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深度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性能比较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黄秋瑾
肖莹
王亚芬
吴振斌
周巧红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2,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9225)。
-
文摘
设计构建了4套分段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柱状模拟系统(总程分别为145,185 cm),针对低C/N型人工污水,研究基质层高、添加活性生物质及进水中氮素组成对该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 d时,4套系统对总氮(TN)去除率均在30%以上,半程基质层设置为95 cm,不添加活性生物质的HI组对TN去除率最高,达到42%;对NH_(3)-N、NO^(-)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0%~48%、21%~66%,而NO^(-)_(2)-N在各系统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积累。随着进水中NO^(-)_(3)-N占比负荷的增加(从1/7到6/7),其NO^(-)_(3)-N去除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仅HI组去除率变化较其他组更稳定。但IVCW系统加深后,添加活性生物质反而会降低其TN去除效果。IVCW系统第1段,即下行流上层单元对脱氮贡献最大,高达80%以上;不同处理间强化脱氮效果差异虽不显著,但系统后段其脱氮途径间存在一定差异。相应地,微生物脂肪酸的丰度和种类在第1段最高,其脂肪酸组成与其他段差异最明显;以cy19:0为标志的厌氧细菌在上行流第3~4段逐渐占据优势,且加深组均高于其对照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表征的好氧细菌对IVCW系统脱氮效率贡献更大。
-
关键词
IVCW
氨态氮
硝态氮
微生物群落
脂肪酸甲酯分析
-
Keywords
IVCW
ammonium nitrogen
nitrate nitrogen
microbial community
FAMEs analysis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