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O-ELM的无创血压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慧婕 陈小惠 +2 位作者 于舒洋 张桂珍 张芳敬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2年第12期63-68,共6页
为降低人体特征差异对血压预测模型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血压预测的准确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脉搏波传递时间改进的无创血压检测方法。首先由采集到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PPG)与心电信号(ECG)求得的脉搏波传递时间(PWTT)以及体重(weight),... 为降低人体特征差异对血压预测模型的影响,进一步提高血压预测的准确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脉搏波传递时间改进的无创血压检测方法。首先由采集到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PPG)与心电信号(ECG)求得的脉搏波传递时间(PWTT)以及体重(weight),计算出血压粗略值;然后结合人体固有的生理参数作为PSO-EL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Extreme Learning Machine)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从而获得最终的血压预测值。通过与SVM、RF和传统水银计测量方法对比发现,PSO-ELM方法求得的舒张压(DBP)与收缩压(SBP)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满足美国医疗仪器促进协会(AAMI)制定的±5 mmHg的标准,与水银计测血压方法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并且在±5 mmHg误差范围的命中率均高于SVM与RF方法的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传递时间 粒子群优化 极限学习机 人体特征 血压检测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特征100例分析(英文)
2
作者 任珍 王丽娥 孙德利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1期222-223,共2页
背景: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常有不同程度损害,不同分期高血压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有何差异?目的:观察高血压不同分期患者的心功能,并与健康者相应指标进行对照。设计:病例-对照,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特诊科。对象:选择2002-10... 背景: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常有不同程度损害,不同分期高血压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有何差异?目的:观察高血压不同分期患者的心功能,并与健康者相应指标进行对照。设计:病例-对照,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特诊科。对象:选择2002-10/2003-05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内科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压Ⅰ期30例,高血压Ⅱ期40例,高血压Ⅲ期30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0人为对照。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方法:纳入对象心功能测定采用XJS-Ⅰ型心功能检测仪。患者取仰卧位,按四电极法放置电极。于呼气末屏气,同步描记Ⅰ导联心电图、心音图、心导纳微分图、颈动脉搏动图。通过微机处理显示各种指标。检测指标为:心率,排血前时间,左室排血时间,排血前时间/左室排血时间,电机械延迟时间,等容收缩时间,等容收缩时间/左室排血时间,脉搏波传递时间,每搏量,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心肌收缩强度指数,总外周阻力,血管顺应性。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分期高血压患者与健康者心功能状况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和健康者3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排血前时间、等容收缩时间、总外周阻力、排血前时间/左室排血时间和等容收缩时间/左室排血时间:高血压患者明显大于或长于健康者(P<0.01),Ⅱ,Ⅲ期高血压患者明显高于或长于Ⅰ期高血压患者(P<0.01)。②每搏量、心排血量、心肌收缩强度指数、血管顺应性、脉搏波传递时间、心脏指数:高血压患者明显低于或短于健康者(P<0.01),Ⅱ,Ⅲ期高血压患者明显低于或短于Ⅰ期高血压患者(P<0.01)。在上述指标中,Ⅲ期高血压患者血管总外周阻力明显高于Ⅱ期高血压患者(P<0.05),血管顺应性明显低于Ⅱ期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心功能较健康者明显下降,随着高血压病情发展,心功能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功能特征 心功能检测仪 沈阳军区总医院 脉搏传递时间 血管顺应性 病例-对照 高血压Ⅱ期 总外周阻力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显像对正常中年人腹主动脉壁运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黄品同 黄福光 +3 位作者 杨琰 吕夕明 金慧佩 杨鹏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显像 正常中年人 腹主动脉壁运动 运动速度 运动 速度范围 脉搏传递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