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黄的临床配伍应用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明胜 杜培俊 张和平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S1期41-43,共3页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及中麻黄的草质茎,味辛苦,性温,入肺,膀胱二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利水消肿之功,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等表实证;肺气壅遏的咳喘证;水肿...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及中麻黄的草质茎,味辛苦,性温,入肺,膀胱二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利水消肿之功,主要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等表实证;肺气壅遏的咳喘证;水肿而兼有表证者,以及风邪顽痹,皮肤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临床配伍 《金匮要略》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风寒表实证 伪麻黄碱 因证治 桂枝 木贼麻黄
下载PDF
麻黄汤应用发凡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心机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99-101,共3页
脉浮紧而数是麻黄汤证的常见脉象,此脉象表明,寒邪外束,腠理闭拒,卫阳郁遏不得宣泄,病机重点已从寒邪外束向肤表阳郁转化,发热成为主要证状之一。脉浮紧固然可以应用麻黄汤,而脉但浮,虽不紧,但也不弱者,也可以应用麻黄汤。这... 脉浮紧而数是麻黄汤证的常见脉象,此脉象表明,寒邪外束,腠理闭拒,卫阳郁遏不得宣泄,病机重点已从寒邪外束向肤表阳郁转化,发热成为主要证状之一。脉浮紧固然可以应用麻黄汤,而脉但浮,虽不紧,但也不弱者,也可以应用麻黄汤。这两个方面提示了麻黄汤临床应用的活法。后世一方面称麻黄汤为开腠发汗之良剂,一方面又束之高阁,这是由于若干不应有的因素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适应证
下载PDF
大青龙汤的临床运用与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万年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00-101,共2页
大青龙汤的临床运用与研究彭万年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设立了大青龙汤,主要用治太阳伤寒脉浮紧,下汗出而烦躁之风寒外束,内有郁热之证。《伤寒论》个两用此方,《金匮·痰饮咳嗽病》篇亦用之治“溢饮”。由于其组方严谨,临床疗... 大青龙汤的临床运用与研究彭万年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设立了大青龙汤,主要用治太阳伤寒脉浮紧,下汗出而烦躁之风寒外束,内有郁热之证。《伤寒论》个两用此方,《金匮·痰饮咳嗽病》篇亦用之治“溢饮”。由于其组方严谨,临床疗效确实,故为历代医家所尊崇,并被广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龙汤 溢饮 痰饮咳嗽病 伤寒论 风寒外束 此方 临床疗效 名医张仲景 慢性气管炎
下载PDF
慢支咳嗽 足浴有方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献国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20年第1期52-53,共2页
【风寒咳嗽型】本病多为风寒侵袭、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咳嗽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当以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为治。麻桂苏辛汤麻黄、桂枝、苏叶... 【风寒咳嗽型】本病多为风寒侵袭、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咳嗽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当以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为治。麻桂苏辛汤麻黄、桂枝、苏叶、细辛各10克。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连续足浴3~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侵袭 风寒咳嗽 宣肺止咳 慢支 药罐 苏叶 无汗
原文传递
治疗外感发热104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王明智 《西部中医药》 1990年第2期18-19,共2页
外感发热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对人们健康和劳动力有一定影响。笔者从1977年~1989年治疗属于风寒、风热、湿热外感发热者计104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一、病例分析1.一般情况104例中,男55例,女49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73岁。
关键词 外感发热 风热 酒大黄 解表散寒 退热时间 恶寒发热 兼证 无汗 喉痒
下载PDF
针刺治疗小儿发烧
6
作者 李良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2年第1期31-32,共2页
针刺疗病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经济安全等特点。我用针刺治疗小儿发烧常获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一、小儿肺炎发烧郜小兰,女,4岁。
关键词 点刺放血 肾上腺穴 小儿肺炎 喉蛾 长强 体穴 扁桃体红肿 代诉 寒化
下载PDF
中医常识
7
《健康必读(健康新语)》 2015年第7期44-45,共2页
【表证】外感病邪一般先侵袭体表的呼吸道,其出现的证候,称为“表证”。表证有表寒、表热之分;表寒常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痰白、关节酸痛、苔白口不渴、脉浮紧等;表热则见身热不恶寒、咽痛口渴、咳嗽痰黄、脉浮数等。
关键词 中医 外感病邪 恶寒发热 鼻塞流涕 关节酸痛 呼吸道 表证
原文传递
秋意浓时需防燥
