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年大鼠4种脊髓全横断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春婷 游思维 +5 位作者 刘惠玲 陈秉耀 焦西英 孟晓梅 吴宗亮 鞠躬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65-968,共4页
目的 比较成年大鼠 4种脊髓全横断方法对后肢运动功能及脊髓组织学的影响 .方法  32只成年 SD大鼠分为A,B,C和 D 4组 ,每组 8只 ,分别以 4种不同方法全横切 T9脊髓 .A组以尖刀片自左向右横行一次性切断脊髓 ;B组将尖刀片自脊髓背部中... 目的 比较成年大鼠 4种脊髓全横断方法对后肢运动功能及脊髓组织学的影响 .方法  32只成年 SD大鼠分为A,B,C和 D 4组 ,每组 8只 ,分别以 4种不同方法全横切 T9脊髓 .A组以尖刀片自左向右横行一次性切断脊髓 ;B组将尖刀片自脊髓背部中线处垂直插入并分别向两侧缓慢细心切断脊髓 ;C组将一丝线穿过脊髓腹侧硬膜外腔 ,以长刃显微剪一次性完全横断脊髓 ,并将丝线由断端间隙中拉出 ;D组以尖刀片自脊髓背侧至腹侧分层快速划断脊髓 ,再抬起脊髓两断端以验证横断的完全性 .术后 1h肉眼观察脊髓形态变化 ,8wk时评估截瘫后肢自发性运动功能恢复后 ,处死动物 ,取脊髓损伤节段 ,行连续矢状冰冻切片 ,小鼠抗神经丝抗体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下观察有无神经纤维的残留或再生 ,以及空洞及瘢痕的形成 .结果  A,B两组术后脊髓肿胀、外翻 ,8wk时分别有 5 0 % ,38%的动物出现程度不等的功能恢复 ,镜下可见成束残留纤维和大量空洞 .C,D两组术后脊髓外观良好 ,8wk时无功能恢复和残留纤维 ,但有少量神经丝免疫反应再生纤维 .与 D组相比 ,C组断端间隙较大且空洞较多 .结论 经作者创新的 D组方法 ,横断完全、损伤较小 ,为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切断术 神经纤维 轴突再生 大鼠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儿童终丝脂肪浸润/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临床特征与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琛 张毅 +3 位作者 王敏 赵瑞 施伟 李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8-404,共7页
目的 评估终丝离断术对不同年龄段终丝脂肪浸润/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儿的治疗结局,探索此种类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自然病程和治疗策略。方法与结果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终丝离断术治疗的77例终丝... 目的 评估终丝离断术对不同年龄段终丝脂肪浸润/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儿的治疗结局,探索此种类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自然病程和治疗策略。方法与结果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终丝离断术治疗的77例终丝脂肪浸润/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不同组别[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3~6岁)和学龄组(> 6岁)]患儿入院原因(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骶尾部皮肤异常者比例(χ^(2)=7.841,P=0.021)、存在临床症状比例(χ^(2)=13.618,P=0.001)及圆锥末端位置(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幼儿组相比,学龄组被动检查比例较低(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1)、有症状就医者比例较高(校正χ^(2)=12.738,P=0.000),骶尾部皮肤异常者比例较低(χ^(2)=6.481,P=0.011)、存在临床症状者比例较高(χ^(2)=13.558,P=0.000)、圆锥末端位置位于L_(2)及以上者比例较低(Fisher确切概率法:P=0.024);学龄组存在临床症状者比例亦高于学龄前组(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4)。术后终丝直径为(2.17±0.70)mm,较术前平均增粗(0.46±0.28)mm,其中26例(81.25%,26/32)术后终丝仍继续增粗。术前9例合并脊髓空洞症2例消失、6例好转、1例持续加重,术后MRI提示脊髓再拴系2例。共随访1.90(1.11,3.10)年,41例术前无症状患儿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35例有症状者幼儿组13例、学龄前组9例、学龄组13例,3组神经功能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246);失访1例。结论 不同年龄段终丝脂肪浸润/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不同,年龄越大出现临床症状的风险越高;手术后仍有可能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终丝离断术风险低、并发症少,预防性终丝离断术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缺损 马尾 脊髓切断术 儿童
下载PDF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疗效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魏民 蒋文彬 +3 位作者 詹琪佳 李森 刘晨 肖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5-411,共7页
目的 分析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DR)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行SDR的13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66项(GMFM-66)评价术... 目的 分析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DR)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5年9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行SDR的13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66项(GMFM-66)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粗大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评价双下肢目标肌群痉挛程度,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GMFM-66评分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下肢目标肌群双侧内收肌(Z=-8.164,P=0.000;Z=-8.304,P=0.000)、双侧腘绳肌(Z=-7.424,P=0.000;Z=-7.123,P=0.000)、双侧腓肠肌(Z=-9.328,P=0.000;Z=-9.605,P=0.000)、双侧比目鱼肌(Z=-9.349,P=0.000;Z=-9.543,P=0.000)肌张力不同程度下降,术后GMFCS分级总体改善率为34.35%(45/131),无一例GMFCS分级升高。不同GMFCS分级患儿手术前后GMFM-6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030,P=0.000),GMFCS分级Ⅰ级(t=4.379,P=0.000)、Ⅱ级(t=3.686,P=0.000)、Ⅲ级(t=3.198,P=0.002)患儿GMFM-66评分改善程度优于Ⅳ级患儿,且Ⅰ级患儿评分优于Ⅲ级(t=2.170,P=0.03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年龄3~6岁(OR=4.917,95%CI:1.554~15.557;P=0.007)和术前GMFCS分级Ⅰ~Ⅲ级(OR=10.294,95%CI:3.522~30.092;P=0.000)是ΔGMFM-66≥6.55分的有利因素。结论 SDR可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目标肌群肌张力、改善粗大运动功能,尤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且能够配合康复训练患儿(GMFCS分级Ⅰ~Ⅲ级)术后疗效良好,严重脑瘫患儿(GMFCS分级Ⅳ~Ⅴ级)为便于生活护理也可行SDR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脊髓切断术 肌张力 运动 儿童
