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髓鞘碱性蛋白表达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季庆辉 申福国 +3 位作者 孔维丽 杨建华 崔宏宇 乔建民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5年第1期66-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区局部微环境中髓鞘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Wistar大鼠45只,雌雄不限、每只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n=15)、对照组(n=15)、假手术组(n=15)...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区局部微环境中髓鞘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Wistar大鼠45只,雌雄不限、每只体重200~220g,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n=15)、对照组(n=15)、假手术组(n=15)。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建立脊髓全横断损伤动物模型。实验组造模后对脊髓横断处上下两端立即注入骨髓单个核细胞;对照组对脊髓横断处上下两端注入磷酸盐缓冲液(PBS);假手术组不损伤脊髓,仅剪除T8~10棘突和椎板后逐层缝合。于细胞移植后的1d,5d,1w,2w,4w和6w分别行BBB大鼠后肢功能评估来判断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大鼠脊髓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结果:(1)BBB评分结果显示各时间点假手术组均为正常范围,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值随时间均逐渐增加,且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但均未达到正常组水平,术后4周实验组BBB评分较对照组增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织染色结果显示各时间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脊髓中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种异体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能改变了局部的微环境并上调了脊髓内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移植 脊髓横断损伤 髓鞘碱性蛋白
下载PDF
大鼠脊髓三种不同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又佳 俞晨 +4 位作者 李峰 冯一中 刘强 董启榕 郑祖根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了解三种不同脊髓机械性损伤对继发性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脊髓挫伤、持续性占位、脊髓横断三种大鼠损伤模型,在伤后1、4、7d观察损伤断面神经细胞凋亡现象。结果脊髓挫伤组:灰质三个时间组的凋亡指数波动明显,灰质中凋亡指... 目的了解三种不同脊髓机械性损伤对继发性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脊髓挫伤、持续性占位、脊髓横断三种大鼠损伤模型,在伤后1、4、7d观察损伤断面神经细胞凋亡现象。结果脊髓挫伤组:灰质三个时间组的凋亡指数波动明显,灰质中凋亡指数4d时最高;白质中凋亡细胞除背侧束外腹侧束也存在;另外细胞凋亡以少突胶质细胞凋亡为主。脊髓持续性占位损伤组:灰质、白质细胞凋亡指数在4d和7d组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白质凋亡细胞在受压的背侧束、外侧束为主。脊髓横断损伤组:灰质、白质在三个时间组中均有大量凋亡细胞。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虽然存在主动死亡(细胞凋亡)方式,但凋亡在时间和部位上与损伤类型、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细胞 凋亡 实验比较 神经细胞凋亡 机械性损伤 脊髓挫伤 实验比较 大鼠 细胞凋亡指数 脊髓横断损伤 细胞凋亡现象 凋亡细胞
原文传递
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林世德 林晓静 +1 位作者 张云昌 赵廷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观察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丙二醛(MDA)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轻继发性损伤及凋亡,保护受损脊髓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4组。横断脊髓T10段15min后,对照组在脊髓缺损处给予... 目的:观察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丙二醛(MDA)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减轻继发性损伤及凋亡,保护受损脊髓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4组。横断脊髓T10段15min后,对照组在脊髓缺损处给予生理盐水83μl/kg、实验组分别给予N6复合剂41.5,83,166μl/kg。损伤后1,4,24h各取材6只,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脊髓断端及血清中脂质过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损伤后72h每组3只灌注取材,行免疫组化观察断端caspase-3的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断端病理学改变。结果:各实验组伤后1,4,24h脊髓断端及血清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伤后72h脊髓灰质前角caspase-3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且N6复合剂能减轻脊髓损伤后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水肿的程度,其疗效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N6复合剂可以减轻脊髓全横断损伤后脂质过氧化反应所造成的损伤,减少凋亡发生,从而减轻继发性损伤保护受损脊髓,且疗效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横断损伤 促神经再生因子复合剂(N6) 丙二醛(MDA) 脂质过氧化(LPO) caspase-3 大鼠
下载PDF
