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灵枢》浅谈杨上善“脉引筋气”思想论治经筋病 被引量:13
1
作者 韩聪 赵耀东 +2 位作者 金钰钧 朱玲 赵婷婷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第8期80-83,共4页
以古代文献记载为依据,通过回顾《灵枢·经筋》篇,浅谈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脉引筋气”思想论治经筋病。从生理病理角度阐释经筋与经脉的内在联系,旨在论述经筋与经脉的相关性。分析论证认为“脉引筋气”思想秉承《灵枢》经筋理... 以古代文献记载为依据,通过回顾《灵枢·经筋》篇,浅谈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脉引筋气”思想论治经筋病。从生理病理角度阐释经筋与经脉的内在联系,旨在论述经筋与经脉的相关性。分析论证认为“脉引筋气”思想秉承《灵枢》经筋理论,更加强调经脉对经筋的气血渗灌及濡养调节作用,注重经穴与经脉气血的密切关系,充实了经筋理论的临床应用,拓展了当下理解针灸理论的维度,对于其中蕴含的学术资源,同样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枢 黄帝内经太素
下载PDF
基于“脉引筋气”思想论治经筋病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聪 赵耀东 +2 位作者 金钰钧 朱玲 赵婷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经筋病是临床常见病,该病的针刺治疗多“以痛为输”,重视局部经筋组织的实质性病变,轻视经脉气血的整体功能失调,又常失于辨证、辨经以及补泻手法的运用,从而影响了临床疗效。而杨上善“脉引筋气”思想强调经筋病的针刺治疗须首要明确... 经筋病是临床常见病,该病的针刺治疗多“以痛为输”,重视局部经筋组织的实质性病变,轻视经脉气血的整体功能失调,又常失于辨证、辨经以及补泻手法的运用,从而影响了临床疗效。而杨上善“脉引筋气”思想强调经筋病的针刺治疗须首要明确其病因病机、病变所属经脉,在选取局部病痛穴位的基础上,循经配取远部经穴,调补肝、胆、脾、胃、阴阳跷等相关经脉,资助气血生化以濡养经筋,同时视疾病寒热虚实属性,辨证施以补泻手法,实现调理虚实、协调阴阳的目的。该思想无论是取穴特点还是补泻手法的操作应用,均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掌握并灵活运用之有助于提高经筋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病机 针刺
下载PDF
经筋病“依脉引筋气”探微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忍杰 蒋永亮 +2 位作者 李荣荣 何晓芬 方剑乔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5-338,共4页
明确"依脉引筋气"治疗经筋病的作用机制与方法,为临床治疗经筋病提供参考。"依脉引筋气"是杨上善对《黄帝明堂经》中经筋病治疗思路的概括总结,但其具体论述已散佚,笔者通过对现存典籍的考究,对筋气的具体含义、经... 明确"依脉引筋气"治疗经筋病的作用机制与方法,为临床治疗经筋病提供参考。"依脉引筋气"是杨上善对《黄帝明堂经》中经筋病治疗思路的概括总结,但其具体论述已散佚,笔者通过对现存典籍的考究,对筋气的具体含义、经筋与经脉的关系、"依脉引筋气"的方法及其取穴侧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标本兼顾治疗经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上善
原文传递
基于经筋整体观理论探讨滞动针在肱骨外上髁炎诊疗思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杰 董宝强 +1 位作者 林星星 张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8期100-102,共3页
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表现在肘部疼痛和局部功能受限,其症状在中医学属经筋病范畴。文章从肘部结构的解剖学基础和筋膜链理论探讨该病,发现其诊疗方法符合经筋理论的整体观思维,即在经筋循行线上找到腕部、肘部和肩部的结筋病灶点的因果关... 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表现在肘部疼痛和局部功能受限,其症状在中医学属经筋病范畴。文章从肘部结构的解剖学基础和筋膜链理论探讨该病,发现其诊疗方法符合经筋理论的整体观思维,即在经筋循行线上找到腕部、肘部和肩部的结筋病灶点的因果关系进行整体选点治疗。大量的文献及临床研究表明经筋理论指导该病治疗有独特优势,滞动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型针刺疗法,将滞针术与动针术有机结合,且滞动针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有确切疗效,因此从经筋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探讨与该病的联系,运用经筋整体观理论联合滞动针法可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可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滞动针疗法 骨平衡 整体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