体水平 ,母亲抗体滴度越高 ,婴儿滴度亦越高 ,两者呈正相关。 5 0 %左右婴儿胎传抗体在 2月龄时已降至阳性值以下 ,其余的也降至较低水平 ,选择此时进行口服脊灰疫苗全程免疫成功率可达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抗体 婴儿 胎传抗体
原文传递
《中国疫苗和免疫》杂志2009年第15卷第1~6期总目次
2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9年第6期572-576,共5页
关键词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脊髓灰质炎抗体 流行性感冒疫苗 脑膜球菌多糖疫苗 麻疹病毒血凝素 乙型肝疫苗 甲型肝减毒活疫苗 麻疹减毒活疫苗 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 水痘爆发 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 中国疫苗和免疫 卷第 目次 杂志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试验与微量中和试验方法对脊髓灰质炎服苗效果观察的比较
3
作者 黄美卿 《华南预防医学》 1993年第4期46-50,共5页
本文对30名儿童口服脊灰炎疫苗,用ELISA与微量中和试验方法对其服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它们之间Ⅰ、Ⅱ、Ⅲ型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2%、92.2%和85.7%,总符合率则分别为90%、86.7%和83.3%,认为ELISA-IgG法不失为检测脊灰炎抗体的一种... 本文对30名儿童口服脊灰炎疫苗,用ELISA与微量中和试验方法对其服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它们之间Ⅰ、Ⅱ、Ⅲ型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2%、92.2%和85.7%,总符合率则分别为90%、86.7%和83.3%,认为ELISA-IgG法不失为检测脊灰炎抗体的一种特异、敏感的有效手段,可以代替MNT法,应用于脊灰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尤其更适于不具备开展组织培养的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抗体 ELISA-IgG 微量中和试验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试剂参考品的制备及标定
4
作者 谭振国 杨蓉 +5 位作者 罗芳宇 谢忠平 李华 谢天宏 尹晓晓 龙润乡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5期21-24,共4页
目的建立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试剂参考品,为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价提供可靠的质控品。方法通过中和实验对血清进行确认,获得了符合要求的血清,每个型别参考品有22份样品,包含10份阳性参考品、10份阴性参考品、1份最... 目的建立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试剂参考品,为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价提供可靠的质控品。方法通过中和实验对血清进行确认,获得了符合要求的血清,每个型别参考品有22份样品,包含10份阳性参考品、10份阴性参考品、1份最低检出量参考品、1份精密性参考品。结果脊灰病毒IgG抗体Ⅰ、Ⅱ、Ⅲ型阴性参考品符合率均不低于9/10,阳性参考品符合率均不低于8/10,精密性参考品变异系数均不高于15%,最低检出量参考品均不低于1∶8;参考品37℃放置5 d,反复冻融5次后稳定性良好。结论制备的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试剂参考品经各项试验检测结果合格,可用于脊髓灰质炎IgG抗体检测试剂的质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IgG抗体 参考品 质量控制 标定
下载PDF
1990年广州地区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调查
5
作者 张玮 杨卫路 +1 位作者 李昌遵 梁建华 《华南预防医学》 1992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报道了广州地区622份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82%、96.60%、90.1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98.40、1:35.69、1:31.29,其中Ⅱ、Ⅲ型抗体GMT低,与Ⅰ型抗体GMT有显著性差异(P<0.01)... 本文报道了广州地区622份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82%、96.60%、90.1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98.40、1:35.69、1:31.29,其中Ⅱ、Ⅲ型抗体GMT低,与Ⅰ型抗体GMT有显著性差异(P<0.01)。抗体阳性率和GMT两项指标在1~9岁年龄组最高。1O岁以上人群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下降趋势。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本市儿童已获得较好的免疫屏障,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免疫裂隙。今后仍需进一步提高TOPV接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 计划免疫
下载PDF
正常妊娠
6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03年第4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正常妊娠 强化免疫 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IGG抗体水平 脊髓灰质炎抗体 脐血 研究组 特异性 IGG水平 免疫保护作用
下载PDF
应用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对历年来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进行抗原分析
7
作者 陈美光 谢秋莲 郭雪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89年第4期4-8,共5页
利用脊髓灰质炎三个型中和性单克隆抗体——Ⅰ型 A(1s—7),B(1B—5);Ⅱ型2Mf—7,17C_2;Ⅲ型3s—12,3Sau—1——对我省历年来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51株(Ⅰ型14株,Ⅱ型13株,Ⅲ型24株)进行了单克隆抗体研究。14株脊灰Ⅰ型病毒可以分成两类... 利用脊髓灰质炎三个型中和性单克隆抗体——Ⅰ型 A(1s—7),B(1B—5);Ⅱ型2Mf—7,17C_2;Ⅲ型3s—12,3Sau—1——对我省历年来分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51株(Ⅰ型14株,Ⅱ型13株,Ⅲ型24株)进行了单克隆抗体研究。14株脊灰Ⅰ型病毒可以分成两类单克隆抗体型:第一类只被 A 类单克隆抗体中和而不被 B 类单克隆抗体中和;第二类两种单克隆抗体都不能中和;13株脊灰Ⅱ型病毒可以分成三类单克隆抗体型:第一类是不被所使用的两种单克隆抗体中和;第二类是只能被单克隆抗体17c_2中和而不被2Mf—7中和;第三类是能被2Mf—7中和而不被17C_2中和;24株脊灰质Ⅲ型病毒,可分成四类单克隆抗体型:第一类所选用的两种单克隆抗体都不能抑制;第二类只被单克隆抗体3S—12抑制而不被单克隆抗体3S—1中和;第三类只被3S—1中和而不被3S—12中和;第四类是同时被两种单克隆抗体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类病毒Ⅰ、Ⅱ、Ⅲ、型 脊髓灰质炎单克隆抗体(PMcAb)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