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不同术式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山 于磊 +4 位作者 景筠 李建业 张云峰 臧楠 张海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967-96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1~2006年有随访资料的269例重症肌无力采用不同术式胸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时期开展不同术式分为3组:胸骨劈开组(1991年1月~2002年5月,n=161)胸腔...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1~2006年有随访资料的269例重症肌无力采用不同术式胸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时期开展不同术式分为3组:胸骨劈开组(1991年1月~2002年5月,n=161)胸腔镜组(2002年2月~2005年7月,n=67)、胸腔镜联合颈部切口组(2005年2月~2006年11月,n=41)。结果胸骨劈开组手术时间(97.5±17.5)min显著短于胸腔镜组(130.3±31.5)min(q=12.991,P<0.05)和胸腔镜联合颈部切口组手术时间(152.2±33.9)min(q=18.005,P<0.05)。胸骨劈开组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41例显著高于胸腔镜组4例和胸腔镜联合颈部切口组4例(χ2=14.394,P=0.000),但后2组肌无力危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32,P=0.466)。胸骨劈开组术后第1年完全稳定缓解率26.7%(43/161),与胸腔镜组25.4%(17/67)和胸腔镜联合颈切口组31.7%(1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4,P=0.758)。胸骨劈开组术后第2、3年的完全稳定缓解分别为31.7%(51/161)、35.4%(57/161),与胸腔镜组无统计学差异31.3%(21/67)、43.3%(29/67)(χ2=0.002,P=0.961;χ2=1.251,P=0.263)。结论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能取得胸骨正中劈开手术同样理想的中远期治疗效果,胸腔镜联合颈部切口胸腺切除术是否能够提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胸腔镜 胸骨劈开
下载PDF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26例的疗效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国栋 彭学锋 +1 位作者 罗伟彬 李成继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4-72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有完成3年随访的68例重症肌无力采用不同术式胸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开展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劈胸骨组(n=42)、胸腔镜组(n=26)。结果劈胸骨组手术时间(110.88±25.7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有完成3年随访的68例重症肌无力采用不同术式胸腺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开展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劈胸骨组(n=42)、胸腔镜组(n=26)。结果劈胸骨组手术时间(110.88±25.74)min短于胸腔镜组(151.07±32.78)min。胸腔镜组在术中失血、术后恢复时间等优于劈胸骨组。劈胸骨组术后第1、2、3年的完全稳定缓解分别为42.3%、50.0%、53.8%,与胸腔镜组的52.4%、54.8%、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胸腔镜下扩大胸腺切除与传统劈胸骨手术在中远期疗效上没有差异,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电视胸腔镜 胸骨劈开
下载PDF
胸骨结扎带联合钢丝在行胸骨劈开心脏手术患者胸骨固定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薛世岳 刘凡昭 +2 位作者 杨根荣 刘雷 仝国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70-172,176,共4页
目的探讨胸骨结扎带联合钢丝在行胸骨劈开心脏手术患者胸骨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行胸骨劈开手术的心脏疾病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固定胸骨的材料分为观察组(n=18)和... 目的探讨胸骨结扎带联合钢丝在行胸骨劈开心脏手术患者胸骨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行胸骨劈开手术的心脏疾病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固定胸骨的材料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28),观察组患者采用胸骨结扎带联合钢丝进行胸骨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钢丝进行胸骨固定。比较2组患者胸骨固定时间、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切口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胸骨固定时间分别为(12.2±2.1)、(20.8±4.1)min,观察组患者胸骨固定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9.39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胸骨固定过程出血量分别为(92.2±20.3)、(130.5±39.1)mL,观察组患者胸骨固定过程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3.93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2.6±0.9)、(4.6±1.2)分,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04,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胸骨哆开、纵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胸骨结扎带联合钢丝对胸骨的固定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安全,可显著缩短胸骨固定时间,减少胸骨固定过程中的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且相关并发症少,切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胸骨劈开 胸骨固定 结扎带