人发角蛋白修复大鼠脊髓横断损伤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倪江东 宋德业 +2 位作者 谢宏明 李贺君 谭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9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人发角蛋白(HHK)在大鼠脊髓横断损伤(SCCI)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8只SD大鼠,建立正常对照组、SCCI组,SCCI后植入HHK组。于术后1W,3W,6W对大鼠的运动,感觉进行评估;并在横断部位及近,远断3个断面分别取材,用HE,铀铅双染,在... 目的:研究人发角蛋白(HHK)在大鼠脊髓横断损伤(SCCI)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用18只SD大鼠,建立正常对照组、SCCI组,SCCI后植入HHK组。于术后1W,3W,6W对大鼠的运动,感觉进行评估;并在横断部位及近,远断3个断面分别取材,用HE,铀铅双染,在光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学结构。结果: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植入HHK,运动,感觉逐渐好转,术后6W基本恢复正常;而未植入HHK大鼠无明显变化。光镜观察:植入HHK组白质有明显的神经纤维沿着HHK再生,部分区域有坏死,无明显的空洞形成;灰质有部分异常神经元,大部分形态正常。未植入HHK组断面有神经呈编织状再生,未见纤维超过离断面,有大面积坏死和空洞形成;灰质神经元大量坏死,形态异常。结论:HHK对横断脊髓的功能及形态恢复有促进作用,本实验为HHK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发角蛋白 脊髓横断损伤 大鼠
下载PDF
颈椎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任爱红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12期1195-1197,共3页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外伤性颈椎骨折的发生率迅速上升。颈脊髓横断损伤常合并四肢瘫痪和呼吸困难,寰枕脱位、移位压迫脊髓,患者可立即死亡,病情凶险。如果治疗不及时,搬运不当,护理不到位,加上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留...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外伤性颈椎骨折的发生率迅速上升。颈脊髓横断损伤常合并四肢瘫痪和呼吸困难,寰枕脱位、移位压迫脊髓,患者可立即死亡,病情凶险。如果治疗不及时,搬运不当,护理不到位,加上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留下终身残疾,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为此,做好患者的急救、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显得特别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椎骨折 急救与护理 脊髓横断损伤 呼吸困难 四肢瘫痪 压迫脊髓 搬运不当 长期卧床
下载PDF
咯利普兰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锋涛 王栋 +2 位作者 程剑 杨宝辉 贺西京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708-1711,共4页
目的探索咯利普兰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成年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损伤组(SCI组)及咯利普兰治疗组(R组)各20只。在R组及SCI组建立大鼠脊髓横断损伤模型,Sham组大鼠仅打开椎板;R组术后立刻皮下注射... 目的探索咯利普兰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取成年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损伤组(SCI组)及咯利普兰治疗组(R组)各20只。在R组及SCI组建立大鼠脊髓横断损伤模型,Sham组大鼠仅打开椎板;R组术后立刻皮下注射咯利普兰,SCI组及Sham组皮下注射等体积二甲基亚砜。于术后6 h、12 h、24 h、72 h检测各组脊髓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B淋巴细胞瘤蛋白2(Bcl-2)的表达水平,并计算各组脊髓的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量。结果术后各时间点,R组的Bcl-2表达水平高于SCI组及Sham组(P<0.05),R组的caspase-3表达水平低于SCI组(P<0.05);术后12 h、24 h、72 h,R组TUNEL阳性细胞数量少于SCI组(P<0.05)。结论咯利普兰可明显减少大鼠脊髓横断损伤后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横断损伤 咯利普兰 神经元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软骨素酶ABC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魏丹 宋跃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87-190,201,共5页
目的探讨软骨素酶ABC(ChABC)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SCI)后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SCI+ChABC),对照组(SCI+NS)及正常组。采用T7-8脊髓完全横断模型,术后2周和10周脊髓标本分别行OBT、GFAP、NSE及NF免疫组化染... 目的探讨软骨素酶ABC(ChABC)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SCI)后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SCI+ChABC),对照组(SCI+NS)及正常组。采用T7-8脊髓完全横断模型,术后2周和10周脊髓标本分别行OBT、GFAP、NSE及NF免疫组化染色,术后1、2、3、4、5、6、8、10周进行行为学评分。结果行为学评分,术后3周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疤痕中OBT和GFAP染色低于对照组(P<0.05),GFAP和NF染色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hABC能有效降低损伤部位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的活性,从而促进SCI大鼠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和轴突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横断损伤 软骨素酶ABC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功能恢复 轴突再生
下载PDF
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锐 游思维 +3 位作者 刘惠玲 沈学锋 赵宇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268,共6页
