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 被引量:1048
1
作者 徐国泉 刘则渊 姜照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6期158-161,共4页
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碳排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增加。本文基于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 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碳排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增加。本文基于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Logarithmicmean weight Divisia method,LMD),建立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2004年间,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变化对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对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指数增长,而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都呈倒“U”。这说明能源效率对抑制中国碳排放的作用在减弱,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难以抵销由经济发展拉动的中国碳排放量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因素分解 能源效率 能源结构
下载PDF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02
2
作者 魏楚 沈满洪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6-76,共11页
本文基于DEA方法构建出一个相对前沿的能源效率指标,并将它同传统的能源生产率指标进行了区分和比较。之后运用1995~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能源效率的计算,结果发现:大多省份能源效率符合"先上升,再下降"的特征,转折点一般... 本文基于DEA方法构建出一个相对前沿的能源效率指标,并将它同传统的能源生产率指标进行了区分和比较。之后运用1995~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能源效率的计算,结果发现:大多省份能源效率符合"先上升,再下降"的特征,转折点一般出现在2000年左右。在1999年之后,各省之间的能源效率差距逐渐扩大,不具有趋同性。四个区域的比较结果表明:能源效率最高的地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其他依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能源效率差异基本上是逐渐减少的,其能源效率存在一定的趋同性。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每上升1%,能源效率将增长约0.44%,且产业结构的影响在逐渐增加;政府财政支出比重每增加1%,能源效率将会下降0.46%左右,但负面影响在逐渐减小;进出口所占比重每上升1%,能源效率将降低0.18%,但由于其双重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区表现各异;工业中国有经济比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生产率 能源效率 影响因素 DEA
原文传递
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 被引量:342
3
作者 史丹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9-58,共10页
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别与国际差别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当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通过采取措施可能实现的节能潜力。以国内最高能源效率为比较标准计算中国的节能潜力不仅比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更符合实际,而且还可以做到能源资源公平合理地... 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别与国际差别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是当前的技术经济水平下通过采取措施可能实现的节能潜力。以国内最高能源效率为比较标准计算中国的节能潜力不仅比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准更符合实际,而且还可以做到能源资源公平合理地配置。中国能源效率较高的省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效率最低的地区主要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以煤炭消费为主的内陆省区。提高中国的能源效率需要改变目前地区自我平衡的能源配置方式,使能源流向效率高的地区。各地区在制定节能措施时既要考虑影响能源效率的一般性因素,也要考虑本地区的特殊因素,另外,中国也不能不分地区地实行同一节能降耗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地区差异 节能潜力 效率趋同
原文传递
技术进步能提高能源效率吗?——基于中国工业部门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33
4
作者 李廉水 周勇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2-89,共8页
由于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存在的回报效应,使得衡量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变得复杂。本文以35个工业行业为样本,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方法分解广义技术进步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部分,然后采用面板技术估算了这... 由于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存在的回报效应,使得衡量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变得复杂。本文以35个工业行业为样本,用非参数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方法分解广义技术进步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3个部分,然后采用面板技术估算了这3个部分对能源效率的作用。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乘积)是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科技进步的贡献相对低些,但随着时间推移,科技进步的作用逐渐增强,技术效率的作用慢慢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曼奎斯特指数 科技进步 技术效率
原文传递
要素市场扭曲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06
5
作者 林伯强 杜克锐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136,共12页
节能是我国现阶段能源战略最主要的部分。"十二五"期间政府关闭落后产能等行政措施的操作空间将大大减小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系统性考虑能源效率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节能潜力。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SFA模... 节能是我国现阶段能源战略最主要的部分。"十二五"期间政府关闭落后产能等行政措施的操作空间将大大减小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系统性考虑能源效率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节能潜力。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SFA模型和反事实计量的方法,对我国1997—2009年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提升有显著负面影响;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年均可提高10%的能源效率和减少1.45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浪费;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损失量占总能源损失的24.9%—33.1%之间。因此,进一步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市场化进程,提高能源效率,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市场扭曲 能源效率 能源损失 固定效应SFA模型