8
作者 魏庆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8年第11期62-63,共2页
俗语说,长夏要防湿,人秋应防燥。燥是秋季的时令主气。在中医看来,秋燥又分温燥和凉燥,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喉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难出等。不同的是,“温燥”伴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舌红等特点;而“... 俗语说,长夏要防湿,人秋应防燥。燥是秋季的时令主气。在中医看来,秋燥又分温燥和凉燥,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喉干燥、咳嗽无痰或少痰难出等。不同的是,“温燥”伴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舌红等特点;而“凉燥”则在初起时恶寒重而发热较轻,舌头颜色不红,脉浮紧等。因此,入秋后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或易发呼吸道疾病的人应做好预防工作,提早防秋燥。当然,身体正常的人也应该做好防秋燥的准备,防止秋燥对人体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燥 呼吸道疾病 皮肤干燥 秋燥 高发期 凉燥 温燥
下载PDF
孩子常感冒 家长巧应对
9
作者 宋春荣 余白玉 蔡汶静 《健康博览》 2014年第2期39-41,共3页
感冒俗称伤风,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在气候变化多端,冷热交替的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发病率最高。根据临床症状感冒可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其中风寒感冒的症状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喉痒,咳嗽,咽不红... 感冒俗称伤风,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在气候变化多端,冷热交替的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发病率最高。根据临床症状感冒可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其中风寒感冒的症状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喉痒,咳嗽,咽不红,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等。风热感冒的症状是发热重,恶风,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脓涕,喷嚏,咳嗽,痰黄粘,咽红或肿,口干而渴,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热感冒 家长 孩子 临床症状 风寒感冒 发热恶寒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秋冬养生要防“五寒”(下)
10
作者 郭晓玲 吉梅 《糖尿病之友》 2021年第12期58-59,共2页
上期文章中我们谈到,秋冬寒冷季节,很多人容易发生“五寒”。除了鼻寒、颈寒,本期再跟大家探讨一下肺寒、腰寒、脚寒的养生方法。肺寒肺寒分为肺实寒和肺虚寒,肺实寒指肺部受到外部寒邪的侵袭,多起病较急,发病时间短,表现为一阵阵恶寒,... 上期文章中我们谈到,秋冬寒冷季节,很多人容易发生“五寒”。除了鼻寒、颈寒,本期再跟大家探讨一下肺寒、腰寒、脚寒的养生方法。肺寒肺寒分为肺实寒和肺虚寒,肺实寒指肺部受到外部寒邪的侵袭,多起病较急,发病时间短,表现为一阵阵恶寒,咳嗽、咯白痰、鼻塞流清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今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质淡红 养生方法 肺寒 肺实 白痰 寒邪 支气管炎
原文传递
风轮疾患的辨证论治
11
作者 陈国立 吴于乐 王伟杰 《中国实用医刊》 1989年第2期8-9,共2页
肝经风寒型辨证要点:眼目肿痛,紧闭难开,羞明流泪,白睛充血暗红,黑睛生翳,伴恶寒、发热、头身痛,目喜热敷,渴喜热饮或渴不欲饮,青苔白而滑或薄黄而嫩,脉浮紧.治法:疏风散寒,清肝明目.方药:八味大发散.麻黄、蔓京子。
关键词 八味大发散 黑睛生翳 清肝明目 渴不欲饮 白睛 疏风散寒 目肿 风寒型 肝经
原文传递
略论“问寒热”在外感病中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陈滨柱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9-41,共3页
1恶寒发热指患者恶寒的同时又有发热,发热的同时又感恶寒。多见于外感病的初发期,也是表证的主要症状。如伤寒之太阳病与少阳病,温病的卫分证和上焦证,均可见到。在外感表证中,恶寒是主症,是发热的前奏,常与发热俱现。所以,恶寒与发热... 1恶寒发热指患者恶寒的同时又有发热,发热的同时又感恶寒。多见于外感病的初发期,也是表证的主要症状。如伤寒之太阳病与少阳病,温病的卫分证和上焦证,均可见到。在外感表证中,恶寒是主症,是发热的前奏,常与发热俱现。所以,恶寒与发热并见是作为诊断外感表证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病 恶寒 发热的 外感表证 少阳病 患者 汗出 无汗 寒战
原文传递
麻黄临床使用心法
13
作者 李杰 《医师在线》 2019年第26期40-41,共2页
麻黄属于发散风寒类中药,为发汗解表的要药,用于治疗风寒表证,患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等,如麻黄汤。除发汗外,麻黄还可宣肺平喘,治疗因肺气郁遏,不能宣降,逆而向上而致的喘咳证,如三拗汤。若患者外有风寒,内有停... 麻黄属于发散风寒类中药,为发汗解表的要药,用于治疗风寒表证,患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脉浮紧等,如麻黄汤。除发汗外,麻黄还可宣肺平喘,治疗因肺气郁遏,不能宣降,逆而向上而致的喘咳证,如三拗汤。若患者外有风寒,内有停饮,则用小青龙汤。此外,麻黄还可散寒通滞,用治痰核、阴疽。了解水肿的两种治法中医认为,人体上、中、下三焦的水液代谢归属肺、脾、肾。肺为水之源,脾为水之制,肾为水之标。其中,肺位最高,故中医又将肺称为“华盖”。肺主宣发肃降、主治节、通调水道,而中医有“提壶揭盖法”一说,何解?若将人体比作一个茶壶,若茶壶上没有一个眼儿,则茶壶内的气压不平衡,也就倒不出水来;但如果把茶壶的盖子打开,水就容易出来了。也就是说,用疏散肺气之品可以让小便变得通利。该法也可用于治疗风水水肿证,其水肿者多有表证,如恶寒、偶有发热、无汗;但不论患者有汗无汗,我常用越婢汤加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调水道 水液代谢 无汗 三拗汤 麻黄汤 有汗 身痛