目前用于脊髓全横断的动物模型,常遗有部分未损脊髓组织,局部脊髓损伤范围很大,尤其是破坏了的血运扩大了继发性变性,造成了复杂的局部病理变化,致使难以分析治疗性脊髓伤区内移植的疗效。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还原论式的脊髓横断模型,本实... 目前用于脊髓全横断的动物模型,常遗有部分未损脊髓组织,局部脊髓损伤范围很大,尤其是破坏了的血运扩大了继发性变性,造成了复杂的局部病理变化,致使难以分析治疗性脊髓伤区内移植的疗效。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还原论式的脊髓横断模型,本实验设计了一种切割辅以吸除的方法,可以在局部造成平均约0.6mm的清洁横断区,同时保存脊髓腹、背动脉及脊髓背静脉的大鼠脊髓横断模型,并用H.E.染色法、神经丝(N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生物素化的葡萄糖胺(BDA)的追踪方法检验损伤区及其两侧脊髓的组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脊髓横断损伤 动物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定量半横断刀改进大鼠脊髓半横断块状缺损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胡炜 关方霞 +4 位作者 孙剑瑞 唐尤佳 杨枫 李远 杨波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目的研究自制定量半横断刀对大鼠脊髓半横断块状缺损模型的改进效果。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20~250 g。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采用自制定量半横断刀制作脊髓半横断块状缺损模型,对照组... 目的研究自制定量半横断刀对大鼠脊髓半横断块状缺损模型的改进效果。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20~250 g。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采用自制定量半横断刀制作脊髓半横断块状缺损模型,对照组采用眼科手术刀制作模型。观察两组大鼠术后并发症;模型制备前及制备后21 d行电生理检测;模型制备后6 h及5、28 d,光镜下观察各组脊髓半横断块状缺损边缘的组织结构;模型制备后1、3、5、7、14、21、28、35、42、56、84 d,对两组实验动物行健、患侧后肢BBB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动物死亡率分别为0和2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电生理检测:两组术前健侧感觉诱发电位(sensory evokedpotentials,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潜伏期和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 d,对照组MEP及SEP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降低,与术前及实验组术后21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组内术前及术后2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对照组健侧脊髓损伤后6 h可观察到小血肿,5 d时见脊髓组织间隙疏松及嗜神经现象,28 d时见脊髓块状缺损边缘组织明显小空洞形成,未见正常形态神经元;而实验组5 d时未见神经元不可逆损伤,28 d时块状缺损边缘可见正常形态神经元及部分空泡样改变。运动功能评分:除实验组与对照组患侧BB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组间或健、患侧间BBB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半横断刀制备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制作过程重复性好且制成的模型稳定,是研究脊髓半横断损伤的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横断损伤 定量半横断 大鼠
原文传递
大鼠脊髓横断模型的建立及米诺环素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萌 马泉 +2 位作者 郑小影 赵淑敏 孔祥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干预对脊髓横断大鼠行为功能和横断部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米诺环素预处理组.米诺环素预处理组大鼠术前腹腔注射米诺环素(90 mg/kg).各组大鼠于术后...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干预对脊髓横断大鼠行为功能和横断部位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米诺环素预处理组.米诺环素预处理组大鼠术前腹腔注射米诺环素(90 mg/kg).各组大鼠于术后1、7、14、21d应用Molt斜板试验和BBB评分方法对大鼠后肢行为功能进行评价.第22天将所有实验大鼠处死后取损伤段脊髓,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FAP的表达.结果:术后第1天模型组和米诺环素预处理组大鼠Molt斜板障碍率无明显差别,BBB运动功能评分也无明显差别;而米诺环素预处理组术后第7天到第21天Molt斜板障碍率较模型组有明显下降,且BBB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模型组.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而米诺环素预处理组可改善损伤脊髓的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米诺环素预处理组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诺环素预处理可有效抑制脊髓横断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的过度增殖,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脊髓横断损伤 Molt斜板功能 BBB评分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美洲大蠊研粉干预脊髓半横断大鼠运动功能和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邦瑜 李杰 +2 位作者 阮玉山 耿福能 李绍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3-1228,共6页
背景:脊髓损伤有氧化应激、炎症、凋亡、自噬等机制参与其中,激活自噬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神经运动功能,对脊髓起保护作用。目的:探讨美洲大蠊研粉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和损伤区域自噬蛋白Beclin-1的影响。方法:取30只6-8周... 背景:脊髓损伤有氧化应激、炎症、凋亡、自噬等机制参与其中,激活自噬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神经运动功能,对脊髓起保护作用。目的:探讨美洲大蠊研粉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和损伤区域自噬蛋白Beclin-1的影响。方法:取30只6-8周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打开椎板,暴露脊髓后缝合;生理盐水组与美洲大蠊组均建立左侧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与美洲大蠊研粉,连续给药14 d。