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艳青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9期2961-2962,共2页
目的对内固定融合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4例,其中37例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为试验组;另外37例患者通过实施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2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和住院... 目的对内固定融合术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74例,其中37例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为试验组;另外37例患者通过实施前路手术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2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后对比分析,同时随访获得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根据临床症状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其手术耗时更短、出血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总体临床疗效更好而治疗费用更少,是目前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较佳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融合 脊柱骨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锦忠 肖智青 +2 位作者 王爱明 王凤龙 陈焕文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8期1011-1012,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对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156例为实验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 目的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对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156例为实验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前路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楔变指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椎体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融合 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向胡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6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实验组患者经后路... 目的:观察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实验组患者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为(2.3±1.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1.5)分(P<0.05)。结论: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后路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 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 被引量:11
4
作者 文定华 梁志琪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9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方法该院自2005年5月—2011年5月收治胸腰段骨折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而25例...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的疗效。方法该院自2005年5月—2011年5月收治胸腰段骨折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而25例对照组患者则联合应用外侧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VAS评分改善情况及Cobb角。结果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改善情况、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优于对照组,Cobb角矫正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植骨手术疗效显著,减少后凸矫正角度丢失,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椎弓根 螺钉内固定 植骨手 疗效
下载PDF
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恢复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震 李建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8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 目的探讨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选择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外侧植骨融合手术,观察组选择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上部Cobb角、下部Cobb角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 伤椎内植骨手
下载PDF
观察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6
作者 项强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 目的:观察应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前缘高度比值大小及后缘高度比值大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分(1.92±0.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可促进患者的伤椎高度恢复,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内固定 脊柱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96例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同生 孙占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233-1235,共3页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96例经影像学诊断的胸腰段骨折病人,给予AF系统固定或同时行椎板减压、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椎体高度完全恢复者36例,>90%31例,>80%29例。Cobb...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96例经影像学诊断的胸腰段骨折病人,给予AF系统固定或同时行椎板减压、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椎体高度完全恢复者36例,>90%31例,>80%29例。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7.5°(10°~41°),矫正到术后约4°(0°~10°)。术后CT复查椎管容积明显扩大。Frankel分类A级17例病人感觉平面下降或部分恢复,运动功能无明显恢复,BD级病人均有1~2级的恢复。32例随访时X线片与术后即时复查的X线片比较,有椎体前缘高度丢失,Cobb角增加4~12°。[结论]AF内固定系统是胸腰段骨折内固定的良好选择,但也有其本身的不足,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准确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系统 内固定 脊柱骨折 治疗 脊柱骨折 AF内固定系统 系统治疗 FRANKEL 后随访 COBB角
下载PDF
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及疼痛情况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军 张陆 +3 位作者 姜岩 刘志昂 高军胜 唐司亚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6期515-516,共2页
目的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及疼痛情况。方法选取2014-07—2016-07间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行经皮后... 目的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及疼痛情况。方法选取2014-07—2016-07间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行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照组行传统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疗效及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69%比对照组23.4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可加快骨折预后,缩短卧床时间,减轻疼痛,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 疼痛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98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冯彩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0期2327-2328,共2页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接诊的14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98例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术后,采用相关的临床疗效评价标...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接诊的14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98例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融合术进行治疗。术后,采用相关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89,P<0.01)。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前路内固定融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路内固定融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珍泉 胡关勇 洪启龙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5期3565-3566,共2页
将我院收治的84例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后路内固定非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Frankel等级及VAS评分均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l... 将我院收治的84例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后路内固定非植骨融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Frankel等级及VAS评分均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Frankel等级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随访1年椎体前缘压缩率和Cobb角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VAS评分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复位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患者椎体恢复情况良好,,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融合 脊柱骨折 疗效
下载PDF
