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风量变化在空调系统中的影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邹大枢
韦汉儒
李嗣平
钱伟
-
机构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出处
《家电科技》
2017年第11期55-57,共3页
-
文摘
本文主要介绍风量变化对于空调系统的能力能效、除湿量、过负荷下的压力以及噪音方面的影响,对不同场合设计差异化空调具有指导性意义,同时为空调的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风量变化
能力能效
差异化空调
控制方法
-
Keywords
Air volume changed
Ability efficiency
Differentiate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s
-
分类号
TM925.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家用空气热泵热水器的能力能效实验测试研究
- 2
-
-
作者
莫顺权
-
机构
广东芬尼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9期9-12,共4页
-
文摘
通过实验测试-15℃~20℃环温区间各工况下家用分体式静态加热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制热表现,选用的机型为适合北方大部分区域的带增焓功能的变频热泵热水器,额定制热量为3.5kw,配200L容量水箱(热水适用人数3-4人),最终得到了热泵热水器发热制热量及能效系数在不同环温或者同一环温不同水温加热段的变化曲线,并分析对比了2种常规冷凝绕管方案(双铜管及微通道)的制热表现差异特性。实验测试表明:名义工况下2种冷凝绕管方案制热量均达到3.5kw,约2.5小时可加热整灌水,微通道在能效方面更优,实测为4.43W/W,而双铜管则为4.34w/w;在7℃环温工况,得益于压机升频调节及开启增焓功能,两种冷凝绕管水箱制热均实现无衰减制热,实测分别为3.76kw及3.70kw;在2℃环温工况,因湿度大易结霜,加热过程除霜3次,两种冷凝绕管水箱制热量开始衰减,实测分别为3.02kw及2.81kw,衰减了13.8%及19.8%;2℃环温以下工况,微通道的制热量及能效系数均大于双铜管,且温度越低,差距越大;在-15℃低环温工况,两种冷凝绕管水箱制热量实测分别达到2.51kw及2.14kw,仍保持额定制热量的71.7%及61.1%,此时,微通道加热整灌水时长约为3.6小时,在白天11点到16点环温较高时段运行,是能满足日常热水需求的。
-
关键词
家用空气源
热泵热水器
能力能效
性能实验研究
-
分类号
TU8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探讨空调系统排气方式的优化设计
- 3
-
-
作者
邹大枢
侯泽飞
张浩
李嗣平
-
机构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出处
《家电科技》
2018年第3期70-73,共4页
-
文摘
为了对比排气通过旁通通道和主通道对于空调系统能力能效,吸气温度的影响,利用单一变量法,在不同工况、不同频率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低温下制冷,能力提升3%~4%,能效提升2.6%~3.6%;在低温低频制热时,能力提升4.6%,能效提升6%;高频时,能力提升了18.6%,能效提升了11.3%;在额定制热工况下,能力提升了28.3%,能效提升了14.8%,其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
关键词
空调系统
排气旁通
主通道
回气管
能力能效
节能
-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Exhaust bypass
Main channel
Suction tube
Capacity and energy efficiency
Energy saving
-
分类号
TM925.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L型与U型热交换器性能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 4
-
-
作者
戚文端
李丰
高浩
张浩
赵夫峰
-
机构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出处
《家电科技》
2018年第S1期17-19,共3页
-
文摘
房间空调器室外机管翅式热交换器主要存在L型折弯和U型折弯两种结构形式,其对换热的主要影响差异因素为风速场以及局部阻力造成的压降和局部二次环流影响的扰动,为探究两种不同形式热交换器对整机性能的具体影响,本文对两种形式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从理论分析、数值建模以及实际焓差室能力测试来进行分析比较。数值模拟以及能力测试结果显示,在同一整机系统下,L型与U型热交换器对整机能力以及能效的影响差异较小,两者能力能效基本相当。
-
关键词
房间空调器室外机
L型热交换器
U型热交换器
能力能效
-
Keywords
Room air conditioner
L bending heat exchanger
U bending heat exchanger
Energy efficiency
-
分类号
TM925.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两种换热器在车用四通阀热泵系统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严瑞东
王颖
高天元
陈江平
宋吉
高屹峰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铜业协会上海代表处
-
出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9,共5页
-
文摘
PTC加热效率较低对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影响较大,因此开发效率更高的热泵系统十分必要。实验搭建了四通阀热泵系统,并将两种不同流程排布的小管径换热器与微通道换热器分别被用于室外侧,在制冷、制热模式下进行了实验对比,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制热模式低风速下,小管径换热器相比微通道换热器,能力可以高出10.5%,而COP与微通道换热器相近;在制冷模式低风速下,小管径换热器样件能力可高出3.8%,COP可高出22.8%。但随风速的提高,小管径换热器能力和COP提升并不明显,而微通道换热器随风速提升幅度较大,由上可知,在风速较低的怠速和城市工况中,使用小管径换热器作为车用热泵的外侧换热器使用拥有一定的优势。
-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能力与能效
四通阀热泵系统
换热器
-
Keywords
electrical vehicles
capacity and COP
four-way-valve heat pump system
heat exchanger
-
分类号
TB611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U463.85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