术后6 h及1,3,7,14 d行BBB评分,观察后肢运动功能的情况;给药14 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检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半横断损伤区域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组大鼠BBB评分逐渐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组术后6 h及1,3,7,14 d的BBB评分均降低(P<0.05);美洲大蠊组术后7,14 d的BBB评分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假手术组Beclin-1呈弱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浆;生理盐水组Beclin-1主要位于胞浆,可见部分核膜表达;美洲大蠊组Beclin-1主要位于胞浆,可见部分核膜表达;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组Beclin-1阳性细胞比例多于假手术组(P<0.05),美洲大蠊组Beclin-1阳性细胞比例多于生理盐水组(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组Beclin-1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美洲大蠊组Beclin-1蛋白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④结果表明,美洲大蠊研粉能够改善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机制可能是美洲大蠊研粉中的多糖类物质增加了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髓横断损伤 美洲大蠊研粉 自噬 BECLIN-1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肌基膜管移植修复脊髓横断性损伤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培建 胥少汀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7-370,共4页
目的 对应用神经生长因子 (NGF)及其结合肌基膜管 (MBL)修复脊髓横断性损伤进行组织学评价。方法 横断雌性家犬脊髓后 ,分为三组 :(A)MBL移植结合注射NGF组 7只。 (B)脊髓单纯横断注射NGF组 6只。 (C)对照组切除脊髓 0 5cm 4只。六... 目的 对应用神经生长因子 (NGF)及其结合肌基膜管 (MBL)修复脊髓横断性损伤进行组织学评价。方法 横断雌性家犬脊髓后 ,分为三组 :(A)MBL移植结合注射NGF组 7只。 (B)脊髓单纯横断注射NGF组 6只。 (C)对照组切除脊髓 0 5cm 4只。六个月后用免疫组化学方法对神经轴突和胶质细胞网格框架结构 ,进行特异染色 ,并用图像分析方法对脊髓横断处的远近端横截面进行神经纤维数量对比。结果 各组远端神经纤维数量均有显著性差异 ;MBL移植物中有神经纤维通过。对照组断端为坏死空腔。电镜证实横断远端存在新生神经纤维。结论 这些说明MBL移植结合NGF修复脊髓横断性损伤 ,神经轴突能越过移植区到达远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横断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肌基膜管移植
原文传递
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脊髓半横断大鼠损伤组织中髓鞘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中男 杨建华 +2 位作者 王莹 张富运 热吉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细胞移植脊髓半横断大鼠脊髓损伤区域后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胫骨及股骨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建立大鼠脊髓右半... 目的:研究骨髓单个细胞移植脊髓半横断大鼠脊髓损伤区域后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胫骨及股骨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建立大鼠脊髓右半横断模型,造模后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于模型建立成功后7d,14d,21d,28d手术的大鼠进行BBB评分从而评估损伤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利用RT-PCR观察MBP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假手术组BBB评分均明显高于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模型组(P<0.05);术后随时间延长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模型组BBB评分逐渐增加,14、21、28d时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BBB评分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PT-PCR测试各时间点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和模型组大鼠脊髓中MBP mRNA的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且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骨髓单个细胞移植可提高脊髓组织中MBP的表达,有助于大鼠半横断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横断损伤 骨髓单个核细胞 细胞移植 髓鞘碱性蛋白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对巢蛋白及突触素I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申福国 孔维丽 +6 位作者 刘士臣 崔绪民 崔宏宇 赵中南 张富运 宋春雨 杨建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48-1354,共7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区局部微环境中巢蛋白和突触素I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120只清洁级Winstar大鼠(雌雄不拘)随机(随机数字法)取87只分为3组。假手术组29只:切除相应的椎板不损伤脊髓...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移植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区局部微环境中巢蛋白和突触素I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120只清洁级Winstar大鼠(雌雄不拘)随机(随机数字法)取87只分为3组。假手术组29只:切除相应的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组29只:建立脊髓全横断模型;细胞移植组29只:建立脊髓全横断模型后,给予BMMNCs移植治疗。各组大鼠分别于5d、1周、2周、4周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RT-PCR检测脊髓组织中巢蛋白(nestin)与突触素I(SynapsinⅠ)的表达变化及利用MIAS-2000图像处理系统分析观察nestin和SynapsinⅠ阳性产物在脊髓的分布,并测量阳性产物的吸光度值。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数据,组间比较,方差齐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样本问的两两比较用q检验;方差不齐者用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样本问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Nemenyi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免疫组织染色、RT-PCR及图像处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在伤后约5d可见损伤区域附近nestin表达升高,2周达高峰,4周后nestin表达明显下调,细胞移植组在脊髓伤5d可见损伤区域附近nestin表达升高,1周达高峰,4周后nestin表达明显下调,且各时期与假手术组、模型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5d后,在损伤区域出现突触素I的表达,但模型组、细胞移植组突触素I的表达量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假手术组,细胞移植组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同种异体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能改变了局部的微环境并上调了脊髓内巢蛋白和突触素I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单个核细胞 脊髓横断损伤 细胞移植 巢蛋白 突触素I 脊髓损伤 免疫组化 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