原文传递
政府干预、经济集聚与能源效率 被引量:247
6
作者 师博 沈坤荣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18,187,共13页
本文在政府干预背景下经验分析企业、产业和区域3个层面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市场机制主导的企业集聚能够显著提高能源效率,由于政府干预和环境治理的"搭便车"倾向导致产业集聚无法对能源效率... 本文在政府干预背景下经验分析企业、产业和区域3个层面经济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市场机制主导的企业集聚能够显著提高能源效率,由于政府干预和环境治理的"搭便车"倾向导致产业集聚无法对能源效率产生预期效果,能源效率与表征区域聚集的城市密度呈U型变动特征。此外,相机抉择使得政府节能减排战略对改善能源效率未能发挥应有效果。控制政府干预的核心因素金融发展变量后发现,金融发展规模扩张、地方政府干预增强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以及中央政府信贷干预的道德风险,均会抑制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改进,金融发展效率提高则有助于产业集聚提升能源效率。然而由于存在环境质量治理的市场失灵,借助市场力量和政府适度干预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集聚 政府干预 能源效率 节能减排
原文传递
能源效率与能源生产率:基于DEA方法的省际数据比较 被引量:200
7
作者 魏楚 沈满洪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0-121,共12页
能源生产率和能源效率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当前的研究往往对两者并未进行明确区分。本文对传统能源效率的各种指标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传统指标并没有刻画出"效率"的本质,而且存在着诸多缺陷。为了同能源生产率相区分和比较,本... 能源生产率和能源效率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当前的研究往往对两者并未进行明确区分。本文对传统能源效率的各种指标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传统指标并没有刻画出"效率"的本质,而且存在着诸多缺陷。为了同能源生产率相区分和比较,本文基于DEA方法构建了一个能够反映内在技术效率变化的能源效率指标,并根据各省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测算,将结果同以往的研究进行比较后发现,采用两种指标计算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而本文提出的能源效率则是一个更优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生产率 能源效率 差异比较 DEA
原文传递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76
8
作者 齐志新 陈文颖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6,共9页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78年到200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三分之二,而“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要进一步下降20%。找出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是制定政策的基础。但是,对这个问题,结论不一,有研究认为结构调整是决定因素,也有研究...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78年到200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三分之二,而“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要进一步下降20%。找出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是制定政策的基础。但是,对这个问题,结论不一,有研究认为结构调整是决定因素,也有研究认为技术进步是决定因素。本文应用拉氏因素分解法,分析了1980年到2003年中国宏观能源强度以及1993年到2003年工业部门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发现技术进步是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因素分解法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下载PDF
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 被引量:202
9
作者 史丹 吴利学 +1 位作者 傅晓霞 吴滨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43,共9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分析框架,并采用方差分解方法测算了1980 ̄2005年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中各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发现:(1)全要素生产率、资本—能源比率和劳动—能源比率差异的平均贡献份额分别为36.54... 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分析框架,并采用方差分解方法测算了1980 ̄2005年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中各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发现:(1)全要素生产率、资本—能源比率和劳动—能源比率差异的平均贡献份额分别为36.54%,45.67%和17.89%;(2)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作用在不断提高,是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3)此外,增长方式趋同的东部地区能源效率也存在显著收敛趋势,而中西部能源效率内部差异呈现波动性变化。以上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只有改善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促进区域间的技术扩散才能有效提高落后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地区差异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方差分解
原文传递
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9
10
作者 蒋金荷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7-604,共8页
研究碳排放问题首先需要对碳排放量进行估算。本文首先根据国家、地区、行业不同的能源消费特征和可利用的统计数据,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碳排放量测算方法,并估算了全国、各个行业、各省市区的碳排放量。基于指数分解方法的特点,利用碳排... 研究碳排放问题首先需要对碳排放量进行估算。本文首先根据国家、地区、行业不同的能源消费特征和可利用的统计数据,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碳排放量测算方法,并估算了全国、各个行业、各省市区的碳排放量。基于指数分解方法的特点,利用碳排放的完全指数分解方法——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LMDI法)定量分析了中国1995年-2007年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和贡献率,影响因素包括4种,即经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碳强度效应。分解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这4种效应对碳排放变化的贡献率是不同的,1995年-2007年对碳排放增加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结果也提醒国家需要对这一时期内的产业政策、能源发展措施等方面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分解分析 Divisia指数法 能源效率 经济增长 碳排放强度 中国