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翼 陈琪琳 易建清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0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62例,按照住院单双病号分组,每组31例。常规组进行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外侧植骨...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62例,按照住院单双病号分组,每组31例。常规组进行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外侧植骨融合手术,研究组进行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Worter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有所提高且明显高于术前,Cobb角、VAS评分、Worter指数有所降低且明显低于术前,研究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以及胸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Cobb角、VAS评分、Worter指数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的效果显著,可及时改善患者伤椎活动功能,能有效降低椎管破坏程度,有助于减轻患者胸腰背疼痛,避免脊柱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伤椎内植骨手
下载PDF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胸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少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4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胸外伤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广州市萝岗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胸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43... 目的:探讨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胸外伤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广州市萝岗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胸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优质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胸外伤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外伤 围手 优质护理
下载PDF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岳春彦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9期98-9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前患者的Cobb... 目的研究分析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前患者的Cobb角及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组间对比,Cobb角及VAS评分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手术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疾病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 脊柱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AF系统复位固定术后松动滑脱断钉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晓东 鲍丰 +3 位作者 赵钢生 张根福 季向荣 陈旭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05-506,共2页
目的 :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AF系统复位固定术后 ,出现松动、滑脱、断钉的原因。方法 :自 1 996年 8月~ 2 0 0 0年 1 0月 ,1 1 2例应用AF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或脱位患者中 ,获得随访 95例 ,1 6例发生松动、滑脱及断钉 ,其中螺钉松... 目的 :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AF系统复位固定术后 ,出现松动、滑脱、断钉的原因。方法 :自 1 996年 8月~ 2 0 0 0年 1 0月 ,1 1 2例应用AF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或脱位患者中 ,获得随访 95例 ,1 6例发生松动、滑脱及断钉 ,其中螺钉松动 7例 ,滑脱 3例 ,断钉 6例 (9枚螺钉 )。结果 :AF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松动、滑脱、断钉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解剖学的特点 ;(2 )患椎因素 ;(3)椎间盘因素 ;(4)AF系统的设计缺陷 ;(5)患者因素 ;(6)技术因素。结论 :术前根据患椎的具体情况 ,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 ,精确的手术操作 ,合理的术后功能锻炼 ,尽量避免上述因素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系统复位固定 松动滑脱断钉 原因分析 脊柱骨折
下载PDF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0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2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前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其中发生畸形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其中发生畸形4例,偏瘫2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0, 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76.72±3.9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06±3.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手内固定 前路手内固定 脊柱骨折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世丞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观察组45例为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的患者,对照组45例为采用短节段内固定... 目的研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观察组45例为采用经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的患者,对照组45例为采用短节段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的手术记录完整,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和住院时间记录以及患者在术前和术后X线片上测量出的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在内固定去除后伤椎高度与Cobb角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78±12)min,平均失血量为(428±76)mL;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43±23)min,平均失血量为(598±89)mL。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植骨
下载PDF
大成汤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7
作者 夏友敬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3期112-113,共2页
目的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采用大成汤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接诊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任选100例,盲选组内50例按照常规方案治疗,为对照组,另50例则以大成汤治疗,为观察组。... 目的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采用大成汤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接诊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任选100例,盲选组内50例按照常规方案治疗,为对照组,另50例则以大成汤治疗,为观察组。对比疗效差异。结果医治后观察组患者12 h、24 h、72 h后的排便次数均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采用大成汤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对腹胀便秘症状进行改善,有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成汤 脊柱骨折 腹胀便秘 疗效
下载PDF
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继凯 常峰 宋洁富 《临床医药实践》 2015年第12期938-942,共5页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在我们国家存在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各种意外伤害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问题在脊柱外科领域越来越凸显。脊柱胸腰段一般包括胸...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在我们国家存在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各种意外伤害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问题在脊柱外科领域越来越凸显。脊柱胸腰段一般包括胸10-腰2,是胸腰部的连接处,维持着脊柱的矢状位平衡,并且承载着易损载荷,极易损伤,并且损伤后多存在一定程度的脊柱后凸畸形,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为下肢感觉运动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脊柱后凸畸形 感觉运动障碍 椎弓根固定 神经受压 经椎弓根 骨折 内固定技
下载PDF
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万荣 易伟宏 +3 位作者 王敏 李夏林 刘东宁 王尔天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单节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45例。微创组给予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传统组给予传统...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单节段)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45例。微创组给予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传统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实验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指标、血清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前微创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术后1年的影像学指标与传统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微创组患者的CK、CRP水平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微创组患者的CK、CRP水平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出现1例伤口感染患者,1例螺钉松动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2/45);传统组出现2例伤口感染患者,3例螺钉松动患者,3例螺钉断裂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8%(8/4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采用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皮后路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脊柱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钱国昌 王建良 袁进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4期356-357,共2页
脊柱胸腰段(T11-L2)是脊柱骨折的好发区域,CT检查是常用诊断方法,但单纯轴位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螺旋CT(SCT)检查可提供高质量的三维重建图像,为立体观察骨折情况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旨在探讨其在脊柱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脊柱骨折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