下载PDF
上胸椎手术前方入路的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钟炯彪 王文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51-553,共3页
关键词 前方入路 胸椎手术 胸骨劈开 上胸椎 胸椎后凸 解剖结构 后路减压 胸椎结核 手术方法 临床选择
下载PDF
胸骨结扎带在胸腺肿瘤胸骨劈开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薛世岳 王帅 +2 位作者 高健 丁建勇 蒋家好 《中国临床医学》 2021年第4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关胸时使用胸骨结扎带在胸腺肿瘤胸骨劈开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行胸骨劈开手术的胸腺肿瘤患者34例,根据关胸时固定胸骨的材料,分为胸骨结扎带组(n=13)和钢丝... 目的:探讨关胸时使用胸骨结扎带在胸腺肿瘤胸骨劈开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行胸骨劈开手术的胸腺肿瘤患者34例,根据关胸时固定胸骨的材料,分为胸骨结扎带组(n=13)和钢丝组(n=21)。比较2组的固定胸骨时间、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切口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胸骨结扎带组的胸骨固定时间和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钢丝组[(7.6±2.3)min vs(17.2±1.9)min,(44.0±34.0)mL vs(110.0±36.0)mL],胸骨结扎带组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钢丝组[(2.1±1.0)分vs(4.9±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骨结扎带在胸腺肿瘤胸骨劈开术中对胸骨的固定可靠、安全、操作简单,并可显著缩短关胸时间,减少胸骨固定过程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胸骨劈开 胸骨固定 胸骨结扎带
下载PDF
改良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上、下段食管癌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刚 郝树藩 +1 位作者 胡向东 荣金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3年第3期242-244,共3页
本文报告应用部分胸骨劈开加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32例,其中颈胸段癌21例.下段癌11例。此方法不需开胸,可在纵隔内行癌浸润段食管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同时将剩余的食管内翻拔脱。适用于高龄和心肺功能差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15.63%,3... 本文报告应用部分胸骨劈开加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32例,其中颈胸段癌21例.下段癌11例。此方法不需开胸,可在纵隔内行癌浸润段食管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同时将剩余的食管内翻拔脱。适用于高龄和心肺功能差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15.63%,3年生存率50%,1年生存率90.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劈开 纵隔 食管内翻拔脱术 食管癌
下载PDF
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术33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曹劝省 石辛格 安卓翌 《中国实用医刊》 2008年第19期63-64,共2页
胸骨劈开正中入路心脏外科手术创伤较大,术后胸部正中皮肤瘢痕明显,影响美观,易对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影响,随着心脏外科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手术微创及术后美观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经右腋下直切口行心脏手术,则有切口隐蔽性好,美... 胸骨劈开正中入路心脏外科手术创伤较大,术后胸部正中皮肤瘢痕明显,影响美观,易对患者心理造成不良影响,随着心脏外科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手术微创及术后美观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经右腋下直切口行心脏手术,则有切口隐蔽性好,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月,共行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术33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腋下直切口 心内直视术 临床分析 手术创伤 心脏外科 手术安全性 胸骨劈开 皮肤瘢痕
原文传递
颈部晚期恶性肿瘤累及上纵隔的手术体会
8
作者 林彬 王挥戈 林心强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8期3720-3721,共2页
目的:关于晚期颈部恶性肿瘤累及上纵隔时手术治疗的报道不多。本研究拟探讨胸骨劈开进路行累及上纵隔颈部恶性肿瘤切除及行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胸骨劈开进路行累及上纵隔颈部恶性肿瘤切除及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目的:关于晚期颈部恶性肿瘤累及上纵隔时手术治疗的报道不多。本研究拟探讨胸骨劈开进路行累及上纵隔颈部恶性肿瘤切除及行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胸骨劈开进路行累及上纵隔颈部恶性肿瘤切除及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5例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下咽-颈段食管癌3例)的临床疗效,术后行碘131或放射治疗。结果:手术全部获得成功。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1例半年后肿瘤复发死亡,1例失访,3例至今生存。结论:采用胸骨劈开进路行累及上纵隔颈部恶性肿瘤切除及行淋巴结清扫术是必要及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乳头状癌 下咽-颈段食管癌 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胸骨劈开
下载PDF
经前路胸骨劈开手术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
9