下载PDF
感冒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被引量:9
14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7期28-28,共1页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诊断依据①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②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③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④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 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诊断依据①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②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③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④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2证候分类①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寒流清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白细胞总数 中医药行业 证候分类 恶寒发热 鼻塞流涕 风寒束表 无汗
下载PDF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15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3年第4期204-206,共3页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关键词 阳明病 潮热 无汗 六经辨证 大承气汤 濈然汗出 亡津液 亡津 燥屎 小便不利者 胃中燥 转属 恶寒 胃中干燥 阳明中风
原文传递
电针配合按摩治疗面瘫
16
作者 梁敏 《青海医药杂志》 1991年第3期42-43,共2页
祖国医学:《金匮·中风历节病章》说:“风为面病之长,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相引,癖不遂”。面瘫病病因多因风... 祖国医学:《金匮·中风历节病章》说:“风为面病之长,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相引,癖不遂”。面瘫病病因多因风邪而起,看临床询问其病史,多因受风所引起,故而此症属于中风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摩治疗 空虚 面瘫病 中风历节病 面病 贼邪 颊车穴 颜面神经麻痹 第二掌骨
下载PDF
国医大师李振华 治疗感冒经验方
17
作者 李孟麒 《保健与生活》 2023年第5期66-66,共1页
李振华(1924—2017),首届国医大师。外感病证是由于外邪袭表或人里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下面精选李振华老师治外感病(感冒)的经验方,以飨读者。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声重,打喷嚏,肢体酸痛,口不渴,小便清长,咳嗽,吐白痰,舌质淡... 李振华(1924—2017),首届国医大师。外感病证是由于外邪袭表或人里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下面精选李振华老师治外感病(感冒)的经验方,以飨读者。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声重,打喷嚏,肢体酸痛,口不渴,小便清长,咳嗽,吐白痰,舌质淡红,脉浮紧。治法辛温解表,清热和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振华 舌质淡红 国医大师 小便清长 恶寒发热 外感病 辛温解表
原文传递
大剂量山药致荨麻疹2例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庹小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8年第4期257-257,共1页
关键词 山药 荨麻疹 大剂量 抗过敏治疗 酒精擦拭 手足部 皮疹
下载PDF
风寒表实证医案1则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晓琳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4期50-50,共1页
患者,男,39岁,2016年2月29日就诊。前1日跑完步后立即洗澡,衣着单薄,次日早晨恶寒、发热,体温达38.3℃,头痛,周身酸痛乏力,无汗,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笔者恰好在其家中做客,急煎麻黄汤与之。处方:麻黄9g,桂枝6g,... 患者,男,39岁,2016年2月29日就诊。前1日跑完步后立即洗澡,衣着单薄,次日早晨恶寒、发热,体温达38.3℃,头痛,周身酸痛乏力,无汗,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紧。笔者恰好在其家中做客,急煎麻黄汤与之。处方:麻黄9g,桂枝6g,苦杏仁6g,炙甘草6g。当天服完汤药,予热稀粥一碗,得微汗出,同时艾灸大椎穴以助退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表实证 医案 麻黄汤 苦杏仁 炙甘草 大椎穴
下载PDF
葛根汤治疗经期感冒经验举隅
20
作者 陈永浩 张喜奎(指导) 《医师在线》 2020年第2期39-39,共1页
感冒一病,临床多见,然经水适来,邪气因入,月事纷乱,感冒难愈,此表里同病,若单纯治表或治里则难收全功,表里并治、扶正驱邪乃为正法。典型病例,周某,女,24岁,学生,2018年12月23日来诊。主诉:反复恶寒3周,月经逾期3周。因天气乍暖乍寒,患... 感冒一病,临床多见,然经水适来,邪气因入,月事纷乱,感冒难愈,此表里同病,若单纯治表或治里则难收全功,表里并治、扶正驱邪乃为正法。典型病例,周某,女,24岁,学生,2018年12月23日来诊。主诉:反复恶寒3周,月经逾期3周。因天气乍暖乍寒,患者起居不慎,迎风而坐,次日热起,淅淅恶寒,鼻流清涕,自服“酚麻美敏混悬液”,症状如故,自感寒之初,本是经水之期,然月事逾期未至,已3周有余,亦经西医检查已排除妊娠可能,遂急来求诊。询知稍感畏寒,无汗而项强,时有咳嗽,四肢欠温,纳差寐安,二便尚调。望其舌淡,苔薄白,切其脉浮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检查 表里同病 起居不慎 项强 无汗 经水 鼻流清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