原文传递
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 被引量:202
11
作者 林伯强 孙传旺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76,221,共13页
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了2020年的碳强度目标,该目标是以保证经济增长为前提的。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可以下降43.5%,这与政府的低碳目标基本吻合。对中国而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意味着能源消费和... 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了2020年的碳强度目标,该目标是以保证经济增长为前提的。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可以下降43.5%,这与政府的低碳目标基本吻合。对中国而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意味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速也较高。未来一段时期,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的主要途径。能源强度的改善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同样具有拉动作用。城市化进程不会减缓,但可以为政府促进减排提供机会。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战略应以节能为主、发展清洁能源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碳强度指标 能源效率
原文传递
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30
12
作者 蒋金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23,共8页
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求降低能源强度(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本文首先对能源效率、节能的内涵进行界定,从能源物理效率、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能源效率的现状特征,以及与先进能源... 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求降低能源强度(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本文首先对能源效率、节能的内涵进行界定,从能源物理效率、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能源效率的现状特征,以及与先进能源效率水平国家的差距,基于产值能耗与经济结构调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降低能源强度的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节能 能源强度 经济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DEA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55
13
作者 吴琦 武春友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下,根据能源系统的特点,基于DEA方法建立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对中国30个行政区域进行实证研究。针对能源效率的概念缺少统一标准的现状,从综合投入、技术效率和有效产出3个角度界定能源效率概念,为能源效率研究提供... 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下,根据能源系统的特点,基于DEA方法建立能源效率评价模型,对中国30个行政区域进行实证研究。针对能源效率的概念缺少统一标准的现状,从综合投入、技术效率和有效产出3个角度界定能源效率概念,为能源效率研究提供清晰的概念框架;构建以能源消费总量、从业人员总数和固定资产折旧为投入指标以及以经济产出和环境影响为产出指标的能源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可处理非期望产出的DEA能源效率评价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评价模型在理论研究方面可以有效应用于能源效率的评价,并较好地满足系统分析的要求;在生产实践方面可以为能源效率提供更合理的计量和考核标准,并为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概念 评价模型 实证研究 节能减排
原文传递
中国能源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0
14
作者 李世祥 成金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27,共10页
文章基于生产理论框架的非参数法,应用几个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从省际、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角度评价了中国的能源效率,并利用"两步法"估计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即使以国内先进水平做参照,中国的能源效率总... 文章基于生产理论框架的非参数法,应用几个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从省际、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角度评价了中国的能源效率,并利用"两步法"估计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即使以国内先进水平做参照,中国的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然很低,而且省际、区际之间差异较大,表明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从主要的能源用户来看,工业部门以及6个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效率都不高,这是由能源密集型的工业结构以及生产技术结构所决定的,反映出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工业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性。我们也发现,技术进步与地区之间的技术扩散,能源价格的适当提高与价格机制的完善,对于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多角度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27
15
作者 林俐 邹兰青 +1 位作者 周鹏 田欣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27,共7页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在提高风电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火电厂效益、增加了社会环境成本,文中多角度研究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的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经济性。首先根据火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和能耗特性将其调峰过程分为常规调峰、不投油深度调峰和...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在提高风电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火电厂效益、增加了社会环境成本,文中多角度研究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的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经济性。首先根据火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和能耗特性将其调峰过程分为常规调峰、不投油深度调峰和投油深度调峰3个阶段,并从技术角度分析影响火电厂深度调峰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火电机组不同阶段的调峰能耗成本模型;建立了风电优先的经济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煤耗量和基于期望产出的电力系统能源效率模型;并以典型10机系统为例进行仿真,从火电企业、风电企业和社会角度分析了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调度方案的经济性。研究成果将为制定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火电机组 能耗成本 规模风电 能源效率 经济性