作者 肖军 杨述华 +4 位作者 肖宝钧 孟春庆 勘武生 李鹏 李鲲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76-777,共2页
[目的]探讨经前路胸骨劈开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12例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经前路胸骨劈开行颈胸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及钢板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3年,植骨均在3-4个月内完全融合,12例... [目的]探讨经前路胸骨劈开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12例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经前路胸骨劈开行颈胸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及钢板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3年,植骨均在3-4个月内完全融合,12例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1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经前路胸骨劈开可充分显露C7~T4节段,可用于颈胸段脊柱疾患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胸段脊柱损伤 胸骨劈开 内固定
下载PDF
颈胸联合操作治疗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的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贺梁 王江 +1 位作者 王志文 张永久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8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选择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3年全部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加胸骨劈开术式的11例患者资料,总结围手术期诊治要点。结果所有病例通过增强 CT、多面重建及三维重建等得到... 目的:探讨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式选择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3年全部采用颈部低领式切口加胸骨劈开术式的11例患者资料,总结围手术期诊治要点。结果所有病例通过增强 CT、多面重建及三维重建等得到了完备的术前评估。所有病例肿瘤直径大于10 cm,胸骨后下坠位置超过主动脉弓平面,均出现气管压迫或移位;9例瓦米(Valsalva-Mueller,V-M)试验阳性;5例合并甲亢,术前准备超过1个月。术前评估均为高危。术中因肿瘤巨大及粘连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操作困难。术后均送往外科 ICU 拔管并留观至少24 h。1例行气管切开;1例因创面渗血二次手术;气胸1例;所有病例出现不同程度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4例暂时性甲旁腺功能低下,永久性功能低下1例;未出现气管塌陷及呼吸困难。结论完善的术前影像检查尤其是 CT 扫描及三维重建对于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治至关重要,对于肿瘤过大下坠位置超过主动脉弓平面者应果断选取颈部低领式切口加胸骨劈开术。开阔的术野更有利于操作,避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 外科治疗 低位领形切口 胸骨劈开 并发症
下载PDF
颈胸骨部分劈开径路治疗上胸段食管癌的几个问题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如文 蒋耀光 +1 位作者 赵云平 谭群友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9-180,共2页
目的 总结颈胸骨劈开径路切除上胸段食管癌的经验 ,并探讨上段食管癌手术切口选择、淋巴结清扫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方法 左胸锁乳突肌前缘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 ,显露食管并游离肿瘤 ,经腹游离胃 ,胸段食管内翻拔脱 ,胃经食管床... 目的 总结颈胸骨劈开径路切除上胸段食管癌的经验 ,并探讨上段食管癌手术切口选择、淋巴结清扫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方法 左胸锁乳突肌前缘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 ,显露食管并游离肿瘤 ,经腹游离胃 ,胸段食管内翻拔脱 ,胃经食管床送至颈部与食管吻合。结果  76例切除 69例 (90 7% ) ,并发颈部吻合口瘘 1 2例 ,声嘶 5例 ,切口感染 2例 ,全组无术后死亡。结论 颈胸骨劈开径路对上胸段食管癌切除显露好 ,切除率高 ,术后并发症少 ,可作为上段食管癌手术径路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劈开切口 上段食管癌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颈胸联合胸骨劈开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晓彤 毛小燕 +1 位作者 吴梦雪 徐芳芳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第11期47-51,共5页
目的总结颈胸联合胸骨劈开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对本院收治的2例II型胸骨后甲状腺癌患者实施颈胸联合胸骨劈开术,护理人员配合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分别... 目的总结颈胸联合胸骨劈开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癌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对本院收治的2例II型胸骨后甲状腺癌患者实施颈胸联合胸骨劈开术,护理人员配合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分别为310 min、370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 d、14d。术后1例老年患者发生肺炎、低钙血症、声音嘶哑;1例患者发生食管瘘、声音嘶哑与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经治疗护理,手术后10d与14d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做好患者手术前检查、控制基础疾病以及心理护理工作,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并发症防治工作等,其是保证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后甲状腺癌 颈胸联合胸骨劈开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胸骨正中劈开入路心脏术后并发胸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13