原文传递
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半横断大鼠骨骼肌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绍波 路会侠 +1 位作者 周雪 朱振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119-4122,共4页
背景:现有研究表明嗅鞘细胞移植可促进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但多数实验是以动物行为学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目的:实验拟进一步观察嗅鞘细胞移植后6周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后肢小腿三头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设计、时间... 背景:现有研究表明嗅鞘细胞移植可促进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但多数实验是以动物行为学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目的:实验拟进一步观察嗅鞘细胞移植后6周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后肢小腿三头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观察,于2006—10/2007—03在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2.5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由自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提供。细胞培养过程中使用的阿糖胞苷为ROCHE产品。方法:5只大鼠麻醉后取出脑双侧嗅球,采用差速贴壁与阿糖胞苷抑制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纯化嗅鞘细胞,第14天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和密度为1×10^10L^-1细胞悬液备用。剩余35只大鼠设立两组:正常组5只,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30只,于T11-12节段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后,又分为5个亚组:8只移植纯化的嗅鞘细胞悬液,6只移植纯化的嗅鞘细胞培养上清液,6只移植未纯化的嗅鞘细胞悬液(主要是嗅神经成纤维细胞),5只移植未纯化的嗅鞘细胞培养上清液,5只移植DMEM/F12培养液。移植量12μL/只,在脊髓半横断损伤上、下各1mm处多点注射移植4μL,同时在半横断处填充的明胶海绵内注入8μL。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6周取左侧后肢小腿三头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肌细胞形态变化,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肌细胞横截面积和直径。结果:①正常组肌细胞近似圆形或多边形,多核,核分布于外周。各移植组肌细胞均变小,核深染,其中移植DMEM/F12培养液组变化最为明显。②各移植组肌细胞横截面积及直径较正常组均明显减少(P〈0.05),其中移植纯化的嗅鞘细胞组减少程度最轻(P〈0.05),移植DMEM/F12培养液组减少程度最严重(P〈0.05),移植未纯化的嗅鞘细胞、纯化/未纯化的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移植 脊髓横断损伤 骨骼肌
下载PDF
恒河猴脊髓半横断损伤后脊髓腹角及对侧皮质前运动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永超 杨静 +6 位作者 张丽 金虹 孙玲 张广政 申小静 齐建国 王廷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恒河猴脊髓损伤后脊髓腹角及对侧大脑皮质前运动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变化。方法:18只成年恒河猴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半横断损伤(hSCI)后7d、14d、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组,每组3只。假手术组术后24h取材;... 目的:探讨恒河猴脊髓损伤后脊髓腹角及对侧大脑皮质前运动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变化。方法:18只成年恒河猴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半横断损伤(hSCI)后7d、14d、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组,每组3只。假手术组术后24h取材;各损伤组于第11胸髓节段切断左侧半脊髓,在相应时间点取材。取脊髓损伤处近、远段5mm组织及损伤对侧大脑皮质前运动区组织,制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DNF,计数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恒河猴hSCI后3个月内,损伤处脊髓近、远段损伤侧与未损伤侧腹角GDNF阳性神经元数均较假手术组减少(P<0.05),并且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晚期逐渐减少;hSCI1个月以后损伤侧GD-NF阳性神经元数目多于未损伤侧;对侧皮质前运动区GDNF阳性神经元在损伤早期急剧减少,此后增加,至hSCI后3个月时恢复至正常数量。结论:损伤局部GDNF的缺乏是影响脊髓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原因之一;适时补充外源性GDNF可能会促进神经修复;应用GDNF治疗SCI的最佳时机在损伤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横断损伤 脊髓 恒河猴
下载PDF