下载PDF
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及相关技术在下肢痉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蒲珂 刘鑫 +2 位作者 韩国庆 尹苗苗 李庆国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4-1138,共5页
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SDR)是治疗下肢痉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进步,使SDR越来越微创和精准。本文对SDR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手术前后下肢运动功能评价手段以及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以促进... 选择性脊神经背根切断术(SDR)是治疗下肢痉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进步,使SDR越来越微创和精准。本文对SDR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手术前后下肢运动功能评价手段以及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以促进SDR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脊髓切断术 神经电生理监测 综述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痉挛性瘫痪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振东 孙建军 +2 位作者 王振宇 于涛 李计东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2001年10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44例脊髓损伤患者中29例患者伤后三个月或半年发生痉挛性瘫痪,其中行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术10例,前后入路翻修、...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脊髓损伤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2001年10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的44例脊髓损伤患者中29例患者伤后三个月或半年发生痉挛性瘫痪,其中行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术10例,前后入路翻修、粘连松解加椎体内固定术14例,单纯粘连松解5例,以肌挛缩缓解、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阵挛改善、病理征转阴、感觉平面下降、二便功能改善、肌力改善、并发症发生等和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来综合评价术后效果。结果行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术后9例患者肌挛缩缓解,9例肌张力下降.7例腱反射减弱,7例阵挛改善,7例病理征转阴,4例感觉平面下降,5例二便功能改善.1例发生并发症。行前后入路翻修、粘连松解加椎体内固定术后5例患者感觉平面下降,6例肌力改善,2例发生并发症,无一例肌挛缩缓解、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阵挛改善、病理征转阴或二便功能改善。行单纯粘连松解术后1例患者肌挛缩缓解,1例肌张力下降,1例阵挛改善,2例感觉平面下降,2例肌力改善,无一例腱反射减弱、病理征转阴、二便功能改善或发生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术能有效改善瘫痪肢体的痉挛、强直状态,粘连松解加内固定术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肢体肌力、下降感觉平面。对于脊髓损伤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治疗,选择性脊髓后根切断和内固定术的适当结合也许是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痉挛性瘫痪 脊髓切断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模型大鼠脊髓全横断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小脑前叶皮质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廖艺玮 袁贤瑞 +2 位作者 李学军 黄纯海 谢源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8年第12期2128-213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全横断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小脑前叶皮质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机制和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脊髓全...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全横断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小脑前叶皮质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机制和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脊髓全横断组,分别以脊髓全横断组术后1,3,7及21 d为标准时间点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收集小脑前叶皮质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BD-NF在不同组别小脑前叶皮质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脊髓全横断组中,BDNF在小脑前叶皮质的表达在1 d组,3 d组尚未出现明显增加,到7 d组时表达则明显升高,21 d组时表达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结论】脊髓全横断后,BDNF在小脑前叶皮质表达的上调可能与神经元的保护及修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生物合成 小脑 脊髓切断术 大鼠
下载PDF
脊髓丘脑束切断术治疗顽固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邹雄伟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1996年第4期286-287,共2页
脊髓损伤引起的疼痛,据统计其发病率约为50%。由于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长期靠止痛剂、麻醉剂取得暂时缓解而造成恶果的占35%左右。我院自1982年起,对脊髓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病人进行脊髓丘脑束切断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的28例,分... 脊髓损伤引起的疼痛,据统计其发病率约为50%。由于严重影响正常生活,长期靠止痛剂、麻醉剂取得暂时缓解而造成恶果的占35%左右。我院自1982年起,对脊髓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病人进行脊髓丘脑束切断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的28例,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丘脑束切断术 治疗 顽固性疼痛 疗效观察 脊髓损伤
下载PDF
晚期恶性肿瘤的止痛
8
作者 陆晓峰 张若愚 +1 位作者 王印阁 薛明伦 《黑龙江医学》 1994年第6期7-7,共1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晚期 止痛时间 麻醉性镇痛药 脊髓切断术 止痛药物 生命质量 蛛网膜下腔阻滞 薛明伦 胸膜腔 癌性
下载PDF
脊髓后根切断术治疗带状疱疹后肋间神经痛二例
9
作者 席永强 南社教 裴洪山 《实用医技杂志》 2001年第9期708-708,共1页
带状疱疹后肋间神经痛见于老年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我们采用脊髓后根切断术治疗本病2例,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脊髓后根切断术 治疗 肋间神经痛 带状疱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