作者 陈东升 刘建超 +6 位作者 冯泽坤 李双磊 何添 张广良 梁纯 陈犹白 韩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45-251,共7页
背景胸骨正中劈开术是开胸心脏手术的常规入路,经此入路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可并发胸部切口感染(sternal wound infection,SWI),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目的探索SWI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并降低其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胸骨正中劈开术是开胸心脏手术的常规入路,经此入路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可并发胸部切口感染(sternal wound infection,SWI),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目的探索SWI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并降低其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通过胸骨正中劈开入路行开胸心脏手术患者,筛选发生SWI的病例,并进行1∶4倾向性匹配。通过单因素Cox分析和LASSO回归筛选与SWI发生有关的特征指标,综合专家意见后进行多因素Cox回归确定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471例患者中61例在开胸手术后180 d内发生SWI,发病率为1.11%,其中44例为浅表胸骨切口感染,17例为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病例组男21例,女40例,中位年龄61岁;对照组男110例,女134例,中位年龄59岁。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HR(95%CI):1.07(1.00~1.14),P=0.038]、糖尿病[HR(95%CI):1.87(1.01~3.46),P=0.046]、心肌梗死[HR(95%CI):2.25(1.19~4.26),P=0.013]是SW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于解放军总医院病例数据,本研究发现SW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高体质量指数和心肌梗死。这些因素可能通过破坏伤口愈合过程、损害组织修复和皮肤屏障完整性以及降低对细菌的抵抗力影响SW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切口感染 伤口愈合 危险因素 前正中胸骨劈开 心脏手术
下载PDF
胸骨劈开进路治疗甲状腺癌手术的配合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建宏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6期531-532,共2页
目的探讨胸骨劈开进路治疗甲状腺癌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对3例胸骨劈开进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野暴露好,清扫范围较为广泛,手术并发症少,且手术效果确切。手术历时4~5.5h,术中出血500~600ml。结论... 目的探讨胸骨劈开进路治疗甲状腺癌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对3例胸骨劈开进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野暴露好,清扫范围较为广泛,手术并发症少,且手术效果确切。手术历时4~5.5h,术中出血500~600ml。结论胸骨劈开进路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方便,淋巴结清扫彻底,避免血管、重要脏器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前人文关怀、充分准备及术中密切观察是保证手术顺利的关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无瘤技术,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及个性化手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保证了手术成功,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劈开进路 甲状腺癌 手术配合 无瘤技术
原文传递
采用颈胸骨劈开径路切除食管上段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荣华 吴富常 +1 位作者 马军柏 詹波涛 《临床外科杂志》 2002年第5期294-295,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颈胸骨劈开径路切除食管上段癌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食管上段癌病人 43例 ,分别采用经颈胸骨劈开径路 (A组 2 0例 )和传统经胸径路 (B组 2 3例 )两种术式 ,观察两组病人的切除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 目的 探讨经颈胸骨劈开径路切除食管上段癌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食管上段癌病人 43例 ,分别采用经颈胸骨劈开径路 (A组 2 0例 )和传统经胸径路 (B组 2 3例 )两种术式 ,观察两组病人的切除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切除率高于B组 (P <0 .0 5 ) ;手术出血量、术后肺部并发症A组低于B组 (P <0 .0 5 ) ;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 (P <0 .0 5 )。结论 经颈胸骨劈开径路切除食管上段癌术式具有切除率高、手术创伤小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劈开 食管上段癌 外科手术 手术方式
下载PDF
胸骨劈开术后胸骨裂开的探讨(附3例报告)
16
作者 迟照 高洪波 +2 位作者 罗宜人 胡义瑛 池一凡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70-71,共2页
行胸骨劈开心内直视手术370例,发生胸骨裂开3例(0.8%)。胸骨裂开的原因为:胸骨后感染;固定胸骨的钢丝太细;钢丝固定不紧;固定胸骨的未根钢丝位置过高。胸骨骨擦音及伤口异常出血是本病的临床表现。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 行胸骨劈开心内直视手术370例,发生胸骨裂开3例(0.8%)。胸骨裂开的原因为:胸骨后感染;固定胸骨的钢丝太细;钢丝固定不紧;固定胸骨的未根钢丝位置过高。胸骨骨擦音及伤口异常出血是本病的临床表现。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可确诊本病。胸骨后引流通畅是预防胸骨后感染及胸骨裂开的关键。胸骨裂开后若无感染时,应手术行钢丝重新固定;若有感染时,可行彻底清创或局部清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裂开 心脏外科手术 胸骨劈开