电针在治疗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功能康复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京杰 纪萌 +7 位作者 方震 刘玉秋 刘士伟 郭清清 赵颖 刘倩倩 王晓萃 吴金生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究电针治疗在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成年Wister大鼠48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假手术电针组(B组)、脊髓损伤组(C组)、损伤治疗组(D组)。A,C两组不进行电针治疗,B,D两组进行电针治疗。所有... 目的探究电针治疗在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成年Wister大鼠48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假手术电针组(B组)、脊髓损伤组(C组)、损伤治疗组(D组)。A,C两组不进行电针治疗,B,D两组进行电针治疗。所有组大鼠于术后1,3,7,14d进行BBB行为学评分、斜板试验评定和测试大鼠后肢功能。14d后进行感觉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结果所有组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A,B两组的实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C,D两组较A,B两组BBB评分明显减少,斜板角度明显降低,SEP和SEP的潜伏期延长,峰-峰值减小。1d时,BBB行为学评分和斜板试验A,B两组高于C,D组,A,B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d时,A,B组评分和斜板试验角度大于C,D两组;7d时,A,B两组结果趋于稳定,好于C,D两组;14d时,C,D两组结果明显变好,D组实验结果优于C组,且两组实验结果两两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电针在治疗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功能康复中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横断损伤 电针 感觉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斜板试验
下载PDF
肌基膜管植入对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的血管化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秀英 薛辉 +1 位作者 孙皎 陈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4-787,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肌基膜管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血管生成情况,为在脊髓损伤中应用肌基膜管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冻融法将大鼠骨骼肌制备成肌基膜管,将其移植入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中,分别于术后3、5、7、14和28 ... 目的:观察肌基膜管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血管生成情况,为在脊髓损伤中应用肌基膜管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利用冻融法将大鼠骨骼肌制备成肌基膜管,将其移植入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中,分别于术后3、5、7、14和28 d取材,利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各个时间点支架中血管生成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点(3、5、7、14和28 d)血管生成数量。结果:肌基膜管在移植入大鼠脊髓损伤区后,血管由脊髓和肌基膜管交界处长入肌基膜管内部,最终在肌基膜管内部形成血管网。新生血管面积比5 d组高于3 d组(P<0.05),7 d组高于5 d组(P<0.01),14 d组高于7 d组(P<0.01),28 d组高于14 d组(P<0.05或P<0.01)。结论:肌基膜管移植入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中具有良好的血管化作用,有望成为修复脊髓损伤理想的组织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基膜管 脊髓横断损伤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不同干预时机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潘钰 汪璇 +2 位作者 刘萍 陈赞 王玉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6-1101,共6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不同干预时机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脊髓损伤组(SCI组,n=10)、急性期刺激组(ArTMS组,n=10)和亚急性期刺激组(SrTMS组,...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不同干预时机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脊髓损伤组(SCI组,n=10)、急性期刺激组(ArTMS组,n=10)和亚急性期刺激组(SrTMS组,n=10),SCI组、ArTMS组和SrTMS组大鼠建立T10脊髓右半侧横断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开,不横断脊髓,正常对照组不行手术处理。ArTMS组和SrTMS组大鼠分别于术后4d和18d开始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强度为最大输出强度的35%,刺激频率为10Hz,每序列5s,间歇2min,连续10个序列,每日1次,每周5d,连续2周;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CI组不行经颅磁刺激治疗。大鼠术前与术后3d、10d、17d、24d、31d和38d分别进行BBB评分和水平梯子实验评价右后肢运动功能;术后38d取右后肢胫前肌,采用ATP酶法(pH 4.6)行肌肉病理染色,观察肌肉形态并测量不同类型肌纤维直径。结果:5组大鼠术前BBB评分均为21分,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均为100%。假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BBB评分和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与术前比较无变化。SCI组、ArTMS组、SrTMS组术后3d BBB评分和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SCI组和SrTMS组术后31d和38d BBB评分有所恢复,与术后3d和10d比较差异显著(P〈0.05),SCI组和SrTMS组术后24d、31d、38d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与术后3d和10d比较差异显著(P〈0.05)。ArTMS组术后17d、24d、31d、38d时的BBB评分和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明显高于术后3d和10d(P〈0.05)。SCI组和SrTMS组术后3~38d各时间点BBB评分、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rTMS组术后3d和10d BBB评分、水平梯子实验步态正确率与SCI组和SrTMS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rTMS组术后17d、24d、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经颅磁刺激 脊髓横断损伤 运动功能 大鼠
下载PDF
外伤性截瘫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0
作者 贾素娟 赵维维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4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截瘫 护理体会 并发症 脊髓横断损伤 预防 运动功能障碍 损伤平面 截瘫病人 截瘫患者 病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