下载PDF
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 被引量:106
16
作者 查冬兰 周德群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5-71,共7页
利用绝对差异法、相对差异法和基尼系数对我国28个省区1995-2005年间能源利用效率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引入Theil指数和Kaya因子,深入研究能源消耗导致的地区间人均CO2排放的差别;进一步将28个省区划分为八个经济区,分解Theil指数为... 利用绝对差异法、相对差异法和基尼系数对我国28个省区1995-2005年间能源利用效率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引入Theil指数和Kaya因子,深入研究能源消耗导致的地区间人均CO2排放的差别;进一步将28个省区划分为八个经济区,分解Theil指数为区闭和区内贡献。结果显示(1)各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存在趋同现象。(2)Theil指数表明2003年后人均C02排放差异性在减弱,Kaya因子中贡献最大的是能源强度指标,其次是人均GDP,碳排放系数贡献相对较小。交互作用因子中能源强度和人均GDP之间表现出较大的负影响,即高收入地区能源利用效率高,人均C02排放也多。(3)八个经济区间的差异要大于经济区内部的差异,且一直占据主早地位。文章结论为节能减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C02排放 Theft指数 Kaya因子
下载PDF
结构调整能否改善能源效率: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08
17
作者 魏楚 沈满洪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7-85,共9页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了能源技术效率指标,同时将结构调整划分为: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产权结构、要素结构和能源结构五种要素,基于1995~2006年29个省、市及自治区面板数据对此进行计量检验,结果发现:以"退二进三&qu...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了能源技术效率指标,同时将结构调整划分为: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产权结构、要素结构和能源结构五种要素,基于1995~2006年29个省、市及自治区面板数据对此进行计量检验,结果发现:以"退二进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以"国退民进"为主要方向的国有产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能源效率,过度的资本深化可能使得部分地区偏离了"资源禀赋"路径,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本配合等因素而导致能源效率出现恶化。此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高效清洁的其他能源不仅可以大幅提高能源效率,而且还可降低污染排放,应成为未来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调整 能源效率 DEA
原文传递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5
18
作者 王群伟 周德群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80,共7页
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分解了1993-2005年我国28个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在此基础上构造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Malmquist各分解要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我国总体及区域内的全要... 应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分解了1993-2005年我国28个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在此基础上构造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标,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Malmquist各分解要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我国总体及区域内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自2001年后出现了退化现象,区域间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较为显著;能源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具有相似性,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能源效率的提高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改善的分析结论;技术效率比技术进步更有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这可能与技术进步带来的回弹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全要素生产率、投入替代与地区间的能源效率 被引量:106
19
作者 孙广生 黄祎 +1 位作者 田海峰 王凤萍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112,共14页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能源效率指标进行分解,考察了1986—2010年间我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能源效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按贡献大小的排列分别是技术进步、投入替代变化与效率改善。总体上看,全要素生产... 本文通过对传统的能源效率指标进行分解,考察了1986—2010年间我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得到以下结论:(1)能源效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按贡献大小的排列分别是技术进步、投入替代变化与效率改善。总体上看,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要大于投入替代。技术效率变化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存在密切关系;(2)尽管地区间"能源效率缺口"绝对量在逐年扩大,但表现出一定的追赶与收敛趋势。能源效率的地区结构差异表现出一定的地带性;(3)在能源效率变化的三个分解项中,投入替代变化的差异是影响地区间能源效率差异的首要因素。以上分析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及各地区的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而且将为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投入替代
原文传递
能源效率的七类测度指标及其测度方法 被引量:98
20
作者 魏一鸣 廖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能源效率已经成为能源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有关能源效率测度指标及其测度方法的系统比较重视不够。本文对传统的和作者提出的能源效率测度指标做全面总结和系统剖析(包括能源宏观效率、能源实物效率、能源物理效率、能源要素利用... 能源效率已经成为能源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有关能源效率测度指标及其测度方法的系统比较重视不够。本文对传统的和作者提出的能源效率测度指标做全面总结和系统剖析(包括能源宏观效率、能源实物效率、能源物理效率、能源要素利用效率、能源要素配置效率、能源价值效率、能源经济效率等七大类指标)。讨论了各类指标的理论基础或假设条件、相互关系、优缺点或适应范围,以及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澄清了当前关于能源效率指标的一些认识或应用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测度指标 测度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