全文增补中
上胸骨劈开径路切除胸上段食管癌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明元 王剑平 +3 位作者 徐志峰 林雨冬 王星 高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对上胸骨劈开切除胸上段食管癌进行临床研究,并评估此术式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1998年12月—2003年12月我科48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上胸骨劈开径路切除肿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100%,术后3年生存率58.3%,5年... 目的对上胸骨劈开切除胸上段食管癌进行临床研究,并评估此术式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1998年12月—2003年12月我科48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上胸骨劈开径路切除肿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100%,术后3年生存率58.3%,5年生存率37.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7%,主要为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胃排空障碍等,手术死亡1例,上切缘阳性1例。结论该术式对胸上段食管癌显露好、切除率高,同时避免开胸,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小,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上段食管癌 胸骨劈开径路 远期疗效
下载PDF
颈部低领状切口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分析
18
作者 罗智辉 张凯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第22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适合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治疗方式。方法对所有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颈部低领状切口手术或颈部低领状切口辅以胸骨劈开入路的手术对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肿块都被切除,治疗之后的效果较好。结... 目的探讨适合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治疗方式。方法对所有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使用颈部低领状切口手术或颈部低领状切口辅以胸骨劈开入路的手术对不同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肿块都被切除,治疗之后的效果较好。结论使用颈部低领状切口手术或颈部低领状切口辅以胸骨劈开入路的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后甲状腺肿 颈部低领状切口 胸骨劈开入路
原文传递
小切口对房间隔显露效果的评价
19
作者 王文林 蔡开灿 +2 位作者 王武军 张希 钟世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779-780,共2页
目的:评价不同小切口对房间隔的显露效果。方法:在12具成人尸体上模拟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右侧胸骨旁切口、左侧胸骨旁切口、右前外侧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以及正中小切口。在各种小切口中分别经右心房切口... 目的:评价不同小切口对房间隔的显露效果。方法:在12具成人尸体上模拟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右侧胸骨旁切口、左侧胸骨旁切口、右前外侧小切口、左前外侧小切口以及正中小切口。在各种小切口中分别经右心房切口观察房间隔的显露效果。结果:上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下缘至少要切到第3肋间才可理想显露房间隔。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中,切口上缘至少要到第3肋间水平。右侧胸骨旁切口中,第2、3或3、4肋间水平的切口均可显露房间隔,但以第3、4肋间水平的切口为佳。右前外侧小切口在第3、4肋间均可显露良好房间隔。正中小切口中,第3、4肋间水平的切口效果理想。左侧胸骨旁切口和左前外侧小切口不适于房间隔的显露。结论:正中部位和右侧的胸部小切口均能显露房间隔,但房间隔手术的完成尚需要合理选择切口的部位和长度,并充分考虑体外循环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露效果 房间隔 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 左侧胸骨旁切口 右前外侧小切口 正中小切口 右心房切口 胸部小切口 成人尸体 体外循环 肋间 水平 右侧 理想
下载PDF
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的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文林 曾伟生 +2 位作者 蔡开灿 钟世镇 王武军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系统评价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福尔马林保存成人尸体6具,模拟不同平面的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从显露效果、美容效果和损伤程度三方面对该切口进行评价。结果 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的皮肤切口... 目的 系统评价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福尔马林保存成人尸体6具,模拟不同平面的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从显露效果、美容效果和损伤程度三方面对该切口进行评价。结果 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的皮肤切口上端较低,不易暴露,长度较短,美容效果满意;随着切口上端向上延伸,心底部各结构和心脏上半的各结构可依次被显露。结论 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损伤程度较小,美容效果良好。该切口对心底部各结构显露较差,对心脏体部各结构和下腔静脉显露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小切口 下半部分胸骨劈开切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